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32例蜂螫伤患者院前急救的处理措施分析,探讨蜂螫伤后,患者该如何处理伤口以及院前急救蜂螫伤最佳急救诊治方案,以降低蜂螫伤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蜂螫伤;院前急救诊治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261-01
1临床资料
1.1临床表现:我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急诊科出诊32例蜂螫伤的病例,其共同特点均为在野外作业劳动。男为22例,女为10例,年龄19~60岁,被螫伤部位为面部、头部、四肢、胸腹、背部不等。患者被蜂螫伤后均出现不同程度局部红肿、疼痛、瘙痒等症状,其中15名患者只出现局部症状;7名患者出现头昏、头疼、心悸不适;10名患者出现头昏、头疼、气紧、呼吸困难、心悸不适症状;10名患者血压下降为80~60/50mmHg,8名患者的氧饱和度为65%~85%,17名患者心率105~120次/分,律不齐。
1.2急救时间:从接到呼救电话到救护车赶到现场时间为20~50分钟,平均为35分钟。
1.3急救范围:不包括市中心,急救范围为乡镇卫生院以及患者野外劳作处。1.4急救措施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对病人进行快速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其中患者只是出现局部症状的,用无菌针将蜂针拔除,然后伤处用碘伏冲洗消毒;如果患者除局部症状外,还出现头昏、头疼、心悸气紧、呼吸困难、唇发绀,双肺呼吸音增粗,心率100~120次/分,律不齐,BP80~60/50mmHg,氧饱和度为降低。立即给以病人吸氧,建立静脉通道,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异丙嗪25mg肌注,5%GS250ml+10%葡萄糖酸钙20ml+vitc2g+地塞米松20mg静脉滴注;另一通道补充血容量,0.9%NS500ml静脉滴注,5%GS500ml+多巴胺100mg+间羟胺40mg静脉滴注,根据血压调整滴数。心电监护,氧饱和度监测;同时拔除蜂毒针,用肥皂水清洗伤口,或碘伏涂搽伤口,经处理后把病人抬上救护。医生坐在病人头部,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与医院急诊科联系,做好院内抢救准备,为病人建立绿色通道,32例病人均送到急诊科进行救治。
2结果
15名患者在急诊科观察24小时,未出现任何并发症而出院;10名患者经过抗过敏,对症治疗2天后出院;2名患者因病情严重,到急诊科30分钟,经抢救无效死亡;3名患者到急诊救治时,因出现多器官衰竭,被送入ICU救治,2个月后才痊愈出院。
3讨论
黄蜂螫伤在大家看来认为不是很严重的病情,如果处理不当耽误最佳救治时机,病人也会受到生命威胁。
3.1蜂分为蜜蜂、黄蜂、大胡蜂、竹蜂,其中蜜蜂毒性最小,黄蜂和大胡蜂较大,竹蜂2毒性最强。当黄蜂尾部针刺入身体皮肤时注入毒素,引起局部红肿或全身反应。黄蜂毒液为碱性,毒性强,蜂毒含有组胺、5-羟色胺、透明质酸酶、磷脂酶A、胆碱酯酶等蛋白酶類,致敏物质,缓激肽和自清素等,造成神经毒。心血管素,溶血毒素,肌溶解,凝血障碍等毒性反应,使血管收缩功能发生紊乱,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循环血量减少,致多系统脏器的循环灌注不足而引起休克,平滑肌收缩与腺体分泌增加,导致呼吸道,消化道症状加重休克。[1]
2.2黄蜂螫伤伤口处置:用用无菌针尖将黄蜂毒针挑出,伤口用肥皂水或碘伏清洗。
2.3黄蜂螫伤院前急救措施:①抗过敏: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首先药物,此外还有糖皮质激素:早期快速补充血容量是纠正休克关键。肾上腺素通过α受体效应使外周血管收缩,恢复血管张力和有效血容量,同时还能通过β受体效应缓解支气管痉挛,阻断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炎性介质释放。②建立静脉通道,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推注,5%GS250ml+氢化可的松30mg+10%葡萄糖酸钙20ml+vitc3g静脉滴注;另一通道补充血容量,早期快速足量补充血容量是纠正过敏性休克的关键,低分子右旋糖酐铁、平衡液,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发生肺水肿;呼衰用尼可刹米0.375g、络贝林3mg、纳洛酮0.4mg静脉推注③如果血压经补液后仍然是休克血压,用升压药5%GS500ml+多巴胺100mg+间羟胺40mg静脉滴注,根据血压调整滴数。[2]
2.4黄蜂螫伤引发思考:①个人防护:在野外作业,尤其是夏秋季节,尽量着装长衣长裤,不要去拥马峰窝,如与马峰相遇尽量避开,不要追打,驱赶,尽量用衣服包好头面部。②伤口处置:如被蜂螫伤,一时难以就诊,立即将毒针拔出,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如在野外,就用马齿苋或夏枯草捣烂敷于患处,这样可以减轻疼痛,并赢得抢救机会。
参考文献
[1]徐麦珍:动物中毒.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97-701
[2]黄韶清。周玉淑刘树仁主编.现代急性中毒诊断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46~447
【关键词】蜂螫伤;院前急救诊治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261-01
1临床资料
1.1临床表现:我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急诊科出诊32例蜂螫伤的病例,其共同特点均为在野外作业劳动。男为22例,女为10例,年龄19~60岁,被螫伤部位为面部、头部、四肢、胸腹、背部不等。患者被蜂螫伤后均出现不同程度局部红肿、疼痛、瘙痒等症状,其中15名患者只出现局部症状;7名患者出现头昏、头疼、心悸不适;10名患者出现头昏、头疼、气紧、呼吸困难、心悸不适症状;10名患者血压下降为80~60/50mmHg,8名患者的氧饱和度为65%~85%,17名患者心率105~120次/分,律不齐。
1.2急救时间:从接到呼救电话到救护车赶到现场时间为20~50分钟,平均为35分钟。
1.3急救范围:不包括市中心,急救范围为乡镇卫生院以及患者野外劳作处。1.4急救措施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对病人进行快速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其中患者只是出现局部症状的,用无菌针将蜂针拔除,然后伤处用碘伏冲洗消毒;如果患者除局部症状外,还出现头昏、头疼、心悸气紧、呼吸困难、唇发绀,双肺呼吸音增粗,心率100~120次/分,律不齐,BP80~60/50mmHg,氧饱和度为降低。立即给以病人吸氧,建立静脉通道,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异丙嗪25mg肌注,5%GS250ml+10%葡萄糖酸钙20ml+vitc2g+地塞米松20mg静脉滴注;另一通道补充血容量,0.9%NS500ml静脉滴注,5%GS500ml+多巴胺100mg+间羟胺40mg静脉滴注,根据血压调整滴数。心电监护,氧饱和度监测;同时拔除蜂毒针,用肥皂水清洗伤口,或碘伏涂搽伤口,经处理后把病人抬上救护。医生坐在病人头部,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与医院急诊科联系,做好院内抢救准备,为病人建立绿色通道,32例病人均送到急诊科进行救治。
2结果
15名患者在急诊科观察24小时,未出现任何并发症而出院;10名患者经过抗过敏,对症治疗2天后出院;2名患者因病情严重,到急诊科30分钟,经抢救无效死亡;3名患者到急诊救治时,因出现多器官衰竭,被送入ICU救治,2个月后才痊愈出院。
3讨论
黄蜂螫伤在大家看来认为不是很严重的病情,如果处理不当耽误最佳救治时机,病人也会受到生命威胁。
3.1蜂分为蜜蜂、黄蜂、大胡蜂、竹蜂,其中蜜蜂毒性最小,黄蜂和大胡蜂较大,竹蜂2毒性最强。当黄蜂尾部针刺入身体皮肤时注入毒素,引起局部红肿或全身反应。黄蜂毒液为碱性,毒性强,蜂毒含有组胺、5-羟色胺、透明质酸酶、磷脂酶A、胆碱酯酶等蛋白酶類,致敏物质,缓激肽和自清素等,造成神经毒。心血管素,溶血毒素,肌溶解,凝血障碍等毒性反应,使血管收缩功能发生紊乱,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循环血量减少,致多系统脏器的循环灌注不足而引起休克,平滑肌收缩与腺体分泌增加,导致呼吸道,消化道症状加重休克。[1]
2.2黄蜂螫伤伤口处置:用用无菌针尖将黄蜂毒针挑出,伤口用肥皂水或碘伏清洗。
2.3黄蜂螫伤院前急救措施:①抗过敏: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首先药物,此外还有糖皮质激素:早期快速补充血容量是纠正休克关键。肾上腺素通过α受体效应使外周血管收缩,恢复血管张力和有效血容量,同时还能通过β受体效应缓解支气管痉挛,阻断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炎性介质释放。②建立静脉通道,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推注,5%GS250ml+氢化可的松30mg+10%葡萄糖酸钙20ml+vitc3g静脉滴注;另一通道补充血容量,早期快速足量补充血容量是纠正过敏性休克的关键,低分子右旋糖酐铁、平衡液,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发生肺水肿;呼衰用尼可刹米0.375g、络贝林3mg、纳洛酮0.4mg静脉推注③如果血压经补液后仍然是休克血压,用升压药5%GS500ml+多巴胺100mg+间羟胺40mg静脉滴注,根据血压调整滴数。[2]
2.4黄蜂螫伤引发思考:①个人防护:在野外作业,尤其是夏秋季节,尽量着装长衣长裤,不要去拥马峰窝,如与马峰相遇尽量避开,不要追打,驱赶,尽量用衣服包好头面部。②伤口处置:如被蜂螫伤,一时难以就诊,立即将毒针拔出,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如在野外,就用马齿苋或夏枯草捣烂敷于患处,这样可以减轻疼痛,并赢得抢救机会。
参考文献
[1]徐麦珍:动物中毒.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97-701
[2]黄韶清。周玉淑刘树仁主编.现代急性中毒诊断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46~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