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行知的职业教育理论中涉及到职业教育的目的、作用、职业、学生以及师资力量等多元化的内容,通过以上这些方面内容的阐述能够更深入的了解职业教育,以此能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推动性的作用。职业教育于我国的综合国力发展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职业教育理论,从中参透职业教育思想理论精华,并将其作用于职业教育当中,以此大力发展我国职业教育。
【关键词】陶行知;职业教育;理论;思想;启示
一、陶行知职教思想梗概
(一)职业教育与生活教育之间的联系
在陶行知的职业教育理论中将生活教育概括为与职业生活有关的职业教育,与消闲有关的职业教育、与社交生活有关的社会教育、与自然界相关的职业教育,也可以说职业教育是生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于生活教育来说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
(二)职业教育的基本目的
陶行知教育理念中将职业教育看作是“生利”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形式,在职业教育理念中陶行知对其深化概括为“凡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得谓之职业教育。”从“生利”的角度来分析可以看作是是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生有利之物;其二就是生有利之事。那么职业教育可以归总为是以“生利”为主要核心思想而进行的教育形式。
(三)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
首先:职业教育环境中的教师必须具备“生利”教育经验;
其次:职业教育环境中的教师必须具备“生利”教育知识;
再次:职业教育环境中的教师必须具备教育学生的“生利”教育方式。
陶行知职业教育理论中针对职业教育教师师资力量的养成有以下三点概括:
第一:招收普通学生并传授其教学经验,因材施教实行有针对的教学方式;
第二:招收职业环境中较为杰出的学生,针对其职业经验教义学术内涵;
第三:招收与延聘专门学问家与职业中之有经验者同室试教,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能够相互切磋,各自助涨教学经验以丰厚师资力量。
(四)职业教育的职业设备
陶行知职业教育理论中非常重视职业设备,这也是职业教育“生利”的前提条件,也是占有主体地位的必要条件,在陶行知职业教育理论中曾提到:“必先有种种设备,以应所攻各业之需求,然后师生乃能从事于生利。”
(五)职业教育的课程
首先,陶行知认为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以生利为主;
其次,陶行知职业教育理论中提到职业学校的课程要遵从“一事”之始终为一课;
再次,职业教育应该实行小班教学;
最后,陶行知职业教育理论中要求职业教育课程要分为两个部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六)职业教育的学生主体地位
第一,陶行知在职业教育理论中多次强调的都是引导学生的职业学习兴趣,这需要职业教师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与经验;
第二,陶行知职业教育理论中比较重视学生的试习;
第三,陶行知职业教育理论中的思想主干线是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与职业知识指导,从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定的基础。
二、陶行知职教思想对当前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使职业教育目标定位清晰准确
首先:职业教育基本目的是能够使无业者拥有自己的职业,使工作者能够热爱自身行业;
其次: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职业教育需要以社会、劳动以及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为主要拓展方向,有效区分于普通教育;
最后:职业教育一方面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个人技能,另一方面还必须重视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养成。
(二)强化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建设
课上是纯重点知识的梗概讲解,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而且知识的多变性导致学生降低了学习效率。学生缺乏职业学习环境,职业教育教师在课上着重讲解课本基础知识点,所以忽略了学生实际应用以及职业训练的学习环境,所以学生的学习思维中缺少的惯性应用。例如,职业英语教学过程中母语的影响作用力也是非常严重的,职业教育部分学生的口语得不到有效提高,一部分原因是母语的影响,会常常将母语的表达方式套用在环境当中。职业教育年龄阶段是自我意识成熟阶段,逐渐增涨的是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所以在这一阶段学生实际应用一般都是很难表达的,一方面是母语影响,一方面是心理影响,害怕自己情景以及职业的应用不正确,从而出现错误丢面子。在职业教育课程管理上,加强弹性学制和学分制,鼓励半工半学,实现工学结合,达到“教学做合一”的效果。
(三)完善职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队伍建设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建设: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经验、具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以及职教相关的领导与掌控能力。需要职业教师以这三点为重心转移工作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学要以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为主,重新拟定与编排教学内容与授课进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知识点难易程度水平线以内。这样的教学形式需要职业课程教师之间相互协调,以此来推动教学工作的进度,从而能够培养高中院校中教师的协调发展。
三、结语
陶行知职教思想内涵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我国现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所以陶行知的职业教育理论给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参考与支持。
参考文献:
【1】温家宝.第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N].2007.3.5
【2】通方明.陶行知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3】丁锡民.试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1.50
【关键词】陶行知;职业教育;理论;思想;启示
一、陶行知职教思想梗概
(一)职业教育与生活教育之间的联系
在陶行知的职业教育理论中将生活教育概括为与职业生活有关的职业教育,与消闲有关的职业教育、与社交生活有关的社会教育、与自然界相关的职业教育,也可以说职业教育是生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于生活教育来说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
(二)职业教育的基本目的
陶行知教育理念中将职业教育看作是“生利”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形式,在职业教育理念中陶行知对其深化概括为“凡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得谓之职业教育。”从“生利”的角度来分析可以看作是是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生有利之物;其二就是生有利之事。那么职业教育可以归总为是以“生利”为主要核心思想而进行的教育形式。
(三)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
首先:职业教育环境中的教师必须具备“生利”教育经验;
其次:职业教育环境中的教师必须具备“生利”教育知识;
再次:职业教育环境中的教师必须具备教育学生的“生利”教育方式。
陶行知职业教育理论中针对职业教育教师师资力量的养成有以下三点概括:
第一:招收普通学生并传授其教学经验,因材施教实行有针对的教学方式;
第二:招收职业环境中较为杰出的学生,针对其职业经验教义学术内涵;
第三:招收与延聘专门学问家与职业中之有经验者同室试教,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能够相互切磋,各自助涨教学经验以丰厚师资力量。
(四)职业教育的职业设备
陶行知职业教育理论中非常重视职业设备,这也是职业教育“生利”的前提条件,也是占有主体地位的必要条件,在陶行知职业教育理论中曾提到:“必先有种种设备,以应所攻各业之需求,然后师生乃能从事于生利。”
(五)职业教育的课程
首先,陶行知认为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以生利为主;
其次,陶行知职业教育理论中提到职业学校的课程要遵从“一事”之始终为一课;
再次,职业教育应该实行小班教学;
最后,陶行知职业教育理论中要求职业教育课程要分为两个部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六)职业教育的学生主体地位
第一,陶行知在职业教育理论中多次强调的都是引导学生的职业学习兴趣,这需要职业教师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与经验;
第二,陶行知职业教育理论中比较重视学生的试习;
第三,陶行知职业教育理论中的思想主干线是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与职业知识指导,从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定的基础。
二、陶行知职教思想对当前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使职业教育目标定位清晰准确
首先:职业教育基本目的是能够使无业者拥有自己的职业,使工作者能够热爱自身行业;
其次: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职业教育需要以社会、劳动以及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为主要拓展方向,有效区分于普通教育;
最后:职业教育一方面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个人技能,另一方面还必须重视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养成。
(二)强化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建设
课上是纯重点知识的梗概讲解,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而且知识的多变性导致学生降低了学习效率。学生缺乏职业学习环境,职业教育教师在课上着重讲解课本基础知识点,所以忽略了学生实际应用以及职业训练的学习环境,所以学生的学习思维中缺少的惯性应用。例如,职业英语教学过程中母语的影响作用力也是非常严重的,职业教育部分学生的口语得不到有效提高,一部分原因是母语的影响,会常常将母语的表达方式套用在环境当中。职业教育年龄阶段是自我意识成熟阶段,逐渐增涨的是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所以在这一阶段学生实际应用一般都是很难表达的,一方面是母语影响,一方面是心理影响,害怕自己情景以及职业的应用不正确,从而出现错误丢面子。在职业教育课程管理上,加强弹性学制和学分制,鼓励半工半学,实现工学结合,达到“教学做合一”的效果。
(三)完善职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队伍建设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建设: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经验、具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以及职教相关的领导与掌控能力。需要职业教师以这三点为重心转移工作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学要以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为主,重新拟定与编排教学内容与授课进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知识点难易程度水平线以内。这样的教学形式需要职业课程教师之间相互协调,以此来推动教学工作的进度,从而能够培养高中院校中教师的协调发展。
三、结语
陶行知职教思想内涵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我国现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所以陶行知的职业教育理论给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参考与支持。
参考文献:
【1】温家宝.第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N].2007.3.5
【2】通方明.陶行知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3】丁锡民.试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