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应用于社区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本次试验研究时段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将本社区正在接受治疗的80例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分别实施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95.00%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社区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中,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保证静脉输液安全性,值得临床实践。
【关键词】静脉输液;社区门诊输液室;综合护理;常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4-0-01
随着逐渐增加年龄,人们开始逐渐衰退身体机能,逐渐上升患病率,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开始逐渐增加老年人比例,导致增加门诊治疗几率。老年患者治疗过程中,静脉输液是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其治疗途径为临床治疗及营养供应。但由于老年患者降低弹性及血管韧性,会增加脆性,皮下组织疏松,增加临床输液难度。除此之外,老年患者自身长伴有基础性疾病,若未有效护理,很容易出现护理安全问题,针对现有情况,应加强社区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的静脉输液干预,保证护理质量,加快患者康复速度[1]。本次试验主要对综合护理应用于社区门诊输液室老年按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次试验研究时段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将本社区正在接受治疗的80例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各40例,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具备清晰意识,排除合并精神类疾病及造血系统疾病患者、伴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患者。对照组,其中男性、女性各23、17例,年龄区间在62岁—83岁,平均值为(72.12±2.06)岁,输液时间7-15天;观察组,男性、女性各22、18例,年龄区间在63岁—84岁,平均值为(73.20±2.29)岁,输液时间7-15天;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主要实施监测患者输液情况等基础护理干预。
观察组:综合护理。首先,行心理干预。老年患者因与多种慢性疾病相合并,存在着较差的心理承受能力,在静脉输液时常伴有负面情绪,为平复患者紧张情绪,护理人员需对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仔细分析,疏导患者不良心理,在行静脉输液前,应为患者讲解输液的作用、目的及出现的不良反应,还应告知患者输液次序及输液量,让患者心理有数,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还应对患者的诉说耐心倾听,并认真解答提出的问题,给予心理安抚,促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静脉输液。其次,合理选择穿刺血管。护理人员在静脉穿刺前,要对患者血管情况认真观察,掌握其特征,为成功穿刺提供有力依据。护理人员在穿刺时,要让患者自然下垂手臂,将止血带扎好,促使充盈浅静脉,在掌握血管走向后,明确血管的深浅和粗细。若血管未良好充盈,穿刺部位应用热毛巾湿敷,在充盈部位血管后,行有效穿刺。第三,输液时干预。护理人员在输液过程中,要对针头、输液管是否存在漏液现象认真观察,为预防不良反应,要叮嘱患者不可随意调整输液速度。老年人血管较脆,存在着较强的通透性,很容易漏针,与此同时,老年患者不敏感疼痛、肿胀,会导致输液药物于皮下组织渗透,引发局部肿胀、疼痛,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局部坏死,需护理人员对输液部位认真检查,防止脱落、移动针头。第四,输液后干预。护理人员在患者完成输液后,需将输液器及时关闭,拔针后,行3-5分钟局部按压,若患者存在着较差的凝血功能,需适当延长按压时间,直至无出血情况,完成输液后,护理人员要辅助患者活动输液肢体,输液后留观半小时,对患者血压行测量,缓慢起床,预防快速起床引发机体性低血压。
1.3 观察指标
采用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80例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共分为3个维度,≥90分为非常满意,64-89分为非常满意,<64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与临床效果呈正比[2]。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数据是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均数±平方差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 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95.00%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静脉输液是社区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临床工作中为了诊断、治疗及抢救而展开的基础护理干预,随着不断增强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及静脉输液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有护理人员给予患者静脉输液风险管理,促使大幅度提升输液安全性。输液室护理人员会接触到很多患者,老年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特征,决定了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需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和临床技能,除常规原则外,还应开展“责任心、细心、耐心”的护理工作,基础创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实施有效治疗,增强患者临床配合度。因老年患者不具备良好的凝血功能,需在拔针时,对穿刺部位充分按压,预防肿胀[3]。本次试验主要对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应用于社区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00%和80.00%,组间差异显著(P<0.05)。可见,综合护理可起到良好的护理干预,确保预后效果。
总而言之,综合护理应用于社区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中,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保证静脉输液安全性,值得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韦春秀. 静脉治疗质控小组在门诊输液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 16(2):136-137.
[2]曹晓静. 对在急诊输液室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J]. 当代医药论丛, 2018, 16(12):221-222.
[3]殷秀云, 張美苑, 李秋媚. 小儿急诊输液室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措施[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 15(23):147-149.
【关键词】静脉输液;社区门诊输液室;综合护理;常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4-0-01
随着逐渐增加年龄,人们开始逐渐衰退身体机能,逐渐上升患病率,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开始逐渐增加老年人比例,导致增加门诊治疗几率。老年患者治疗过程中,静脉输液是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其治疗途径为临床治疗及营养供应。但由于老年患者降低弹性及血管韧性,会增加脆性,皮下组织疏松,增加临床输液难度。除此之外,老年患者自身长伴有基础性疾病,若未有效护理,很容易出现护理安全问题,针对现有情况,应加强社区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的静脉输液干预,保证护理质量,加快患者康复速度[1]。本次试验主要对综合护理应用于社区门诊输液室老年按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次试验研究时段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将本社区正在接受治疗的80例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各40例,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具备清晰意识,排除合并精神类疾病及造血系统疾病患者、伴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患者。对照组,其中男性、女性各23、17例,年龄区间在62岁—83岁,平均值为(72.12±2.06)岁,输液时间7-15天;观察组,男性、女性各22、18例,年龄区间在63岁—84岁,平均值为(73.20±2.29)岁,输液时间7-15天;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主要实施监测患者输液情况等基础护理干预。
观察组:综合护理。首先,行心理干预。老年患者因与多种慢性疾病相合并,存在着较差的心理承受能力,在静脉输液时常伴有负面情绪,为平复患者紧张情绪,护理人员需对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仔细分析,疏导患者不良心理,在行静脉输液前,应为患者讲解输液的作用、目的及出现的不良反应,还应告知患者输液次序及输液量,让患者心理有数,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还应对患者的诉说耐心倾听,并认真解答提出的问题,给予心理安抚,促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静脉输液。其次,合理选择穿刺血管。护理人员在静脉穿刺前,要对患者血管情况认真观察,掌握其特征,为成功穿刺提供有力依据。护理人员在穿刺时,要让患者自然下垂手臂,将止血带扎好,促使充盈浅静脉,在掌握血管走向后,明确血管的深浅和粗细。若血管未良好充盈,穿刺部位应用热毛巾湿敷,在充盈部位血管后,行有效穿刺。第三,输液时干预。护理人员在输液过程中,要对针头、输液管是否存在漏液现象认真观察,为预防不良反应,要叮嘱患者不可随意调整输液速度。老年人血管较脆,存在着较强的通透性,很容易漏针,与此同时,老年患者不敏感疼痛、肿胀,会导致输液药物于皮下组织渗透,引发局部肿胀、疼痛,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局部坏死,需护理人员对输液部位认真检查,防止脱落、移动针头。第四,输液后干预。护理人员在患者完成输液后,需将输液器及时关闭,拔针后,行3-5分钟局部按压,若患者存在着较差的凝血功能,需适当延长按压时间,直至无出血情况,完成输液后,护理人员要辅助患者活动输液肢体,输液后留观半小时,对患者血压行测量,缓慢起床,预防快速起床引发机体性低血压。
1.3 观察指标
采用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80例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共分为3个维度,≥90分为非常满意,64-89分为非常满意,<64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与临床效果呈正比[2]。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数据是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均数±平方差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具有明显差异,(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 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95.00%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静脉输液是社区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临床工作中为了诊断、治疗及抢救而展开的基础护理干预,随着不断增强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及静脉输液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有护理人员给予患者静脉输液风险管理,促使大幅度提升输液安全性。输液室护理人员会接触到很多患者,老年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特征,决定了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需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和临床技能,除常规原则外,还应开展“责任心、细心、耐心”的护理工作,基础创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实施有效治疗,增强患者临床配合度。因老年患者不具备良好的凝血功能,需在拔针时,对穿刺部位充分按压,预防肿胀[3]。本次试验主要对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应用于社区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00%和80.00%,组间差异显著(P<0.05)。可见,综合护理可起到良好的护理干预,确保预后效果。
总而言之,综合护理应用于社区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中,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保证静脉输液安全性,值得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韦春秀. 静脉治疗质控小组在门诊输液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 16(2):136-137.
[2]曹晓静. 对在急诊输液室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J]. 当代医药论丛, 2018, 16(12):221-222.
[3]殷秀云, 張美苑, 李秋媚. 小儿急诊输液室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措施[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 15(23):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