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推定规则在“明知他人报警在现场等待”认定中的运用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犯罪嫌疑人主动通知他人来到犯罪现场,知道他人应当会报警或可能已经报警了,这种情形可以通过刑事推定规则认定为“明知他人报警”,这符合刑法解释的原则,符合自首制度设定的目的。
  关键词:明知他人报警;推定规则;刑法解释
  一、案件基本情况
  2015年某日上午,被告人杨某林因不满同居女友王某凤与他人外出聚会,两人在杨某林家中发生争吵,后杨某林用水果刀扎刺王某凤腹部两刀,背部两刀。王某凤昏迷后,杨某林打电话给其单位副主任万某平,告知自己扎伤了王某凤的事实,并让万某平快来。万某平马上打电话给其单位主任许某静。二人几分钟之后来到了案发现场,万某平先问杨某林打120了没有,杨某林称没有。万某平打通999之后,到楼下去接救护车。杨某林和许某静一起在客厅等候,期间许某静拨打了派出所的电话报警。救护车来了之后,杨某林协助将王某凤抬上担架,之后一直在家里直至警察到來之后将其带至派出所。杨某林到案之后,在侦查阶段称自己知道许某静打电话报警了,但庭审时称不知道,在二审期间称自己记不清了。被害人王某凤的伤情经鉴定为重伤二级。
  二、主要问题
  本案中主要问题为如何认定“明知他人报警在现场等待”,是否可以认定被告人杨某林构成自首。
  三、分析意见
  (一)分歧意见
  一审检察机关认为,被告人杨某某系自首。第一,杨某某系“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应该认定为自动投案;另外,杨某某在案发后给其单位领导万某某打电话,应认定为司法解释所规定的“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亦系自动投案。第二,被告人杨某某“如实供述了所犯罪行”。虽然杨某某在扎伤的顺序、持刀的方式、扎伤后对被害人有无威胁等方面与在案证据有一定程度的出入,但杨某某到案后始终对持刀扎伤被害人的主要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应当认定为“如实供述”。且判决也认定了被告人杨某某“到案后如实供述主要的犯罪事实”。
  一审法院认定,被告人杨某某不构成自首。第一,被告人杨某某当庭称,自己没有听到证人许某某报警,不能认定为明知他人报警在现场等待。第二,被害人杨某某认罪态度不好,对于一些重要的犯罪细节未如实供述,不能认定为如实供述了主要犯罪事实。
  (二)评析意见
  笔者同意一审检察机关的意见,认为杨某林构成自首。虽然本案中无法确切地认定杨某林确实知道他人报警,但在案证据可以推定杨某林已经预知了许某静或万某平到现场之后应该会报警,知道他人可能已经报警了。在此种情形,可以通过刑事推定来认定杨某林系“明知他人报警在现场等待”,这符合刑法解释的要求,也符合自首制度设立的目的。
  中国刑法确立了大量推定规则。其中,刑法典针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特定构成要件事实,确立了以推定替代司法证明的事实认定方法。而最高人民法院自行颁布或者参与颁布的司法解释,确定了越来越多的推定规范。法律推定可以分为事实推定和法律推定。[1]法律推定是指法律明确规定的,当某一事实确认存在时,就可以认定另一事实存在,而不需要再运用证据加以证明。法律推定是可以反驳的推定。事实推定则是指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司法人员在司法活动中根据社会的一般常识、经验法则,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由某一事实的存在推定另一未知事实,从而认定犯罪事实的规则。尽管刑法理论界对推定的概念尚未完成达成一致,但普遍认同推定具有三个关键元素:基础事实、推定事实和常态联系。[2]通过一个案件的基础事实,可以推定出未知的事实,但基础事实和推定事实之间并非是确定的因果逻辑关系,而是一种常态关联。在刑法中这种推定的结论由于其结果具有盖然性和可辩驳性,刑事推定的运用应受到严格的限制,应遵循刑法基本原则。
  其一,基础事实是已经有证据证明的事实,基础事实是前提。本案中已经有证据证明的基础事实有:事实一,本案中杨某林平时为人老实,与被害人系多年同居男女关系、感情较深,杨某林此次系因琐事争吵后初次犯罪。事实二,在扎伤被害人之后,杨某林及时拨打了其领导万某平的电话要求其来到现场,万某平和许某静来到现场后,杨某林和万某平进行了正常的交流,之后协助将被害人抬到担架上。事实三,许某静报警时,杨某林和许某静一起在客厅中,许某静当着杨某林面拨打了报警电话,二人距离很近,许某静打电话声音较大。事实四,对于是否明知许某静报警,杨某林在侦查阶段称自己知道许某静报警了,但在开庭时,杨某林称没有听到,后又称记不清楚。
  其二,推定事实是司法人员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或是经验法则,通过已经被证明的基础事实推定出的法律事实。本案中依据前述基础事实可以推定出如下法律事实:一是依据事实一和事实四,可以判断杨某林在案发之后处于情绪激动状态,对于许某静是否当场报警细节记忆模糊。杨某林在初次犯罪,将自己的女友扎伤,产生了比较大的情绪波动,导致对事发时报警细节记忆不清,所以其供述对于此点前后有差异。二是依据事实二,可以判断出杨某林当时处于意识清醒状态,应当预见到了他人会报警。杨某林在案发后及时打电话,与万某平正常交流,帮助抬被害人等行为反应出杨某林当时意识清醒。一个意识清醒,智力正常的人都能认识到在单位领导到现场之后应当会报警。三是,依据事实四,可以判断出杨某林当时具有听到许某静报警的客观条件。许某静、杨某林二人均在客厅,距离较近且许某静打电话声音大,杨某林客观上具有听见许某静打电话的可能性。
  其三,基础事实和推定事实之间并非必然的因果逻辑关系,而是一种常态关联。通过前述基础事实,司法工作人员可以推定出来“杨某林对报警事实的认知状态是,预见到了许某静她们会报警,知道许某静可能报警了,但对报警的具体情形存在一定的记忆模糊”,但无法确定地推定出杨某林确实明知他人报警的事实。
  其四,在本案中通过刑事推定规则推定出“杨某林预见到了他人会报警,知道他人可能已经报警了”的认知状态之后,将杨某林此种情形解释为刑法上的“明知他人报警在现场等待”符合刑法的解释原则,符合自首制度设定的目的。一方面,用平义解释的方法来分析,刑法上的明知,不仅包括确切地知道,在某些条款中也包括知道可能的事实。如强奸罪中奸淫幼女的明知,是构成要件要素,行为人对此必须有认识,或者明知女方一定是幼女,或者明知女方可能是幼女[3]。本案中,杨某林已经预知到了万某平等人来了之后会报警,知道许某静可能报警了,可以认定为刑法上的明知。当然,可能有人会认为“明知”的字义就应该是明确知道,而不包括可能知道或是比较模糊的认识,但这只是日常生活中从平义的角度来理解“明知”二字。平义本身就分为日常生活的平义和法律上的平义,在刑法的语境下,当然要从刑法规范出发做出刑法上的平义解释。刑法上的明知可以做两种解释,一种是明确知道肯定是,如刑法中的直接故意,一般是指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必然会导致某种某些结果;另一种是明确知道可能是,如间接故意中的明知行为可能会导致某种后果。因此,刑法并不将行为人只是知道“可能是、可能会”这种存在一定模糊状态的认知排除在“明知”范围以外,而刑法中“明知”恰恰是包含了此种情形的。二是,从目的解释的刑法解释理由来看,将杨某林的行为解释为自首中“明知他人报警”,符合自首制度设定的目的。目的解释,是指根据刑法条文设定的目的,来发现刑法条文的真实含义。司法解释之所以将明知他人报警在现场等待,认定为自首中的自动投案,就是因为在此种情形下,犯罪嫌疑人自动将自己置于司法机关控制之下,节约了司法资源;同时也体现了犯罪嫌疑人事后的悔过态度,刑法支持鼓励犯罪嫌疑人这种在犯罪之后主动改过的行为;还可以起到更好地保护被害人、及时挽救和弥补被犯罪侵犯的法益之功效。本案中,杨某林预见了他人应当会报警,知道他人可能已经报警的情况下,仍然在现场等待,这使得被害人得到了及时救助,且杨某林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救助被害人。这比较成功地节约了司法资源,亦体现了杨某林的对于伤害他人真诚悔罪态度,还及时弥补了被侵害的法益,将杨某林的行为认定为“为明知他人报警”完全符合自首制度设定的三个方面的主要目的。因此将杨某林的行为解释为自首中的“明知他人报警”,正是遵循了刑法设定自首制度的初衷。
  需要说明有两点:一是,案发之后,在无其他任何人知道犯罪事实发生的情况下,杨某林及时、主动打电话给自己单位的领导告知自己扎伤了被害人的事实,并让领导到案发现场,可以认定为“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二是,杨某林在案发后有足够的时间、条件逃跑而未逃跑,自愿在现场等待被抓捕,属于“在现场等待”。在许某静、万某平送被害人王某凤去医院之后,杨某林独自在家里,具有逃跑的时间和条件,但一直在家中等待,直至被公安机关带走,属于“在现场等待”。
  综上,杨某林在案发后,主动向其所在单位负责人员投案,且明知他人报警在现场等待,均系“自动投案”;且其到案后如实供述了主要犯罪事实,可以依法认定自首。虽然成文刑法是正义的文字表述,但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文字就可以发现刑法的全部真实含义。[4]刑事案件要求最严格的证明标准,但推定规范仍然有其存在的空间,司法实践成为推动刑法推定规则合理适用的最大动因。
  参考文献:
  [1]陈瑞华.《刑事证据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69
  [2]薛思瑜.假冒伪劣烟草制品运输者“主观明知”之推定.《中国检察官》,2017(11下):38-39
  [3]张明楷.《刑法学(第五版)》,2016年7月第1版,第872
  [4]张明楷.《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第二版)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第2版.
  作者简介:
  姚彩云(1978~ ),女,江西萍乡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硕士。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检察官助理。研究方向:中国刑法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中美破产法判例在结构上有许多相同点,但也存在着众多不同之处。本文旨在通过对Tenderloin案判例的解读,介绍中美判例结构异同及基于不同法系下美国判例对偏颇性清偿行为的裁定及其审判理由和依据,帮助进一步了解美国判例结构及规则,以期对中国的案例公开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破产法;偏颇性清偿;撤销权  一、美国法院结构  在开启这个话题之前,首先要了解美国法院的结构。众说周知,美国是联邦制国
期刊
当前,由于在实践中出现了受让人以极低对价购得高额债权并获取丰厚收益的情形,社会舆论对不良债权处理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最高人民法院也专门下发通知,要求慎重处理不良金融债权处置案件,保证不良债权处置交易的安全和顺畅,加强对不良债权转让合同的效力审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舆论的影响及上级法院的要求使得各地法院在审理不良债权转让案件时颇费踌躇,不敢轻易对不良债权转让合同的效力作出评价。 
期刊
摘 要:随着立法的发展,无论子女婚生与否,生父母均应承担抚养义务,不直接抚养的一方应给付抚养费。在未能协商确定抚养费时,对于抚养费数额的计算标准,在司法实践中暂无定论。本文在子女利益最优原则的视角下,梳理司法实践中抚养费的具体计算标准与各自利弊,并比较相关域外制度,提出一定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抚养费;计算标准;子女利益最优  一、司法实践中的抚养费计算标准与利弊  (一)以父母负担能力为计算标
期刊
摘 要:随着新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各种岗位及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本文结合对于本地公安部门的岗位及人才需求情况调查研究,对人才的培养及自我成长方式提出了有关的策略和方法,希望为法治中国的建设供有益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关键词:公安职业;岗位需求;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各种职业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从公安部门来说,由于法治中国的建设越来越远完善,公安部门也有着
期刊
摘 要:人本化管理是指依据企业的共同价值观、文化和精神氛围进行人性化管理,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动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人本管理要求在管理的过程中围绕人做工作,引导人、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保证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本文通过对企业基层管理经验的分析总结,结合中西方管理科学的理论,探索人本化管理在电网企业基层管理
期刊
摘 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互联网定向广告的产生和发展带来契机,无论对消费者还是对整个广告产业,互联网定向广告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高精准度的互联网定向广告极有可能对公民的个人信息造成侵害,而我国法律法规对于互联网定向广告在个人信息的收集、泄露、交易和利用环节也缺乏应有的规制。为了平衡互联网定向广告的发展和个人信息的保护,我国当务之急则是构建互联网定向广告的规制体系。  关键词:互联网定向广告;个人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工作就成为目前法律研究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  关键词:公正法律援助制度;弱势群体;和谐社会  公证法律援助制度是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中重安的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目前现行的公证法律援助制度行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实践性的建议,以促进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一、公证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与重要性分析  (一)公证法律援助
期刊
摘 要:自2008年修改《专利法》承认平行进口以来,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案件日益增多。但在实际处理案件过程中,短短的法条却给平行进口的适用留下了诸多空间,以药品专利为例的专利产品平行进口至今饱受争议。本文通过对药品专利平行进口案件揭示平行进口在现实中的应对难题,反思我国现行《专利法》的相关规定,思考专利平行进口的适用主体范围,并提出平行进口相关规则的设想。  关键词:专利;平行进口;药品专利;规则 
期刊
摘 要:以资源枯竭型城市湖北省黄石市为例,深入研究黄石产业现状及问题、产业转型的必然性、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运用公共政策和产业政策理论,围绕黄石产业转型推动城市持续发展问题展开论述,针对黄石产业转型和未来发展做出具体分析和合理规划,为存在相关问题的城市提供参考。  关键词:资源枯竭;产业转型;产业政策;绿色发展;文化产业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必然性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
期刊
智慧气象在农业服务中的应用探讨  ——以文山为例  黄国平  (663500 云南省西畴县气象局 云南 西畴)  摘 要: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影响,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于农业产业建设越来越关注。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生长情况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如果生长情况良好,会提升农作物产量,并加快当地经济建设。对于农作物来说,气候因素会直接决定农作物产量,精准的天气预报能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