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是教学设计之基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ink_x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故乡》里,有两个人物最震动人心:曾经“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活泼少年,经过生活的打压而变得“仿佛石像一般”;曾经“擦着白粉,终日坐着”的“豆腐西施”,二十年后却变得庸俗势利、贪图便宜。鲁迅先生通过这些变化,揭示出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出心中的痛苦和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基于这样的解读,笔者决定以“变”字为中心、以三幅图画为线索来设计教学,进而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现实中的故乡——凋敝萧索的中国荒村图
  《故乡》写于1921年。当时,由于辛亥革命的失败、帝国主义的操纵和军阀的混战,中国农民陷入更深的被剥削和被压迫之中。为了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笔者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辛亥革命的历史资料,并根据课文第二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绘制一幅“鲁迅家乡图”。
  学生笔下出现了苍黄的天空、凋零的树木、枯瘦的野草、裸露的墙壁和乱七八糟的村舍。为什么是“乱七八糟”的呢?学生回答:“因为原文有‘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一句,‘横’字写出了村庄的死气沉沉,而‘萧索’一词又为这幅图画增添了一抹灰色,让人感到几分凄凉。”这么荒凉落后的地方,鲁迅先生为什么对它如此眷念?不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大家经过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对于中国文人来说,乡情已积淀为生命中难以割舍的情怀,无论身在何处,情感中总有挥之不去的对家园的记忆。
  分析至此,教师顺势引入了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趣味无穷的百草园、月夜下的社戏、淳朴可爱的长妈妈……在鲁迅先生笔下,记忆中的故乡总是美丽而又让人神往的,让我们再读课文,看看作者记忆中的故乡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二、记忆中的故乡——生机勃勃的瓜地刺猹图
  学生自读课文后,画出了第二幅图画: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地,一望无际的海边沙地上,一个充满活力的少年手持钢叉,奋力刺猹。这个可爱的少年“戴着小毡帽,紫色的圆脸,颈上还套着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简直就是童话世界里的一个小精灵。
  学生在阅读了文本第15—33自然段后,对这个“小精灵”有了更立体的了解。他是博学的,既认识海边五颜六色的贝壳,又通晓獾猪和刺猬的习性;他是能干的,不仅能在夏夜的瓜地里看瓜,而且会在冬天的雪地里捕鸟;他是热情的,“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到海边捡贝壳去”,他心里装着“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向他同龄的小伙伴叽叽喳喳地讲述着自己的农家生活和海边见闻;他敢于反抗,父亲要带他走时,他“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他珍视友情,“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学生对这个年龄和自己相仿的小英雄充满了喜爱之情,分别用金黄、碧绿和深蓝等明艳的色彩作为画面底色,又用白描的技法把人物画得栩栩如生,让这幅画充满了梦幻和温馨的气息。此时此刻,大家都对这个善良、活泼、快乐、勇敢的小男孩充满喜爱,并像他的父母一样,希望他平安健康地成长,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美满的人生。
  “那么,二十年后的故乡会有哪些变化?出现在我们面前的闰土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教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部分,找出作者对中年闰土的描写。学生找到了这样一些词句,“破毡帽”“薄棉衣”“长烟管”“满是皱纹的脸”“松树皮一样开裂的手”。从这些描写中,我们猜一猜,中年闰土现在的生活状况怎样?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得出了这样一些结论:粗笨开裂像松树皮一样的手,显示出他长年从事艰辛的体力劳动;肿得通红的眼睛、刻满了皱纹的灰黄的脸是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肆意吹打的结果;“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可以看出他的生活十分困窘;“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显示出他付出很多,但受到层层盘剥,日子过得毫无快乐和希望。有一名学生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深思:二十年中,闰土反复遭受兵、匪、官、绅的欺压,这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如此卑微,因此见到儿时的好友時,他才会态度“恭敬”地喊出“老爷”来。这一声“老爷”喊出了心酸,喊出了悲哀,真实地显示出他经过一次次的希望、失望后,最终陷入绝望的心态。
  分析杨二嫂的形象时,一名女生故意把“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这句话的音调提高,尾音拉长,因为她认为这一句不仅表现出杨二嫂的尖刻,更饱含着小人物的心酸。很多女生把年轻时的杨二嫂画成瓜子脸,高发髻。她们认为,瓜子脸是女性漂亮的标志,这种美丽的形象与中年后的“圆规”形象形成对比,更能让人感到岁月的无情和生活的残酷。对于她的性格,学生也有了新的看法:上面有官、匪、绅的重重压迫,周围又是势利的小镇环境,一个弱女子为了把生活过下去,并过得稍微好一点,只能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并把虚情假意和狭隘自私当成聪明。从这个角度来说,杨二嫂的变也充满了小市民的无奈,她也是一位值得同情的人物。
  通过对两个关键人物的分析,学生发现:在《故乡》中,“变”字贯穿于文本始终——曾经魂牵梦萦的故乡变得衰败冷寂,曾经活泼英俊的少年被生活这把利刃磨成了一个麻木的木偶人,曾经安分守己的豆腐西施变成了刻薄的圆规。种种变化之中,隐藏着作者内心的失望与苍凉,但身为“斗士”的鲁迅并没有绝望,我们从“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中不难看出,在鲁迅先生看来,只要人们满怀希望地去奋斗,就会打破旧世界,迎来新生活。
  三、理想中的故乡——诗情画意的农家乐园
  《故乡》的结尾,作者写道,“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金黄的圆月”是理想的象征,是作者对理想的故乡的向往。
  鲁迅先生理想中的故乡是怎样的?教师设计了“再回故乡”的说话环节,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现实生活画一幅“山乡巨变图”,然后用自己的话把图中的情景描述出来。学生的画纸上出现了宽阔的公路,造型别致的小楼,绿油油的田野,金灿灿的麦浪……而闰土,学生把他设计成了农家乐的老板,他在海边承包了一片沙地,建成了自己的海边农家乐园。这是否是鲁迅先生理想中的故乡?笔者不敢肯定,但细细想来,仅就物质水平而言,差别总不会太大吧!
  (作者单位:枣阳市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打开课本,又是曾经的老朋友——鄂教版《语文》六年级《鲁智深行侠桃花庄》。此课曾经上过四遍,其中还有一次是作为区级交流课给区内教师展示。但是这一次再给孩子们上此课,孩子们的表现却意外给我的教学开启了另一扇窗!  照例,课前让孩子们预习课文:预先扫清阅读障碍,结合课后的理解运用学习课文。到了上课的时候,依旧是原来的“配方”——检查预习、概括文章内容、剖析人物形象、情感朗读,但孩子们的表现却让我感受到了
《家乡的艺术——阳新布贴》是一节以高年段学生为授课对象的小学美术欣赏课,在进行授课前,笔者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把教学重点放在欣赏与理解上,让学生对本土文化产生兴趣与喜爱,再进行理性的分析与学习。重组原有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将其作为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参考。  一、实物直观溯起源  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美术知识,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对美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
有一种现象值得反省:没上学之前,孩子们无一例外地有着强烈的上学欲望,而真正背上书包走进课堂后,他们很快会对上学失去兴趣,个别人甚至开始厌学。习作教学的情况与此极其类似。走出困境的方法,在我看来,是从入学开始,就小心翼翼而又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动力,呵护学生的习作兴趣。  一、每日一句,“忽悠”着坚持  10月份刚过完,我就给这群刚满六岁的孩子每人一本封面上工工整整地写着“每日一句”的汉语拼音本
数学教师发掘数学中的美育因素,并适时向学生揭示数学之美,能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能力,进而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一、利用数学史欣赏美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介绍古今中外数学的辉煌成果。如,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创立的“黄金分割数0.618”是最和谐的比例关系,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这个数值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而且在
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提高效率,增强感染力,教学中节奏的控制与掌握就十分重要。一堂成功的课犹如奏乐,按照主旋律,通过教师的机智调控,使教学节奏动静相生,疏密有间,跌宕起伏,各个环节循序渐进,给人以艺术享受。那么,怎样使课堂教学富有节奏感呢?  一、动静相生  动和静是就课堂教学活动的外部表现而言的。“动”指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活跃状态,包括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的提问、讨论、练习等;“静”指的是教学过程中的
江汉区航空路小学作为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语文教材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研究——以鄂教版和部编本为例》的课题实验校,承担子课题《小学语文教材促进小学生健康生活素养发展的实践研究》。  学校将“出彩教育”办学理念与培育学生健康生活素养进行有效融合,依托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让语文教学成为促进学生健康生活素养发展的阵地,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实践之基:细化、分解素养要素
作为国际数学教育的核心和数学教育改革的一种新趋势,数学问题解决已成为当前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数学问题解决是一个持续的心理活动过程,通常包括感知、理解问题,确定求解方案,实施问题解答和总结评价四个基本步骤,它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本期,我们将和大家共同探讨数学问题解决的内涵与教学建议。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
2016年秋季,部编本小学语文新教材开始使用。两年的使用体验,让笔者真切感受到新教材的一些变化。变化之中所体现的观念、意图和方法,有的通过实践已经慢慢领会,有的正引发笔者的思考与探究。比如“口语交际”栏目,从一年级上学期正式推出,从原来的“语文园地”中分离出来,设置专门的栏目,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口语交际”的概念,凸现了“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构建了口语交际目标体系,把目标明晰到每一课当中,
“转化”是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它通常采用将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将抽象问题转化为具体问题的方式,降低教学难度,破解教学难点。笔者以“人教版”《数学》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谈谈转化思想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在课前导入中渗透转化思想  导入在一节课中所占的时间比例不大,但它对于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文言文文本解读的核心词是积累和对话。教师在这两个方面做足功课,才能实现“文”“言”并举的教学目标。  一、积累  掌握常用的文言语法常识、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掌握作品的风格流派是准确解读文本的前提。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把这些内容作为积累的重点。  1.积累文言语法常识  文言的基本语法常识很多,如词意的基本翻译法,特殊句式的理解,文言句读法,朗读技巧等。平时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类搜集、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