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经非常道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loe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心/五年积累的两年薄发
  用新/紧随市场的五次增删
  用专/专家顾问的全程指导
  用情/关注财富背后的生活
  用意/创造钱经人智慧财富
  这是《钱经》财富生活丛书打头阵的《基金非常道》上市宣传语,短短五句话,已经将两年来的重重艰辛隐没其中。勃兰特·罗素说,历史总是使人意识到,人类事务中没有定论,不存在静态的完美和将被我们得到的最高的智慧。这本书还处于胚胎阶段时,我们已经意识到,基金投资同样不存在静态的完美,以及所谓的最高智慧——而恰好大多数的中国基金投资者还远远没有接触到这一事实。2007年常常被称为“理财元年”,投资渠道匮乏的中国投资者第一次集体品尝到了专家理财的美妙滋味,而在此之前,只有财富意识觉醒更早的投资者才能清晰的描述出“什么是基金”,作为《钱经》人的“福利”,《钱经》的读者们已经早早地经历了这个认识过程,直接进入“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第三阶段。“为什么不让更多的人了解基金投资的真相呢?”随着《钱经》编辑们的异口同声,《基金非常道》应运而生。
  
  从“菜鸟玩转基金”出发
  
  翻开过去几年的《钱经》杂志,几乎能勾勒出一条中国基金行业的发展史,基金的热销伴随着读者对《钱经》的抢购,让我们知道,在那个火热年代,每个人对基金知识如饥似渴,但基本还处于初级阶段。当时《钱经》杂志的“理财学院”栏目以“菜鸟玩转基金”为主题,受到热烈追捧。只两年光景,市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投资者对于基金的认识,也不像两年前那样肤浅。除了在常识上的把握,对于基金投资的技巧也有了深刻的认识。这可以从《钱经》的另一个热门栏目“你的基金我来评”的变化上看出端倪。
  
  你知道的关于基金的一切都是错的
  
   “你的基金我来评”是《钱经》与德圣基金这家第三方基金评级机构合作的栏目,每期由德圣基金研究的老总江赛春先生对一到两位读者的基金组合进行点评。我们惊诧地发现,投资者正在迅速成熟,他们的提问能力和对问题解答的判断能力不容小觑。对此,《钱经》也专门撰文对一些大家关心的基金投资问题进行专题解读。较之于市面上汗牛充栋的基金投资基础读物,我们觉得应该出版一部无限接近基金本质的读物,让读者、投资者首先对产品,其次对市场有更深刻与本质的认识;也唯有了解本质,才能让投资者更灵活的“驯服”基金这一产品,因为基金是通往财务自由的捷径。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基金非常道》应运而生。相比于当年的“菜鸟玩转基金”,我们已经实现了从“表象”到“本质”的跃升,这是《基金非常道》的一条逻辑线。
  
  定位的蓝海
  
  在与全书顾问国投瑞银基金公司的合作中,我们数次易稿,最终在2008年12月确定下来全书的调子:颠覆、麻辣、实用、启发。在书籍定位上,我们遗憾地放弃了初级投资者,把所有注意力转向了中高级的基金投资人,他们可能是“基龄”两年以上的准成手、银行渠道经理、或者业内人士,在众多的“入门”、“知识手册”一样的基金丛书中,我们也许找到了一片蓝海。于是笔者在上一个圣诞节前写下了一个重构计划。
  
  阉割与磨合
  
  惨烈的删改集中在2009年的阳春三月,由于与专业顾问国投瑞银基金公司的立场、表达存在差异,基金书团队的六人小分队几乎重写了50%的内容。在专业顾问的眉批上,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批注:这个说法没有数据支持,不能以常识判断;这样的表述略显轻率;文字过于负面,让读者对基金行业失去信心……
  从最初“被阉割”的反感到对专业精神的释怀,文字定稿后我们发现如果没有一个苛刻的顾问,从专业出发引导我们,《基金非常道》也许只会是一本标记着“似是而非”、“马马虎虎”的惯常理念丛书而已。再次感谢国投瑞银基金,感谢专业精神。
  
  MT风格延续
  
  从2004年的青涩到2009年的专业内容时尚表达,《钱经》也同样经历了数次脱胎换骨,到如今,MT(moneytalks)风格俨然成为理财杂志的标杆。
  相比于一成不变的理财内容,我们更喜欢从话题入手。《基金非常道》很好地继承了这一点。我们没有从普适的基金知识体系开始,而是直接从数十个话题起步,直击成熟基金投资者最关心也最疑惑的“基金之道”,比如,基金经理一定能抓到黑马吗?在中国,长期投资是不是笑话?为什么我们总是卖掉上涨最快的,保留亏损最多的基金?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描摹和解读,是这本书的特色之一。而提供解决方案的同时,我们致力于澄清一些基金投资似是而非的东西,从而接近基金的本质。这些问题,是在这几年的积淀中我们消化和挖掘出来的,也反映了《钱经》对于基金投资的自我思考。可以说,《基金非常道》的出版是一次基金投资再教育的过程,更是使投资者教育从基础教育向专业教育转型的开端。
  当然,《钱经》最擅长的莫过于专业的内容深入浅出。在《钱经》的第一本书籍出版物《蚂蚁雄兵》中,我们虚拟了一个叫做多多的蚂蚁,以童书的笔调讲述了多多从一个月光女神变成理财高手的故事,其中涉及的“定期定额投资”专业概念在简单的漫画、图表包裹之下显得简单易行。这一优良传统在《基金非常道》中发扬光大,在与出版社的成本谈判中,我们争取到了第三部分“图解基金”的四色印刷,在这一部分中,活泼的图解模式让读者大呼过瘾,“没想到基金可以变成球队,这让我一下子记得了各种基金的类型,一点都不费劲”,一位读者如此评价。
  杂志、定制杂志、书籍、音像出版物……我们期待《钱经》杂志的衍生交易。
  
   (作者单位:华商杂志总社)
其他文献
摘要: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新媒体”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新闻界、学术界和科技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近年来,以互联网和手机为用户终端的新媒体传播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将人们置身于信息的包围之中,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可接受的信息资源。新媒体对人们的生活越是具有正面的便利作用,越是可能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面对这些负面影响,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这些问题,真正做到扬新媒体之所长避新媒
期刊
《中国出版年鉴》是新闻出版总署主管、中国版协主办、中国出版年鉴社编辑出版的一部大型工具书。2010年是《中国出版年鉴》创刊30周年,它不仅是一部具有实用价值的权威性工具书,也是世界了解中国出版的一个重要窗口,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  2009年《今传媒》杂志出版共十二期,总刊文700余篇,其中《新闻出版业改革及面临的问题》、《期刊主编在“改制”中的着力点》、《3G开启“动网文化产业”新时代》、《改
期刊
2008年5月杭州推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作为享受“同城同待遇”的萧山区,是否也要推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被报社列为关注的重点。2009年10月,萧山区推行公共自行车调查论证工作正式启动。2009年11月~12月,《萧山日报》运用公共新闻的理念,通过对“关注公共自行车”系列报道运作模式的创新,使党政机关、媒体、市民“三位一体”都热起来了,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以萧山能否推行公共自行
期刊
我们要为方兴未艾的网络信息技术鼓掌!因为相较传统媒介而言,其赋予公众的无疑是最透明的知情权与最广泛的话语权,虽然其传播过程中也涉及需要规避的种种元素。作为网络世纪的新世纪,网络为我们提供的不仅是丰富、清晰且源源不断的信息资源,而且将社会监督、话语表达、公权参与丝丝入扣地注入到我们可触可及的点滴之中,这正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时代而言的跨越式进步!  与柏拉图理论下贤者治国(即精英治国)的传统社会相较,亚
期刊
2010年,是“十一五”时期的收官之年,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正确导向,积极抓住战略机遇,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新闻出版业继续保持和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和强大活力。    高举旗帜,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部署,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取
期刊
本文选取了《参考消息》和《南方周末》中有关“绿坝-花季护航”的两篇新闻报道为样本,以消息源作为切入点来分析两份报纸在运用转述内容时的方式、方法,以及带来的结果。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报道者在报道前已经对新闻源进行了把关、筛选,进而用转述的内容支撑自己的态度和意见。    理论框架    1979年英国语言学家Roger Fowler和Gunther Kress首次提出了批评语言学这一概念:关于语篇分析
期刊
近日,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李彬教授应笔者之约,就其《中国新闻社会史》一书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他说,该书的写作“其实是无心插柳”。2001年,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调入清华大学传播系时,他没想到自己会跟中国新闻史的研究和教学扯上关系。当时系里新闻史方面的师资很缺乏,他也“被迫”从比较熟悉的国外新闻传播学领域转入相对陌生的中国新闻史的研究和教学,而这一干就是八年。在这八年的教学过程中,他先后经历了
期刊
盛沛林是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编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95规划军事学重点课题”《军事新闻学概论》[1]。他的专著《军事新闻散论》中有一篇论文叫《一剑封喉的杀手锏——传媒战》[2],阐述得非常到位,让人不得不信服其观点。不过,有个文字上的小事,笔者想请教盛教授:这里用“杀手锏”正确吗?“撒手锏”=“杀手锏”吗?    一、语言实践及权威词典释义    为了求证,笔者翻阅了一下《军
期刊
2009年,世纪华文沿用SIS报刊研究体系和SRR研究系统,对全国报纸发行市场做了连续性监测,研究的内容主要分报纸发行和读者研究两个角度,其中,发行部分细分为零售发行与订阅发行(含家庭订阅和单位订阅)。依据调研数据,我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北京、上海、南京、珠三角地区、沈阳的报刊发行作为典型案例,对都市报进行分析。    北京都市报:零售市场强弱悬殊,订阅市场竞争激烈    北京是都市报种类众多、报业
期刊
如何化解社会发展中的矛盾,是舆论引导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2009年6月,《荆门晚报》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力,创新推出“交警的哥换位体验”活动,全程追踪报道,刊登文图50多篇(幅),对构建城市和谐交通进行了有益探索。    缘起:构建和谐交通    湖北省第十三届全运会将于2010年10月在荆门市举行,这将是荆门建市以来承办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因此,荆门市提出了“迎省运盛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