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債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创设一个适合学生自主探索、培养能力的课堂教学环境,既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也要培养他们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布置预习,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叶圣陶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使用诸如字典、词典、成语词典等各种工具书,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上网查询、下载一些与教材有关的信息,读懂课文,抓住课文内容要点,掌握知识要义,发现疑难问题并记录下来;深入理解课文吋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的怀疑、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出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学生提出:“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为什么会五颜六色?”等问题,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教师变“包场”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明确目标,激发主动参与意识
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学习目标都能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就能很主动地进入自主探索学习中。如教学《小抄写员》,教师在上课之时兴奋地说:“昨天大家预习了《小抄写员》这篇课文,听说大家都有许多感受,谁愿意把自己的最深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同学们争着举手。当学生提到本课所要学习的目标:“叙利奥的美好品质,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作者对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得非常精彩”等等,师相机说:“那就请同学们想想对这篇课文你最想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同学们即联系自己的感受定下自学的目标与方法。老师即兴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与方法开始自学。显然,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在新课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了。
三、引导质疑,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阅读教学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在自主阅读中激励他们智慧与潜能的发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每学一部分内容就引导学生质疑。例如,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这时学生会主动地投入到思维活动中,积极思考,努力地想展示自己。教《白杨》一文,学到第二部分时,学生就提出了:“当儿子问爸爸‘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这一问题时。爸爸的脸上为何出现了严肃的神色?”这实际上是抓住重点词句质疑。当我们阅读了1~3自然段后,我启发学生:“学了这部分后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低头思索了一会儿说:“既然大戈壁环境这么恶劣,白杨树为什么会长得高大挺拔呢?”这是抓住了课文的关键质疑。学到课文的14~16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自由发挥:你能理解什么就学什么,同时要说说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疑问。在交流自学成果时学生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14自然段内容与白杨一点关系也没有,为什么课文要写这一段呢?”我及时地表扬这个学生问题提得好。这一问题的提出是从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上质疑的。这种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产生疑问,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懂得如何去读书,边读边思。学得更主动,更有兴趣,语文素养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四、多读感悟,体验自主读书乐趣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在充分的读文中,教给孩子读书的方法。如:我在教《坐井观天》一课时就采用了多种读的形式,在心里默默地读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在读中思考;轻声读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在读中感悟;自由读是要张扬他们的个性、体验角色;分角色朗读是为了让孩子们在品味中升华对文章的理解。孩子们在多种形式的读文中体验到了从自主学习到探究真知的乐趣,感受到读书的快乐。
总之,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个性化的自主行为过程,在自主学习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有利于促进自我发展。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应是参与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如果脱离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有效引领,自主学习就变成一种随意性学习,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再者,教师的指导蕴含着传递知识和方法的作用,而知识和方法是学生深入阅读和理解所必需的。这就如学生是风筝,线掌控在教师手中。教师应尽可能把线放长,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但又不能把线全部放开。愿所有风筝在天空自由飞翔。
责任编辑 丁洪刚
一、布置预习,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叶圣陶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使用诸如字典、词典、成语词典等各种工具书,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上网查询、下载一些与教材有关的信息,读懂课文,抓住课文内容要点,掌握知识要义,发现疑难问题并记录下来;深入理解课文吋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的怀疑、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出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学生提出:“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为什么会五颜六色?”等问题,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教师变“包场”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明确目标,激发主动参与意识
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学习目标都能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就能很主动地进入自主探索学习中。如教学《小抄写员》,教师在上课之时兴奋地说:“昨天大家预习了《小抄写员》这篇课文,听说大家都有许多感受,谁愿意把自己的最深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同学们争着举手。当学生提到本课所要学习的目标:“叙利奥的美好品质,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作者对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得非常精彩”等等,师相机说:“那就请同学们想想对这篇课文你最想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同学们即联系自己的感受定下自学的目标与方法。老师即兴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与方法开始自学。显然,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在新课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了。
三、引导质疑,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阅读教学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在自主阅读中激励他们智慧与潜能的发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每学一部分内容就引导学生质疑。例如,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这时学生会主动地投入到思维活动中,积极思考,努力地想展示自己。教《白杨》一文,学到第二部分时,学生就提出了:“当儿子问爸爸‘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这一问题时。爸爸的脸上为何出现了严肃的神色?”这实际上是抓住重点词句质疑。当我们阅读了1~3自然段后,我启发学生:“学了这部分后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低头思索了一会儿说:“既然大戈壁环境这么恶劣,白杨树为什么会长得高大挺拔呢?”这是抓住了课文的关键质疑。学到课文的14~16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自由发挥:你能理解什么就学什么,同时要说说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疑问。在交流自学成果时学生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14自然段内容与白杨一点关系也没有,为什么课文要写这一段呢?”我及时地表扬这个学生问题提得好。这一问题的提出是从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上质疑的。这种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产生疑问,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懂得如何去读书,边读边思。学得更主动,更有兴趣,语文素养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四、多读感悟,体验自主读书乐趣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在充分的读文中,教给孩子读书的方法。如:我在教《坐井观天》一课时就采用了多种读的形式,在心里默默地读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在读中思考;轻声读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在读中感悟;自由读是要张扬他们的个性、体验角色;分角色朗读是为了让孩子们在品味中升华对文章的理解。孩子们在多种形式的读文中体验到了从自主学习到探究真知的乐趣,感受到读书的快乐。
总之,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个性化的自主行为过程,在自主学习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有利于促进自我发展。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应是参与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如果脱离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有效引领,自主学习就变成一种随意性学习,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再者,教师的指导蕴含着传递知识和方法的作用,而知识和方法是学生深入阅读和理解所必需的。这就如学生是风筝,线掌控在教师手中。教师应尽可能把线放长,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但又不能把线全部放开。愿所有风筝在天空自由飞翔。
责任编辑 丁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