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国到先秦系列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酉之秋,八月既望,我与友人闲居杭州以西,满觉陇的桂花锁在清秋的雨水之中。友久滞机场,我等的懒散,遂拾阶而下,预备去山脚下吃一碗混沌。桂子沾人衣,一抬眼,正对着虎跑公园的入口。
  雨洗池荷净有余,闻君池上草为庐。我从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遇见——这里曾是大慈山定慧禅寺的山门,民国五年,居士李叔同在此处断食,又二年,于此剃度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
  人世曾有万紫千红,此刻,却只剩衲衣僧袍这一种颜色:买了票进了虎跑园中,迎面有一行僧人走过。步履轻快而又稳健,从我面前一闪即过。那一瞬我忽然生出妄念,幻影一般地看到了他们的从前:也曾是青年,是儿童,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是别人的儿子,朋友,乃至父亲与丈夫。他们中的某一个,乳名唤:成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一生中曾有近200个名字,两百多次认知的转换、身份的扮演,指向背后的却是同一个人。
  李成蹊曾是父亲最小的儿子,是母亲的依托,是同伴故友亲切的三郎,是尤人名伶争相爱慕的看花人。
  门外风花各自春,空中楼阁画中身。
  而今得结烟霞侣,休管人生幻与真。
  很多年前,我第一次读到少年成蹊的作品。诗情缱绻,春信天涯,一面清醒一面投入。人世的种种,他都能驾驭取舍,玩到极致。
  但意兴阑珊的时刻,你再回头去看他,眼神疏离,面有倦色,便知他并没有十分投入其中。
  他是园外徘徊的僧侣,像是悉达多。在芬芳的道路上遇见不可一世的甘玛拉。他说:甘玛拉,我有能言善辩的天分,我能思想,能等待,能斋戒。比起悉达多,我还有珠玉与香膏。你愿意以一个吻换我一首诗吗?请你作我的朋友与老师,来教我探索陌生的世界。
  最开始是名妓杨翠喜,一个有心,一个回应。后来,一顶小轿,她乘夜人了王爷府,自此人世两相隔。他也没有沉痛多久,娶妻、狎妓、这场艺术仍在继续。他做了晚清的柳永,却在同样的雨霖铃中悲叹。一吻换一诗,这场学习还在继续——
  名媛李苹香:取次花丛懒回顾,休将薄幸怨微之;
  语心楼主人:将军已老圆圆死,都在书生倦眼中;
  老妓高翠娥:顿老琵琶妥娘曲,红楼暮雨梦南朝;
  歌郎金娃娃:泥他粉墨登场地,领略那英雄气宇;
  名妓谢秋云:眼界大千皆泪海,为谁惆怅为谁颦……
  男伶女妓,犬马声色,他如此沉迷,不尽然是温香软玉地吸引,杨翠喜也好,金娃娃也罢,缘起性空,爱情离灵魂最近,给予他的惊喜是最大程度的照见和贴近自己。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他的少年时代,先后经历了父母的离世,新旧的交割。身世不由自主,家国亦不可选择,然而生命如何的动荡不安,他始终不曾放弃寻找光明的答案。
  他求之于经史,8岁即读:四书、《孝经》、《尔雅》与五经。
  求之于辞赋,出口即诵: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
  求之于书法金石:初时以魏书为主,十三岁即书名初闻于乡。
  求之于梨园戏场:声色之中辗转场次,做了最深情的看花人。
  及至后来远渡,在外邦积极投入:他学油画,攻钢琴,参与春柳社,创办期刊,引进人体写真……
  人间的万象一一经历过,很难想象这样的一个人,会转而去向禅门,持守严戒。
  早年的他,始终以向外的方式向内找寻自己,以国外留学的方式找寻民族之根。
  后来的我们,听得到那首《送别》,读得到那些诗词,看得到那些生平。我们对于弘一法师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历史掌故,陌生的使之然的原因。却不知:那只是自我找寻的一段路径。那段路径关联着你和我,泯灭了今和古。
  30年后,已为南山律宗贡献了半生的他说:学律宗的人,先要律己,不是要律人。这一番体证,他用尽了半生:我念过去万千劫,于佛灯前抛一切。
  破尽无明,大觉能仁,如是乃为梦醒汉,如是乃名无上尊。
  世事如轮,自知不自知,都在大化的轮转之中,永不停休。
  不同的是,有人选择向内旋转,有人顺应无明向外去旋。
  向内的,旋起面目,终见己身心;
  向外的,遇力则抗,终往而不返。
  他三十九岁这年在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又于灵隐寺慧明法师座下受具足戒。同年,读马一浮先生所赠《宝华传戒正范》与《灵峰毗尼事义集要》,起了学律宗的念头。
  律宗由终南山道宣律师所立,稽极圣洪范,追法密遗踪。弘一法师读完这两本书后,一时悲欣交集:前人修行法旨固然高妙,当下佛门却已戒律颓废。许多僧人没有真正的戒律可以持守,先生慨叹如果长久下去,佛法将无法长存,僧人也将不复有了。于是便下定决心要学戒,以弘扬法正。
  他在当年,即将掩关山中,穷研津学。戒相多途,一者戒法,二者戒律,三者戒行,四者戒相。此之四条,并出道者知本依,成果者之宗極。但又有依能诵戒者,以行不顿成,必待教学;不诵恐忘,将何依据?此已是大戒。
  此后又经四年,在西湖玉泉寺,弘一法师始写成一册《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以华严为境,以四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
  弘一法师的这段历程,令我想起治学之处,家师的一番告诫:为学,当以一本为持,不拘释、道、儒,不在能学富五车,为学贵能—贯,以一经通诸经。
  但我做实了听这话,二三年里,只管抱住一本经典。老师又侧面提点:当广其目,一本,是万殊;万册,归一源。
  此际与弘一法师参读起来,始知老师深虑。然我有老师在旁不断鞭策,仍不免于常常游离。况弘一法师是在全民欢舞迎新,佛教松散分裂的背景之下。在一开始就坚定所持,终身不为之动摇,实在非大丈夫而不能为也。
  他做《清凉歌集》五首,其一:
  清凉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笑呵。
  清凉风,凉风解愠暑,气已无踪。今唱清凉歌,热恼消除万物和。
  清凉水,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
  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
  而弘一法师说:自我出家后,要么闭关诵经,要么从事写作,要么为大众讲解戒律修持。人们常常觉得我行踪不定,找不到我。其实佛法无处不在,有佛法的地方就会有我。
  先生故去七十五年后,一群僧人从我眼前走过。一样的袈裟,一样的檀板,一样的雨洗深林。我疑心他们中的一个或每一个是弘一法师再来。然而各人走各路,生命与生命之间,有一刻的交锋,忽而又四散处。
  我亦不会掩关山中,钻研律宗。但眼前无限奇珍,一轮明月天心。指引着我看见光明的去处,亦要有所持,有所戒。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
  而前路漫漫啊,修远兮!
  编辑/徐展
其他文献
说起《本草纲目》,恐怕时下很多年轻人更熟悉的都是周杰伦的同名歌曲,自2009年春晚舞台上,周杰伦与宋祖英以“英伦组合”合唱此曲,更是掀起了一阵“中国风”的热潮。后来方舟子“打假”,各路公知各种“科普”,又使得中医中药的科学性大受质疑。在纷纷扰扰的社会热点新闻中,这些散发着冷清气的传统文化,也着实有必要也有价值被我们重新认识认识。  众所周知,《本草纲目》是一本中药学著作,但它为什么不叫“中药大全”
期刊
芳草植物可以观赏,也可以强身健体。中国人早就明白气味会影响人的情绪,明朝李时珍花了30多年完成的巨著《本草纲目》,则介绍了1892种药材,其中植物占了1094种,有1万1仟多种药方,影响至全世界,而他在《本草纲目.芳香篇》中则列举了大量有健体、疗疾作用的香草植物,比如李时珍焚烧蕲艾,用它的味道来熏鼻,以达到除痛消肿、解毒清瘟的目的。如此,发挥香料的独特医疗效果来治病防病,便是芳香疗法的初衷。所以,
期刊
博大精深的中医学,传承了数千年,不是一个业外人能够写明白的。唯一明白的是,在数千年的中医精诚护佑下,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欣欣向荣。纵然某些特殊时期,西医体系几乎席卷了整个世界,但千年光阴,中医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骨血,以一个特别的形式存世。  人类是自然万物之长,与别的生命并无不同,也是依附自然而存在。远古时代,神农尝百草,意在觅食,无意中发现了植物对人的非凡助益。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厚蕴,在世世代代中华
期刊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此诗高度概括了为学者格物穷理的追求:经由一番月影徘徊的迷茫始得活水,清甜自知,淋漓酣畅。不仅大理学家朱子有如此感慨,一切有大成就者均不能例外,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尤其如此。河北省中医院名誉院长李佃贵说,“继承、质疑、实践、创新,这四个核心要素造就伟大的李时珍,造就伟大的《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的创作动机,源自李时珍
期刊
五百年,沧海桑田;  五百年,本草依然。  五百年,白驹过隙,星移斗转;  五百年,时珍精神,不息承传。  五百年前,长江之滨,古城蕲州,商贾云集;  五百年前,吴头楚尾,荆王首府,人杰地灵。  五百年前,铃医世家,雨湖之畔,瓦屑坝上,天诞李童;  五百年前,濒湖时珍,子承父业,不做良相,甘为良医。  他,悬壶济世,“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怀千秋之圭璧;  他,妙手回春,望、闻、问、切,防疫
期刊
当年位于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的李府是一个医药世家,而药圣李时珍就是出生在这里的第三代医者。  世人都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似乎若不能成为国之柱石,就唯有将救治天下苍生为己任才是最高尚的职业。而李时珍一生行医的父亲却深知做医生的艰辛和不易,为了让儿子有更好的前途,他坚决的让儿子摒弃家学,投身于科考的道路。  聰慧勤奋的李时珍自幼就饱读诗书,十四岁就顺利考取了秀才,他和父亲原本以为今后
期刊
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反侵略战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在明朝中期,就出过这样一位抗击倭寇的民族女英雄——壮族巾帼瓦氏夫人。  瓦氏夫人,本姓岑,1496年生,归顺州(现在的广西靖西县)人。岑花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明朝的武将,她自幼聪明好学,饱读诗书,习练武艺,精通兵法,后嫁给田州府(现在的广西田阳县)土官岑猛为妻,改称为“瓦氏”。  
期刊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这一句的意思是:给了别人好处、恩惠,不要总想着让人酬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恩惠,切莫忘了报答。  为什么要施惠无念呢?因为给人恩惠的目的并不是要人回报。而是出于仁爱恻隐的本心,儒家讲每个人心中都有同情人、关爱人的善意,这是自然而然的。你帮助别人,是出于你的本心;同理,看见别人受苦落难就心中难受,不去帮助心中就过意不去,与人惠恩是为了自己心安,与别人无干。而生活中很多人做了好
期刊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思想是孟子对孔子“杀身成仁”思想的充实和发展。孟子认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价值,人固然应该珍惜生命,但在“义”与生命不能两全,二者必须抉择的重要关头,就不能苟且偷生,只能舍生取义。  儒家认为,大丈夫修身立世,应该有道义与担当。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好一个“舍我其谁”!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国
期刊
如松  我是中年之后才喜欢松树的,因为我发现我越活越像一棵松树。这个发现让我又惊喜又荒凉。惊喜的是终于像一棵树了,荒凉的是居然像一棵松树,且是老松,是老人的心境了,不知道是什么磨损了我的精神内存,一下子就变得老练、从容、淡定,不惊了。且抗风霜,且囚禁了所有莫名的欲望。  李白说:“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这个孤直是孤独的。我见到的松多数在悬崖或寺庙里,孤零零,又倔强又禅意又孤冷——我怎会在少年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