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探究活动重在探索,引导幼儿自主建构”越来越重视,在教学中也是努力地在尝试着,现以大班科学活动《瓜的一家》为例,谈谈我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如何贯彻与运用《指南》。
【关键词】理解;兴趣;科学探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让教师的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行动有了方向标。就拿科学探究活动来说,以往的經验我会更加重视幼儿对科学结论的理解、记忆与验证,活动中更多的会是灌输式教学,但是随着《指南》学习活动的开展及自己对《指南》的进一步细细品读、实践之后,我对于“科学探究活动重在探索,引导幼儿自主建构”越来越重视,在教学中也是努力地在尝试着,现以大班科学活动《瓜的一家》为例,谈谈我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如何贯彻与运用《指南》。
一、“理解”,支持探究行为
《指南》提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启蒙教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幼儿的探究行为。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幼儿的发展是在游戏和生活中进行的。幼儿年龄小,经验贫乏, 好奇心强烈, 喜欢摆弄物体,喜欢探究,难免犯错,这就需要教师的接纳、支持和鼓励。
《指南》指出:“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在这个建议中,甚至提到“容忍幼儿因探究而弄脏、弄乱、甚至破坏物品的行为,引导他们活动后做好收拾整理”,又在多处提到支持和鼓励幼儿。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的基础上实施科学教育,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关注幼儿,支持幼儿探究,允许犯错,积极引导幼儿探究。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在此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准备了充足的可探究材料,让每一位幼儿都有机会尝试探究,并以“瓜的聚会”创设了宽松的探究氛围,为幼儿发生自由的探究行为提供精神支持和物质保障。
二、“兴趣”,激发探究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指南》科学领域说明部分也有明确提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在《瓜的一家》的引入部分,我借用了“魔术箱”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摸一摸、说一说魔术箱里藏着的瓜,通过触觉的感知将幼儿的关注点直接引导到感知瓜的形状及瓜皮的质地上。老师用神秘的语言及动作感染和带动幼儿进行探究活动。第二环节中提供多种瓜,分组观察。看到平时只能在家里看到的各种瓜居然搬到了课堂上,还能自己摸摸看看,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马上激发起来,带着任务很认真地观察起来。之后还能述说自己的发现与观点、品尝各种瓜,整个活动幼儿的兴趣点都能保持在一定高度,每位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感受探究的快乐及成功感。
三、“自主”,培养探究能力
幼儿科学学习的特点与中小学生不同,是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的。《指南》在这部分的教育建议中充分强调了这一点,如,“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强调教师要帮助幼儿亲历探究过程,包括帮助提出问题、引导猜想验证、引导解决问题、引导交流分享、引导回顾分析。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引导幼儿亲历探究过程,避免只追求幼儿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对其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那么,如何让幼儿的探究活动充分体现出自主性呢?结合《瓜的一家》的目标“知道瓜是由柄、蒂、皮、肉、瓤、籽组成”,我想我可以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建构此概念,得出此结论。因此,在幼儿自主探究之前并没有告知其瓜的组成,而只是让他们观察瓜的外面及里面有哪些东西,可以包括形状、颜色、部位等。《指南》中科学探究下的子目标2中还提到:“5~6岁幼儿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因此,我设计了记录表,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看到的东西画下来。记录表中还留有余地,允许幼儿有其他的发现。
在交流环节中,我先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并简单记录幼儿的发现,在此过程中渗透瓜柄、瓜蒂、瓜皮、瓜肉、瓜瓤、瓜籽的概念。当统计结果呈现在大家面前时,教师的一句引导“我发现这些瓜有很多共同特点,你们发现了吗?”引发幼儿关注这些瓜之间的关联,从而得出“这些瓜都有柄、蒂、皮、肉、瓤、籽”这一结论。
四、“引导”,促进可持续探究
教师的引导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尤为重要,恰当的引导能引发幼儿更深层次的思考,帮助幼儿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获得科学的发展。《指南》中提出:“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指南》还对我们也提出了教育建议:“引导幼儿在探究中思考,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发现事物之间明显的关联。”
因此,在《瓜的一家》中,幼儿得出“这些瓜都有柄、蒂、皮、肉、瓤、籽”这一结论之后提出:“是不是所有的瓜都是由柄、蒂、皮、肉、瓤、籽组成的呢?”引发幼儿再次思考,并萌发再次探究的欲望。活动中,幼儿看准了眼前未探究过的瓜,着急地提出验证剩余的瓜是不是也由这些组成。我想这就是触动了幼儿可持续探究行为的弦的结果,此次活动之后,孩子们看到其他瓜都会专注地观察是不是由这六部分组成,相信在日后的探究中还将发现更多的科学秘密,这也就达成了科学探究最根本的目标——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关键词】理解;兴趣;科学探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让教师的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行动有了方向标。就拿科学探究活动来说,以往的經验我会更加重视幼儿对科学结论的理解、记忆与验证,活动中更多的会是灌输式教学,但是随着《指南》学习活动的开展及自己对《指南》的进一步细细品读、实践之后,我对于“科学探究活动重在探索,引导幼儿自主建构”越来越重视,在教学中也是努力地在尝试着,现以大班科学活动《瓜的一家》为例,谈谈我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如何贯彻与运用《指南》。
一、“理解”,支持探究行为
《指南》提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启蒙教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幼儿的探究行为。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幼儿的发展是在游戏和生活中进行的。幼儿年龄小,经验贫乏, 好奇心强烈, 喜欢摆弄物体,喜欢探究,难免犯错,这就需要教师的接纳、支持和鼓励。
《指南》指出:“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在这个建议中,甚至提到“容忍幼儿因探究而弄脏、弄乱、甚至破坏物品的行为,引导他们活动后做好收拾整理”,又在多处提到支持和鼓励幼儿。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的基础上实施科学教育,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关注幼儿,支持幼儿探究,允许犯错,积极引导幼儿探究。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在此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准备了充足的可探究材料,让每一位幼儿都有机会尝试探究,并以“瓜的聚会”创设了宽松的探究氛围,为幼儿发生自由的探究行为提供精神支持和物质保障。
二、“兴趣”,激发探究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指南》科学领域说明部分也有明确提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在《瓜的一家》的引入部分,我借用了“魔术箱”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摸一摸、说一说魔术箱里藏着的瓜,通过触觉的感知将幼儿的关注点直接引导到感知瓜的形状及瓜皮的质地上。老师用神秘的语言及动作感染和带动幼儿进行探究活动。第二环节中提供多种瓜,分组观察。看到平时只能在家里看到的各种瓜居然搬到了课堂上,还能自己摸摸看看,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马上激发起来,带着任务很认真地观察起来。之后还能述说自己的发现与观点、品尝各种瓜,整个活动幼儿的兴趣点都能保持在一定高度,每位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感受探究的快乐及成功感。
三、“自主”,培养探究能力
幼儿科学学习的特点与中小学生不同,是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的。《指南》在这部分的教育建议中充分强调了这一点,如,“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强调教师要帮助幼儿亲历探究过程,包括帮助提出问题、引导猜想验证、引导解决问题、引导交流分享、引导回顾分析。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引导幼儿亲历探究过程,避免只追求幼儿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对其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那么,如何让幼儿的探究活动充分体现出自主性呢?结合《瓜的一家》的目标“知道瓜是由柄、蒂、皮、肉、瓤、籽组成”,我想我可以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建构此概念,得出此结论。因此,在幼儿自主探究之前并没有告知其瓜的组成,而只是让他们观察瓜的外面及里面有哪些东西,可以包括形状、颜色、部位等。《指南》中科学探究下的子目标2中还提到:“5~6岁幼儿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因此,我设计了记录表,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看到的东西画下来。记录表中还留有余地,允许幼儿有其他的发现。
在交流环节中,我先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并简单记录幼儿的发现,在此过程中渗透瓜柄、瓜蒂、瓜皮、瓜肉、瓜瓤、瓜籽的概念。当统计结果呈现在大家面前时,教师的一句引导“我发现这些瓜有很多共同特点,你们发现了吗?”引发幼儿关注这些瓜之间的关联,从而得出“这些瓜都有柄、蒂、皮、肉、瓤、籽”这一结论。
四、“引导”,促进可持续探究
教师的引导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尤为重要,恰当的引导能引发幼儿更深层次的思考,帮助幼儿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获得科学的发展。《指南》中提出:“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指南》还对我们也提出了教育建议:“引导幼儿在探究中思考,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发现事物之间明显的关联。”
因此,在《瓜的一家》中,幼儿得出“这些瓜都有柄、蒂、皮、肉、瓤、籽”这一结论之后提出:“是不是所有的瓜都是由柄、蒂、皮、肉、瓤、籽组成的呢?”引发幼儿再次思考,并萌发再次探究的欲望。活动中,幼儿看准了眼前未探究过的瓜,着急地提出验证剩余的瓜是不是也由这些组成。我想这就是触动了幼儿可持续探究行为的弦的结果,此次活动之后,孩子们看到其他瓜都会专注地观察是不是由这六部分组成,相信在日后的探究中还将发现更多的科学秘密,这也就达成了科学探究最根本的目标——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