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语文教学不但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生也学的很苦、很累,在很多地方无情的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致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呆板,无新鲜活力。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语文,并能提高语文学习效益呢?我认为作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即要教给学生点金术,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的能力的提高!才能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教学 新课标 语文素养 点金术
一、 基础知识和语言积累
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修辞和语言的运用等,学生在学习语文字和词等基础知识的时候,往往觉得是最无味的了,认为难学难记,可字和词的学习是语文的基本素养的重要方面,那么教会学生学习就尤为重要!在讲授字的知识时候,不能简单的教会学生该字如何认、如何写,可以运用联系的方法,对比等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例如:学生对:“戌”、“戍”、“戊”三给字很容易混淆,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的区别,学生很快的看出里面有的是点,有的是横,有的没有,这时我教给学生一个顺口溜:“点SHU、横XU、空心WU”,这样学生就能很快认出这三个字,而且决不会认错了。由此我还告诉学生,许多字都可以运用这方法,就会不断扩大自己的识字量!并且鼓励学生自己去编,去发现,去创新,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评比,这样学生在学习字的知识再也不是枯燥的了,效果很好!
在学习词语和句子的时候,教师也可以举例并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主动学习的快乐!比如在介绍修辞的时候,有的学生觉得借喻和借代不好区别,我就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我提示学生可以根据定义用图表方法来看出他们的区别,很快有学生就画出两个图,一个是一个大圆里面有个小圆,一个是两个不包含的两个圆,我让他来讲,为什么这样画,他说借代是用部分代替全体,所以是包含关系。而比喻是把一个事物比成另一个事物,所以是相似关系,这样一说,同学们都明白了。我这时因势利导,告诉学生学习是完全可以在轻松愉快中获得,关键要找对方法!
二、 阅读
我在教授阅读的时候,并不是急着去讲授课文,而是教会学生阅读,告诉他们不同文体的文章应该如何读,怎样才能收获。比如在讲授记叙文和散文的时候,我告诉学生读这类文章一定要有所得!每篇文章都有我们学习的地方,在读这类文章时,可以从这样几方面去领会:1.首先通读课文,初步领会文章的主旨。这是一篇文章的核心,依据这核心,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2.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同时去分析课文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也就是能得到什么收获?比如教说明文时候,我会根据说明文特点先告诉学生这类文体的特点以及在学习中应该掌握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课前先教会他们如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后,再上新课。而每一课又有自己的特点,我先让学生自己预习,告诉他们怎样预习,要求他们一定要预习两遍,先看预习提示,仔细领会里面的文字,要圈出重点的提示语。这往往是理解文章的钥匙!然后再粗读文章,了解内容,再结合可后练习,带着问题去预习,看能解决多少,用笔做好记号,对不明白的问题留者和老师、同学讨论!也可以借助网络查有关资料。最后看看自己对文章能提出什么问题。通过以上准备工作,上课效率就大大的提高了。比如我在讲授《大自然的语言》的时候,我让学生先看预习提示:“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也有它自己的“语言”。研究这种“语言”的科学叫做物候学。”我让学生默读并思考它给我们提示些什么,引导他们明确第一句话中“有它自己”,提示了本文标题采用的是比拟的修辞手法,后面一句话回答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再读第二句话“想一想,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把一门复杂的学科介绍清楚的?”启示他们回答句中的“准确的语言”、“ 清晰的条理”给我们提示了本文的写作特点;而句中的“介绍”又给我们提示了本文的文体是说明文;句中的“物候学”“一门复杂的学科”又提示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通过阅读提示,学生就能带者问题进入学习了。通过平时的反复训练后,我的学生几乎都入了“读懂预习提示”的门。这样,讲究了教法,也让学生懂得了学法。
对文章后的练习题,我一般都要求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一起去解决,将课后练习分散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灵活处理,有的则置于课前,结合在预习中,或纳入布置给学生的自学提纲中。又如《大自然的语言》的练习一,对本文介绍的物候学知识给出了4个小题,我让学生学课文前先看课后习题,再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要忠实原文,对解决不了的问题放在大家学习时再一起学习!并要求学生能自己提出问题,并且是大家也许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联系实际提出问题,把知识运用于现实中去。
练习二是对说明句子含义的理解,我把它放在课堂学生讨论说明文语言的时候解决,并举一反三让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告诉学生在学写说明文时要注意的事项。这种穿针引线的教法,既有利于对句子的理解,有益于培养学生仔细阅读的习惯,也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在文章学习中解决问题!
三、 诗歌教学
诗歌教学中,感受意境是重点也是难点。我告诉学生理解诗歌的方法,比如:(1)熟读法。在朗读中体会作者
思想感情。(2)结合诗人时代背景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3)抓关键字词体会诗歌深刻的内涵。(4)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节奏美等。
例如在上《观沧海》时,我让学生课前收集了一些曹操的故事,还有人物生平及写作背景介绍,请同学们上课时用5分钟的时间自由浏览一番,然后说说对曹操的初步印象,用一句概括出来,在上课与同学们交流。学生交流后,我再在多媒体上展示详细资料,学生倍感兴趣。
在“识人”之后,我引导学生“解诗”。我播放《观沧海》朗读视频,慷慨激昂,声势夺人,为感受诗歌思想感情提供了媒介;学生借助书上的词语解释,读懂这首诗的意思;理清诗歌写作思路;然后放声自由朗读,把这首诗背下来。
在“感受意境”环节,我让学生观看“图片仓库”(收藏多幅不同的海图,点击时放大并配海浪音效),借助图片想象曹操笔下的沧海图; 并让学生借助诗歌关键字句理解诗歌内涵,“大海”这个意象在本诗中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并发言,用自己的话描绘心目中的沧海,描绘“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曹操形象,体会作者胸藏日月、怀抱天下的英雄情怀。通过这样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四、 作文
作文的提高非一日之功,但写作有一定的方法,比如作文如何选材,如何组织材料,如何确立中心,如何写作应该都是有一定方法可循的。记叙文如何能做到以情动人,说明文利用什么方法和顺序才能把事物介绍清楚,议论文如何把自己观点表述出来等,都需要教师把方法介绍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知道如何写作。我是把作文教学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认为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写作!光凭每星期某节课来教学,是绝对不够的!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会及时把好的方法及时告诉给学生。比如《社戏》一文作者在写景的时候用了“以静写动”的方法,把景物描写写活了,我用了同样的方法,也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讲授不同文体的文章时候,我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写作的不同的方法,进而加以运用。我还告诉学生,多读书,只有多读书,文思才能够如泉涌!也只有多读书,才能妙笔生花!所以我要求学生每学期必须有一定数量的阅读,并且要做好读书笔记。教会她们要多读、多想、多练、多观察。通过以上种种方法,学生写作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要想改变过去低效的现状,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作者单位:攀枝花市仁和区大河中学)
编辑/游嘉宜
【关键词】教学 新课标 语文素养 点金术
一、 基础知识和语言积累
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修辞和语言的运用等,学生在学习语文字和词等基础知识的时候,往往觉得是最无味的了,认为难学难记,可字和词的学习是语文的基本素养的重要方面,那么教会学生学习就尤为重要!在讲授字的知识时候,不能简单的教会学生该字如何认、如何写,可以运用联系的方法,对比等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例如:学生对:“戌”、“戍”、“戊”三给字很容易混淆,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的区别,学生很快的看出里面有的是点,有的是横,有的没有,这时我教给学生一个顺口溜:“点SHU、横XU、空心WU”,这样学生就能很快认出这三个字,而且决不会认错了。由此我还告诉学生,许多字都可以运用这方法,就会不断扩大自己的识字量!并且鼓励学生自己去编,去发现,去创新,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评比,这样学生在学习字的知识再也不是枯燥的了,效果很好!
在学习词语和句子的时候,教师也可以举例并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主动学习的快乐!比如在介绍修辞的时候,有的学生觉得借喻和借代不好区别,我就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我提示学生可以根据定义用图表方法来看出他们的区别,很快有学生就画出两个图,一个是一个大圆里面有个小圆,一个是两个不包含的两个圆,我让他来讲,为什么这样画,他说借代是用部分代替全体,所以是包含关系。而比喻是把一个事物比成另一个事物,所以是相似关系,这样一说,同学们都明白了。我这时因势利导,告诉学生学习是完全可以在轻松愉快中获得,关键要找对方法!
二、 阅读
我在教授阅读的时候,并不是急着去讲授课文,而是教会学生阅读,告诉他们不同文体的文章应该如何读,怎样才能收获。比如在讲授记叙文和散文的时候,我告诉学生读这类文章一定要有所得!每篇文章都有我们学习的地方,在读这类文章时,可以从这样几方面去领会:1.首先通读课文,初步领会文章的主旨。这是一篇文章的核心,依据这核心,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2.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同时去分析课文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也就是能得到什么收获?比如教说明文时候,我会根据说明文特点先告诉学生这类文体的特点以及在学习中应该掌握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课前先教会他们如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后,再上新课。而每一课又有自己的特点,我先让学生自己预习,告诉他们怎样预习,要求他们一定要预习两遍,先看预习提示,仔细领会里面的文字,要圈出重点的提示语。这往往是理解文章的钥匙!然后再粗读文章,了解内容,再结合可后练习,带着问题去预习,看能解决多少,用笔做好记号,对不明白的问题留者和老师、同学讨论!也可以借助网络查有关资料。最后看看自己对文章能提出什么问题。通过以上准备工作,上课效率就大大的提高了。比如我在讲授《大自然的语言》的时候,我让学生先看预习提示:“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也有它自己的“语言”。研究这种“语言”的科学叫做物候学。”我让学生默读并思考它给我们提示些什么,引导他们明确第一句话中“有它自己”,提示了本文标题采用的是比拟的修辞手法,后面一句话回答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再读第二句话“想一想,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把一门复杂的学科介绍清楚的?”启示他们回答句中的“准确的语言”、“ 清晰的条理”给我们提示了本文的写作特点;而句中的“介绍”又给我们提示了本文的文体是说明文;句中的“物候学”“一门复杂的学科”又提示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通过阅读提示,学生就能带者问题进入学习了。通过平时的反复训练后,我的学生几乎都入了“读懂预习提示”的门。这样,讲究了教法,也让学生懂得了学法。
对文章后的练习题,我一般都要求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一起去解决,将课后练习分散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灵活处理,有的则置于课前,结合在预习中,或纳入布置给学生的自学提纲中。又如《大自然的语言》的练习一,对本文介绍的物候学知识给出了4个小题,我让学生学课文前先看课后习题,再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要忠实原文,对解决不了的问题放在大家学习时再一起学习!并要求学生能自己提出问题,并且是大家也许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联系实际提出问题,把知识运用于现实中去。
练习二是对说明句子含义的理解,我把它放在课堂学生讨论说明文语言的时候解决,并举一反三让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告诉学生在学写说明文时要注意的事项。这种穿针引线的教法,既有利于对句子的理解,有益于培养学生仔细阅读的习惯,也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在文章学习中解决问题!
三、 诗歌教学
诗歌教学中,感受意境是重点也是难点。我告诉学生理解诗歌的方法,比如:(1)熟读法。在朗读中体会作者
思想感情。(2)结合诗人时代背景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3)抓关键字词体会诗歌深刻的内涵。(4)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节奏美等。
例如在上《观沧海》时,我让学生课前收集了一些曹操的故事,还有人物生平及写作背景介绍,请同学们上课时用5分钟的时间自由浏览一番,然后说说对曹操的初步印象,用一句概括出来,在上课与同学们交流。学生交流后,我再在多媒体上展示详细资料,学生倍感兴趣。
在“识人”之后,我引导学生“解诗”。我播放《观沧海》朗读视频,慷慨激昂,声势夺人,为感受诗歌思想感情提供了媒介;学生借助书上的词语解释,读懂这首诗的意思;理清诗歌写作思路;然后放声自由朗读,把这首诗背下来。
在“感受意境”环节,我让学生观看“图片仓库”(收藏多幅不同的海图,点击时放大并配海浪音效),借助图片想象曹操笔下的沧海图; 并让学生借助诗歌关键字句理解诗歌内涵,“大海”这个意象在本诗中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并发言,用自己的话描绘心目中的沧海,描绘“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曹操形象,体会作者胸藏日月、怀抱天下的英雄情怀。通过这样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四、 作文
作文的提高非一日之功,但写作有一定的方法,比如作文如何选材,如何组织材料,如何确立中心,如何写作应该都是有一定方法可循的。记叙文如何能做到以情动人,说明文利用什么方法和顺序才能把事物介绍清楚,议论文如何把自己观点表述出来等,都需要教师把方法介绍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知道如何写作。我是把作文教学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认为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写作!光凭每星期某节课来教学,是绝对不够的!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会及时把好的方法及时告诉给学生。比如《社戏》一文作者在写景的时候用了“以静写动”的方法,把景物描写写活了,我用了同样的方法,也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讲授不同文体的文章时候,我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写作的不同的方法,进而加以运用。我还告诉学生,多读书,只有多读书,文思才能够如泉涌!也只有多读书,才能妙笔生花!所以我要求学生每学期必须有一定数量的阅读,并且要做好读书笔记。教会她们要多读、多想、多练、多观察。通过以上种种方法,学生写作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要想改变过去低效的现状,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作者单位:攀枝花市仁和区大河中学)
编辑/游嘉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