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我们的老师在日活动中经常对每一位孩子的各种行为,给予了及时地评价。例如运用一朵小红花等诸如此类的物质表扬奖励方式,让孩子感到成功的同时获得快乐的体验,从而培养孩子自信等能力。小红花是孩子的骄傲和挚爱,一朵小红花,让多少刚来幼儿园的孩子破涕为笑,渐渐地,孩子升入中班、大班,对老师手中的小红花,不再十分感兴趣,甚至有的孩子表现为对小红花持无所谓的态度。小红花曾经的“诱惑力”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案例描述与分析】
片段一:
这是一个小小班老师在晨间谈话时的片段:小朋友,坐好啦,小红花要来找好朋友喽!小红花要找谁当好朋友呢?(用耳朵贴在小红花旁边假装听小红花讲话)。哦,小红花告诉我啦,它要找不哭的宝宝当好朋友,而且还要跟他亲一亲呢!
随即,孩子们在下面纷纷喊叫:我不哭,我不哭……老师看到孩子们对小红花发出如此积极的反应,她说:今天早上,妞妞小朋友来幼儿园不哭了,还笑着跟妈妈说再见呢,小红花要跟她当好朋友,来,奖你一朵小红花。妞妞笑嘻嘻地跑到老师那里,“小红花”贴在了脑门上,很得意地回座位给旁边小朋友看。老师用了“小红花”激励的方法,果然,这个班级的孩子入园的情绪有了大大的转变。
分析:从这个谈话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红花”对孩子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很多孩子都想得到挚爱的小红花。刚入园的孩子,由于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所以情绪比较不稳定而引发哭闹。老师们为此也采取了各样的措施,有的像妈妈一样抱抱孩子,但是这么多孩子不可能一个一个抱过来;有的拿零食哄骗孩子,为了能尽快让孩子稳定情绪,培养在园的一日生活常規,这个方法也不适于长时间运用;有的则是请出我们幼儿园中的“老将”了,那就是该片段中运用“小红花”来激励孩子。此时的“小红花”就起到了让孩子破涕为笑的作用。
片段二:
又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评选小红花的活动开始了。孩子们个个坐得端端正正,眼睛圆溜溜地盯着老师手中的小红花。老师像往常一样,对孩子进行一一评价:童童发言积极,乐于助人,小红花送给你。还有妞妞、甜甜、子畅……一下子发了很多小红花。这时候,鲍炜小朋友坐在位置上嘴里嘟囔着:我表现也很好啊,怎么这个星期又没有小红花啊?老师看了一眼说:“你上课经常和小朋友讲话,还想得到小红花。”接着老师又问小朋友:“你们说鲍炜能不能得到小红花啊?”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不能!”鲍炜只好无奈地低下了头。
下课了,家长们陆陆续续来接孩子。得到小红花的孩子一个个向家长炫耀着。只见鲍炜一下子扑到妈妈的怀里委屈地说:“妈妈,我今天又没有得到小红花。”鲍炜妈妈拉着孩子头也不回地就走出教室,并对孩子说:“有什么好哭的啊,小红花街上多得是,妈妈去买一包给你就是了。”老师望着母子俩离去的背影,许多的嘱咐和劝解已经来不及了。
分析:其实片段中的那位老师就是我自己,事后之后,我深感懊悔。其实教师通过小红花评比,意图是在调动孩子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在评价孩子过程中,为了追求理想的效果,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孩子,这对鲍炜这种较顽皮的孩子来说一时难以做到。但是,他也像其他孩子一样需要关注和鼓励,但一次又一次地失望。
片段三:这是一个科学活动《沉与浮》过程中,孩子们操作的积极性非常高,但是各个都管自己“埋头苦干”,甚至忘记了现在是上课时间。教师针对幼儿不积极探索并发言现状所采取的表扬奖励策略。
师:为什么有些积木会沉到水底,而有些积木会浮在水面上呢?
对于老师的提问只有极少数幼儿举手,老师请优优代表回答。
铭:因为有些积木是塑料做的,有些积木是木头做的。
师:你真棒,奖你一朵小红花。
铭:不会吧!都大班了,还奖我小红花,太搞笑了吧!
接着班级里传了孩子们的哄堂大笑。教师针对这个场面束手无策,只好请小朋友安静并草草收场。
分析:送大拇指、抱抱孩子、摸摸头、拉拉手,这些肢体上的语言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让他们显得有些难为情,甚至觉得这么做很幼稚。因为在他们意识里,他们是快要上小学了,觉得自己长大了,这样的奖励方式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小儿科”了。
【案例反思】
一、根据年龄特点的表扬奖励方式
幼儿年龄小,自我评价能力差,大多数幼儿是靠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进行自我认识的。从片段一中清晰可见,教师的表扬一定要指向幼儿所取得的进步或成绩等,一定要让孩子感到:因为我上幼儿园不哭了,变能干了,所以我得到了小红花。这样的奖励机制,不仅对该幼儿进行了进步的肯定,而且能激励其他幼儿要像该幼儿学习。
教师在以日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各种行为表现,对幼儿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的表扬。但是对不同年龄的幼儿表扬措施应有所侧重。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应该让孩子更关注自身的行为,而不应该吧获得物质奖励作为孩子的一种追求。例如片段三中,大班孩子认为自己得到一朵小红花的奖励很搞笑。这样小红花在两个不同的年龄段里就得到了不同的回应。因此对于大班孩子的表扬奖励,应从小班的物质为主慢慢转向精神为主。这种表扬和奖励有利于孩子良好行为的巩固,提高幼儿的自主性。
二、根据不同性格特点的表扬奖励方式
每个孩子具有不同的遗传因素、家长环境及个性特点,教师要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身边的每个孩子,公平、真诚地对待每个不同的个体,同时给予不同的表扬。片段二中,在这个小红花评选活动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这次评选活动“小红花”只发挥了表扬孩子良好表现的作用,而激励孩子进步方向和进步信心的作用丧失殆尽,而且还严重伤害了孩子,破坏了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信任、真诚的情感与关系。从而导致该家长以“买小红花”来安慰孩子。
该小朋友由于调皮而多次没有得到小红花,并在嘴里嘟囔着,觉得自己也很棒,为什么没有得到小红花。教师应该去挖掘该幼儿的闪光点和,肯定他的优点并给予奖励。然后再向他提出一个小要求,如“曜曜小朋友其他各方面都很棒,要是上课能再认真些就更了不起了”。我相信该孩子一定会有所改善的。
三、完善小红花奖励机制
片段三中小红花失去了以往的魅力。对于大班孩子的鼓励与表扬,难道就此搁置了吗?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小红花在他们心中恢复以往的魅力,并发挥它的正面作用呢?该老师通过这件事,她深深地反思并且请教了历届带大班的老师,通过讨论,她们也提出了较好的建议,应该让这个奖励机制更加完美,让它深入到孩子们幼小而稚嫩的心灵中。毕竟他们是孩子,即使到了大班仍需要我们的表扬与鼓励。以小组为单位,为小组争光,并在学期结束后,红花得最多的那组每个幼儿都能得到一份小礼物。
总之,作为教师应该更多地看到孩子的成功,评选小红花这个传统的奖励方式,我们要适时、适度、适当地利用“小红花”来促进每个幼儿“扬长”的自豪、“补短”的信心,激励着每个孩子的努力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文慧.正确发挥小红花的教育作用[J].宁夏教育.2009
[2]朱湘云.“小红花”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J]科学教育.2014(5)
[3]周洁.幼儿园“小红花”现象研究[J].考试周刊.2013(65)
[4]陈浩洁.“小红花”现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2014(3)
我们的老师在日活动中经常对每一位孩子的各种行为,给予了及时地评价。例如运用一朵小红花等诸如此类的物质表扬奖励方式,让孩子感到成功的同时获得快乐的体验,从而培养孩子自信等能力。小红花是孩子的骄傲和挚爱,一朵小红花,让多少刚来幼儿园的孩子破涕为笑,渐渐地,孩子升入中班、大班,对老师手中的小红花,不再十分感兴趣,甚至有的孩子表现为对小红花持无所谓的态度。小红花曾经的“诱惑力”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案例描述与分析】
片段一:
这是一个小小班老师在晨间谈话时的片段:小朋友,坐好啦,小红花要来找好朋友喽!小红花要找谁当好朋友呢?(用耳朵贴在小红花旁边假装听小红花讲话)。哦,小红花告诉我啦,它要找不哭的宝宝当好朋友,而且还要跟他亲一亲呢!
随即,孩子们在下面纷纷喊叫:我不哭,我不哭……老师看到孩子们对小红花发出如此积极的反应,她说:今天早上,妞妞小朋友来幼儿园不哭了,还笑着跟妈妈说再见呢,小红花要跟她当好朋友,来,奖你一朵小红花。妞妞笑嘻嘻地跑到老师那里,“小红花”贴在了脑门上,很得意地回座位给旁边小朋友看。老师用了“小红花”激励的方法,果然,这个班级的孩子入园的情绪有了大大的转变。
分析:从这个谈话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红花”对孩子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很多孩子都想得到挚爱的小红花。刚入园的孩子,由于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所以情绪比较不稳定而引发哭闹。老师们为此也采取了各样的措施,有的像妈妈一样抱抱孩子,但是这么多孩子不可能一个一个抱过来;有的拿零食哄骗孩子,为了能尽快让孩子稳定情绪,培养在园的一日生活常規,这个方法也不适于长时间运用;有的则是请出我们幼儿园中的“老将”了,那就是该片段中运用“小红花”来激励孩子。此时的“小红花”就起到了让孩子破涕为笑的作用。
片段二:
又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评选小红花的活动开始了。孩子们个个坐得端端正正,眼睛圆溜溜地盯着老师手中的小红花。老师像往常一样,对孩子进行一一评价:童童发言积极,乐于助人,小红花送给你。还有妞妞、甜甜、子畅……一下子发了很多小红花。这时候,鲍炜小朋友坐在位置上嘴里嘟囔着:我表现也很好啊,怎么这个星期又没有小红花啊?老师看了一眼说:“你上课经常和小朋友讲话,还想得到小红花。”接着老师又问小朋友:“你们说鲍炜能不能得到小红花啊?”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不能!”鲍炜只好无奈地低下了头。
下课了,家长们陆陆续续来接孩子。得到小红花的孩子一个个向家长炫耀着。只见鲍炜一下子扑到妈妈的怀里委屈地说:“妈妈,我今天又没有得到小红花。”鲍炜妈妈拉着孩子头也不回地就走出教室,并对孩子说:“有什么好哭的啊,小红花街上多得是,妈妈去买一包给你就是了。”老师望着母子俩离去的背影,许多的嘱咐和劝解已经来不及了。
分析:其实片段中的那位老师就是我自己,事后之后,我深感懊悔。其实教师通过小红花评比,意图是在调动孩子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在评价孩子过程中,为了追求理想的效果,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孩子,这对鲍炜这种较顽皮的孩子来说一时难以做到。但是,他也像其他孩子一样需要关注和鼓励,但一次又一次地失望。
片段三:这是一个科学活动《沉与浮》过程中,孩子们操作的积极性非常高,但是各个都管自己“埋头苦干”,甚至忘记了现在是上课时间。教师针对幼儿不积极探索并发言现状所采取的表扬奖励策略。
师:为什么有些积木会沉到水底,而有些积木会浮在水面上呢?
对于老师的提问只有极少数幼儿举手,老师请优优代表回答。
铭:因为有些积木是塑料做的,有些积木是木头做的。
师:你真棒,奖你一朵小红花。
铭:不会吧!都大班了,还奖我小红花,太搞笑了吧!
接着班级里传了孩子们的哄堂大笑。教师针对这个场面束手无策,只好请小朋友安静并草草收场。
分析:送大拇指、抱抱孩子、摸摸头、拉拉手,这些肢体上的语言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让他们显得有些难为情,甚至觉得这么做很幼稚。因为在他们意识里,他们是快要上小学了,觉得自己长大了,这样的奖励方式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小儿科”了。
【案例反思】
一、根据年龄特点的表扬奖励方式
幼儿年龄小,自我评价能力差,大多数幼儿是靠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进行自我认识的。从片段一中清晰可见,教师的表扬一定要指向幼儿所取得的进步或成绩等,一定要让孩子感到:因为我上幼儿园不哭了,变能干了,所以我得到了小红花。这样的奖励机制,不仅对该幼儿进行了进步的肯定,而且能激励其他幼儿要像该幼儿学习。
教师在以日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各种行为表现,对幼儿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的表扬。但是对不同年龄的幼儿表扬措施应有所侧重。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应该让孩子更关注自身的行为,而不应该吧获得物质奖励作为孩子的一种追求。例如片段三中,大班孩子认为自己得到一朵小红花的奖励很搞笑。这样小红花在两个不同的年龄段里就得到了不同的回应。因此对于大班孩子的表扬奖励,应从小班的物质为主慢慢转向精神为主。这种表扬和奖励有利于孩子良好行为的巩固,提高幼儿的自主性。
二、根据不同性格特点的表扬奖励方式
每个孩子具有不同的遗传因素、家长环境及个性特点,教师要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身边的每个孩子,公平、真诚地对待每个不同的个体,同时给予不同的表扬。片段二中,在这个小红花评选活动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这次评选活动“小红花”只发挥了表扬孩子良好表现的作用,而激励孩子进步方向和进步信心的作用丧失殆尽,而且还严重伤害了孩子,破坏了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信任、真诚的情感与关系。从而导致该家长以“买小红花”来安慰孩子。
该小朋友由于调皮而多次没有得到小红花,并在嘴里嘟囔着,觉得自己也很棒,为什么没有得到小红花。教师应该去挖掘该幼儿的闪光点和,肯定他的优点并给予奖励。然后再向他提出一个小要求,如“曜曜小朋友其他各方面都很棒,要是上课能再认真些就更了不起了”。我相信该孩子一定会有所改善的。
三、完善小红花奖励机制
片段三中小红花失去了以往的魅力。对于大班孩子的鼓励与表扬,难道就此搁置了吗?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小红花在他们心中恢复以往的魅力,并发挥它的正面作用呢?该老师通过这件事,她深深地反思并且请教了历届带大班的老师,通过讨论,她们也提出了较好的建议,应该让这个奖励机制更加完美,让它深入到孩子们幼小而稚嫩的心灵中。毕竟他们是孩子,即使到了大班仍需要我们的表扬与鼓励。以小组为单位,为小组争光,并在学期结束后,红花得最多的那组每个幼儿都能得到一份小礼物。
总之,作为教师应该更多地看到孩子的成功,评选小红花这个传统的奖励方式,我们要适时、适度、适当地利用“小红花”来促进每个幼儿“扬长”的自豪、“补短”的信心,激励着每个孩子的努力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文慧.正确发挥小红花的教育作用[J].宁夏教育.2009
[2]朱湘云.“小红花”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J]科学教育.2014(5)
[3]周洁.幼儿园“小红花”现象研究[J].考试周刊.2013(65)
[4]陈浩洁.“小红花”现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