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已有研究认为青少年诚信缺失,原因在于社会、学校、家庭等负面影响,改进措施强调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达成教育合力。观照青少年诚信问题,不仅要从外在客观因素寻找原因,更应该观照社会中制度、文化因素,尤其是观照个体生命意义,坚持以个人主义立场审视当前道德教育,改变传统的注重道德教育科目化、课程化、知识化的说教模式,转向生活化、情境化,增强道德敏感性、道德判断力的教育。
关 键 词 诚信;道德教育;个人主义立场
作者简介李醒东,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
在社会转型、价值观多元的时代,诚信是否出现了危机?媒体上频频曝光的敲诈、欺骗等失信现象使我们不得不关注这一问题。关注诚信,不是简单地描述青少年出现的诚信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而应该从个体生存意义角度来关照诚信于个人的价值、诚信的文化环境、当代中国诚信的环境建设等,通过改变社会评价观以及人的精神面貌,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提高青少年的诚信度,这比单纯要求讲诚信更具有社会意义。
一、青少年诚信及诚信教育
研究检视
青少年诚信问题并非新话题,研究者不乏其人,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青少年诚信缺失
当今社会,人们似乎认同诚信已成为一种奢侈品。很多人想诚信却不敢诚信。一项对“90后”的调查发现,他们大都认同“讲诚信”,但是对社会诚信现状深表忧虑,对他人和自己的诚信都缺乏自信,甚至认同“见利弃信”的做法。[1]青少年诚信缺失表现在:其一是存在诚信知行脱节。青少年讨厌不诚信,强烈指责社会上的不诚信行为,也愿意做一名诚信的人,但是在现实中当他们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却又抱着怀疑的态度,认同与忧虑同在。其二是对己对人双重标准。不少青少年对别人的诚信度要求比较高,但对自己的不诚信行为非常宽容。其三是青少年对社会、学校、家庭诚信度不一致。青少年普遍对社会、学校诚信抱有怀疑态度,但是对父母的诚信认同度较高。
(二)诚信缺失归因流于表象
已有研究几乎毫无例外地将青少年诚信缺失问题归因于社会不良思想侵入、学校内部管理不善、家庭教育失当、网络媒体负面环境影响以及个人缺少反思等。
(三)提高诚信的对策停留在口号和倡议层面
以往的研究者将提高青少年诚信的对策往往归纳为营造良好社会大环境,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家庭教育的配合等方面。
二、青少年诚信缺失的
个人主义立场解释
面对当今诚信危机以及学校大张旗鼓的诚信教育,我们需要冷静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诚信危机?什么样的人才会坚持诚信?什么样的诚信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要回答坚持诚信的社会条件是什么?诚信对于个人的价值是什么?坚持从个体的意义或者精神生活层面分析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存在的合理性,也许可以从根本上让我们获得重拾道德的信心。这也是我们更好地进行诚信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一)社会诚信环境不良,对不诚信的行为监控不足带来诚信危机
诚信的缺失与回归实际上是诚信文化环境重建的问题。当代中国诚信的环境建设包括社会制度规则、文化价值观和与行为匹配的环境设施等。
首先是社会空间变化的影响。“文革”对人们的诚信系统造成极大破坏,导致人与人之间失去信任。在社会转轨的过程中,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社会制度建设相对欠缺,我们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也带来了价值观上的冲突。当前,网络文化带来的是人们的交往虚拟化,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是陌生人的社会,城镇化过程带来的是农村人与城市人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冲突。
其次是背后的社会动因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沟通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我们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程序、标准、检测来做出判断,理性让位于技术。相应地,我们内在自律性降低了,科学技术带来的他律逐渐让人们降低了对自律的要求。用技术代替道德和自律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生存危机。
(二)个体存在的意义感缺失,使人们对诚信无所适从
如果把精神问题、道德问题转化成时间、空间问题的话,我们发现个体对人生意义的产生有三个关照点:
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过往的经历会连缀成线构成对过往的反思,这是重要的良心基础。尤其到晚年,一个人对自己过往行为会越来越多地进行伦理判断——道德产生于对人生的解释。当现实中人们需要向亲人讲起过往的时候,人生就带有道德性,诚信就包含在其中。个体对自我的诚信问题随着独子化和角色身份的复杂化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个体的意义感丧失就是人们不对自己负责的结果。
其次,人们生活在当下的时候常常会从未来的角度观照现代。人是有规划意识和能力的,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思想有明确的计算。我们发展现代理性就是基于这样一种计算。人的很多现实行为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带有目的性,以历史的、未来的某种状态来观照自己现在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价值理性是缺失的。历史观照里更多带有工具理性,更多的是纯粹的利益计算。我们甘于平庸,自我矮化,尤其是在道德人格上对所谓的惩罚带来的某种道德后果也不予以考虑了,一切都变得无所谓。
最后,人在现实生活中之所以有意义,在于我们还有一种精神追求和道德理想。正如司马迁所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司马迁对孔子的赞叹来自于他本身对道德人格的追求。他把自己当时所做的事情看作是在记录历史、记录人类的价值理想,他把自己当时的生活的意义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伦理原则、人类的某种道德高度联系在一起,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当作一项工作。他在为完成自己的信仰而努力工作,完全超出了一种世俗的评价和偏见。
当前诚信缺失实际是人性缺失,人格高度的陨落,精神高度的降低。诚信教育应包含人本身从不同时空下审视当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建构诚信教育体系时,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将其看作是关于人的精神世界丰富性的问题。我们要接受现代化,但我们仍然要看到人的神圣性和精神人格的独立价值。对诚信问题的讨论不是简单地找到社会原因、历史原因和时代原因,我们更多的不是找到应对方法,而是更多地让我们每一个现代人,包括儿童、青少年学会从不同视野观照自己当下生活。让儿童在现实的学校生活里过一种更丰富、更有格调和品位的生活。因此,所有的学校教育都应该有道德性。
三、诚信回归的应然路径
重拾诚信美德,不能仅依靠学校中德育课上的说教,应当强调渗透、体验、道德认知、道德敏感性的培养。诚信所折射出的是当代社会道德问题的某个侧面,诚信危机意味着一种道德危机。因此,让学生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对于解决我们当前学校诚信危机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具体而言,学校德育的重心应从道德知识的系统传授和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转向培养适应当代价值多元社会的道德判断力、道德敏感性、道德行动能力,从重视直接的道德教学转向间接的道德教育,即从学校德育“课程化”或“学科化”转向在其他课程或学科教学中渗透道德影响。为此,学校教育要使学生从封闭式的学科性教材学习转向开放的情境性教材体验,为个人经验和体会留有余地;从以教师的教导、说服、劝解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创作、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为主,从方法上保证学生主动参与的学校德育。
参考文献:
[1] 刘晓红.认同与忧虑共存——“90后”青少年诚信现状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0(9):47—51.
[2] 黄向阳.德育原理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79.
责任编辑/刘 烨
关 键 词 诚信;道德教育;个人主义立场
作者简介李醒东,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
在社会转型、价值观多元的时代,诚信是否出现了危机?媒体上频频曝光的敲诈、欺骗等失信现象使我们不得不关注这一问题。关注诚信,不是简单地描述青少年出现的诚信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而应该从个体生存意义角度来关照诚信于个人的价值、诚信的文化环境、当代中国诚信的环境建设等,通过改变社会评价观以及人的精神面貌,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提高青少年的诚信度,这比单纯要求讲诚信更具有社会意义。
一、青少年诚信及诚信教育
研究检视
青少年诚信问题并非新话题,研究者不乏其人,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青少年诚信缺失
当今社会,人们似乎认同诚信已成为一种奢侈品。很多人想诚信却不敢诚信。一项对“90后”的调查发现,他们大都认同“讲诚信”,但是对社会诚信现状深表忧虑,对他人和自己的诚信都缺乏自信,甚至认同“见利弃信”的做法。[1]青少年诚信缺失表现在:其一是存在诚信知行脱节。青少年讨厌不诚信,强烈指责社会上的不诚信行为,也愿意做一名诚信的人,但是在现实中当他们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却又抱着怀疑的态度,认同与忧虑同在。其二是对己对人双重标准。不少青少年对别人的诚信度要求比较高,但对自己的不诚信行为非常宽容。其三是青少年对社会、学校、家庭诚信度不一致。青少年普遍对社会、学校诚信抱有怀疑态度,但是对父母的诚信认同度较高。
(二)诚信缺失归因流于表象
已有研究几乎毫无例外地将青少年诚信缺失问题归因于社会不良思想侵入、学校内部管理不善、家庭教育失当、网络媒体负面环境影响以及个人缺少反思等。
(三)提高诚信的对策停留在口号和倡议层面
以往的研究者将提高青少年诚信的对策往往归纳为营造良好社会大环境,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家庭教育的配合等方面。
二、青少年诚信缺失的
个人主义立场解释
面对当今诚信危机以及学校大张旗鼓的诚信教育,我们需要冷静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诚信危机?什么样的人才会坚持诚信?什么样的诚信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要回答坚持诚信的社会条件是什么?诚信对于个人的价值是什么?坚持从个体的意义或者精神生活层面分析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存在的合理性,也许可以从根本上让我们获得重拾道德的信心。这也是我们更好地进行诚信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一)社会诚信环境不良,对不诚信的行为监控不足带来诚信危机
诚信的缺失与回归实际上是诚信文化环境重建的问题。当代中国诚信的环境建设包括社会制度规则、文化价值观和与行为匹配的环境设施等。
首先是社会空间变化的影响。“文革”对人们的诚信系统造成极大破坏,导致人与人之间失去信任。在社会转轨的过程中,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社会制度建设相对欠缺,我们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也带来了价值观上的冲突。当前,网络文化带来的是人们的交往虚拟化,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是陌生人的社会,城镇化过程带来的是农村人与城市人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冲突。
其次是背后的社会动因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沟通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我们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程序、标准、检测来做出判断,理性让位于技术。相应地,我们内在自律性降低了,科学技术带来的他律逐渐让人们降低了对自律的要求。用技术代替道德和自律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生存危机。
(二)个体存在的意义感缺失,使人们对诚信无所适从
如果把精神问题、道德问题转化成时间、空间问题的话,我们发现个体对人生意义的产生有三个关照点:
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过往的经历会连缀成线构成对过往的反思,这是重要的良心基础。尤其到晚年,一个人对自己过往行为会越来越多地进行伦理判断——道德产生于对人生的解释。当现实中人们需要向亲人讲起过往的时候,人生就带有道德性,诚信就包含在其中。个体对自我的诚信问题随着独子化和角色身份的复杂化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个体的意义感丧失就是人们不对自己负责的结果。
其次,人们生活在当下的时候常常会从未来的角度观照现代。人是有规划意识和能力的,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思想有明确的计算。我们发展现代理性就是基于这样一种计算。人的很多现实行为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带有目的性,以历史的、未来的某种状态来观照自己现在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价值理性是缺失的。历史观照里更多带有工具理性,更多的是纯粹的利益计算。我们甘于平庸,自我矮化,尤其是在道德人格上对所谓的惩罚带来的某种道德后果也不予以考虑了,一切都变得无所谓。
最后,人在现实生活中之所以有意义,在于我们还有一种精神追求和道德理想。正如司马迁所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司马迁对孔子的赞叹来自于他本身对道德人格的追求。他把自己当时所做的事情看作是在记录历史、记录人类的价值理想,他把自己当时的生活的意义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伦理原则、人类的某种道德高度联系在一起,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当作一项工作。他在为完成自己的信仰而努力工作,完全超出了一种世俗的评价和偏见。
当前诚信缺失实际是人性缺失,人格高度的陨落,精神高度的降低。诚信教育应包含人本身从不同时空下审视当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建构诚信教育体系时,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将其看作是关于人的精神世界丰富性的问题。我们要接受现代化,但我们仍然要看到人的神圣性和精神人格的独立价值。对诚信问题的讨论不是简单地找到社会原因、历史原因和时代原因,我们更多的不是找到应对方法,而是更多地让我们每一个现代人,包括儿童、青少年学会从不同视野观照自己当下生活。让儿童在现实的学校生活里过一种更丰富、更有格调和品位的生活。因此,所有的学校教育都应该有道德性。
三、诚信回归的应然路径
重拾诚信美德,不能仅依靠学校中德育课上的说教,应当强调渗透、体验、道德认知、道德敏感性的培养。诚信所折射出的是当代社会道德问题的某个侧面,诚信危机意味着一种道德危机。因此,让学生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对于解决我们当前学校诚信危机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具体而言,学校德育的重心应从道德知识的系统传授和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转向培养适应当代价值多元社会的道德判断力、道德敏感性、道德行动能力,从重视直接的道德教学转向间接的道德教育,即从学校德育“课程化”或“学科化”转向在其他课程或学科教学中渗透道德影响。为此,学校教育要使学生从封闭式的学科性教材学习转向开放的情境性教材体验,为个人经验和体会留有余地;从以教师的教导、说服、劝解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创作、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为主,从方法上保证学生主动参与的学校德育。
参考文献:
[1] 刘晓红.认同与忧虑共存——“90后”青少年诚信现状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0(9):47—51.
[2] 黄向阳.德育原理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79.
责任编辑/刘 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