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高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就目前的古诗词教学情况来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收到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文章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古诗词鉴赏教学。
一、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
古诗词具有短小精练的特点,因此这类作品往往也比较难理解。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古诗词是非常枯燥的,这是因为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为了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教师要丰富教学的形式,针对不同的文本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考虑到诗词鉴赏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美,而作者通常也会在创作的过程中描写景物、抒发情感,教师就要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美。
比如,在讲解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插入这样的图片和句子: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这幅图片和下面配的文字其實与《归园田居》(其一)并不直接相关。教师是想借此引导学生联想起初中学过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记》其实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年少时,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他却生活在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人民苦不堪言。在这样的环境下,陶渊明根本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世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如果说《桃花源记》描摹的是陶渊明心中的理想世界,那么《归园田居》(其一)抒发的就是他对官场现实的厌恶之情。将两部作品联系起来阅读,学生就能更好地体会诗歌中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思想美。
二、抓住重点,引导学生鉴赏诗歌
教师想让学生鉴赏诗歌,就必须抓住重点,带领他们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意象是作者用来寄托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意象,培养他们感知美的能力。
比如,在讲解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朗读作品,然后找出本首词中的所有意象。他们找到了以下意象:
风 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教师可以提问:“观察这些意象,大家可以发现什么?”有的学生说:“我发现它们大都带有悲凉的色彩。”的确,晚来的急风、南飞的大雁、枯萎的黄花以及雨打梧桐的场景,让人感觉到悲苦忧伤。抓住这些意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这些景物重新进行排列组合,将《声声慢·寻寻觅觅》改写成一篇散文,并与词作对比,说说词作美在哪。
学生习作:
端着一杯淡酒,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哀怨的声音划破天际,也唤醒了麻木已久的心。“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也像我一样失去了伴侣吗?也像我一样,余生要辗转飘零吗?
园中的菊花堆积了满地,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颜色和香味。那个曾经为我摘花的人去哪儿了?独自守着窗,看天边云卷云舒,自己该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淅淅沥沥的雨落下来,好像人的眼泪,滴落在梧桐叶上。都说梧桐寄相思,那雨打梧桐的声音又一次勾起了我的回忆。那凉凉的秋雨好像不是打在叶上,而是打在我的心上……
学生对词作进行了扩写和改写。通过对比,他们发现李清照的词作更美。词作非常精炼,能用最少的语言描绘出最美的风景,传递出最浓的愁情。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古诗词中的物象往往带有作者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能感受到这些意象的美。
之后,教师可以适时的补充名家的点评,帮助学生更好地鉴赏诗歌。
朱靖华《李清照词鉴赏·〈声声慢〉赏析》:这首词在艺术方法上的主要特点,是把握了女主人公内在心绪和外界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进行了“滚雪球”般的推进描写。女主人公的主观情感和心理活动的每一个波澜起伏,全与客观景物的更迭发生密切的配合,一句扣紧一句,一事沾连一事,在心境与物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矛盾的不断扩大过程中,把愁绪愈积愈浓、愈结愈大,最后达到难以遏制的地步,而使人有九曲回肠、愁肠百结之感。
古诗词凝聚了古人的智慧,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研究教材,采用合适的方法,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充分展现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鉴赏古诗词的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高级中学 )
一、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
古诗词具有短小精练的特点,因此这类作品往往也比较难理解。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古诗词是非常枯燥的,这是因为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为了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教师要丰富教学的形式,针对不同的文本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考虑到诗词鉴赏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美,而作者通常也会在创作的过程中描写景物、抒发情感,教师就要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美。
比如,在讲解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插入这样的图片和句子: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这幅图片和下面配的文字其實与《归园田居》(其一)并不直接相关。教师是想借此引导学生联想起初中学过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记》其实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年少时,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他却生活在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人民苦不堪言。在这样的环境下,陶渊明根本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世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如果说《桃花源记》描摹的是陶渊明心中的理想世界,那么《归园田居》(其一)抒发的就是他对官场现实的厌恶之情。将两部作品联系起来阅读,学生就能更好地体会诗歌中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思想美。
二、抓住重点,引导学生鉴赏诗歌
教师想让学生鉴赏诗歌,就必须抓住重点,带领他们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意象是作者用来寄托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意象,培养他们感知美的能力。
比如,在讲解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朗读作品,然后找出本首词中的所有意象。他们找到了以下意象:
风 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教师可以提问:“观察这些意象,大家可以发现什么?”有的学生说:“我发现它们大都带有悲凉的色彩。”的确,晚来的急风、南飞的大雁、枯萎的黄花以及雨打梧桐的场景,让人感觉到悲苦忧伤。抓住这些意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这些景物重新进行排列组合,将《声声慢·寻寻觅觅》改写成一篇散文,并与词作对比,说说词作美在哪。
学生习作:
端着一杯淡酒,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哀怨的声音划破天际,也唤醒了麻木已久的心。“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也像我一样失去了伴侣吗?也像我一样,余生要辗转飘零吗?
园中的菊花堆积了满地,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颜色和香味。那个曾经为我摘花的人去哪儿了?独自守着窗,看天边云卷云舒,自己该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淅淅沥沥的雨落下来,好像人的眼泪,滴落在梧桐叶上。都说梧桐寄相思,那雨打梧桐的声音又一次勾起了我的回忆。那凉凉的秋雨好像不是打在叶上,而是打在我的心上……
学生对词作进行了扩写和改写。通过对比,他们发现李清照的词作更美。词作非常精炼,能用最少的语言描绘出最美的风景,传递出最浓的愁情。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古诗词中的物象往往带有作者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能感受到这些意象的美。
之后,教师可以适时的补充名家的点评,帮助学生更好地鉴赏诗歌。
朱靖华《李清照词鉴赏·〈声声慢〉赏析》:这首词在艺术方法上的主要特点,是把握了女主人公内在心绪和外界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进行了“滚雪球”般的推进描写。女主人公的主观情感和心理活动的每一个波澜起伏,全与客观景物的更迭发生密切的配合,一句扣紧一句,一事沾连一事,在心境与物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矛盾的不断扩大过程中,把愁绪愈积愈浓、愈结愈大,最后达到难以遏制的地步,而使人有九曲回肠、愁肠百结之感。
古诗词凝聚了古人的智慧,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研究教材,采用合适的方法,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充分展现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鉴赏古诗词的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高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