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在是作为教学目标的一部分出现在地理教学中,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认真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再是地理知识与能力的陪衬、附属。作为地理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计既是重中之重,又是难中之难。本文就探讨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高中地理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能够解决基本的地理问题,也能够在生活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学目标设计了三个维度: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在这里着重探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往往是最容易忽略的,也是我们最不能理解的,或者是理解有偏差的。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1.什么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属于世界观、价值观的范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可以帮助学生关心我国的基本国情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帮助学生了解全球的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终是要学生形成一种价值观,形成一种思想理念,实现在心理上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的。
1.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地位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识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课程标准的必要目标是其他目标要求所不能代替的,而且它还是课程追求的一个终极目标。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摆脱以往课程教学以知识为主的目标,进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谐统一的轨道。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现状
在新课程中,教材的编写已经开始明确的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这其实要求我们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不能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设计,要在教学中完全的去渗透这一教学目标的,已达到既教给了学生知识,又给学生输送了正确的地理素养,建立正确的地理价值观。如:地理必修1重点落实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及其要素有其自身的运动和发展规律,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辩证的等观念;地理必修2重点落实人类可以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人类改造自然环境应符合自然规律,人类应与环境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观念;地理必修3重点落实区域是有差异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因时而不同,区际联系和竞争,区域可持续发展等观念。
我们知道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解决这些问题,克服困难,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充分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在教学中充分的实施。
3 在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实现
3.1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整合三维目标
地理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在探索知识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具有导向和刺激作用,能够影响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学生的学习是需要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激励的,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才能让学生愿意去学习,想去学习的自觉性。如我们可以探究、理解、亲身实践、分享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的意义,发展创造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3.2 在地理教学注重师生的充分交流
教师要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和方式去关心学生的发展,以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引领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赢得学生的尊敬,学生就能从内心深处喜爱、敬重教师,并能以积极、乐观的情绪悦纳地理学习,这就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交往局面,从而为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3 爱国主义教育要始终贯穿在地理情感教育中
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关注国情,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是地理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新课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热爱祖国的情感[3]。首先从了解、热爱家乡的培养开始,提出了对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利用,以便让学生学习家乡的地理知识,使学生从热爱祖国的抽象的概念中,落实到具体的现实。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开展有关于家乡发展的问题的讨论,并在讨论中提出对于家乡发展的指导性意见,研究意见的可行性,并向有关部门提供这些意见。这既体现了对学生科学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又体现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关注家乡发展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育,让学生能够从小的方面开始然后再到大的方面,由家乡的研究到对于祖国国情的了解,由热爱家乡到热爱祖国的。
3.4 创设地理学习情境,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于课堂教学中
课堂是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最重要的场所,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导入新颖别致,则能让学生对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地理知识充满期待,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新课程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需要通过广泛的、丰富的学生活动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艰深的、抽象的地理知识,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者模拟实验来加强学生对于自然现象的理解。
4 结束语
认真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我们就能够改变过去以知识为主而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方式,能够逐渐转变为以新课程中的三维目标为导向的新的教学方式中,重视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地理价值观,关注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赵德成.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课程·教材·教法,2003.9
[3]葛为劳.高中地理教学情感领域目标的实施策略初探[J].文教资料,2006
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高中地理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能够解决基本的地理问题,也能够在生活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学目标设计了三个维度: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在这里着重探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往往是最容易忽略的,也是我们最不能理解的,或者是理解有偏差的。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1.什么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属于世界观、价值观的范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可以帮助学生关心我国的基本国情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帮助学生了解全球的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终是要学生形成一种价值观,形成一种思想理念,实现在心理上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的。
1.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地位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识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课程标准的必要目标是其他目标要求所不能代替的,而且它还是课程追求的一个终极目标。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摆脱以往课程教学以知识为主的目标,进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谐统一的轨道。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现状
在新课程中,教材的编写已经开始明确的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这其实要求我们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不能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设计,要在教学中完全的去渗透这一教学目标的,已达到既教给了学生知识,又给学生输送了正确的地理素养,建立正确的地理价值观。如:地理必修1重点落实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及其要素有其自身的运动和发展规律,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辩证的等观念;地理必修2重点落实人类可以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人类改造自然环境应符合自然规律,人类应与环境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观念;地理必修3重点落实区域是有差异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因时而不同,区际联系和竞争,区域可持续发展等观念。
我们知道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解决这些问题,克服困难,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充分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在教学中充分的实施。
3 在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实现
3.1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整合三维目标
地理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在探索知识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具有导向和刺激作用,能够影响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学生的学习是需要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激励的,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才能让学生愿意去学习,想去学习的自觉性。如我们可以探究、理解、亲身实践、分享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的意义,发展创造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3.2 在地理教学注重师生的充分交流
教师要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和方式去关心学生的发展,以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引领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赢得学生的尊敬,学生就能从内心深处喜爱、敬重教师,并能以积极、乐观的情绪悦纳地理学习,这就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交往局面,从而为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3 爱国主义教育要始终贯穿在地理情感教育中
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关注国情,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是地理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新课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热爱祖国的情感[3]。首先从了解、热爱家乡的培养开始,提出了对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利用,以便让学生学习家乡的地理知识,使学生从热爱祖国的抽象的概念中,落实到具体的现实。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开展有关于家乡发展的问题的讨论,并在讨论中提出对于家乡发展的指导性意见,研究意见的可行性,并向有关部门提供这些意见。这既体现了对学生科学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又体现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关注家乡发展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育,让学生能够从小的方面开始然后再到大的方面,由家乡的研究到对于祖国国情的了解,由热爱家乡到热爱祖国的。
3.4 创设地理学习情境,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于课堂教学中
课堂是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最重要的场所,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导入新颖别致,则能让学生对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地理知识充满期待,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新课程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需要通过广泛的、丰富的学生活动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艰深的、抽象的地理知识,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者模拟实验来加强学生对于自然现象的理解。
4 结束语
认真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我们就能够改变过去以知识为主而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方式,能够逐渐转变为以新课程中的三维目标为导向的新的教学方式中,重视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地理价值观,关注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赵德成.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课程·教材·教法,2003.9
[3]葛为劳.高中地理教学情感领域目标的实施策略初探[J].文教资料,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