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补偿性体能”与“课课练”的区别与联系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顺利地掌握技术或更完善地完成动作,所实施的以补充、完善和发展为目的的健康体能或运动体能,称为“补偿性体能”。与“课课练”是不尽相同的(见表一)。补偿性体能与健康和动作技术密切相关,在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其作用是积极和明显的,应当予以加强练习。
二、“补偿性体能”教学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补偿性体能”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所学的动作技能的特点,针对性要强,根据不同的目的其练习内容亦要有所区别,练习的数量和密度要因学生的水平而有所不同。
1. 未雨绸缪原则
提前储备,为动作技术的完成提供可能。按照单元教学计划,在某一内容的学习前期,与“课课练”相结合,适当适量加强体能练习,预先进行某些项目的“补偿性体能”准备。
要求:对学生的体能状况要掌握,对学习项目所需的主要体能要熟悉,通过测验掌握第一手资料,针对性强,避免做无用功。
2. 及时跟进原则
学习的过程中,针对某个体能进行巩固练习,避免受伤。在技术学习的某个阶段,当发现学生的体能不足以适应所学所练内容时,可根据课前预设,进行“补偿性体能”练习。
要求:跟进式“补偿性体能”练习时,练习时间的掌握要灵活、要及时,可预设,但更多的是教师的临场应变。根据学生情况,酌情分组。
3. 精益求精原则
在技术学习的后期,学生已基本掌握,为了更好地提高技能,宜加强“补偿性体能”的针对性练习,增强练习的效果。
要求:针对提高成绩的“补偿性体能”练习,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身体状态,调整好量和强度的关系,避免受伤。
三、“补偿性体能”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
“补偿性体能”的练习内容在教学前要做好预设,内容尽可能涵盖到学生的各种类型,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要拘泥于预设,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作出调整,教师课下要及时总结,以利于下段教学。
1. 练习内容目的性要强
“补偿性体能”就是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提高技能水平,其实施的目的可以是唯一的,比如跳远项目,其“补偿性体能”就是弹跳能力。
2. 练习时间掌握要灵活
没有固定的时间来练习“补偿性体能”,其练习的时间要根据所学所练项目的特点来灵活机动地执行。可涵盖课前和课后。
3. 练习形式注重变化
补偿性体能练习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程序,练习的形式要根据实施对象的多少来确定,可以采用集体、小组和个人等形式进行变化。
四、以“跨栏跑”为例探讨“补偿性体能”的运用
跨栏跑项目对力量、速度、协调性等体能要求较高,就体育课上的学习而言,较短的学习时间和相对缺乏的体能,使得初学者往往力不从心,很大限度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从另一个方面也凸现了“补偿性体能”练习的必要性。
针对“跨栏跑”的特点和学生体能的实际情况,将“补偿性体能”的内容确定为:力量、速度是要求较高的体能,必须加强练习;柔韧、协调是相对缺乏的体能,灵活机动的穿插练习。
(一)教学前期,储备式练习力量、速度等“补偿性体能”
力量、速度是“跨栏跑”的主要体能,要进行预先的体能储备,才能够在项目的学习时,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前期准备有两种情况:①教材开设前②完整技术教学前。
1. 教材开设前的储备。“跨栏跑”一般安排在短跑教材后。如果可能,则在前一个教材教学的后期,就要加强速度和力量“补偿性体能”练习,与“课课练”结合,形式以集体练习为主。
2.“跨栏跑”教学的初期,往往以技术练习为主,运动量偏小,这时,要进行“补偿性体能”的练习,进行储备,利于后期的学习和需要。
(二)教学中期,跟进式练习柔韧性、协调性等“补偿性体能”
“跨栏跑”最初展现的体能特点是柔韧性的不足和协调性的相对缺乏,有可能在整个的练习中,这两个体能都表现为相对不足。跟进式有两种策略:①正式技术学习初期的整体跟进②练习过程中的个体跟进。
1. 在准备活动的后期和正式练习前的“辅助性”、“诱导性”练习,要安排相对较多的时间和内容来进行柔韧性和协调性等“补偿性体能”练习,进行集体跟进。
2. 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观察,要有针对性、区别性地对表现差的实施“补偿性体能”,体现个体教学。
(三)教学中后期,提高式练习速度、协调性等“补偿性体能”
“跨栏跑”教学的后期,技术已相对成型,学生有可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普通分组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补偿性体能”的练习要分类分组。提高式有两种变化:①针对全体的提高②针对“尖子”的提高
1. 以保持兴趣、提高成绩为主的提高,内容主要集中在速度和协调性,面向“中间地带”,要求适中。
2. 以面向少数能力突出的学生,采用个别教学的方式,内容要集中在栏间节奏、速度的掌控等方面,提高学生的成绩,鼓励其向高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李锋.科学运用补偿性体能提高课堂效率.百度文库,wenku.baidu.com/view/9608f707de80d4d...2012-2-16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顺利地掌握技术或更完善地完成动作,所实施的以补充、完善和发展为目的的健康体能或运动体能,称为“补偿性体能”。与“课课练”是不尽相同的(见表一)。补偿性体能与健康和动作技术密切相关,在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其作用是积极和明显的,应当予以加强练习。
二、“补偿性体能”教学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补偿性体能”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所学的动作技能的特点,针对性要强,根据不同的目的其练习内容亦要有所区别,练习的数量和密度要因学生的水平而有所不同。
1. 未雨绸缪原则
提前储备,为动作技术的完成提供可能。按照单元教学计划,在某一内容的学习前期,与“课课练”相结合,适当适量加强体能练习,预先进行某些项目的“补偿性体能”准备。
要求:对学生的体能状况要掌握,对学习项目所需的主要体能要熟悉,通过测验掌握第一手资料,针对性强,避免做无用功。
2. 及时跟进原则
学习的过程中,针对某个体能进行巩固练习,避免受伤。在技术学习的某个阶段,当发现学生的体能不足以适应所学所练内容时,可根据课前预设,进行“补偿性体能”练习。
要求:跟进式“补偿性体能”练习时,练习时间的掌握要灵活、要及时,可预设,但更多的是教师的临场应变。根据学生情况,酌情分组。
3. 精益求精原则
在技术学习的后期,学生已基本掌握,为了更好地提高技能,宜加强“补偿性体能”的针对性练习,增强练习的效果。
要求:针对提高成绩的“补偿性体能”练习,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身体状态,调整好量和强度的关系,避免受伤。
三、“补偿性体能”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
“补偿性体能”的练习内容在教学前要做好预设,内容尽可能涵盖到学生的各种类型,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要拘泥于预设,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作出调整,教师课下要及时总结,以利于下段教学。
1. 练习内容目的性要强
“补偿性体能”就是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提高技能水平,其实施的目的可以是唯一的,比如跳远项目,其“补偿性体能”就是弹跳能力。
2. 练习时间掌握要灵活
没有固定的时间来练习“补偿性体能”,其练习的时间要根据所学所练项目的特点来灵活机动地执行。可涵盖课前和课后。
3. 练习形式注重变化
补偿性体能练习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程序,练习的形式要根据实施对象的多少来确定,可以采用集体、小组和个人等形式进行变化。
四、以“跨栏跑”为例探讨“补偿性体能”的运用
跨栏跑项目对力量、速度、协调性等体能要求较高,就体育课上的学习而言,较短的学习时间和相对缺乏的体能,使得初学者往往力不从心,很大限度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从另一个方面也凸现了“补偿性体能”练习的必要性。
针对“跨栏跑”的特点和学生体能的实际情况,将“补偿性体能”的内容确定为:力量、速度是要求较高的体能,必须加强练习;柔韧、协调是相对缺乏的体能,灵活机动的穿插练习。
(一)教学前期,储备式练习力量、速度等“补偿性体能”
力量、速度是“跨栏跑”的主要体能,要进行预先的体能储备,才能够在项目的学习时,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前期准备有两种情况:①教材开设前②完整技术教学前。
1. 教材开设前的储备。“跨栏跑”一般安排在短跑教材后。如果可能,则在前一个教材教学的后期,就要加强速度和力量“补偿性体能”练习,与“课课练”结合,形式以集体练习为主。
2.“跨栏跑”教学的初期,往往以技术练习为主,运动量偏小,这时,要进行“补偿性体能”的练习,进行储备,利于后期的学习和需要。
(二)教学中期,跟进式练习柔韧性、协调性等“补偿性体能”
“跨栏跑”最初展现的体能特点是柔韧性的不足和协调性的相对缺乏,有可能在整个的练习中,这两个体能都表现为相对不足。跟进式有两种策略:①正式技术学习初期的整体跟进②练习过程中的个体跟进。
1. 在准备活动的后期和正式练习前的“辅助性”、“诱导性”练习,要安排相对较多的时间和内容来进行柔韧性和协调性等“补偿性体能”练习,进行集体跟进。
2. 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观察,要有针对性、区别性地对表现差的实施“补偿性体能”,体现个体教学。
(三)教学中后期,提高式练习速度、协调性等“补偿性体能”
“跨栏跑”教学的后期,技术已相对成型,学生有可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普通分组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补偿性体能”的练习要分类分组。提高式有两种变化:①针对全体的提高②针对“尖子”的提高
1. 以保持兴趣、提高成绩为主的提高,内容主要集中在速度和协调性,面向“中间地带”,要求适中。
2. 以面向少数能力突出的学生,采用个别教学的方式,内容要集中在栏间节奏、速度的掌控等方面,提高学生的成绩,鼓励其向高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李锋.科学运用补偿性体能提高课堂效率.百度文库,wenku.baidu.com/view/9608f707de80d4d...201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