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随着汽车不断地“飞”入寻常百姓家,拥有车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可拥有自己的“宝”车并不仅仅是现在的时尚,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成为有车一族就已经被视为一种时尚,圣人孔子能周游列国,就有自己的专车,行驶在各种地形复杂的道路上,自然也有了过硬的驾驶技术。
有车之人自然爱车,孔子也不例外。据《论语·先进》记载,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英年早逝,孔子很伤心地哭道:“这老天真是要我的命啊!这老天真是要我的命啊!”孔子如此悲恸地哭,他身旁的学生难免不心生忌妒,实在看不下去,就劝孔子:“老师,您如此伤心,悲痛得有些过度了。”孔子听了,反而义正词严道:“我伤心过度了吗?我有吗?我不为这样好的学生伤心,又该为什么样的学生伤心呢?”可当颜回的父亲颜路请孔子卖掉自己的车子,给颜回买一个棺材外面的椁时,立马变了脸,断然拒绝了。孔子说:“虽然颜回和自己的儿子孔鲤一个有才能一个无才能,说来都是自己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是只有棺而无椁,我也不曾卖掉自己的代步的车子给他买椁,因为我曾经担任过大夫一级的官员,而大夫必须有自己的车子,是不可以步行的。”由此可见,孔子是严格按礼仪行事的,维护有车一族的尊严。
有车的孔子就连自己坐车都有很高的标准。据《论语·乡党》记载:“升车,必立正,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也就是说,孔子上车时,一定要先直立站好,然后拉着扶手带上车。在车上,不东张西望,不快速说话,更不用自己的手指指指点点。由此可见,孔子很注意自己乘车的形象,在现在看来,也绝对是典范中的典范。
孔子驾车经验相当丰富,并将驾车分为三种境界。据《韩诗外传》记载,颜无父是孔子眼中最高明的车手,可以和现在F1车坛上的舒马赫相媲美。马很高兴地跑,车上的人喜欢这匹马,马也很喜欢车上的人,达到了人马合一的境界。如果马会说话,一定会说:“好快活,好快活!”技术稍差的颜沦境界就一般了,马虽然也卖力地跑,但总担心上面有人拿着鞭子在抽它,所以跑起来很不自由。境界最低最下等的就是那个叫颜夷的车手了,被他驾驭的那匹马如果会说话,一定会说:“快跑吧,快跑吧,不跑的话,车上的人会杀了我。”
更让人感觉孔子的伟大高明之处在于能将自身驾车技术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编写了驾驶大纲。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驭、书、数。其中“驭”就是孔子编写的驾驶大纲。
孔子驾驶大纲最基本的“驭”艺是“鸣銮和”。銮、和都是古代车马上的铃铛,挂在车架上的称“銮”,挂在车前横木上的称“和”,鸣銮和就是车马在走动时能使銮、和响得谐调,发出轻快而有节奏的振荡声。铃声悦耳,表明驾车马的步伐整齐轻快,说明车手控马有方,驾术高明。
其次是“过君表”。君表就是国君所在的位置。凡是国君会见诸侯、出兵征伐、组织打猎等活动,都会在其所在的位置设有标志物,驾车越过行进时,车手既要保证行驶的安全,还要向国君致敬以表礼仪,就连车手驾车过辕门时,也要居中直入,而不偏斜。就像我们今天驾校的路考,要钻杆,要过“饼”,还要穿“桥”。由此可见,古人要掌握的驾车难度并不低。
前面这两项相对还是比较容易的,下边的可就有点难了。第三项是“逐水曲”。水曲即水流的曲折处,“逐水曲”是指车马行至路面曲折或有水流处,能够恰如其分地掌握,技术熟练地随弯度、坡度或水势适当地调整车马行进的速度和角度,做到行车有方,行进有序。就像我们今天驾校训练的“坡道起步”、绕S路等,但比这要难得多。
第四项是“舞郊衢”。交衢就是十字路口。赶着马车快到交叉路口转弯时,车辆相汇,人流相交,要挥鞭赶马,轻重缓急要准确到位,转弯要圆满,不得抢道强行、随意转弯,不得取捷径、走死角,转弯的动作像舞蹈那样优美舒展。这样的技术恐怕让我们望尘莫及。
驾驭技术的最高境界是“逐禽左”,这就要求车手驾车在打猎、征战中,要尽可能把猎兽鸟禽乃至步行奔走的敌人驱赶到车马的左方,在快速奔跑的情况下还要准确判断形势,为主人选择有利地形和最佳出击方位,这可真是斗智斗勇。现代西方国家的贵族们,虽有现代化的猎枪围猎,但仍要求骑手把野兽驱逼至马匹的左前方,进入最佳射击角度。这其实是古代“逐禽左”的现代版。
现在的机动车辆都在人的操控之中,绝对服从人的操纵。古代车辆的机动力量是马,一旦马受到惊吓,就很容易失控,即使经过训练的马也难免喜怒无常,其驾驭难度可想而知。车手孔子有这样的驾驭理论和技术,在今天拿个“A”本恐怕不在话下吧。
编辑/姚晟
有车之人自然爱车,孔子也不例外。据《论语·先进》记载,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英年早逝,孔子很伤心地哭道:“这老天真是要我的命啊!这老天真是要我的命啊!”孔子如此悲恸地哭,他身旁的学生难免不心生忌妒,实在看不下去,就劝孔子:“老师,您如此伤心,悲痛得有些过度了。”孔子听了,反而义正词严道:“我伤心过度了吗?我有吗?我不为这样好的学生伤心,又该为什么样的学生伤心呢?”可当颜回的父亲颜路请孔子卖掉自己的车子,给颜回买一个棺材外面的椁时,立马变了脸,断然拒绝了。孔子说:“虽然颜回和自己的儿子孔鲤一个有才能一个无才能,说来都是自己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是只有棺而无椁,我也不曾卖掉自己的代步的车子给他买椁,因为我曾经担任过大夫一级的官员,而大夫必须有自己的车子,是不可以步行的。”由此可见,孔子是严格按礼仪行事的,维护有车一族的尊严。
有车的孔子就连自己坐车都有很高的标准。据《论语·乡党》记载:“升车,必立正,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也就是说,孔子上车时,一定要先直立站好,然后拉着扶手带上车。在车上,不东张西望,不快速说话,更不用自己的手指指指点点。由此可见,孔子很注意自己乘车的形象,在现在看来,也绝对是典范中的典范。
孔子驾车经验相当丰富,并将驾车分为三种境界。据《韩诗外传》记载,颜无父是孔子眼中最高明的车手,可以和现在F1车坛上的舒马赫相媲美。马很高兴地跑,车上的人喜欢这匹马,马也很喜欢车上的人,达到了人马合一的境界。如果马会说话,一定会说:“好快活,好快活!”技术稍差的颜沦境界就一般了,马虽然也卖力地跑,但总担心上面有人拿着鞭子在抽它,所以跑起来很不自由。境界最低最下等的就是那个叫颜夷的车手了,被他驾驭的那匹马如果会说话,一定会说:“快跑吧,快跑吧,不跑的话,车上的人会杀了我。”
更让人感觉孔子的伟大高明之处在于能将自身驾车技术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编写了驾驶大纲。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驭、书、数。其中“驭”就是孔子编写的驾驶大纲。
孔子驾驶大纲最基本的“驭”艺是“鸣銮和”。銮、和都是古代车马上的铃铛,挂在车架上的称“銮”,挂在车前横木上的称“和”,鸣銮和就是车马在走动时能使銮、和响得谐调,发出轻快而有节奏的振荡声。铃声悦耳,表明驾车马的步伐整齐轻快,说明车手控马有方,驾术高明。
其次是“过君表”。君表就是国君所在的位置。凡是国君会见诸侯、出兵征伐、组织打猎等活动,都会在其所在的位置设有标志物,驾车越过行进时,车手既要保证行驶的安全,还要向国君致敬以表礼仪,就连车手驾车过辕门时,也要居中直入,而不偏斜。就像我们今天驾校的路考,要钻杆,要过“饼”,还要穿“桥”。由此可见,古人要掌握的驾车难度并不低。
前面这两项相对还是比较容易的,下边的可就有点难了。第三项是“逐水曲”。水曲即水流的曲折处,“逐水曲”是指车马行至路面曲折或有水流处,能够恰如其分地掌握,技术熟练地随弯度、坡度或水势适当地调整车马行进的速度和角度,做到行车有方,行进有序。就像我们今天驾校训练的“坡道起步”、绕S路等,但比这要难得多。
第四项是“舞郊衢”。交衢就是十字路口。赶着马车快到交叉路口转弯时,车辆相汇,人流相交,要挥鞭赶马,轻重缓急要准确到位,转弯要圆满,不得抢道强行、随意转弯,不得取捷径、走死角,转弯的动作像舞蹈那样优美舒展。这样的技术恐怕让我们望尘莫及。
驾驭技术的最高境界是“逐禽左”,这就要求车手驾车在打猎、征战中,要尽可能把猎兽鸟禽乃至步行奔走的敌人驱赶到车马的左方,在快速奔跑的情况下还要准确判断形势,为主人选择有利地形和最佳出击方位,这可真是斗智斗勇。现代西方国家的贵族们,虽有现代化的猎枪围猎,但仍要求骑手把野兽驱逼至马匹的左前方,进入最佳射击角度。这其实是古代“逐禽左”的现代版。
现在的机动车辆都在人的操控之中,绝对服从人的操纵。古代车辆的机动力量是马,一旦马受到惊吓,就很容易失控,即使经过训练的马也难免喜怒无常,其驾驭难度可想而知。车手孔子有这样的驾驭理论和技术,在今天拿个“A”本恐怕不在话下吧。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