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临床特征为动脉血压升高,并且伴有脑、心以及肾等器官异常,此病高发人群为老年人,目前治疗此病的方法在临床上多采用西医治疗法,但是效果不理想。在高血压治疗中,采用单片复方制剂,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对单片复方制剂优化高血压病人的血压管理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单片复方制剂在高危高血压病人治疗中的价值。
关键词:单片复方制剂;优化;高危;高血压
1.前言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多发疾病,临床特征主要为动脉血压升高,特别是舒张压持续升高,老年人为此病的高发人群,在高血压患者中多数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会出现头昏、头痛、心悸、耳鸣、胸闷以及乏力等症状,若是不及时进行治疗,演变成为高危高血压,患者时刻面临着生命安危,为此要给予高度重视。单片复方制剂是一种降压药物,对血压的控制具有显著的效果,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可有效优化血压管理。
2.高危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中单片复方制剂的应用
2.1具有理想的降壓效果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医疗技术水平迈上了新台阶,近年来,在高危高血压的治疗上,做了很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在高血压的治疗中,若是只是采用单药进行血压的控制工作,常达不到理想的控制效果。为了研究高危高血压病人的病情控制,开展了一个大规模的研究,随机选择高危高血压病人,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赖诺普利、氯噻酮进行单药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仅有26%的患者,血压得到良好的控制[1]。而在hot研究中,采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非洛地平缓释片,进行临床治疗研究,发现有33%的高危高血压患者,血压得以控制,三种药物联合使用,其血压控制达标率大于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效果。单片复方制剂药物的科学联用,与单独使用药物进行血压的控制进行比较,其可起到理想的降压效果,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并且,美国高血压学会,早在2011年的年会上面对单片复方制剂控制高血压做了汇报,研究患者分别采用单片复方制剂治疗、单药治疗以及使用自由组合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单片复方制剂治疗的患者,血压达标率远远大于单药治疗,或者是自由联合治疗的达标率[2]。另外,美国心脏学会在12年的年会上,也做了一个关于单药治疗高血压的报告,报告中有1万例高血压患者,经过单药治疗后血压均未达标,对患者采用单片复方制剂与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连续使用药物8周之后,测量患者的血压情况,发现有所患者收缩压均明显下降,血压达标率高达80.00%。除此之外,大量研究已经表明,单片复方制剂可有效优化高危高血压[3]。
2.2单片复方制剂可有效改善依从性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进行病情的控制,难免对药物具有厌倦感,而药物的依从性与药物疗效紧密相连,若是患者不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则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近年来,由于高血压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人员不断增加,人们对高血压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是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们总体文化素质还比较低,对高血压的认识度有限,很多高血压患者发现自己患上此病后,并不给予重视,并没有第一时间进行治疗,即便有些患者接受治疗,但是考虑到治疗费用问题,很多患者不坚持使用药物,若是患者合并其它疾病,需要使用的药物剂量显著增多,此时,患者的依从性将越来越差[4]。研究表明,接受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服用一种药物治疗的患者,依从性为77%,服用2种药物治疗的患者依从性为70.00%,若是服用四种药物治疗的患者,依从性仅为55.00%,可见,患者的依从性与服用药物的数量存在紧密的联系。而单片复方制剂是将两种或者是三种药物进行科学的联合使用,大大降低了药物的服用次数与剂量,为此,患者的依从性得到了提升,依从性与传统的药物服用方式相对比,其依从性至少可提高25%。使用单片复方制剂进行高血压的控制,药物使用简单,患者每日只需服用1粒药物即可,患者依从性良好,积极配合医务人员,长时间使用药物,从而控制患者的病情。
2.3单片复方制剂具有安全性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时间服用药物,药物务必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单片复方制剂达到了此要求,并且副作用较少,该药物主要成分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与噻嗪类利尿药,随着药物的研究,药物种类不断在增多,部分药物针对单药进行血压控制依然不达标的患者,或者是高危高血压患者。一般情况下,使用单药进行血压控制,若是血压水平一直未降,则会采用适当增加药量的方式解决血压过高问题,但是,药物剂量的增加,容易诱发不良反应。尤其是RAAS抑制剂使用过量时会诱发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糖尿病等疾病,为了降低风险,将其和噻嗪类利尿药物联合使用,例如,联合使用氯沙坦或者是氢氯噻嗪,此类药物对RAAS具有不同的效果,氢氯噻嗪可激活RAAS,诱发低血钾,而氯沙坦恰恰相反,抑制RAAS,提高血钾,当引起不良反应时,两者进行抵消,达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目的[5]。外周水肿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常见的副作用,女性高于男性,肥胖和老年人群发生率也较高。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心力衰竭等也可能出现外周水肿,需注意鉴别。经过诊断,若是水肿的原因由于钠潴留所致,则可采用利尿剂进行治疗,若是由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造成,则需要采用RAAS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正确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尽快消除水肿。单片复方制剂在高危高血压的治疗中,得到了多个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推荐,如表1所示,可见,单片复方制剂在高血压病人血压管理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3.展望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大部分患者患上的都是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一般情况下起病比较缓慢,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眼花以及手脚麻木,四肢无力等症状,导致这些症状不一定的是血压升高而引起。
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调节机制与正常人相比敏感性较低,药物的耐受性、选择性和敏感性也随之降低,患者采用西药治疗,长期服用药物,常常会影响到治疗的依从性,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血压水平,但是无法真正达到从根本上降低血压的效果,单片复方制剂是目前理想的治疗药物,其具有降压效果显著、安全性等优点,但是该药物控制高血压患者病情上,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在日后的研究中要加以改善。
单片复方制剂与单药治疗高血压相对比,治疗效果理想,但是在医学证据上,依然还未有充足的证据说明单片复方制剂的疗效,并且其效果比医生自己进行联合治疗方案具有优势,在单片复方制剂的研究中,抽样数量较少,尤其是高血压治疗中,不可伤及靶器官,而单片复方制剂治疗并没有在靶器官的保护上做研究[6]。另外,在使用单片复方制剂时,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针对高危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案,每一种的单片复方制剂的规格都比较多,心血管医生在选择药物时,选择的空间比较大,若是不是心血管疾病的专家进行配药,常常难以把握好药物的使用量,加之我国的药剂师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培养,为此,对单片复方制剂的剂量难以把握,药物的规格较多,医生不易掌握,增加了治疗的风险系数。为此,在单片复方制剂优化高危高血压病人的血压管理中,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我国医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会的差距,有条件的医院,可派遣心血管疾病医师到国外进行学习,掌握高血压治疗的更多方法。高血压治疗时间较长,需深入研究单片复方制剂的治疗方法,力求有效控制血压,从而提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
参考文献:
[1]胡大一,刘力生,余金明,等.中国门诊高血压患者治疗现状登记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3): 230-238.
[2]新型单片联合制剂治疗老年高血压中国专家共识写作组.新型单片联合制剂治疗老年高血压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4):325-329.
[3]陈鲁原.单片复方制剂对中国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的重要意义[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6):508-512.
[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5]王文,马丽媛,刘明波,等.初始低剂量氨氯地平加替米沙坦或复方阿米洛利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影响的阶段报告[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08):256-258.
[6]王增武,王 馨,张林峰,等.社区高血压控制: 血压管理的评价[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1):1-4.
关键词:单片复方制剂;优化;高危;高血压
1.前言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多发疾病,临床特征主要为动脉血压升高,特别是舒张压持续升高,老年人为此病的高发人群,在高血压患者中多数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会出现头昏、头痛、心悸、耳鸣、胸闷以及乏力等症状,若是不及时进行治疗,演变成为高危高血压,患者时刻面临着生命安危,为此要给予高度重视。单片复方制剂是一种降压药物,对血压的控制具有显著的效果,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可有效优化血压管理。
2.高危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中单片复方制剂的应用
2.1具有理想的降壓效果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医疗技术水平迈上了新台阶,近年来,在高危高血压的治疗上,做了很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在高血压的治疗中,若是只是采用单药进行血压的控制工作,常达不到理想的控制效果。为了研究高危高血压病人的病情控制,开展了一个大规模的研究,随机选择高危高血压病人,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赖诺普利、氯噻酮进行单药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仅有26%的患者,血压得到良好的控制[1]。而在hot研究中,采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非洛地平缓释片,进行临床治疗研究,发现有33%的高危高血压患者,血压得以控制,三种药物联合使用,其血压控制达标率大于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效果。单片复方制剂药物的科学联用,与单独使用药物进行血压的控制进行比较,其可起到理想的降压效果,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并且,美国高血压学会,早在2011年的年会上面对单片复方制剂控制高血压做了汇报,研究患者分别采用单片复方制剂治疗、单药治疗以及使用自由组合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单片复方制剂治疗的患者,血压达标率远远大于单药治疗,或者是自由联合治疗的达标率[2]。另外,美国心脏学会在12年的年会上,也做了一个关于单药治疗高血压的报告,报告中有1万例高血压患者,经过单药治疗后血压均未达标,对患者采用单片复方制剂与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连续使用药物8周之后,测量患者的血压情况,发现有所患者收缩压均明显下降,血压达标率高达80.00%。除此之外,大量研究已经表明,单片复方制剂可有效优化高危高血压[3]。
2.2单片复方制剂可有效改善依从性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进行病情的控制,难免对药物具有厌倦感,而药物的依从性与药物疗效紧密相连,若是患者不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则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近年来,由于高血压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人员不断增加,人们对高血压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是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们总体文化素质还比较低,对高血压的认识度有限,很多高血压患者发现自己患上此病后,并不给予重视,并没有第一时间进行治疗,即便有些患者接受治疗,但是考虑到治疗费用问题,很多患者不坚持使用药物,若是患者合并其它疾病,需要使用的药物剂量显著增多,此时,患者的依从性将越来越差[4]。研究表明,接受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服用一种药物治疗的患者,依从性为77%,服用2种药物治疗的患者依从性为70.00%,若是服用四种药物治疗的患者,依从性仅为55.00%,可见,患者的依从性与服用药物的数量存在紧密的联系。而单片复方制剂是将两种或者是三种药物进行科学的联合使用,大大降低了药物的服用次数与剂量,为此,患者的依从性得到了提升,依从性与传统的药物服用方式相对比,其依从性至少可提高25%。使用单片复方制剂进行高血压的控制,药物使用简单,患者每日只需服用1粒药物即可,患者依从性良好,积极配合医务人员,长时间使用药物,从而控制患者的病情。
2.3单片复方制剂具有安全性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时间服用药物,药物务必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单片复方制剂达到了此要求,并且副作用较少,该药物主要成分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与噻嗪类利尿药,随着药物的研究,药物种类不断在增多,部分药物针对单药进行血压控制依然不达标的患者,或者是高危高血压患者。一般情况下,使用单药进行血压控制,若是血压水平一直未降,则会采用适当增加药量的方式解决血压过高问题,但是,药物剂量的增加,容易诱发不良反应。尤其是RAAS抑制剂使用过量时会诱发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糖尿病等疾病,为了降低风险,将其和噻嗪类利尿药物联合使用,例如,联合使用氯沙坦或者是氢氯噻嗪,此类药物对RAAS具有不同的效果,氢氯噻嗪可激活RAAS,诱发低血钾,而氯沙坦恰恰相反,抑制RAAS,提高血钾,当引起不良反应时,两者进行抵消,达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目的[5]。外周水肿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常见的副作用,女性高于男性,肥胖和老年人群发生率也较高。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心力衰竭等也可能出现外周水肿,需注意鉴别。经过诊断,若是水肿的原因由于钠潴留所致,则可采用利尿剂进行治疗,若是由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造成,则需要采用RAAS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正确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尽快消除水肿。单片复方制剂在高危高血压的治疗中,得到了多个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推荐,如表1所示,可见,单片复方制剂在高血压病人血压管理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3.展望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大部分患者患上的都是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一般情况下起病比较缓慢,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眼花以及手脚麻木,四肢无力等症状,导致这些症状不一定的是血压升高而引起。
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调节机制与正常人相比敏感性较低,药物的耐受性、选择性和敏感性也随之降低,患者采用西药治疗,长期服用药物,常常会影响到治疗的依从性,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血压水平,但是无法真正达到从根本上降低血压的效果,单片复方制剂是目前理想的治疗药物,其具有降压效果显著、安全性等优点,但是该药物控制高血压患者病情上,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在日后的研究中要加以改善。
单片复方制剂与单药治疗高血压相对比,治疗效果理想,但是在医学证据上,依然还未有充足的证据说明单片复方制剂的疗效,并且其效果比医生自己进行联合治疗方案具有优势,在单片复方制剂的研究中,抽样数量较少,尤其是高血压治疗中,不可伤及靶器官,而单片复方制剂治疗并没有在靶器官的保护上做研究[6]。另外,在使用单片复方制剂时,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针对高危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案,每一种的单片复方制剂的规格都比较多,心血管医生在选择药物时,选择的空间比较大,若是不是心血管疾病的专家进行配药,常常难以把握好药物的使用量,加之我国的药剂师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培养,为此,对单片复方制剂的剂量难以把握,药物的规格较多,医生不易掌握,增加了治疗的风险系数。为此,在单片复方制剂优化高危高血压病人的血压管理中,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我国医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会的差距,有条件的医院,可派遣心血管疾病医师到国外进行学习,掌握高血压治疗的更多方法。高血压治疗时间较长,需深入研究单片复方制剂的治疗方法,力求有效控制血压,从而提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
参考文献:
[1]胡大一,刘力生,余金明,等.中国门诊高血压患者治疗现状登记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3): 230-238.
[2]新型单片联合制剂治疗老年高血压中国专家共识写作组.新型单片联合制剂治疗老年高血压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4):325-329.
[3]陈鲁原.单片复方制剂对中国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的重要意义[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6):508-512.
[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5]王文,马丽媛,刘明波,等.初始低剂量氨氯地平加替米沙坦或复方阿米洛利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影响的阶段报告[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08):256-258.
[6]王增武,王 馨,张林峰,等.社区高血压控制: 血压管理的评价[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