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三英语课堂往往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本文提出了对后进生给予人文关怀的策略:营造安全的课堂心理环境,全人格参与教学,小组合作的微技能,引导同伴之间的人文关怀。课堂传授和接纳的过程应该是饱含感情的、人性的,教育的价值在于帮一个人不断成长和完善。
【关键词】课堂心理环境;人文关怀;全人格;煽情力;同伴关怀
【作者简介】孙永香,江蘇省江阴高新区实验中学。
人文关怀指对人在生存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关注、探索和解答,它是对人的价值、个性、尊严、地位、发展与人的自由的关注和尊重。初三英语课堂实践中,后进生常常被被忽视嫌弃。人文关怀的具体措施总结为温情智慧,既要有技巧,又不失温暖的人情味。 下面笔者将从四个方面论述如何提升初三英语课堂对后进生的人文关怀。
一、营造安全的课堂心理环境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对比西方的课堂,我们的课堂严肃有余而宽松不足,身体的放松是宽松课堂的第一步,其次是卸下心理的防御。后进生越能做到不带任何心理负担地融入课堂,越能有所得。如何营造一个轻松安全的课堂心理环境?这和教师的教学技能分不开。
具有创新技能的教师会将适当的活动有机地植入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开口,让课堂活起来。例如在教9B Unit2 “Integrated Skills”我把生词编成一个和本课主题相关的有趣的故事,配合图片,学生很容易就能口头讲述这个故事。在真实的情境中学新单词,既有利于记忆单词,又为后面关于野生动物的听和操练的环节进行了很好的铺垫。在图片和故事的刺激下,学生既放松又兴奋,活跃的气氛带动后进生放下了心理防御,跃跃欲试。
二、教师全人格参与课堂教学
教师应该坚信:任何一个学生都有想学好的欲望,有表现自我的欲望,只是受各种因素限制,尤其是后进生。如何在课堂上抓住后进生的眼球和心,教师需要全人格参与教学。
1. 持续的煽情力。教师是纵火者,要用自身的热情和技能点燃每个学生的激情和求知欲,尤其是后进生。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努力演好自己理想的角色,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极具煽情的语言和自己的热情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灵气。怯懦的后进生需要身后推一把,他们就能突破自我,产生自信。一次又一次在充满激情的课堂中得到感染净化,后进生会变得更主动,更有求知欲。他们在热烈的掌声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在教师激情四射的赞扬声中感受生命的成长。
2. 敏锐的洞察力。课堂上,教师一方面要专注于教学,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关注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正如赞可夫所说:“学生兴奋、疑惑、恐惧、受窘等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的眼睛。对这些表现熟视无睹的教师,无法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我们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学会微表情读心术。因为微表情比起那些有意识的动作,更能表现人的真实感受和动机。读懂学生的微表情,关注学生的情感细节,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反应、需求和变化,以便于我们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雪中送炭提供相应帮助或锦上添花成人之美。
3.超强的忍耐力。英语课堂上,教师要能忍他人不能忍之事,即使和某种后进生发生摩擦,也不要逞一时之勇,成人要表现出应有的豁达和忍耐。教师除了能忍,还要耐得住等待。课上即使任务较重,也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准备,教师眼里既要有优秀生,更要有后进生。学生个人表现遇挫时,耐心等待,微笑启发,若无法用英文表达,允许其用中文回答,给慢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
三、小组合作中的微技术关怀后进生
组建小组时,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强弱搭配。强势成员的一次次完美表现,一次次打击了组内的弱者,使之逐步信心不足,直至自我放弃。所以如何使得后进生在非均质组内获益最大,又不失自尊,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时教师的作用尤为关键。教师要善于明察秋毫,积极发现问题:弱者弱在哪儿?是词汇量不够?是听力不好,反应没别人快?是缺乏兴趣,不愿投入……对症下药,比如课上对弱势组员特别关注,通过提一些适合他们水平的简单的问题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在众多人举手的情况下,只把机会给弱者;在弱者完成任务的情况下给予积极评价,即使任务完成地不够理想,也要给予鼓励。
四、引导同伴之间的人文关怀
群体是由两个以上的个体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相互作用、影响和依赖的集合体,其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心理依附关系。作为教师,应当看到来自同伴的人文关怀的意义和价值,找到契机积极引导,利用来自同伴的鼓励和压力,推动后进生向前进。
英语课堂上对后进生的人文关怀体现了教师对生命的尊重,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表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情怀。
参考文献:
[1]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实践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2]沈辉香.论人文关怀与教师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课堂心理环境;人文关怀;全人格;煽情力;同伴关怀
【作者简介】孙永香,江蘇省江阴高新区实验中学。
人文关怀指对人在生存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关注、探索和解答,它是对人的价值、个性、尊严、地位、发展与人的自由的关注和尊重。初三英语课堂实践中,后进生常常被被忽视嫌弃。人文关怀的具体措施总结为温情智慧,既要有技巧,又不失温暖的人情味。 下面笔者将从四个方面论述如何提升初三英语课堂对后进生的人文关怀。
一、营造安全的课堂心理环境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对比西方的课堂,我们的课堂严肃有余而宽松不足,身体的放松是宽松课堂的第一步,其次是卸下心理的防御。后进生越能做到不带任何心理负担地融入课堂,越能有所得。如何营造一个轻松安全的课堂心理环境?这和教师的教学技能分不开。
具有创新技能的教师会将适当的活动有机地植入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开口,让课堂活起来。例如在教9B Unit2 “Integrated Skills”我把生词编成一个和本课主题相关的有趣的故事,配合图片,学生很容易就能口头讲述这个故事。在真实的情境中学新单词,既有利于记忆单词,又为后面关于野生动物的听和操练的环节进行了很好的铺垫。在图片和故事的刺激下,学生既放松又兴奋,活跃的气氛带动后进生放下了心理防御,跃跃欲试。
二、教师全人格参与课堂教学
教师应该坚信:任何一个学生都有想学好的欲望,有表现自我的欲望,只是受各种因素限制,尤其是后进生。如何在课堂上抓住后进生的眼球和心,教师需要全人格参与教学。
1. 持续的煽情力。教师是纵火者,要用自身的热情和技能点燃每个学生的激情和求知欲,尤其是后进生。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努力演好自己理想的角色,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极具煽情的语言和自己的热情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灵气。怯懦的后进生需要身后推一把,他们就能突破自我,产生自信。一次又一次在充满激情的课堂中得到感染净化,后进生会变得更主动,更有求知欲。他们在热烈的掌声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在教师激情四射的赞扬声中感受生命的成长。
2. 敏锐的洞察力。课堂上,教师一方面要专注于教学,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关注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正如赞可夫所说:“学生兴奋、疑惑、恐惧、受窘等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的眼睛。对这些表现熟视无睹的教师,无法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我们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学会微表情读心术。因为微表情比起那些有意识的动作,更能表现人的真实感受和动机。读懂学生的微表情,关注学生的情感细节,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反应、需求和变化,以便于我们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雪中送炭提供相应帮助或锦上添花成人之美。
3.超强的忍耐力。英语课堂上,教师要能忍他人不能忍之事,即使和某种后进生发生摩擦,也不要逞一时之勇,成人要表现出应有的豁达和忍耐。教师除了能忍,还要耐得住等待。课上即使任务较重,也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准备,教师眼里既要有优秀生,更要有后进生。学生个人表现遇挫时,耐心等待,微笑启发,若无法用英文表达,允许其用中文回答,给慢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
三、小组合作中的微技术关怀后进生
组建小组时,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强弱搭配。强势成员的一次次完美表现,一次次打击了组内的弱者,使之逐步信心不足,直至自我放弃。所以如何使得后进生在非均质组内获益最大,又不失自尊,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时教师的作用尤为关键。教师要善于明察秋毫,积极发现问题:弱者弱在哪儿?是词汇量不够?是听力不好,反应没别人快?是缺乏兴趣,不愿投入……对症下药,比如课上对弱势组员特别关注,通过提一些适合他们水平的简单的问题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在众多人举手的情况下,只把机会给弱者;在弱者完成任务的情况下给予积极评价,即使任务完成地不够理想,也要给予鼓励。
四、引导同伴之间的人文关怀
群体是由两个以上的个体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相互作用、影响和依赖的集合体,其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心理依附关系。作为教师,应当看到来自同伴的人文关怀的意义和价值,找到契机积极引导,利用来自同伴的鼓励和压力,推动后进生向前进。
英语课堂上对后进生的人文关怀体现了教师对生命的尊重,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表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情怀。
参考文献:
[1]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实践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2]沈辉香.论人文关怀与教师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