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类展览内容设计的几点体会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内容设计是博物馆陈列展览策划的前提,也是展览后续各项工作的基础。文章通过对人物类展览内容设计的实践工作,以“一曲大江東,万众忆英雄——顾振烈士纪念展”为个案,总结了人物类展览内容设计的几点体会。主题表达的创新,人物定位的准确,展示内容的深入挖掘,观众心理需求的把握,是做好内容设计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人物类展览;内容设计;顾振烈士
  博物馆展览内容设计是“集人物学术研究、文化知识传播、思想内涵融汇、展示创意构想于一体的作业”,也是展览后续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的基础。在内容设计的过程中,既要对展览对象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知,又要在细节处凸显细腻的构思。本文通过对人物类展览内容设计的实践工作,以上海市闵行区博物馆原创性展览“一曲大江东,万众忆英雄——顾振烈士纪念展”为个案,总结了内容设计的几点心得体会,主题表达的创新,人物定位的准确,展示内容的深入挖掘,观众心理需求的把握,使本次展览不仅获得了烈士家属的肯定,也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认可。
  1 把握展览主题和定位
  展览主题是展览的灵魂,“陈列的首要问题是主题的定位,而人物生平陈列的首要问题是对历史人物的定位问题”[1]。对于人物类展览主题,应在自身藏品研究与大量学术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具有高度思想性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定位。在展览主题上我们把“一曲大江东,万众忆英雄——顾振烈士纪念展”定义为一个有别于抗战主旋律的展览,与主战场的宏大叙事不同,本次展览突出展示的是一位不在主战场、少为人知的本土烈士顾振的个人历史。顾振(1913—1942),上海县陈行乡人。年少时便崇尚正义、立志报国。在淞沪会战爆发后,他迅速转变为文武兼备的勇士,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参与上海慈愿难民收容所的救亡活动,组建游击队,创办支援抗战平民工厂,编印《三义抗战声》《决胜集》等抗日宣传材料。顾振等人策动召稼楼起义,为浦东抗战写下光辉的一页。1942年2月,顾振遭敌特绑架,被活埋在青浦北竿山附近,牺牲时年仅29岁。
  在展览中我们深入挖掘顾振的各种细节,希望观众透过展示人物的遗存实物、手迹作品,来感受人物所在时代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内心的世界。同时通过明暗两条线索的展览内容体系编排,把顾振的一生用讲故事的手法向观众娓娓道来,全方位的展现了顾振这一人物的个性特征。希望观众被顾振的爱国情怀所感染,被他珍惜夫妻情、战友情的品质所打动。本次展览分为“追求理想”“投身抗战”“智勇抗敌”“薪火相传”四个部分,整个展览时间脉络清晰,明线是以顾振生平事迹为主线,展现顾振烈士一心救国、英勇抗战的传奇又短暂的一生,部分重点内容以专题型组合展示来表达。
  在展览的定位上,“一曲大江东,万众忆英雄——顾振烈士纪念展”是一个集宣传和纪念性质的展览,突出顾振的主要业绩,并反映其思想精神品格。在内容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从真实生动的事例出发,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实质,它是让后辈产生精神动力的推进器,是展示人物对当下正能量的宣扬,是人物精神的绵延和继承。正如展览的主标题“一曲大江东,万众忆英雄”所期冀的传播目的,在展览中既呈现顾振的英勇抗战、智勇抗敌的事迹,使观众了解本土烈士顾振,又希望观众能感受到顾振这一爱国爱家乡的热血青年的精神实质:少年顾振闻听“九·一八”事变爆发,挥笔题写联句“创巨痛深,永志不忘”,以及“山海关,战事急,倭奴劫地屠城邑,百姓流亡群雨泣”的诗句,寄托悲愤之情,表达报国之志;青年顾振在国难之际“丢弃了温柔的被窠去捆稻草,离开娇艳的妻子去伴武夫。枕戈,枕戈,牺牲了小我的幸福,去保卫大我”;顾振引领妻子、兄弟、亲友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中生死相依,全家人前赴后继成为红色家庭;顾振女儿撰文缅怀父亲,告诉世人“父亲用短暂的一生无声地教育我,要做一个真正的、有脊梁的中国人,要成为一个有崇高精神追求的人,要做一个尽己所能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人”,顾振的革命精神一直激励着后辈前行。
  2 加强展品资料研究
  学术研究成果为博物馆展览提供学术支撑,起到深化和揭示展览主题的重要作用[2]。在人物类展览内容设计的过程中,不论是展示人物的学术研究成果,还是相关展品的资料收集和整理,都为内容设计的深度和广度提供重要的依据。以往人物类展览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对该人物的相关学术研究资料掌握得较为全面,但如何利用这些资料转换为陈列语言,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对于实物展品资料信息挖掘的深度相对不足的问题暴露得更加充分,这样会导致实物展品的表达力度较为单薄,对信息内涵揭示不够,传达的信息也只停留在展品名称这一单一信息上。实物展品资料是第一手资料,负载着展示人物重要信息的使命,它们涉及人物生平、历史背景等资料,并被赋予了与人物之间的特殊感情联系,在内容设计时必须进行充分的信息挖掘工作,从实物展品资料中提取出相应的内涵意义和信息。
  本次展览的展品多为顾振烈士的遗物,大部分是由顾振遗孀秦之佩女士、女儿顾慧娜女士花费多年心血悉心收藏的。顾慧娜女士从未见过父亲顾振,自20世纪80年代起,她一直在收集父亲的点点滴滴,哪怕一张父亲写字的小纸片她也会珍藏起来,每一件遗物都寄托着她对父亲的深情怀念。这些展品包括顾振与家人的通信10余封、照片20余幅、衣物及生活用品10余件、顾振战友写的回忆录及纪念文章10余篇,这些珍贵的实物资料不仅对于全方位了解顾振烈士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顾振烈士的某些遗物,比如组建游击队的日记、抗日宣传材料《三义抗战声》《决胜集》,均为研究抗战时期浦东游击队提供了史料支撑。
  为了使展示内容更加丰富多元,我们在收集学术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对大部分的展品进行了研究,希望能用讲故事的手法让观众记忆深刻,获得丰富的观展体验。比如顾振生前留下很多诗歌、日记、笔记之类的手迹,是研究顾振这一人物的切入点之一。我们摘录某些手迹的精彩部分融入展览之中进行深化,让观众从中感受到人物所在时代的历史背景、人物的个性和思想情怀。比如顾振热爱诗歌,激昂文字,写下许多壮怀激烈的抗日诗篇,他创作的诗歌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而且是抗战时期抨击敌人的有力武器。为了突出顾振这一个性,在展览中我们专门设立诗歌墙,来展现顾振创作的令人振奋的诗歌。展览的主标题“一曲大江东,万众忆英雄”也是在对展品深入研究后所提炼,引用顾振在诗集《三义抗战声》中创作的诗句,“结契成三义,人多气倍雄。齐声喊杀敌,一曲大江东”,豪迈又鼓舞人心。总之,顾振的手迹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也是他精神的内在体现,通过深入挖掘整理顾振的手迹和遗物,他的个人形象更加鲜明。   3 强化口述资料收集
  口述资料源于人们对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的记忆,其重要功能是印证文字史料和实物资料,还原历史真相,拓展史学研究的空间。在近现代人物展览内容策划的过程中,更应关注口述资料的采集。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或知情人进行口述史访谈,获得他们亲知、亲闻、亲历的相关历史资料,填补了后世文字记载的不足与空缺[3]。挑选生动的口述资料制作成视频,运用到人物类展览中去,丰富了陈列展示的手段,增强了展览的可看性。
  人物类展览的口述资料采集,应以人物相关学术资料的研究为基础,特别是学术资料缺失或细节不够的部分,并要根据展览内容的意向,多角度、多层次获得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相关史料[4]。以往对于顾振烈士的生平介绍,着重突出他的生平业绩和英雄事迹,但本次展览希望全方位地回顾顾振的一生,希望他的精神、情怀能用生动、感人的事例来呈现,所以在内容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口述资料的采集,希望从细微的事件中发现历史的线索,使整个展览由一个个小故事串联而成,跌宕起伏。这些小故事有的经过润色变成了讲解词,可听性强,与观众的兴趣点、关注点契合,不少观众为之动容,这也是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随着与顾振家属的几次接触,顾振的形象更加清晰和立体起来。在采访秦之佩的过程中,她向我们展示顾振赠予她的结婚一周年礼物,这本保存了70余年的小册子现代人看来都非常羡慕,那清秀的字体,朴实的爱意,充盈其间,顾振的人格魅力全然展现。“在我们结婚一周年时,顾振制作了一本小册子——《结婚周岁纪念寄佩妹》,有十首情诗,洋洋洒洒。”70年来,这本小册子一直陪伴着秦之佩,她经常要翻阅这本小册子,对小诗中的每一句都非常熟悉。秦之佩向我们娓娓道来她与顾振戏剧性的相遇:“1936年秋季里一天,顾振在民众教育馆组织踢毽子比赛。我来比赛,而且得了冠军,获得了由顾振手绘制作的奖状。后来顾振在小册子中写道‘在您14岁的秋天已经认识您,记得您是个圆圆的脸蛋,扎着童化的头发,斯文里带着活泼,庄重中有着幽娴。这是个多么美妙的姑娘啊!从旁人口中打听到这时秦家的佩佩。您踢毽时那红润的面孔和那轻灵巧妙的脚头,至今我还记得,永远地记得!’”秦之佩回忆起这一连串的往事,依旧充满了甜蜜,这本小册子,还有尚未出世的小宝宝,在顾振不在她身边的日子里,就是她心灵的泰山,是她的全部精神依托和生活动力。这些故事打动了采访现场的所有人,于是《结婚周岁纪念寄佩妹》这本小册子的内容在展览中多次出现,它是展览的润色剂,串起了一系列顾振与秦之佩动人的故事,也是他们“一年的相处,十年的等待,一辈子的回忆”的最好见证,为主旋律下的烈士纪念展增添了几分温情。
  4 理解观众的心理需求
  博物館展览策划者应关注社会和观众需要,站在观众的角度,以是否好看、可否看得懂、有否启发与感悟、能否获得知识和理解的“观众判断”[5]体系为出发点,这也是博物馆展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具体体现。在人物类展览内容设计上应该避免教科书式、年谱式的表达方式和平铺直叙、无起伏的展览格局,同时应该对展示人物正确定位,避免太过浓郁的革命色彩,集体贴上了爱国、英雄的标签,而忽略了人物深厚的人文思想和原有的真实形象[6]。没有重点与亮点的人物类展览,观众留下的印象不深,大多是走马观花式的匆匆而过。所以在内容设计的过程中,不仅是展示人物相关学术资料的提炼过程,而且还需掌握传播学、教育学、观众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是一项多学科贯通的工作。
  本次展览我们希望给观众完整勾勒出一个真实客观的人物形象,所以我们在内容设计上运用了明暗两条线索的表述方法,不同类型的观众都能在这个展览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在展览中,不仅可以看到顾振在抗日救亡中的英勇事迹,时刻展现给我们一个爱国爱家乡的热血青年形象,也可以看到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他的家庭、兴趣、理想,彰显顾振珍惜情义的一面,希望通过生活化的情节,着眼微观故事性,将一个鲜活、丰满、真实的烈士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比如顾振在镇江受训时创作的诗集《受训杂咏集》是本次展览的重点展品,这本诗集不论是内容,还是创作背景,都可以窥见这一时期人物的经历和内心活动,对于塑造顾振的个性特征起着重要作用。《受训杂咏集》说明词为“在镇江受训期间,顾振时常把自己的心得以小诗的形式记录在册,取名‘受训杂咏集’,内容涉及‘人的动态’‘集合’‘早起’‘吃饭’‘跑步’‘衣着’‘出操’‘小景’‘营房’等”,单看这一展品说明,普通观众并不会在意这本外表平凡的小册子,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我们把其中精彩部分也在图版上展示。
  “大胖子跑步最难熬,未满五分钟,气喘黄牛叫!小个子跑步也叫饶,长脚老三开大步,矮脚朋友赶不到,好比鸭子跟了驼鸟跑,这种苦处没处告。”
  “初进来,长袍西装随意穿。现在呢?一律军服平等化,衣袴帽子都绿色,看来像只大青蛙。大青蛙,阁阁叫,叫醒人们快起来,一齐起来把国保。”
  这些小诗朗朗上口,真实又生动地记录了顾振的军训生活,更反映了他从一个文弱书生转变为文武双全的勇士的精神转变过程,通过剖析《受训杂咏集》,一个细致观察生活的有志青年形象油然而生,观众将对这件展品以及顾振的这段军训经历印象更为深刻。像这样生动化处理的例子在展览中还有很多,比如顾振与弟弟通信内容、编印抗日宣传材料的经过等,虽然是革命人物主题的展览,但为了吸引观众的兴趣,展览语言风格通俗易懂、表现形式生动细腻,细细品味这个展览,观众能感受到顾振的内心世界充满着理想光辉,被他鼓舞着、感动着,从而得到属于自己的心情体验,收获难忘的回忆。
  5 结语
  综上所述,人物类展览是一个“忠实记取历史,客观展现人物的载体”,在内容设计中应以人物本体为展示对象和中心思想出发点,找准主题和定位,通过展品研究、口述资料采集等方式深入挖掘展示内容,理解观众心理需求,才能清晰地传达出纪念人物的主体形象,真实地反映出人物的生平经历、业绩贡献、思想精神,使观众获取对人物精神实质和业绩经历的深刻记忆与深入理解,达到人物类展览的应有的价值体现与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锡荣.当前人物类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几个问题[M]//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上海鲁迅纪念馆.2013中国人物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艺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
  [2]陆建松.做好博物馆展览的九大支撑[N].中国文物报,2007-10-19(6).
  [3]郭辉.试析近现代纪念馆与现代口述史学的实践[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8).
  [4]黎淑莹.在革命纪念性博物馆运用口述史之探析[J].中国博物馆,2005(4).
  [5]严建强.从展示评估出发:专家判断.与观众判断的双重实现[J].中国博物馆,2008(2).
  [6]俞文君.多元化解读人物是提升人物纪念馆展陈内容质量的一大关键[N].中国文物报,2009-03-06.
其他文献
摘 要:从古至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世间不乏有许多描绘美人仙女的作品,而《洛神赋》和《洛神赋图》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历史的篇章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筆。  关键词:洛神赋;顾恺之;艺术魅力  泱泱华夏五千年,无论是诗书还是画作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在这历史长河之中,有这样一位画家,他被奉为中国书画家四祖之首,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写入史书作传记的画家——顾恺之。  顾恺之的造诣不仅仅是作画,诗词歌赋他都精
期刊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传授知识的基本工作,通过教育活动的实践模式,不断深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工作。笔者结合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经验,围绕同济大学博物馆所在历史建筑的改建思想、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育人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简要分析了高校博物馆建设在文化传播、传承与共享中的积极意义,探索高校博物馆在文化建设中的实践模式研究。  关键词:高校博物馆;历史建筑;新旧融合;校园文化;文化建设  现代高校文化
期刊
摘 要:从战国时期李悝制定的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法经》,到清朝乾隆时出台的最后一部法典《大清律例》,中华法系已历经两千多年。目前已有学者对我国古代司法行政体制进行了研究,但关于司法在实际运作中的情况考察相对较少,特别是以个别案例为研究路径。文章以同治年间的刺马案为例,对当时的司法运作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晚清;司法运作;刺马案  1 刺马案之梗概  马新贻,字谷山,山东菏泽人。187
期刊
摘要: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彰显着特有的一丝不苟、专注敬业的思想品质。智能科技是指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讯等科技手段,实现以人为本的信息传递模式。文章从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文创产品、服务管理、宣传推广等多个方面,以多个案例为切入点,分析了新时期博物馆在发展中融人工匠精神和智能科技的价值意义,探寻了具体的实施路径和办法,旨
期刊
摘 要:文章以清末女性画家左锡嘉的艺术创作与个人经历为切入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女性文化,分析明清时期女性绘画的大量出现及其在艺术史研究中的边缘地位,探讨造成这一性别差异的原因,提出综合考虑社会史与生活史进行书画艺术作品研究的新思路。  关键词:左锡嘉;女性艺术;书画  研究者素以明清时期为我国古代女性绘画艺术创作的巅峰,这是因为这一时期的传世作品和画史记载中均有女性作者的一席之地。然而不可否认
期刊
摘 要:文章立足于藤花落遗址出土的两件石锛,结合细致观察与生活经验,探索性地研究这两件石锛具体的使用方式,并试图以此为出发点对石锛的手持使用方式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石锛;手持使用;藤花落遗址  石锛(Stone Adze)是磨制石器的一种,一般为长方形,单面刃。它是新石器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种类较多,大小各异。  我国石锛研究起步较晚,1980年李仰松先生探讨原始社会生产工具,区分了石斧、
期刊
摘 要:康有为年少时有“圣人为”之称,晚年被社会公认为“南海康圣人”。从他的弟子对他的评价来看,他的言行有很多矛盾之处,他其实算不上是真正的圣人。本文从平等、婚姻、师生关系、政治主张四方面展现康有为的言行矛盾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关键词:康有为;言行矛盾;原因分析  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少时受祖父康赞修影响,
期刊
摘 要:中国书画装裱与修复技艺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2017年11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与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娅亲自参与书画装裱的实际操作,向世界展示我国书画装裱与修复技艺的文化内涵,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坚定了文化自信,对构建和增强我国话语权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书画装裱与修复技艺之所以体现文化自信,其中最深刻的内因即原生于中国、历史悠久且没有
期刊
摘 要: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映之后吸引了大批粉丝,尤其是使很多年轻人对文物产生兴趣,纷纷到博物馆去参观。但是当前博物馆在文物展示和宣传上存在一定的短板,文物展示和宣传不够生动,参观者无法获得更多的体验和感受。文章主要基于新时期网络信息发展以及新媒体发展趋势,分析博物馆文物“活起来”的意义,提出博物馆文物的宣传策略,使文物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示给参观者。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宣传;策略  随着
期刊
摘 要: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民众文化素养和欣赏水平的提高,对博物馆陈列展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博物馆的策展人,在策划和实施陈列展览时,要具备比较敏锐的“展览嗅觉”,能在繁杂的历史遗存和各类线索中,有效地发掘展览的“眼”。笔者结合安徽博物院“明德至善 家国天下——徽州优秀传统文化展”的展陈实践,对如何精准定位展览、确定主题,合理搭建展览框架,寻找文物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展品遴选,进而对展览信息进行组织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