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钤旧藏戴震《沈学子文集序》手稿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ei_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戴震是清代学术中的一座高峰,是乾嘉考据学派成就最高的学者,梁启超称他为“前清学者第一人”,精于音韵、文字、历算、地理,又进而阐明义理,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有所批判,深远地影响了晚清以来的学术思潮,后来章太炎、梁启超、胡适等思想家论及清代学术时,无一不从戴震入手。
  戴震不及而立之年便写出《六书论》《考工记图注》《尔雅文字考》等学术开山之作,及至他三十三岁带自己的作品进京时,京师文坛领袖纪晓岚一见他的著作便惊为天才,当时学术名流钱大昕等人也对他的学问称赞有加。之后,戴震开创了乾嘉考据学派之“皖派”,王念孙、段玉裁等学术大家均是戴震高足,戴震在学界的影响一时无双。五十三岁时仍为白衣的戴震,因其极高的学术声望被乾隆召为《四库全书》修纂官,破格参加殿试,赐同进士出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这在有清一代是极为罕见的恩遇。
  沈学子,即沈大成(1700-1771),字学子,号沃田,江苏华亭人。精通经史百家之书,及九宫、纳甲、天文、乐律、九章诸术,一生曾校订多部典籍,晚年游学维扬,客运使卢见曾所,交惠栋、戴震、王鸣盛等学术大家,学业益砺,被称为“一代通儒”。戴震在《序》中赞许道:“治经之士,得聆一语言,可以通古,可以与几于道”。
  《沈学子文集序》是一篇体现戴震训诂学思想的重要文献,收录于《戴震文集》。文中戴震提出:“凡学始乎离词,中乎辩言,终乎闻道 。”体现了他从文字训诂与语言分析入手来重新解释儒家经典的哲学意义,以语言学的实证方式追求哲学的形上之道的治学理念,是戴震哲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极具文献价值。大量思想史专著和发表于核心期刊的文章对此序多有引用,如侯外庐的《中国思想史》、郭在贻的《训诂学》等。现有的《戴震文集·沈学子文集序》一篇中有多处错讹,德轩此次上拍的原稿将成为更误正讹的重要依据。
  此件作品系朱启钤旧藏,跋文显示此件作品乃沈大成后人赠于朱启钤。朱启钤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1919年代表北方政府参与南北议和,新中国成立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留心文献,藏书颇多,故此件戴震手稿得以保存下来。戴震真迹难得一见,此件承传有绪的学术手稿,堪称孤品,藏家宜珍视之。
其他文献
曾锦溪,1987年5月生于福建省平和崎岭。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首届国学班班委、福建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福建省人民政府表彰书法家、北京水墨公益基金会提名“福建十大青年书法家”之一、泉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2012泉州市年度文化人物。书法作品获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二等奖、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二等奖、全国首届书法临帖作品展优秀作品(最高奖)、第四届中国书坛
期刊
刘学柱,江西万安人,号万安居士,别署万福,斋号思晋堂,毕业于井冈山大学艺术系和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幼承家学,自幼酷爱书法,后师历代名家碑帖,自研至今。作品曾入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第四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高恒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书画展、“冼夫人奖”全国书法艺术
期刊
在中国书法家论坛关注万福道兄作品久矣。此次作品展较前些年的作品展而言,万福兄有了更多对书法的自我领悟和个性语言,足见其用功之深、善悟之至。  观其书作,感慨有三:  其一,勤学善悟。我对书作的第一感觉就是书出有宗。书法创作讲究“言有宗,事有君”,楷书更是如此。楷书之难,难在书家临写的法度和坚持。很多同道无法做到废纸三千,总想的是另辟蹊径。万福兄的书法能有今天的面貌,对传统的临摹是下足了功夫,临池不
期刊
苏然,中国当代杰出的女性玉雕大师,其玉雕作品个性分明,与我平时所看到的海派玉雕作品相比又是另外一番风味,让人回味悠长。如法相庄严、手印吉祥的佛教造型系列,时尚精致、造型优雅的近现代题材系列,激发爱国热情的锦绣山河系列,有寓教于玉、以玉言德的国学运用系列,中正典雅、恢弘大气的宫廷风格系列,化腐朽为神奇的浆石巧雕系列。美奂绝伦,令人赏心悦目,可谓是精工巧琢王者范,端庄大气成一家。  苏然的作品里是满满
期刊
宋元鹏,美术硕士、副教授。先后毕业于山东枣庄学院、曲阜师大、中央美院。现任枣庄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国家教育部书画考级鲁南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专著及教材25部。书画作品获中国美协、书协、文化部等主办的展览60余次奖项。百余幅作品被国务院侨联、中国历史博物馆、福建省美协、山东省文明办、英国皇室等机构及国内外收藏家收藏。主持少林寺大型壁画工程、香港鲁班国际投
期刊
砚作正圆形,砚面大于砚底,砚体自上而下收缩内敛。砚缘宽阔,砚堂雕琢饱满,略微凸起,砚岗过渡自然流畅,砚背深凹。砚石质为龙尾山鱼子石,青黄色底板上密布黑色鱼子纹,色调古雅,质地细润。整砚制作规整,磨砻精细。砚池中有墨锈斑驳,锃亮如漆,涤之不去,平添几分古意。  早些年,我在婺源龙尾山砚山村“玉铭砚斋”吴玉民、吴金花伉俪的协助下,曾于砚山村附近的茶树园下的宋代砚作坊废料堆积层里,采集到部分在制作过程中
期刊
朱文涛,号雪轩,以号行,浙江绍兴人,哈埠早期篆刻家。有《雪轩印存》两册。  有关朱文涛生平资料不多,今所见者,有满洲遗老荣厚作《雪轩印存》序跋及缘起,并半园老人张朝墉题诗一首,虽然如此,但已可略知朱文涛之一生行迹也。  朱文涛早年尝游幕吉林,晚岁转徙滨江,其印法邓完白,取秦汉神韵,治金石文字之学以为内蓄,奏刀生趣盎然,或朴拙浑厚,或流丽妍秀,腾跃方寸石上,不让西泠诸家,可与赵叔孺、吴昌硕为抗手,荣
期刊
李海永,1975年生,毕业于河北师大美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书画院特聘画家、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易水书画院理事、3.15书画院特聘画家。美术作品在《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多家专业报刊上发表或专版介绍,个人简历和作品编入《图说当代中国美术》。作品数次参加中国美协、中国画学会、全国政协、文化部、河北省美协、山西省美协、陕西省美协、江苏省美协、江西省美协、河南省美协、甘肃省美协、福建省美协
期刊
不独中国,前现代的各种文化,包括明治以前的日本、工业革命以前的欧洲、南北战争以前的美国,对女性都是压抑的。但压抑不代表不存在,在活动空间有限的闺阁之上、夫君之侧,女性同样有她的情感和记忆,在极其幸运和偶然的情况下,她们创造的文化被保留了下来。中国的历史故事和文学传说中,有非常多对“才女”的记述,比如唐代的鱼玄机、宋代的李清照、元代的管道升,多数情况下,对她们的传奇的描写只是古代文人的自我想象和自我
期刊
潘明,自号修川居士,浙江海宁人,毕业于浙江大学艺术学院。师法宋人,兼师自然,以花卉怡情,以禽鸟灵动,故力攻花鸟廿载。兼工带写,直追宋人。用笔求精,用墨求妙,设色明艳,气息古雅。深谙以古法制矿物颜料,自用于绘事。亦通鉴墨,蓄明清佳墨百笏。现居上海,自由画家。  今世网络交通绝盛,友朋中有网上熟稔数载而未尝晤面者,有网上相知相惜数载始克谋面而一见如故者。悉因意气相投而成莫逆焉。与修川居士潘明兄其后者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