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再构建与实践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pin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总结与反思,分析了当前省属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目标导向的短视性、课程学分设置的行政化主导的制约性、实践教学上厚此薄彼的消极性等相关问题,认为省属地方高校社会工作健康快速的发展,必须走出单一的以就业为目标导向的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课程设置方面的专业性,减少社会工作非专业化的干扰,平衡各类专业实习,以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关键词:社会工作 人才培养 模式
  城镇化不仅是一个空间概念,更是一个社会概念。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里,城市空间扩大了近3倍,城镇化率达到了50%以上,然而人口的城市化或城镇化却并没有相伴随而发生,附着在人口身上的“人”的城镇化更是无从谈起。可以说我国的城镇化仅仅是城市空间化了,作为城镇化主体的人却被排除在了城镇化之外。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快速城镇化,探寻人的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有效方式与方法,充分的发挥社会工作专业的特长与优势显得尤为关键,而研究培养高素质、符合社会需要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一、国内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国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898年美国慈善组织协会举办的服务培训班,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欧美已经形成比较完善和系统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方法与实务技能。其教育模式主要经历“学徒式”专业教育、技术理性式的专业教育、交互反思取向的专业教育三种模式。在社会工作发展的初期,主要以“学徒式”的专业教育模式为主,其重视实务经验,认为实务经验是社会工作者最为重要的工作技巧;但是其忽视了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和相关价值观与态度等的培养。重实务轻理论是社会工作发展初期在人才培养上的重要特点。“技术理性式”培养模式重视社会工作者专业技术的培养,重视通过专业技术来树立社会工作者权威的树立,但是其容易形成消极现象,即专业霸权主义,不利于社会工作者同其他专业人士沟通与交流,更不利于社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后来出现的就是“交互反思式”模式,强调师生间的协同互动,但忽视了对社会问题的分析,不利于培养社会工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更不利于社会工作新领域的拓展。社会工作传入我国大陆后,其发展非常迅速。其人才培养模式总体上可以分为专业正规教育模式、非正规教育的培训模式。前者可称之为“填鸭满堂灌式”的教育模式,教师是中心,学生主体作用被忽视;后者重视实务,但由于时间短等原因,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
  虽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当前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上来讲依然没能跳出“填鸭满堂灌式”的模式,因此探索新型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意义重大。
  二、省属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导向的短视性
  2013年被称为史上就业最为艰难的一年,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来讲更是如此,而对处于艰难发展中的社会工作专业更是雪上加霜。综观当前国内高校,特别是省属地方高校,主要是以就业作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导向,笔者也并不反对以就业为目标导向,但是笔者不赞同的是用就业率的高低来衡量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好坏,而不考虑整体的社会环境。就业导向的培养模式在当前的这种急功近利式发展,无疑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带来了最为直接的冲击。最明显的表现在课程的设置上,哪个方向就业好就开设哪方面的课程,忽略对学生系统化的教育与培训,就业导向式的培养目标仅仅是解决了社会工作专业的短期生存问题,但忽略了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色,这种功利主义的目标导向,不利于专业的长远发展。
  (二)课程学分设置的行政化主导的制约性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在行政化主导下,其课程学分设置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行政,专业教师对课程学分设置缺乏有效的影响。在一些地方高校中,作为学校行政也非常愿意进行教学改革,但是在实践上,由于无法摆脱实力强大院系的干扰,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上,出现了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数量、与学分越来越多的现象。在总学分既定的状况下,这种现象无疑就会减少专业课程及相关学分的设置,给专业教师的排课、授课带来很大的不便。比如在专业课程上,随着学分的减少,课程时数也相应的减少,这为专业教师安排教学内容形成了障碍,专业教师无法在有限的课堂学时内讲完知识体系所要求的知识内容,从而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不完整。这种行政主导下的课程学分设置体系限制了专业教师教学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实践教学上厚此薄彼的消极性
  这种厚此薄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毕业实习,轻视课程见习;在实践教学上,虽然很重视实务技能的提供与培养,但是由于很多省属地方高校的实践教学条件不能满足办学需求,没有相应的社会工作实验室,实验课程开展不了,课程见习一般以观摩来代替,所有实习活动“毕其功于一役”的安排在毕业实习进行,难以培养学生合格的专业技能。二是,重视理论指导,忽视实习督导。一方面由于专业教师缺乏专业督导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理论的传授,自然忽视了实习中的督导职责;另一方面由于实习机构的工作方式、工作理念等与专业社会工作有很大的差异,“专业”实习变成了“非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变成了就业前的“预演”。
  三、省属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再构建与实践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表明了中央对社会发展思路的重要转变,强调人的发展。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工作其培养模式在新时期也需要进行新的反思与再构建。
  (一)目标导向上的再审视,构建科学的专业目标体系
  目标的再审视并不是要否定在当前以就业为导向的社会工作培养目标,而是要通盘考虑整个社会发展需要,是为和谐社会建设培养掌握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对我国社会法规与政策比较了解,能独立开展社会工作实务的专业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仅就是一个就业,必须反映社会当前需求与长远需求,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更是要求社会工作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重视对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人的问题的解决上,构建科学的、灵活的、比较稳定的专业目标体系。   (二)专业教师的充权与增能,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影响着课程体系的设置,在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审视的情况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也不可避免的需要完善。针对省属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在课程及学分设置上的问题,一方面对专业教师进行充权与增能。在课程设置上,一般根据教师研究方向与兴趣特点、特长选择相应的课程,在总的专业学分设置上没有自主权,无法积极有效发挥专业教师的专业效能,必须给专业教师进行充权,赋予专业教师在完成国家安排的公共基础课程的条件下,自主选择专业课程,自主设定专业课程学分,为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培养提供足够的空间。另一方面是学校行政的放权与减能。学校行政应该努力做好协调工作,充分认识到用利益平衡的观点来对待人才培养体系所具有的危害性,防止将公共基础课程设置作为讨好实力强大院系或者个人谋利的筹码,在确保国家规定的公共基础课程门数的情况下,放权让各个专业根据社会发展与学校专业发展要求来设置课程及相应的学分,这既能反映专业发展的一般要求,也能反映地方高校专业发展的特点,真正做到特色办学。第三,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围绕人的城镇化设置相关课程,走出一条适合省属地方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各类实习的平衡发展,培养理论与实务俱佳的社会工作者
  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导向的变化,对社会工作者、专业教师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习安排上也要求有相应的调整。单一就业导向型的培养目标,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理论教育,忽视了课程见习与实习督导,使得本就遭受到忽视的理论教育更是失去了理论传授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在实习安排上,一方面要做好课程见习与毕业实习的协同,在思想上树立毕业实习是课程理论学习与课程见习的一次集体汇演和升华,课程见习是为毕业实习做准备。另一方面要做好教师督导与实习机构督导的协同。在专业教师培训上,做好相关的督导培训,提高自身的实务技能;在实习机构的督导设置上,安排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做好教师督导与机构督导之间的沟通与协同,共同加强对学生实习督导,提高实习效果。
  四、结语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是一个长期的工程,特别是在社会工作被引入我国以后,如何有效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社会工作的中国化、本地化更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社会工作肩负着社会的重任,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条件下,是建构和谐社会、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保证。理解了社会工作对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以后,还原社会工作发展的本来面目,减少社会工作非专业化的干扰,是省属地方高校社会工作在新型城镇化条件下正常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苏祥. 中国大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研究综述 [J]. 人民论坛,2013(11).
  王思斌. 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新取向 [J]. 学习与实践,2007(03).
  阮曾媛琪. 国际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 [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03)
  何雪松,陈蓓丽. 当代西方社会工作的十大发展趋势 [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11).
  刘华丽. 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再探讨 [J]. 社会,2004(12).
  熊顺聪. 社会工作职业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周林波. 本土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J]. 社会工作,2009(12).
  袁光亮. 浅谈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 [J]. 经济研究导刊,2008(11).
  责任编辑:郭 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设计课堂导入;要注重问题的重要性;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 兴趣;课堂导入;问题情境;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动力。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语文知识的探究当中。但是,由于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
期刊
摘 要: 高中数学的教学,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而非是考试机器。相应地,教师就要尽快转变思想观念,思考如何给学生留下自主创新的空间。当前的教育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合理定位自己,潜心钻研教材,摸索教学方法,构建和谐课堂,追求教学效率,多方面齐头并进,才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 思想观念;自身素质;教学模式;课堂结构
期刊
摘 要: 英语阅读课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训练其阅读技巧,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应用语言的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始终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只扮演一个导演的角色。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课堂效率,真正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学生为主体;运用英语;独立阅读  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
期刊
摘 要: 在钢琴演奏中有许多需要掌握的技巧,从刚开始学习钢琴到可以演奏钢琴触键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触键的力度直接影响到音色的性质,演奏钢琴下键的时候,用心来聆听音色、来感受音色。钢琴练习与演奏的技巧繁多,要求各不一样,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效果也给听众带来不同的听觉美感,但是,各种各样的教学思路和过程,就是为了最终的目的—弹出优美的旋律。  关键词: 演奏;触键;音色  钢琴是乐的器中最好的演员,因为它能
期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其中离不开教育的贡献。因为推进这个事业前进的各级各类人才主要是由中国教育培养的,所以也可以说中国教育取得了伟大成就。这个成就令人自豪、令人鼓舞,但是我们切不可陶醉其中而不能自拔。在举国追寻“中国梦”的今天,我们应更清醒地关注中国教育的问题和弊端、更务实地正视我们与发达国家一流水准教育的差距。在充分肯定教育成就和贡献的同时,必须明确、响亮地提出:改造我们的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大农村产生了特殊的未成年人——留守儿童,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各方广泛关注,由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实施的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应运而生,其关爱与服务情况如何,本文就马河口地区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基本情况 现状 对策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他们的子女留在家中,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
期刊
摘要:“家”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是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在学校里真正感受到如家般的温暖,从而激发他们“爱校如家”的思想意识。本文从通过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担当起“家”的责任,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氛围,通过参与社团活动让学生领会到“家”的乐趣,通过自主设计集体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家”的主人四个方面,探讨了培养学生爱校思想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学生 爱校思想 “家”文化  
期刊
摘要:中职学校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往往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加上目前专业技能的学习、竞赛等受到重视,文化课的教学教研和师资培训被忽视,导致文化课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结合职业教育特点,面向社会需要、适应学生现实水平状况,提高文化课教学质量,成为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师教学实践的难题。笔者认为,目前必须明确中职文化课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文化课教学模式改革,努力促进文化课教师的成长,从而实现中职教育又好又快
期刊
摘要: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就是宣扬《共产党宣言》的灵魂,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崇高理想与情操,激发他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振兴中华的自觉性与积极性。这就是《共产党宣言》的当代教育价值。这种当代教育价值体现为爱国公民的理性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与探索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智慧原则,增长才干的针对性、思想精髓与毅力原则,以此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理想、活力与动力。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期刊
摘要:大学精神有两个层面:一是指所有大学都应该普遍具有的一种精神状态和理想追求,二是指某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积淀而形成的个性化的精神特征。本文强调的是前者,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大学精神,虽有不同的表述,但其实质主要是:思想自由,学术独立,立人为本,真理至上。大学精神乃大学的灵魂。大学承担着培养人才、传承文化、创造思想的重任,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彰显大学精神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