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南唐后主李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他亡国前后的词作在内容风格等方面差异巨大。后期词通过对比手法的多样化运用,呈现了词人李煜深沉而多样化的情感世界,写出了足以代表所有生命的普遍的悲哀,读者产生普遍共鸣的同时,也受到 巨大的心灵冲击。对比手法的运用丰富了李煜词作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李煜 后期词 对比 悲痛
对比是文学创作中普遍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在中国古典诗歌言志抒情传统中,对比重在组织意象以生成独特的意境,将丰富的情感蕴藏于对比之中。当代诗词研究者赵山林将对比视为一种意象组合的方式。“在并置式意象组合中,有一种特殊形态——对比式意象组合,他通过揭示意象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产生相反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赵山林对于诗词对比式意象组合方式的研究给启迪了笔者对李煜后期词的分析,运用对比是李煜后期词的一个显著特点。李煜的某些词的对比是隐蔽的多层次反复对比,但是李煜后期词的对比还有其他特点,是丰富而深刻的。
1.运用概况
李煜词作数量较少,只有30多首,后期抒写亡国悲痛和人生感慨的有10多首,后期词中,含有对比式意象的词有7首,这些词中,对比的运用是是多样化的。《子夜歌》每一联句形成对比,“人生愁恨”和“销魂独我”对比;故国好梦和垂泪现实对比;昔日结伴登高和如今孤独怀想对比;往事和现实对比,包含了人生、梦境,怀远等丰富内容,从而构成多层次对比,意境含蓄。《破阵子》和《望江南》上下阙是昔与今的对比,都选取了典型的事物和情境相对比,抒发沉痛的悲伤之情。《望江梅》全写昔日之景和梦中之景,属于美好的虚景,隐含了与凄凉的实景的对比,属于隐蔽的虚实对比。由此可见,李煜词中的对比不刻意为之而是情字当先,浑然天成。
以《望江南》为例,这首词从梦里的繁华景象中引出怕提旧事、怕听细乐的悲痛心情。虚幻的“梦”和现实的“泪”、“恨”形成对比,并且统领全词的内容和情感。“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是梦魂中的江南故国的繁华景象,“凤笙”所代表的凄凉环境则象征李后主失去自由的处境,梦中郊游的繁华景象和凄凉的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梦里梦外景致对比的背后是心情的反差。梦里“还似旧时游上苑”可谓是梦里贪欢,心情是喜悦的;下片“多少泪”言泪水无尽,泪因恨生,“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言梦醒不得不面对现实时的无限悔恨和感伤。最后,以“肠断更无疑”结尾,言梦里梦外景致差别和心情反差造成的创伤足以使自己肝肠寸断。
2.成因简析
李煜后期词对比特点的形成,一方面与词体特点相关,王国维云“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李煜词中对比式意象是因为他情感的突然勃发率性而为,不像诗人那样为达到“诗言志”目的反复斟酌,寻觅截取意象。
另一方面,李煜后期词的表层是意象的对比组合,这属于词的创作手法。在深层次上,李煜后期词意象的对比反映的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情感状态。我们常说,形式包含内容,李煜后期词中的每一个对比都可以归结为昔日的幸福和今日的苦难的对比,这与李煜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李煜由一国之主沦为失去自由的阶下囚,心理上必然出现巨大落差,这种心理落差反映到词作上,就是选取对比式的意象来作词,进而表现心理落差。
李煜作为帝王时,极尽人间乐事,他一旦变成“一旦归为臣虏”的阶下囚,往日的美好生活怎么能不浮现在他的脑海?他的词作中便多次出现了“凤阁龙楼”、“江山”、“花月”等代表故国的意象,“雨”、“春水”、“小樓、“珠帘”等代表现实的意象。这些意象的成对出现,完全符合李煜当时沉痛的心境。
3.主要特点
李煜借助对比,真切地抒发了亡国之痛和人生无常的情感,使他的词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后期词中的对比运用巧妙,很好地与思想内容相结合。具体说来,“对比”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3.1今与昔
李煜的亡国之痛多半是由作为俘虏面对凄凉的环境而引发的,他在词中自然地安排今昔意象。《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中上片写南唐的美好,“家国”、“山河”、“凤阁龙楼”是昔日之景,下片写沦陷后的狼狈,“沈腰潘鬓”则是今日处境。《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中“秋风庭院”、“珠帘”是“难排”的今日之景,“玉楼瑶殿影”、“秦淮”等则是已经消逝的往昔之景。昔日的景象事物只能通过回忆想象呈现,它们便自然是虚景,今昔的对比便又成了虚实的对比。
3.5梦的多次出现
李煜后期词中存在大量的梦里和梦外的景象,有的一目了然,有的则比较隐蔽。《望江梅》(闲梦远)中以“闲梦远”统领全词,全写梦中美景,而一个“梦”字则又做了梦里梦外的区分,可以自然的想到词人难堪的现实处境。这首词中梦外的景象隐藏在了写梦的词句里。《望江南》(多少恨)一词,梦里梦外的对比是很明显的,上片写梦里游“上苑”的盛况,下片写梦醒后的伤心。
3.3自然的永恒和人世的无常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中,“朝来寒雨晚来风”代表无情的永恒的自然,凋零的“林花”则代表了无常的生命,两者之间形成了对比。《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则用三重对比写出自然的永恒和人世的无常。
3.4意象典型化
词中常选取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意象,使读者从个别的表现中看到了一般的意义。比如《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中选取“家国”、“山河”并用“四十年”、“三千里”这两个表示时空的词语加以修饰,表现出词人强烈的怀念之情。选取“仓皇辞庙日”和“教坊犹奏离别歌”这两个典型化细节写出了沦亡时的极度狼狈和痛苦。再如《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选取登高楼以望远极具传统文化内涵场景表达了往事迷茫,故国难归的苦痛。
4.结语
李煜词真挚地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受,他对于宇宙和生命的独特体验超越了自身的局限,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深刻的艺术内容离不开高超的艺术形式,李煜词的艺术成就是突出的,在词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对比”作为李煜后期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多样化的,也是一种成熟的艺术技巧。对比是李煜率真性情在词作上的自然彰显,同时天衣无缝地表现了李煜率真的性情。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詹安泰.离骚笺疏 李璟李煜词校注 花外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赵山林.诗词曲艺术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5]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李煜 后期词 对比 悲痛
对比是文学创作中普遍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在中国古典诗歌言志抒情传统中,对比重在组织意象以生成独特的意境,将丰富的情感蕴藏于对比之中。当代诗词研究者赵山林将对比视为一种意象组合的方式。“在并置式意象组合中,有一种特殊形态——对比式意象组合,他通过揭示意象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产生相反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赵山林对于诗词对比式意象组合方式的研究给启迪了笔者对李煜后期词的分析,运用对比是李煜后期词的一个显著特点。李煜的某些词的对比是隐蔽的多层次反复对比,但是李煜后期词的对比还有其他特点,是丰富而深刻的。
1.运用概况
李煜词作数量较少,只有30多首,后期抒写亡国悲痛和人生感慨的有10多首,后期词中,含有对比式意象的词有7首,这些词中,对比的运用是是多样化的。《子夜歌》每一联句形成对比,“人生愁恨”和“销魂独我”对比;故国好梦和垂泪现实对比;昔日结伴登高和如今孤独怀想对比;往事和现实对比,包含了人生、梦境,怀远等丰富内容,从而构成多层次对比,意境含蓄。《破阵子》和《望江南》上下阙是昔与今的对比,都选取了典型的事物和情境相对比,抒发沉痛的悲伤之情。《望江梅》全写昔日之景和梦中之景,属于美好的虚景,隐含了与凄凉的实景的对比,属于隐蔽的虚实对比。由此可见,李煜词中的对比不刻意为之而是情字当先,浑然天成。
以《望江南》为例,这首词从梦里的繁华景象中引出怕提旧事、怕听细乐的悲痛心情。虚幻的“梦”和现实的“泪”、“恨”形成对比,并且统领全词的内容和情感。“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是梦魂中的江南故国的繁华景象,“凤笙”所代表的凄凉环境则象征李后主失去自由的处境,梦中郊游的繁华景象和凄凉的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梦里梦外景致对比的背后是心情的反差。梦里“还似旧时游上苑”可谓是梦里贪欢,心情是喜悦的;下片“多少泪”言泪水无尽,泪因恨生,“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言梦醒不得不面对现实时的无限悔恨和感伤。最后,以“肠断更无疑”结尾,言梦里梦外景致差别和心情反差造成的创伤足以使自己肝肠寸断。
2.成因简析
李煜后期词对比特点的形成,一方面与词体特点相关,王国维云“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李煜词中对比式意象是因为他情感的突然勃发率性而为,不像诗人那样为达到“诗言志”目的反复斟酌,寻觅截取意象。
另一方面,李煜后期词的表层是意象的对比组合,这属于词的创作手法。在深层次上,李煜后期词意象的对比反映的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情感状态。我们常说,形式包含内容,李煜后期词中的每一个对比都可以归结为昔日的幸福和今日的苦难的对比,这与李煜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李煜由一国之主沦为失去自由的阶下囚,心理上必然出现巨大落差,这种心理落差反映到词作上,就是选取对比式的意象来作词,进而表现心理落差。
李煜作为帝王时,极尽人间乐事,他一旦变成“一旦归为臣虏”的阶下囚,往日的美好生活怎么能不浮现在他的脑海?他的词作中便多次出现了“凤阁龙楼”、“江山”、“花月”等代表故国的意象,“雨”、“春水”、“小樓、“珠帘”等代表现实的意象。这些意象的成对出现,完全符合李煜当时沉痛的心境。
3.主要特点
李煜借助对比,真切地抒发了亡国之痛和人生无常的情感,使他的词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后期词中的对比运用巧妙,很好地与思想内容相结合。具体说来,“对比”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3.1今与昔
李煜的亡国之痛多半是由作为俘虏面对凄凉的环境而引发的,他在词中自然地安排今昔意象。《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中上片写南唐的美好,“家国”、“山河”、“凤阁龙楼”是昔日之景,下片写沦陷后的狼狈,“沈腰潘鬓”则是今日处境。《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中“秋风庭院”、“珠帘”是“难排”的今日之景,“玉楼瑶殿影”、“秦淮”等则是已经消逝的往昔之景。昔日的景象事物只能通过回忆想象呈现,它们便自然是虚景,今昔的对比便又成了虚实的对比。
3.5梦的多次出现
李煜后期词中存在大量的梦里和梦外的景象,有的一目了然,有的则比较隐蔽。《望江梅》(闲梦远)中以“闲梦远”统领全词,全写梦中美景,而一个“梦”字则又做了梦里梦外的区分,可以自然的想到词人难堪的现实处境。这首词中梦外的景象隐藏在了写梦的词句里。《望江南》(多少恨)一词,梦里梦外的对比是很明显的,上片写梦里游“上苑”的盛况,下片写梦醒后的伤心。
3.3自然的永恒和人世的无常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中,“朝来寒雨晚来风”代表无情的永恒的自然,凋零的“林花”则代表了无常的生命,两者之间形成了对比。《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则用三重对比写出自然的永恒和人世的无常。
3.4意象典型化
词中常选取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意象,使读者从个别的表现中看到了一般的意义。比如《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中选取“家国”、“山河”并用“四十年”、“三千里”这两个表示时空的词语加以修饰,表现出词人强烈的怀念之情。选取“仓皇辞庙日”和“教坊犹奏离别歌”这两个典型化细节写出了沦亡时的极度狼狈和痛苦。再如《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选取登高楼以望远极具传统文化内涵场景表达了往事迷茫,故国难归的苦痛。
4.结语
李煜词真挚地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受,他对于宇宙和生命的独特体验超越了自身的局限,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深刻的艺术内容离不开高超的艺术形式,李煜词的艺术成就是突出的,在词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对比”作为李煜后期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多样化的,也是一种成熟的艺术技巧。对比是李煜率真性情在词作上的自然彰显,同时天衣无缝地表现了李煜率真的性情。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詹安泰.离骚笺疏 李璟李煜词校注 花外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赵山林.诗词曲艺术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5]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