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教育:在传承中创新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hui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局长您好。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徐州市作为科教名城,是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教书育人过程中的?
  张德超:党的十八大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迫切需要,是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也是徐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自身需求。徐州市教育局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结合市情全面推进“责任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管理的全过程。从培养中小学生的责任意识入手,提出“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对祖国负责”的教育主题。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以“五个注重”为原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首先,“重结合”,把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与学校教育实际相结合,把素质教育与“责任教育”相结合,把学生成才与健康成长相结合;其次,“重科研”,确立省、市、校级德育研究课题,建立校本德育课程体系,用科研引领学校各项德育工作;再次,“重实践”,以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等活动为载体推进“责任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履行责任行为的自觉性;第四,“重务实”,确立评价体系、完善工作方案,坚持把“求实效”作为“责任教育”的重要评价标准;第五,“重创新”,不断创新思路理念、方法手段、机制体制,为“责任教育”注入新活力、新动力。
  :徐州市掀起“责任教育”的热潮,将“责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的切入点,请您谈谈“责任教育”的内涵。
  张德超:责任感是一个人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是民族兴衰、国家富强的精神动力,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个人优良品质的养成,与早期的教育密切相关。2012年,徐州市教育局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开展“责任意识”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不容乐观,我们深刻意识到加强“责任教育”迫在眉睫。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该阶段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徐州市教育局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提出“从责任的角度出发,解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理念,并结合学生实际,用“看得见、摸得到、够得着”的标准细化“责任教育”目标,把责任意识内化为常态下的责任行为,增强学生责任感。其内涵主要包括:
  第一,教学生学会自律自强,对自己的行为、品德、学习和前途负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把学生培养成对自己负责的人;
  第二,教学生学会感恩,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孝敬父母,把学生培养成对家庭负责的人;
  第三,教学生学会沟通合作,增强对学校的感恩之心、对集体的维护之心、对同学的关爱之心,把学生培养成为对他人、对集体负责的人;
  第四,教学生学会忠诚与奉献,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遵纪守法的意识,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祖国负责的人。
  :徐州市教育局是如何将“责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工作的?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
  张德超:2013年11月,徐州市教育局召开了以“责任教育”为主题的“中小学第七届德育论坛”,论坛就“如何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责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等问题进行了思考、探索和研究,明确指出“责任教育”要融入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德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要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课堂渗透、班团队活动、业余党(团)校、亲子沟通、入学仪式、成人仪式、重大节日、纪念日等教育形式,要作为学校常规管理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以校本德育课程为切入点,以基础文明养成教育为载体,依托心理健康教育、国防教育、仪式教育、社团活动、家庭教育、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充分利用学校主阵地,全面推进“责任教育”主题活动。
  校园文化既具有社会文化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个性,是一所学校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徐州市教育局开展“校园文化提升工程”建设,指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重视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创设,校训、校标、校歌、校刊和网站等文化标识的设计,更要重视对办学思想、育人理念等精神文化的挖掘、梳理、凝练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善于把学校的规章制度内化为学生认知,将“硬制度”与“软文化”有机结合,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一种精神力量的感染,引导学生行为、陶冶学生情操,真正建设富有“徐州特色、学校个性”的校园文化。
  “责任教育”不再是一个口号和学习任务,而是以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责任教育”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也唤起他们对未来的思考。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渠道,徐州市教育局是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各门课程中,实现课程育人、课程育德的?
  张德超:德育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是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首要任务。学科教学是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最常见、最有效的途径,具有其它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们通过生动的案例挖掘课程中的隐性内涵,找准切入点,选择教学的某一环节、某一知识点或训练点作为突破口,巧妙地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做到学科教学与德育水乳交融。此外,教育局还适时组织德育精品课程比赛,以评促建,实现课程育人、课程德育。
  德育教材是推进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徐州市教育局组织专家和一线教师先后编写了《国防教育》《中(小)学生心理成长自助读本》《礼行天下》《徐州好人》等教材,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学校依托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开展主题教育,有的放矢地培养责任意识。   社会实践是行之有效的德育课程。徐州市教育局充分利用校外丰富的德育资源,组织学生到各实践基地实习。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扩展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良好思想品质和健康生活情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伴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加快,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已经成为教育的责任。徐州市教育局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做了哪些工作?
  张德超: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养,师德为先。教师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和人生导师。教师的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教师只有以自身强烈的工作责任心,才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多年来,我市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涌现出了大批先进个人和模范典型,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已经成为我市教育系统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徐州市教育局先后开展了“师德师风大讨论”“校园先锋行”“三问教师”等活动,落实教师从教“十条禁令”,引导教师远离庸俗、远离浮躁、远离职业倦怠。2014年,市教育局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师德规范工程”“师能提升工程”“师爱传播工程”“师心温暖工程”“师风弘扬工程”五项师德师风建设工程,以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增强学校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意识,提高全市教育教学质量,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如果把家庭、学校和社会比喻成雕琢良才的“综合加工坊”,家庭教育就是“人之初”的第一道工序,那么徐州市教育局是如何引导广大家庭配合学校教育,携手为孩子们的将来打好底色的?
  张德超:近年来,为了使学校、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家庭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徐州大力推行“千校万师进家庭”,老师走进学生家庭和家长沟通交流。在家访主题活动中,教育局提出确保做到“两个百分之百”:百分之百的教师都要参加家访活动;百分之百的学生家庭都要家访到位。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有86000余名教师参与到家访工作中,50余万名学生接受了家访。
  家长走进校园,形成教育合力。徐州市教育局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以“校园开放日”为契机,开门办学,请家长主动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和孩子一起亲历教育,让教师、家长、学生成为教育的共同体,凝聚各方智慧,进一步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此外,每月一期的“家教大讲堂”公益活动及时为家长普及科学教育观念,深受家长欢迎。家校教育行动一致、信念一致、志同道合的局面已经全面形成。
  :据了解,徐州市教育局启动为民办事“零障碍”工程,让群众看到徐州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力度,请您谈谈“零障碍”工程启动后,都推出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德超:“效能建设”是教育民生的重要保障。我市教育局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着眼解决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社会反映强烈和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等突出问题,大力实施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以“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升”为重点,把实施“零障碍”工程与“效能建设”“创先争优”和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不断提高机关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做到针对工作实际、解决突出问题。
  针对基础教育规模大、底子薄的实际,我们以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为抓手,推动基础教育快速发展。全市新(改扩)建幼儿园218所,新增优质学位3.2万个,建成省优质幼儿园274所,数量居全省前列;新建、改建中小学121所,加固、重建校舍306万平方米;建成四星级高中13所、三星级高中36所、省课程基地9个,总量居全省首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所有县(市)、区在苏北率先完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创建任务。
  结合“零障碍”工程实施,我们将进一步梳理并推出一批为民办实事的项目,力求在降温“择校热”、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上取得新进展,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徐州市教育局改革的决心和力度,更多地享受到教育发展成果。我们坚信,只要心中有“民生”,就一定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责任编辑/肖茂红
其他文献
作为美德的感恩德性蕴含了三重维度伦理关系。感恩美德德性的生成不是一个自发过程,而是在三重维度的感恩伦理关系交互作用下,经过主体一系列的伦理心理环节而生成。如何增强人们对于感恩美德的认知,自觉地履行感恩美德?如何让青少年学会感恩?一是须区分作为美德的感恩与建立在利益计较、物物往来关系之上的人与人交往中的感恩;二是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感恩美德的认知,激励人们作为美德的感恩情感:三是对于社会组织而言
摘 要 已有研究认为青少年诚信缺失,原因在于社会、学校、家庭等负面影响,改进措施强调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达成教育合力。观照青少年诚信问题,不仅要从外在客观因素寻找原因,更应该观照社会中制度、文化因素,尤其是观照个体生命意义,坚持以个人主义立场审视当前道德教育,改变传统的注重道德教育科目化、课程化、知识化的说教模式,转向生活化、情境化,增强道德敏感性、道德判断力的教育。  关 键 词 诚
如果你所在的城市对燃油车有所限制,如果你对车有着“刚需”,而恰巧此时又囊中羞涩只有区区几万元钱。或许这辆车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我敢打赌,“合众新能源”这个牌子有90%以上的人都没有听过,更不用说旗下首款纯电动车“哪吒N01”了。作为一个新品牌的第一款车型,合众新能源竟然给车子起了个中国神话故事中人们都非常熟悉的名字——哪吒。那么究竟這款哪吒N01的表现究竟能否像“三太子”一样神勇呢?  老实说,
2013年6月中旬,采埃孚(ZF)在德国举办了全球媒体发布会,全面展示了采埃孚(ZF)在乘用车电驱技术、混合动力技术和轻量化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以及9挡自动变速器等产品的应用。在发布会期间,采埃孚(ZF)邀请媒体记者试驾了40多辆配备采埃孚(ZF)最新技术的量产车和概念车,参观了其无级可变阻尼控制减振器(CDC)生产中心、售后服务业务部全球物流中心以及主动式后轮转向系统(AKC)研发中心。  201
温和又谦逊,他是江苏省淮安市教育局局长朱亚文。走进他的办公室,就看到一盆葫芦形状的仙人球,而沙发两侧的绿萝茎蔓已长至腰际。他说,无需特别照料,任其自然生长。从自然生态到德育生态,从淮安的繁荣历史文化到如今构筑苏北教育高地,他像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细说着关于淮安德育的思与行。  中国德育:朱局长,您好!我们了解到,您认为学校德育的出路在于唤醒生命的成长自觉,德育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生命力,请就此谈一
来到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南阳路第一小学,漫步校园就会被它清幽雅静的环境吸引。古朴淡雅的教学楼、红花绿草的土地与楼道里的一幅幅充满稚气的书法作品交相辉映,把学校书法特色校徽和吉祥物烘托得更加精致迷人。置身期间,宛如走进了一座艺术的殿堂,那浓厚的书法育人氛围,让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真可谓“以墨润德品自高,施教无痕入意境”。  “立字”先“立人”  清代书画家松年在《颐园画论》中提到“书画清高,首重人品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南沙小学背靠青山,地处珠江口,具有依山临海的地域优势和良好的文化积淀。中国古老的“山水文化”蕴藏着宝贵的现代教育资源,那巍巍青山让我们懂得谦逊与进取,给人以脚踏实地、勇于攀登的启示;那浩瀚大海告诉我们,兼收并蓄才有突破的人生哲理。我校依山临海的地理环境与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带给我们以“山之仁、海之智”为核心品质的山海文化教育理念的灵感。我们秉承“明德修身,正言立行”的办学目标
小学德育最基本的工作是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博文小学坚持“爱与责任伴随成长”的核心教育理念,坚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的德育工作形式,构建了有特色的德育体系,从学生基本的行为规范抓起,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一、以博爱为核心,润物细无声  博爱是我校德育的核心。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我们将爱分解为爱国家、爱学校、爱老师、爱家人、爱他人、爱自己,并通过“一二三四五”工程帮
一  这个世界会好吗?  当然。  我们行走在向好的路上,尽管每一步都不尽完美,甚至有重大的曲折和起伏。这就是现实生活,真实的世界: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前途光明,道路曲折。这是我们基于进化论而秉持的乐观主义世界观。  二  最近在细细地重读《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潄溟晚年口述》,忽而心情会沉重得像头笨拙的巨象,忽而又轻巧得似只欢快跃动的小鹿。书中记载了1893年梁潄溟先生出生到1980年梁潄溟先
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同时也“鼓励学校办出特色”。究竟该如何理解办学特色与教育质量之间的关系呢?  答: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办学模式单一,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千校一面”,缺乏办学特色,不能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基于此,国家才强调:“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