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热爱歌唱,是人类的天性,我们的祖先在河流上唱过,在森林里唱过,在黑夜里唱过,也在白天劳动的时候唱过……自然的歌唱是一个人心智放松和感到安全与满足的表现。”由此可见,歌唱无处不在,它伴随我们的一生,在人类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同样,在幼儿园里,孩子也需要歌唱。歌唱教学是幼儿园里最常见、也最普及的音乐教学形式,对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有着重要意义。反观我们的歌唱活动,却往往还停留在传统的歌唱教学模式里——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老套、轻视幼儿的情感需求,教学的渐进性、趣味性、游戏性被忽视……在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幼儿园的歌唱教学有必要改变现状、创新方法,使孩子们感受到歌唱的快乐。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找准教材——使幼儿可唱
(一)筛选歌曲
歌曲的选择是歌唱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事实上,并不是每一种音乐,每一首歌曲都适合让幼儿来学习和感受的。歌曲是否适合幼儿歌唱,要看它能否激起幼儿唱歌的兴趣和欲望。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注意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生活,有趣味性的歌曲,这些贴近幼儿生活或有趣味性、游戏性强的歌曲很容易为幼儿理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相反,有的歌曲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偏离,幼儿认知有一定困难、感觉抽象的,或是一些歌词陈旧复杂,幼儿难以理解的歌曲,则可能提不起幼儿的兴趣,甚至使活动无法更好地开展。
比方说,前一段园里一位老师在公开课上选了《国家》这首歌作为大班歌唱内容,效果不尽理想。歌曲的前半段小朋友还相对容易理解,后半段歌词就比较拗口了,即便对于大班孩子在歌词的理解上也有一定困难,所以这样的歌曲就不太适合作为歌唱活动的教材。
现在专门从事幼儿歌曲创作的作家不多,自然,优秀的儿童歌曲作品就是凤毛麟角。所以在幼儿园里也常常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2010年代的孩子,仍旧唱着过去的老歌。”有些教材里的歌曲与当下幼儿的成长环境和认知脱节,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我们必须寻找一些“新”的歌曲加以补充。
我曾经做过一个问卷调查,了解老师们歌唱活动的来源,有83%的教师选择教材,另外17%的老师选择动画歌曲。可见,有少部分老师们已经主动到教材以外去选择孩子们感兴趣的动画歌曲作为有益的补充了。毕竟现在网络、电视媒体发达,我们到网络上去发掘和拓展幼儿歌唱活动的资源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
(二)合理改编
孩子们感兴趣的歌曲有很多,但不是每首歌曲都随手可用。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一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选择适合不同年龄班的歌曲,对不适合幼儿的乐段进行改编,也就是对歌曲进行适当的取舍。有些网络、动画歌曲虽好听,让幼儿一听一看就有学习的欲望,但这些歌曲基本都是较大年龄的歌手演唱的,歌曲虽朗朗上口,但歌词量大、节奏变化快、音域过高等,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要准确演唱,又不伤害孩子的声带,还是有一定难度。所以对歌曲进行适当的改编非常重要。
比如《我不上你的当》这首歌有两段,每段都有前半部分和后半的副歌部分。对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来说内容太多,所以我只要求孩子们学习歌曲的第一段,而省略了第二段。同时也对歌曲动画进行了剪辑,避免不必要的歌词干扰。该歌曲原调是C调,但已经超出了大班孩子所能承受的音域范围,于是我将歌曲降为B调,符合大班幼儿音域范围。歌曲的后半部分副歌是整首曲子的高潮部分,可大部分的音都是高音的1和2,对于孩子来说,长时间演唱自己音域的极限,对声带一定是有害的。于是把副歌全部改成有节奏的念白,这样不仅没有影响高潮的效果,也没有了音域的困扰,而且还使副歌部分更有了时代感,具有异曲同工之效。
在歌唱活动中,不能过于“照搬”,要估量孩子的现实水平进行改编。如调过高了可以降调处理;歌词拗口可以进行改编;段落过长,可以进行压缩。总之,要以孩子的眼光审视整首歌曲,将一切不适合幼儿的因素去除,将精华留给孩子们“享受”。
二、经验诱导——使幼儿善唱
艺术活动应当是基于生活的审美活动,人类的歌唱本应是面对某种情境抒发内心感受的咏唱。因此,教师在组织歌唱活动中要反复“思前、顾后”,通过前期的经验铺垫和周围环境的创设、渗透为幼儿提供相关的经验支持,从而实现教育的连续性和发展性的结合。
(一)经验铺垫
比方说大班的歌唱活动《买菜》这首歌里涉及到了很多蔬菜的名称和特征,虽然,孩子们几乎每天都在接触蔬菜,但是却并不是太留意。因此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应该提前带领孩子们参观菜市场,让孩子们对蔬菜、鱼肉的名称、特征有一个直观的印象;还可以通过和家长一起填写“我知道的蔬菜”记录表来创设蔬菜超市主题墙,让小朋友介绍喜欢的蔬菜等等方式来帮助幼儿系统地梳理对于蔬菜名称、特征的相关经验,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开展歌唱活动《买菜》。实践证明:幼儿感性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概括就越准确、全面。果然,有了前期的知识经验做铺垫,大多数幼儿对本课的难点——说唱菜名这一部分都能够较好地掌握。
(二)环境渗透
专门进行的歌唱集中活动毕竟是有限的,而幼儿的发展更多地需要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而获得发展。在一日生活中歌唱教育的随机渗透也非常关键。幼儿来园时播放欢快悦耳的歌曲,使幼儿入园就进入一个愉快、童趣的音乐世界里;排队时播放雄壮有力的歌曲,让幼儿抬头挺胸排好队,表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进餐时播放舒缓的歌曲,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午睡时,播放安静、抒情的摇篮曲,让幼儿伴着优美的音乐自然地入睡……另外,结合歌唱活动各表现领域的内在联系,在班上逐步开设音乐区、表演区、演奏角、欣赏角,对于提升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大有裨益。
例如,我们可以在欣赏区中为幼儿提供风格不同的歌曲,让幼儿了解区别各种音乐的性质及表现方式,听辨力度的强与弱,增强其音乐感受力;在音乐区里可以提供最简单、最生活化的物品:如头饰、麦克风、围巾、自制服装、斗笠等等,作为幼儿演唱活动的自然材料,进行即兴歌唱游戏;还可以提供纸箱、筷子、勺子、牛奶罐等作为简单的乐器让幼儿为歌曲伴奏,在宽松的活动区中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音乐材料,自由地投入到最原始、最简单、最愉悦的自我创作中。人人乐在其中,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我们又何愁孩子不愿、不敢、不想放声歌唱呢? 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鼓励家长在空余时间和幼儿一起欣赏歌曲,在家中进行歌唱表演。通过发放歌唱小书,让家长了解幼儿园近阶段的学习内容,让家长把幼儿学会的歌曲写在歌词本上……
(三)感受听辨
歌唱活动的目的不是让幼儿成为歌唱家,而是让幼儿理解歌曲,运用自己的声音去诠释歌曲,从而身心获得愉悦。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幼儿有大胆想像、大胆体验的自由,让幼儿可以充分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而不是老师直接将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孩子,更不应该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老师的要求去理解歌曲。
当幼儿的音乐素养达到一定阶段时,他们会运用语言或者肢体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比如,听到进行曲之类的歌曲会用雄壮、有力、威风等词语来描述,用踏步、敬礼拍手等动作来表现;听到摇篮曲之类的歌曲时会用轻柔、优美、安静、感动等词语来描述,用轻轻挥动手臂、慢慢转圈等肢体动作表现……在日常生活的不断渗透和积累中,幼儿对不同体裁歌曲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会逐渐增强。
三、激趣教学——使幼儿乐唱
(一)图谱演示
图谱是幼儿学习歌曲的有力支架之一,尤其在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了解歌曲句式结构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支持作用。图谱这样的视觉符号材料可以把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当图片出示时,幼儿的注意力便能被充分吸引,对歌曲内容有直观的感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理解并掌握歌词,要是忘词的话,图片还可以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
比如歌曲《我是一只……》中,老师根据歌词内容设计图谱,非常具体直观地将歌词内容呈现出来。例如,“我是一只小猫,喵喵喵”中“小猫”一词用小猫图片代替,喵喵喵用小猫头和胡须的象征性符号来代替歌词替换;我是一只小牛,“哞”则画了一个牛鼻子代替牛发出的声音,非常形象……图谱让幼儿与歌曲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加快了学唱歌曲的速度,让幼儿获得了愉快的成功体验。
(二)情境创设
如在中班歌唱活动《大树妈妈》中,教师让幼儿扮演鸟宝宝,告诉他们:你们的大树妈妈被巫婆抓走了,关在树林里,以鸟宝宝们去“拯救大树妈妈”的故事情节为线索,设置了一层层的闯关游戏,将幼儿带入了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让他们身临其境,更投入、更积极地去学习歌曲。
在活动中,每一轮的闯关方法都对幼儿有所挑战,在情境中不断地给予幼儿新的“刺激”,引发幼儿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帮助幼儿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提高歌唱表现能力,逐步获得成功感。整个活动游戏情境贯穿始终,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当然,情境设置没有一定的格局和模式,也并不是所有的歌曲都适合创设情境,还有很多时候是一歌多“景”,多种游戏情境交替使用。这需要老师选择和把握,在调动幼儿“唱”的兴趣基础上,找到适合本歌曲的最佳教学模式。
(三)自主表达
《指南》将艺术领域的目标定位在“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这两方面,这就要求教师把歌曲作为孩子感受、体验、表达、创造美的一个载体,让孩子享受歌曲中的美好意境。因此,教师应该把过去的让幼儿被动记忆、要求幼儿表现、直接评价幼儿逐步转变为让幼儿主动赏析、激发幼儿表达、引导幼儿自我评价。
比如对提问及引导方法可以进行调整——问问孩子:你最喜欢这首歌的哪一句?为什么?你来唱唱看。怎样才能把它唱得美美的?你有什么好办法?有没有什么地方觉得还不够好?给自己和别的小朋友提提建议吧……
教师需要时时提醒自己,是否真正给予了幼儿与音乐互动的时间和空间,是否真正让幼儿自主探索、自主表达以及自我反思、自我调整,从而体验到能够表达自己对音乐认识和理解的成功感。
以上几方面是我在《指南》背景下开展歌唱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总之,作为音乐教育的实施者,既要把握幼儿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又要熟悉歌唱活动的特殊性,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幼儿歌唱活动能切实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欢乐的歌声充满孩子们快乐的童年时光。
同样,在幼儿园里,孩子也需要歌唱。歌唱教学是幼儿园里最常见、也最普及的音乐教学形式,对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有着重要意义。反观我们的歌唱活动,却往往还停留在传统的歌唱教学模式里——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老套、轻视幼儿的情感需求,教学的渐进性、趣味性、游戏性被忽视……在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幼儿园的歌唱教学有必要改变现状、创新方法,使孩子们感受到歌唱的快乐。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找准教材——使幼儿可唱
(一)筛选歌曲
歌曲的选择是歌唱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事实上,并不是每一种音乐,每一首歌曲都适合让幼儿来学习和感受的。歌曲是否适合幼儿歌唱,要看它能否激起幼儿唱歌的兴趣和欲望。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注意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生活,有趣味性的歌曲,这些贴近幼儿生活或有趣味性、游戏性强的歌曲很容易为幼儿理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相反,有的歌曲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偏离,幼儿认知有一定困难、感觉抽象的,或是一些歌词陈旧复杂,幼儿难以理解的歌曲,则可能提不起幼儿的兴趣,甚至使活动无法更好地开展。
比方说,前一段园里一位老师在公开课上选了《国家》这首歌作为大班歌唱内容,效果不尽理想。歌曲的前半段小朋友还相对容易理解,后半段歌词就比较拗口了,即便对于大班孩子在歌词的理解上也有一定困难,所以这样的歌曲就不太适合作为歌唱活动的教材。
现在专门从事幼儿歌曲创作的作家不多,自然,优秀的儿童歌曲作品就是凤毛麟角。所以在幼儿园里也常常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2010年代的孩子,仍旧唱着过去的老歌。”有些教材里的歌曲与当下幼儿的成长环境和认知脱节,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我们必须寻找一些“新”的歌曲加以补充。
我曾经做过一个问卷调查,了解老师们歌唱活动的来源,有83%的教师选择教材,另外17%的老师选择动画歌曲。可见,有少部分老师们已经主动到教材以外去选择孩子们感兴趣的动画歌曲作为有益的补充了。毕竟现在网络、电视媒体发达,我们到网络上去发掘和拓展幼儿歌唱活动的资源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
(二)合理改编
孩子们感兴趣的歌曲有很多,但不是每首歌曲都随手可用。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一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选择适合不同年龄班的歌曲,对不适合幼儿的乐段进行改编,也就是对歌曲进行适当的取舍。有些网络、动画歌曲虽好听,让幼儿一听一看就有学习的欲望,但这些歌曲基本都是较大年龄的歌手演唱的,歌曲虽朗朗上口,但歌词量大、节奏变化快、音域过高等,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要准确演唱,又不伤害孩子的声带,还是有一定难度。所以对歌曲进行适当的改编非常重要。
比如《我不上你的当》这首歌有两段,每段都有前半部分和后半的副歌部分。对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来说内容太多,所以我只要求孩子们学习歌曲的第一段,而省略了第二段。同时也对歌曲动画进行了剪辑,避免不必要的歌词干扰。该歌曲原调是C调,但已经超出了大班孩子所能承受的音域范围,于是我将歌曲降为B调,符合大班幼儿音域范围。歌曲的后半部分副歌是整首曲子的高潮部分,可大部分的音都是高音的1和2,对于孩子来说,长时间演唱自己音域的极限,对声带一定是有害的。于是把副歌全部改成有节奏的念白,这样不仅没有影响高潮的效果,也没有了音域的困扰,而且还使副歌部分更有了时代感,具有异曲同工之效。
在歌唱活动中,不能过于“照搬”,要估量孩子的现实水平进行改编。如调过高了可以降调处理;歌词拗口可以进行改编;段落过长,可以进行压缩。总之,要以孩子的眼光审视整首歌曲,将一切不适合幼儿的因素去除,将精华留给孩子们“享受”。
二、经验诱导——使幼儿善唱
艺术活动应当是基于生活的审美活动,人类的歌唱本应是面对某种情境抒发内心感受的咏唱。因此,教师在组织歌唱活动中要反复“思前、顾后”,通过前期的经验铺垫和周围环境的创设、渗透为幼儿提供相关的经验支持,从而实现教育的连续性和发展性的结合。
(一)经验铺垫
比方说大班的歌唱活动《买菜》这首歌里涉及到了很多蔬菜的名称和特征,虽然,孩子们几乎每天都在接触蔬菜,但是却并不是太留意。因此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应该提前带领孩子们参观菜市场,让孩子们对蔬菜、鱼肉的名称、特征有一个直观的印象;还可以通过和家长一起填写“我知道的蔬菜”记录表来创设蔬菜超市主题墙,让小朋友介绍喜欢的蔬菜等等方式来帮助幼儿系统地梳理对于蔬菜名称、特征的相关经验,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开展歌唱活动《买菜》。实践证明:幼儿感性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概括就越准确、全面。果然,有了前期的知识经验做铺垫,大多数幼儿对本课的难点——说唱菜名这一部分都能够较好地掌握。
(二)环境渗透
专门进行的歌唱集中活动毕竟是有限的,而幼儿的发展更多地需要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而获得发展。在一日生活中歌唱教育的随机渗透也非常关键。幼儿来园时播放欢快悦耳的歌曲,使幼儿入园就进入一个愉快、童趣的音乐世界里;排队时播放雄壮有力的歌曲,让幼儿抬头挺胸排好队,表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进餐时播放舒缓的歌曲,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午睡时,播放安静、抒情的摇篮曲,让幼儿伴着优美的音乐自然地入睡……另外,结合歌唱活动各表现领域的内在联系,在班上逐步开设音乐区、表演区、演奏角、欣赏角,对于提升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大有裨益。
例如,我们可以在欣赏区中为幼儿提供风格不同的歌曲,让幼儿了解区别各种音乐的性质及表现方式,听辨力度的强与弱,增强其音乐感受力;在音乐区里可以提供最简单、最生活化的物品:如头饰、麦克风、围巾、自制服装、斗笠等等,作为幼儿演唱活动的自然材料,进行即兴歌唱游戏;还可以提供纸箱、筷子、勺子、牛奶罐等作为简单的乐器让幼儿为歌曲伴奏,在宽松的活动区中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音乐材料,自由地投入到最原始、最简单、最愉悦的自我创作中。人人乐在其中,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我们又何愁孩子不愿、不敢、不想放声歌唱呢? 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鼓励家长在空余时间和幼儿一起欣赏歌曲,在家中进行歌唱表演。通过发放歌唱小书,让家长了解幼儿园近阶段的学习内容,让家长把幼儿学会的歌曲写在歌词本上……
(三)感受听辨
歌唱活动的目的不是让幼儿成为歌唱家,而是让幼儿理解歌曲,运用自己的声音去诠释歌曲,从而身心获得愉悦。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幼儿有大胆想像、大胆体验的自由,让幼儿可以充分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而不是老师直接将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孩子,更不应该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老师的要求去理解歌曲。
当幼儿的音乐素养达到一定阶段时,他们会运用语言或者肢体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比如,听到进行曲之类的歌曲会用雄壮、有力、威风等词语来描述,用踏步、敬礼拍手等动作来表现;听到摇篮曲之类的歌曲时会用轻柔、优美、安静、感动等词语来描述,用轻轻挥动手臂、慢慢转圈等肢体动作表现……在日常生活的不断渗透和积累中,幼儿对不同体裁歌曲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会逐渐增强。
三、激趣教学——使幼儿乐唱
(一)图谱演示
图谱是幼儿学习歌曲的有力支架之一,尤其在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了解歌曲句式结构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支持作用。图谱这样的视觉符号材料可以把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当图片出示时,幼儿的注意力便能被充分吸引,对歌曲内容有直观的感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理解并掌握歌词,要是忘词的话,图片还可以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
比如歌曲《我是一只……》中,老师根据歌词内容设计图谱,非常具体直观地将歌词内容呈现出来。例如,“我是一只小猫,喵喵喵”中“小猫”一词用小猫图片代替,喵喵喵用小猫头和胡须的象征性符号来代替歌词替换;我是一只小牛,“哞”则画了一个牛鼻子代替牛发出的声音,非常形象……图谱让幼儿与歌曲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加快了学唱歌曲的速度,让幼儿获得了愉快的成功体验。
(二)情境创设
如在中班歌唱活动《大树妈妈》中,教师让幼儿扮演鸟宝宝,告诉他们:你们的大树妈妈被巫婆抓走了,关在树林里,以鸟宝宝们去“拯救大树妈妈”的故事情节为线索,设置了一层层的闯关游戏,将幼儿带入了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让他们身临其境,更投入、更积极地去学习歌曲。
在活动中,每一轮的闯关方法都对幼儿有所挑战,在情境中不断地给予幼儿新的“刺激”,引发幼儿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帮助幼儿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提高歌唱表现能力,逐步获得成功感。整个活动游戏情境贯穿始终,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当然,情境设置没有一定的格局和模式,也并不是所有的歌曲都适合创设情境,还有很多时候是一歌多“景”,多种游戏情境交替使用。这需要老师选择和把握,在调动幼儿“唱”的兴趣基础上,找到适合本歌曲的最佳教学模式。
(三)自主表达
《指南》将艺术领域的目标定位在“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这两方面,这就要求教师把歌曲作为孩子感受、体验、表达、创造美的一个载体,让孩子享受歌曲中的美好意境。因此,教师应该把过去的让幼儿被动记忆、要求幼儿表现、直接评价幼儿逐步转变为让幼儿主动赏析、激发幼儿表达、引导幼儿自我评价。
比如对提问及引导方法可以进行调整——问问孩子:你最喜欢这首歌的哪一句?为什么?你来唱唱看。怎样才能把它唱得美美的?你有什么好办法?有没有什么地方觉得还不够好?给自己和别的小朋友提提建议吧……
教师需要时时提醒自己,是否真正给予了幼儿与音乐互动的时间和空间,是否真正让幼儿自主探索、自主表达以及自我反思、自我调整,从而体验到能够表达自己对音乐认识和理解的成功感。
以上几方面是我在《指南》背景下开展歌唱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总之,作为音乐教育的实施者,既要把握幼儿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又要熟悉歌唱活动的特殊性,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幼儿歌唱活动能切实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欢乐的歌声充满孩子们快乐的童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