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要点、并发症处理原则以及方法实用性。方法:对100例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行有效术后护理,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悉心指导。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全面有效的护理为治疗的顺利进行和病人的安全康复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关键词:冠脉介入治疗术术后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337【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207-0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既冠狀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是指经导管通过各种方法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从而达到解除狭窄,改善心肌血供的治疗方法,是介入心脏病学领域最基础、应用最广泛的技术。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适应症的不断的扩大,以及疗效的提高和知识的普及,目前冠脉介入治疗术已作为冠心病血运重建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是作为一种有创治疗手段,并发症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而全面有效的术后护理,可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同时,在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下,有效的护理措施也可巩固甚至提高治疗效果,正确认识及处理这些并发症也是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0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术后护理进行了总结。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在45—84岁之间。稳定型心绞痛3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3例,急性心肌梗死1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9例,因溶栓失败后挽救介入治疗1例。而其中合并糖尿病17例,合并高血脂36例,合并高血压73例。83例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经股动脉穿刺41例、经桡动脉穿刺42例);24例行冠脉内支架术;3例行切割球囊技术。术后护理期间,4例出现并发症,无不良反应出现。单支冠状动脉病变发生57例,两支病变44例,三支病变9例。
1.2护理内容。
1.2.1心理护理。术后患者需进入监护室观察1~2天,期间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术后监护室继续治疗的相关内容以及重要性,并适当解释术后存在危险性,尽可能让患者感觉亲切安全,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诊治。同时也可避免因患者情绪紧张、焦虑而产生的交感神经兴奋过度,心律过快、冠状动脉痉挛等情况的发生。本组100例病人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所以从心理。生活上给予患者帮助和鼓励,使患者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对于配合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1.2.2穿刺部位护理。经桡动脉穿刺部位的护理:观察手部血液循环情况以及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瘀斑、血肿形成等,2h放松弹性绷带1次,总共放松3次,同时也要注意观察手臂情况,手指颜色发紫或发麻时,说明包扎过紧,渗血说明包扎过松,手部肿胀提示静脉回流不畅,应垫高或上举。
经股动脉穿刺部位的护理:术后要求绝对卧床休息,穿刺肢制动,并以0.5~1kg的沙袋压迫穿刺部位6~8h,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h。避免伤口沾水污染等,以免造成感染,并遵照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对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的患者应立即松解绷带,若仍不恢复则提示血栓形成,立即采取针对性治疗。伤口愈合后仍要检查局部有无搏动性隆肿与血管杂音,防止出现假性动脉瘤或A-V瘘。
动脉鞘管的护理:术后保留4~6小时拔除,穿刺侧肢要伸直,保留期间应观察鞘管处有无渗血、血肿。拔管前要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路,协助患者排空膀胱,并说明拔管方法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嘱患者不要抬头和用力咳嗽,以免增加负压引起出血,拔管后30min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律、生命体征等,若有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紧急处理,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渗血情况,如有渗血则用手指用力压迫穿刺点。
1.2.3不良反应、并发症护理。腰痛、腹胀及穿刺口疼痛:因术后穿刺侧肢体伸直及加压包扎、卧床时间过长,大部分患者术后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腰痛、腹胀及穿刺部位疼痛。本组患者中4名出现该并发症,护理人员协助患者非术侧肢体活动,并协助患者健侧卧位,按摩腰背受压部位。疼痛明显者,适当给予镇静、止痛药物。
迷走神经反射性低血压:外周大动脉受到刺激抑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传出纤维而产生迷走神经反射性低血压,从而导致心率减慢、心脏供血不足,甚至心力衰竭,本组患者中2名出现血压偏低显现,其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纯色暗淡、血压下降有时甚至检测不到,以及恶心、呕吐等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表现。发现异常时应立即使患者头偏向一侧,中流量吸氧,遵医嘱分别迅速补液并静脉注射阿托品1~2mg、多巴胺1~5mg,1~2min内心率无增加,血压无回升时,可追加阿托品2mg,并给代血浆或低分子右旋糖醉静脉输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血压仍不恢复时可予多巴胺100~2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直至血压稳定。
出血:术后就应指导患者咳嗽时用手压住穿刺部位,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负压升高使穿刺口压力增加进而导致的出血情况。本组患者中无出血并发症患者,但若出现则有出血情况应向患者解释出血原因,稳定其情绪,按压出血点,寻找医生给予适当措施。
血肿:静脉穿刺应尽量使用套管针,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皮下淤血或血肿。
2结果
全组均顺利通过手术治疗,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术后护理期间,4例出现并发症,无不良反应出现有效的护理措施,症状明显好转,无1例动脉闭塞和缺血等并发症发生。
3讨论
随着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其应用更加广泛,已逐渐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规诊疗手段,实践证明,术后严密观察及护理,是冠脉介入治疗安全可靠的保证。同时,全面有效的指导患者和家属,减轻心理压力;熟练掌握急救措施,了解各种并发症出现可能性对于术后护理也是十分必要的。参考文献
[1]孟红燕.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5,11(7):547-548
[2]沈晓颖,周郁秋.心脏介入诊疗术患者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66-368
[3]靳文英,邓茂英,陈敏,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0 (006):491-492
关键词:冠脉介入治疗术术后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337【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207-0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既冠狀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是指经导管通过各种方法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从而达到解除狭窄,改善心肌血供的治疗方法,是介入心脏病学领域最基础、应用最广泛的技术。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适应症的不断的扩大,以及疗效的提高和知识的普及,目前冠脉介入治疗术已作为冠心病血运重建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是作为一种有创治疗手段,并发症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而全面有效的术后护理,可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同时,在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下,有效的护理措施也可巩固甚至提高治疗效果,正确认识及处理这些并发症也是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0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术后护理进行了总结。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在45—84岁之间。稳定型心绞痛3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3例,急性心肌梗死1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9例,因溶栓失败后挽救介入治疗1例。而其中合并糖尿病17例,合并高血脂36例,合并高血压73例。83例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经股动脉穿刺41例、经桡动脉穿刺42例);24例行冠脉内支架术;3例行切割球囊技术。术后护理期间,4例出现并发症,无不良反应出现。单支冠状动脉病变发生57例,两支病变44例,三支病变9例。
1.2护理内容。
1.2.1心理护理。术后患者需进入监护室观察1~2天,期间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术后监护室继续治疗的相关内容以及重要性,并适当解释术后存在危险性,尽可能让患者感觉亲切安全,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诊治。同时也可避免因患者情绪紧张、焦虑而产生的交感神经兴奋过度,心律过快、冠状动脉痉挛等情况的发生。本组100例病人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所以从心理。生活上给予患者帮助和鼓励,使患者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对于配合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1.2.2穿刺部位护理。经桡动脉穿刺部位的护理:观察手部血液循环情况以及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瘀斑、血肿形成等,2h放松弹性绷带1次,总共放松3次,同时也要注意观察手臂情况,手指颜色发紫或发麻时,说明包扎过紧,渗血说明包扎过松,手部肿胀提示静脉回流不畅,应垫高或上举。
经股动脉穿刺部位的护理:术后要求绝对卧床休息,穿刺肢制动,并以0.5~1kg的沙袋压迫穿刺部位6~8h,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h。避免伤口沾水污染等,以免造成感染,并遵照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对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的患者应立即松解绷带,若仍不恢复则提示血栓形成,立即采取针对性治疗。伤口愈合后仍要检查局部有无搏动性隆肿与血管杂音,防止出现假性动脉瘤或A-V瘘。
动脉鞘管的护理:术后保留4~6小时拔除,穿刺侧肢要伸直,保留期间应观察鞘管处有无渗血、血肿。拔管前要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路,协助患者排空膀胱,并说明拔管方法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嘱患者不要抬头和用力咳嗽,以免增加负压引起出血,拔管后30min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律、生命体征等,若有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紧急处理,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渗血情况,如有渗血则用手指用力压迫穿刺点。
1.2.3不良反应、并发症护理。腰痛、腹胀及穿刺口疼痛:因术后穿刺侧肢体伸直及加压包扎、卧床时间过长,大部分患者术后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腰痛、腹胀及穿刺部位疼痛。本组患者中4名出现该并发症,护理人员协助患者非术侧肢体活动,并协助患者健侧卧位,按摩腰背受压部位。疼痛明显者,适当给予镇静、止痛药物。
迷走神经反射性低血压:外周大动脉受到刺激抑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传出纤维而产生迷走神经反射性低血压,从而导致心率减慢、心脏供血不足,甚至心力衰竭,本组患者中2名出现血压偏低显现,其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纯色暗淡、血压下降有时甚至检测不到,以及恶心、呕吐等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表现。发现异常时应立即使患者头偏向一侧,中流量吸氧,遵医嘱分别迅速补液并静脉注射阿托品1~2mg、多巴胺1~5mg,1~2min内心率无增加,血压无回升时,可追加阿托品2mg,并给代血浆或低分子右旋糖醉静脉输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血压仍不恢复时可予多巴胺100~2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直至血压稳定。
出血:术后就应指导患者咳嗽时用手压住穿刺部位,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负压升高使穿刺口压力增加进而导致的出血情况。本组患者中无出血并发症患者,但若出现则有出血情况应向患者解释出血原因,稳定其情绪,按压出血点,寻找医生给予适当措施。
血肿:静脉穿刺应尽量使用套管针,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皮下淤血或血肿。
2结果
全组均顺利通过手术治疗,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术后护理期间,4例出现并发症,无不良反应出现有效的护理措施,症状明显好转,无1例动脉闭塞和缺血等并发症发生。
3讨论
随着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其应用更加广泛,已逐渐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规诊疗手段,实践证明,术后严密观察及护理,是冠脉介入治疗安全可靠的保证。同时,全面有效的指导患者和家属,减轻心理压力;熟练掌握急救措施,了解各种并发症出现可能性对于术后护理也是十分必要的。参考文献
[1]孟红燕.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5,11(7):547-548
[2]沈晓颖,周郁秋.心脏介入诊疗术患者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66-368
[3]靳文英,邓茂英,陈敏,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0 (006):49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