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尚未动身,怀乡的胃却早已启程,一种独特的味道从血脉深处氤氲而来。
记得汪曾祺先生曾说过:“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倘若人间有味,那记忆中最可口的,一定是家乡台州那一碗冒着热气的山粉糊。
山粉糊,甜美了我的童年,温暖了那些简简单单的日子。
在台州,山粉糊是元宵节的特色美食,也是标配。没有山粉糊的元宵节是不完整的,至少是无味的。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的元宵聚会格外热闹。大家欢聚在外公家,外公微笑着招呼舅舅和爸爸坐下,把黄酒一斟,酒杯一碰,他们便谈天说地海聊起来;妈妈和舅妈则忙着帮外婆烹调菜肴,里里外外,进进出出;我一个人闷得慌,便噘起小嘴,双脚一蹬,跳下椅子,直奔厨房,饶有兴趣且聚精会神地看着外婆做山粉糊。
听老一辈人说,山粉糊原是戚继光在台州抗击倭寇时,老百姓拼凑各种果蔬为士兵烹制的食物。据说,戚家军被敌人追到一个山洞里,受冻挨饿,当地的百姓见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便纷纷拿来衣物。但当时的百姓很穷,家里没有什么好吃的,于是就东家凑一点西家凑一点,都是青菜、萝卜啊什么的。可是光吃蔬菜吃不饱啊,然而凑不出那么多的白米饭来,怎么办呢?一个聪明的农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这些蔬菜切碎,再放入番薯粉一起烧熟,这就成了后来的“山粉糊”。没想到士兵们不但吃得饱,而且还都说味道好。所以,山粉糊作为一种特色美食一直延续到今天。如今的山粉糊依然以薯粉为主,但辅料极多:甜糯的小汤圆、枸杞、橘脯、红枣、葡萄干、荸荠、金橘饼,等等。
那时的外婆身体还硬朗,她熟练地将番薯粉倒入煮沸的糖水里,操起大勺搅动。直到薯粉糊已与各种辅料完美融合,外婆才起锅。她摆好碗,按每个人够吃的分量认真地盛好,再洒上香脆的核桃碎与当秋晒干的桂花,于是一道最正宗可口的山粉糊便上桌了。刚碾出的核桃碎香气四溢,十分诱人。趁外婆不留意,我踮起脚尖,双眼圆溜溜一转,抓起一小撮剩下的核桃碎就塞进嘴里,一边大快朵颐,一边急忙跑回餐厅,脸上再露出一个大大的满足的笑容。
待菜肴都端上了桌,我重新钻回妈妈怀里,拿起勺子,满满地舀起一勺稠而不腻的山粉糊,塞进嘴里,虽烫得牙齿震颤,却感到无比鲜美。山粉糊入口即融,桂花附着糯糯的小汤圆,在嘴中留下余香;荸荠十分爽脆,和各类果脯一样,有着叫我直咂嘴的甜。外公酒兴上来,总爱在这时候讲过去的艰苦日子;外婆则不厌其烦,给每个人添上一勺又一勺山粉糊。一箸粉糊胜八珍,一夕团聚绽欢颜。至今我还能想起大家眯成一条缝的眼睛,开心的场景,以及和乐的氛围。“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仿佛最深厚最平和的快乐,最简单最温暖的幸福,都融于一碗山粉糊中。
人间有味,万物有情。舌尖上的山粉糊,灯火下的团圆饭,今日都只偶尔在记忆中与我相见了。如今外婆的身体已大不如从前了,她长期卧床静养,离开了她最爱的灶台。没有了外婆这个主厨的组织邀请,我们一家子如今离多聚少。很多次,当我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提起笔来捕捉什么时,才发现自己不经意间咂了咂嘴,干涩的喉咙间竟然滑过吃山粉糊般痛快的滋味。于是,一天早晨,我带着馋劲去附近的早餐店买了一碗山粉糊,它虽远不及外婆做的料多香甜,但仍有那种熟悉的味道。我想,美食的意义,从来不只是各种食材和调料的精心调配,而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我曾不理解汪老先生对故乡野菜的情有独钟:人间如此多美味,为何评野菜为“一箸入口,三春不忘”?现在想来,其中的情结,大概正像这碗山粉糊,于我而言,是亲切,是家园的生活味,是念想,是亲情的美好。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我想,除了家乡小城台州,大概再也没有一个地方能用一碗山粉糊的“人间之味”带给我如此多的清欢了。因为,山粉糊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是蕴藏在血脉深处的亲情的味道。
【简评】本文有三个亮点:一是情感真挚。作者用生活化的文字写自己熟悉的美食和熟悉的人,朴实细致的描写中传达出本真的情感。其中有对家的热爱,对亲情的讴歌,对故乡的赞美,对传统文化的颂扬,情感深沉炽烈,动人心弦。二是构思精巧。文章以“山粉糊”为线索,串联起历史和现实、家庭与社会、文化与生活,由实而虚,开掘主旨。由开头“山粉糊的味道”,升华为“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亲情的味道”。三是描写细腻。写场景,画面感强。如写小时候的“元宵聚会”,写出了热闹的场面;写外婆做山粉糊和分山粉糊的情景,温馨而立体。写人物,个性鲜明,如写“我”的偷吃,尽显小孩子的活泼、机灵与可爱。(指导老师:王学华)
【他山之玉】
正月十四下午,家家户户开始制作糟羹。糟羹制作不难,只是准备工作烦琐。除了常用的五花肉、芥菜,还需虾仁、墨鱼干、蛏子、牡蛎等海鲜配料。
先将切好的肉丁入锅煸炒,再把剁碎的各种食材逐一入锅,炒至干香后倒入沸水,煮至原料的鲜香溢出,这才不急不缓地倒入调好的米浆,细搅成糊。最后撒上芥菜碎,加入适量盐和味精,一锅香味扑鼻、色泽翠绿的糟羹便出炉了。
制作糟羹看似简单,但要味美,还是颇为讲究。米浆中的米粉含量一定要把握好,米粉过多,羹会糊口;米粉太少,则羹清不好吃。此外,糟羹中的芥菜可以多放一些,清脆的绿既养眼又爽口。最为关键的在于搅糊。烧糟羹的要诀就在一个“搅”字。火不能太旺,米浆下锅后需不停地用锅铲顺着同一个方向轻轻搅动,否则糟羹不易成糊。
一碗刚盛好的糟羹色泽晶莹,溢着沁人的鲜香。糟羹一定要趁热吃,即所谓的“一烫抵十味”。顧不上滚烫热气,“咕咚”就是一口,细腻润滑间,米粉特有的气息交织着猪肉之香、海鲜之美、蔬菜之脆在羹汁里汇合,直往齿舌扑来。待一碗味美而不腻口、色香而不熏人的糟羹爽滑落肚,窗外的锣鼓声喧天震地,期盼中的元宵夜终于降临了。
——佚名《海鲜糟羹年味浓》
记得汪曾祺先生曾说过:“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倘若人间有味,那记忆中最可口的,一定是家乡台州那一碗冒着热气的山粉糊。
山粉糊,甜美了我的童年,温暖了那些简简单单的日子。
在台州,山粉糊是元宵节的特色美食,也是标配。没有山粉糊的元宵节是不完整的,至少是无味的。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的元宵聚会格外热闹。大家欢聚在外公家,外公微笑着招呼舅舅和爸爸坐下,把黄酒一斟,酒杯一碰,他们便谈天说地海聊起来;妈妈和舅妈则忙着帮外婆烹调菜肴,里里外外,进进出出;我一个人闷得慌,便噘起小嘴,双脚一蹬,跳下椅子,直奔厨房,饶有兴趣且聚精会神地看着外婆做山粉糊。
听老一辈人说,山粉糊原是戚继光在台州抗击倭寇时,老百姓拼凑各种果蔬为士兵烹制的食物。据说,戚家军被敌人追到一个山洞里,受冻挨饿,当地的百姓见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便纷纷拿来衣物。但当时的百姓很穷,家里没有什么好吃的,于是就东家凑一点西家凑一点,都是青菜、萝卜啊什么的。可是光吃蔬菜吃不饱啊,然而凑不出那么多的白米饭来,怎么办呢?一个聪明的农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这些蔬菜切碎,再放入番薯粉一起烧熟,这就成了后来的“山粉糊”。没想到士兵们不但吃得饱,而且还都说味道好。所以,山粉糊作为一种特色美食一直延续到今天。如今的山粉糊依然以薯粉为主,但辅料极多:甜糯的小汤圆、枸杞、橘脯、红枣、葡萄干、荸荠、金橘饼,等等。
那时的外婆身体还硬朗,她熟练地将番薯粉倒入煮沸的糖水里,操起大勺搅动。直到薯粉糊已与各种辅料完美融合,外婆才起锅。她摆好碗,按每个人够吃的分量认真地盛好,再洒上香脆的核桃碎与当秋晒干的桂花,于是一道最正宗可口的山粉糊便上桌了。刚碾出的核桃碎香气四溢,十分诱人。趁外婆不留意,我踮起脚尖,双眼圆溜溜一转,抓起一小撮剩下的核桃碎就塞进嘴里,一边大快朵颐,一边急忙跑回餐厅,脸上再露出一个大大的满足的笑容。
待菜肴都端上了桌,我重新钻回妈妈怀里,拿起勺子,满满地舀起一勺稠而不腻的山粉糊,塞进嘴里,虽烫得牙齿震颤,却感到无比鲜美。山粉糊入口即融,桂花附着糯糯的小汤圆,在嘴中留下余香;荸荠十分爽脆,和各类果脯一样,有着叫我直咂嘴的甜。外公酒兴上来,总爱在这时候讲过去的艰苦日子;外婆则不厌其烦,给每个人添上一勺又一勺山粉糊。一箸粉糊胜八珍,一夕团聚绽欢颜。至今我还能想起大家眯成一条缝的眼睛,开心的场景,以及和乐的氛围。“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仿佛最深厚最平和的快乐,最简单最温暖的幸福,都融于一碗山粉糊中。
人间有味,万物有情。舌尖上的山粉糊,灯火下的团圆饭,今日都只偶尔在记忆中与我相见了。如今外婆的身体已大不如从前了,她长期卧床静养,离开了她最爱的灶台。没有了外婆这个主厨的组织邀请,我们一家子如今离多聚少。很多次,当我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提起笔来捕捉什么时,才发现自己不经意间咂了咂嘴,干涩的喉咙间竟然滑过吃山粉糊般痛快的滋味。于是,一天早晨,我带着馋劲去附近的早餐店买了一碗山粉糊,它虽远不及外婆做的料多香甜,但仍有那种熟悉的味道。我想,美食的意义,从来不只是各种食材和调料的精心调配,而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我曾不理解汪老先生对故乡野菜的情有独钟:人间如此多美味,为何评野菜为“一箸入口,三春不忘”?现在想来,其中的情结,大概正像这碗山粉糊,于我而言,是亲切,是家园的生活味,是念想,是亲情的美好。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我想,除了家乡小城台州,大概再也没有一个地方能用一碗山粉糊的“人间之味”带给我如此多的清欢了。因为,山粉糊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是蕴藏在血脉深处的亲情的味道。
【简评】本文有三个亮点:一是情感真挚。作者用生活化的文字写自己熟悉的美食和熟悉的人,朴实细致的描写中传达出本真的情感。其中有对家的热爱,对亲情的讴歌,对故乡的赞美,对传统文化的颂扬,情感深沉炽烈,动人心弦。二是构思精巧。文章以“山粉糊”为线索,串联起历史和现实、家庭与社会、文化与生活,由实而虚,开掘主旨。由开头“山粉糊的味道”,升华为“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亲情的味道”。三是描写细腻。写场景,画面感强。如写小时候的“元宵聚会”,写出了热闹的场面;写外婆做山粉糊和分山粉糊的情景,温馨而立体。写人物,个性鲜明,如写“我”的偷吃,尽显小孩子的活泼、机灵与可爱。(指导老师:王学华)
【他山之玉】
正月十四下午,家家户户开始制作糟羹。糟羹制作不难,只是准备工作烦琐。除了常用的五花肉、芥菜,还需虾仁、墨鱼干、蛏子、牡蛎等海鲜配料。
先将切好的肉丁入锅煸炒,再把剁碎的各种食材逐一入锅,炒至干香后倒入沸水,煮至原料的鲜香溢出,这才不急不缓地倒入调好的米浆,细搅成糊。最后撒上芥菜碎,加入适量盐和味精,一锅香味扑鼻、色泽翠绿的糟羹便出炉了。
制作糟羹看似简单,但要味美,还是颇为讲究。米浆中的米粉含量一定要把握好,米粉过多,羹会糊口;米粉太少,则羹清不好吃。此外,糟羹中的芥菜可以多放一些,清脆的绿既养眼又爽口。最为关键的在于搅糊。烧糟羹的要诀就在一个“搅”字。火不能太旺,米浆下锅后需不停地用锅铲顺着同一个方向轻轻搅动,否则糟羹不易成糊。
一碗刚盛好的糟羹色泽晶莹,溢着沁人的鲜香。糟羹一定要趁热吃,即所谓的“一烫抵十味”。顧不上滚烫热气,“咕咚”就是一口,细腻润滑间,米粉特有的气息交织着猪肉之香、海鲜之美、蔬菜之脆在羹汁里汇合,直往齿舌扑来。待一碗味美而不腻口、色香而不熏人的糟羹爽滑落肚,窗外的锣鼓声喧天震地,期盼中的元宵夜终于降临了。
——佚名《海鲜糟羹年味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