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国聪,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生,成都双流人,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当过中学教师,现为成都双流永安镇镇长。1988年起有大量的诗歌散文见诸报端,已出版诗集《流浪归来》、长篇小说《生命之门》、人文地理图书《东方水乡古镇黄龙溪》等,另一部杂文集《灵魂的祭坛》正在筹备出版之中。
A面 镇长毛国聪:
勤勉踏实的“服务业者”
毛国聪是成都市双流县永安镇的镇长。双流县作为全国百强县,经济实力连续七年位居全省之首。几个星期前,“2007成都双流永安红提葡萄节”以“游红提新农村,览生态永安镇”为主题,在永安镇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帷幕,作为镇长,毛国聪在开幕式上发言,诚邀天下宾朋莅临永安,共览“红提之乡”盛景。在一眼望不到边的红提园里,毛国聪微笑着向游客介绍的身影在镜头里定格。
作为辖区内有村民3万余人的一镇之长,毛国聪是个大忙人。每天从早到晚奔波于办公室、会议室和田间地头,事无巨细,烦琐无度。毛镇长说,镇长就是一个真正的“服务业者”,党和人民给了我为更多人服务的权利和义务,我就得珍惜这个机会,为大家服好务。服务的对象是全镇的人民,服务的内容也可能随时超出想象,不可能只有光鲜的体面的活儿,什么事都有可能找上门,那就逼得镇长必须练就一身处变不惊调兵谴将身先士卒的本事。永安是农业镇,村民人均5000元的年收入大半是从地里长出来的,除了红提,韭黄和地瓜也是永安的支柱产业,占据了国内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天天跟种地的村民打交道,就得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工作,村民的眼睛雪亮着呢,谁心里装着他们,谁为他们谋取了福利,村民都清楚得很,一点假也掺不了。
说起为官之道,毛国聪自有他的见解:“不越位、不缺位、要到位”。毛镇长说,“不越位”不是说要把自己的职权分得很清楚,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有个明确的界定,像扫地擦桌子这种事本来该清洁工做的,自己到办公室顺手做了也很正常,自己的工作闲一点,帮别人分担一些也无可厚非。我说的“不越位”意思是不超越自己的职权行事,不给别的领导和别的相关单位制造工作程序上的麻烦。比如说学校发生学生受伤的事件找到我这儿来,我说咱们按程序走,我该领着你找医院鉴定的就找医院,该上法院打官司的就上法院,法院才能告诉你该赔多少怎么赔。我这儿拍板说要赔多少,那就是越位,就给依法行事的法院造成了麻烦。回过头来讲,我说要赔多少也作不得数,法院判决下来和我说的不一致,最后相当于自己打自己耳光;“不缺位”是说该自己处理的事一定不能推三阻四,要脚踏实地把事情办好,不能这事该找我却找不到人,镇长就该是一天24小时随叫随到的“万金油”;“要到位”处理起来就比较强了,都说“一千个人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理解程度不一样。我们中国人谨守中庸之道,也有一个内心的权衡在里面,不偏不移,不过不失,这些理论说时容易做时难,总之本着一颗良心去做人做事,先做好人,然后才能谈做好官。

作为镇长的毛国聪很忙,周一到周五都有公务缠身。打电话约他,他说要么等周末咱们出来聚,要么你就到我办公室来,当然这样就只见得到我“毛镇长”那一面。等了两个礼拜,终于约到周六的上午,在一处临水的农家乐里,见到了毛国聪的另一面——
B面 文人阿毛:
天马行空的“灵魂歌者”
要问毛国聪更喜欢“做官”还是更喜欢“为文”,恐怕他自己也很难作出选择。在他看来,“做官”是工作,既然多年的历练给了自己服务人民的能力,他就必须在这条路上继续下去,为人民尽更多的义务;“为文”是生活,是灵魂的寄托,是脱缰的思絮迸发的一个出口,他管不住不吐不快的思维,于是只得任它见诸于笔端,凝集成一个个字符。
私下里毛国聪喜欢朋友叫他阿毛,他觉得阿毛很好啊,“阿毛、阿毛,像叫邻居的孩子,这样的名字谁叫起来都没有距离感,这样人与人就真的平等了。”在几个小时的谈话中,阿毛屡屡提到“平等”这个词,交替出现在他镇长和作家的身分之间,作为镇长他追求一种与村民交流的平等,作为作家他又追求一种与读者交流的平等。在他身上,看不到作为官员的凛然之气,也看不到作为文人的清高之气,倒是那一股平和谦逊的大气,像脚下的涓涓细流,安然地流淌着。
翻开阿毛小说《生命之门》的扉页,一行温情的文字“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妻子和儿子!”印入眼帘。也让这本听闻信马游缰的小说瞬时生出了现世安稳的根茎,无论思絮飘荡多远,心总归还是在这两个与自己生命紧密相连的人身上扎根 。
前不久听说阿毛曾经在永安镇的田间地头向村民签售自己的小说《生命之门》,说起这件事阿毛很骄傲,他说,“很多人都认为我不可理喻,包括当初我自己也觉得这种行动有些冒险,但事实证明我们都低估了村民的文化水平”。签售行动结束后,阿毛再去到田间地头,居然有村民跟他“套近乎”,和他探讨书中的内容,从故事情节到谴词用句,村民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跟村民们相处,可以从他们朴实的生活中得益良多,这也为我下一部杂文集《灵魂的祭坛》积累了素材。”对于村民能读懂自己的书,阿毛说这并不奇怪,《生命之门》是怪诞的,因为书里面涉及到人类、宇宙、星球等诸多元素;但《生命之门》又是朴素的,文中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标榜时尚的夹生英语和乱七八糟的译名,更没有生涩难懂的比喻。怪诞的情节在朴素的文字中穿行,只要想像力尚存,一遍没看懂,再看第二遍时,豁然开朗,文中的人数一个个全在眼前活了起来 。阿毛说,“这本小说你现在看不懂没关系,因为你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阅读和思考,但我希望你把这本书留着,等你有时间的时候再一鼓作气看完,你会喜欢的。”
对于时下畅销书“媚俗”的做法,阿毛的看法有些另类。他认为作家写书首先是为自己写的,然后才能考虑读者,作家的思维只有走在读者前面,才能引起一次文化的“革新”。比方说前些时候流行《鬼吹灯》,于是一鼓脑出来一系列的“盗墓小说”,这就是媚俗。一些自诩小资的作家写些自恋得很的小说,营造“临花照水”的“媚己”氛围,去迎合时代女性自恋的胃口,这也是媚俗。作家为了作品的大卖而设计情节,这便是彻头彻尾地媚俗。始终把写作当成副业的阿毛,作品是自己灵魂的寄托,涤去了功利心的阴影,阿毛在进行真正的创作,不媚俗,不媚己,天马行空,无拘无束。
阿毛的作品自成一格,他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引领中国文学走向一个新的时代。他说他不是狂人,他只是想那样做,他启用新的表现形式也许正在开启一扇门,在这扇门打开之前,没有人知道门里是什么,也没有人能对他的创作作出一个合理的评价。只有等若干年之后,也许他已经化作尘土之时,人们在整理文学史进程的时候才能发现,原来是他引领文学创作跨出了文学史上重要的一步。就像当年郁郁不得志的天才画家凡高和《变形记》作者卡夫卡,生前受尽艰辛嘲弄,死后才得以扬名天下。阿毛说他不急,他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以此来按摩灵魂,锻炼思想,诞生智慧。
《生命之门》后记中,阿毛写了这样一段话:“工作是为了肉体的存在,思考是为了灵魂的安宁。我写作的惟一目的就是要使我的灵魂不因芜杂的生活而浮躁不安……”这是一段作家的话,寄予自己横飞于天际的灵魂,也是一段镇长说的话,是浮沉于世的官员渴求心灵的纯真。作家与镇长,A面与B面,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在毛国聪身上,再和谐不过。
链接:
毛国聪,中国第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作家镇长,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都电子科技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2003年元月至10月,任双流合江镇镇长。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在双流县教育局任副局长,2005年9月至今,在双流县永安镇任镇长。出版有诗集《流浪归来》,长篇小说《生命之门》大型人文地理画册《东方水乡古镇黄龙溪》。另有融哲学思想、诗歌艺术为一体的散文诗集《与上帝对话》(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及散文集《灵魂的祭坛》待出。
在中国,镇长是政府官员中一个很庞大的群体,喜欢舞文弄墨者也不乏其人,但能够像毛国聪(阿毛)那样,在镇长和作家之间相辅相成均能做得很出色的,能引起多方关注的,却极为罕见。
永安镇,地处成都市郊的双流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2005年9月,毛国聪调任为该镇镇长。他勤奋好学,任劳任怨,在各项工作中都做出了成绩,多次受到各级表彰。特别是为该镇白果村的新农村建设,付出了很大心血。白果村作为全国首批四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从2005年9月份开始建设,目前已初具规模,接待了来自日本、非洲27个国家以及中央、省市参观考察团400余批次,受到各级领导的赞许和专家的好评。
如今,永安镇已是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成都市城市基础菜地,也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镇和成都市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镇。
镇长毛国聪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秉承着他“当官为民做实事”的宗旨,而在业余时问.他则尽可能地远离应酬,潜心构筑他的“文学殿堂”。
2007年元月,他的长篇小说《生命之门》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随即引起了文学界、出版界和媒体的关注,被一致誉为“中国当代最具个性和创意的小说”,“掀起了一场小说的革命”。《生命之门》以一种玄幻、怪诞的方式和全新的视角,深层次地剖析当今社会的痼疾。行文幽默诙谐,故事曲折离奇。更为引人注意的是,该书融合了思想、哲学、诗歌、小说等多重艺术品性,可以说是向传统小说模式进行挑战和革命。其深邃的思想、独特的风格,似乎与一个每天与农民打交道的镇长有着极大的反差。许多媒体把定为“怪才作家”,中外散文诗学会主席海梦还赞誉他为“中国第一个作家镇长”。但他仍坚守自己的个性,既不张扬,更无浮躁。作为镇长时,他努力工作,认真处理事务;而作为作家时,他则心无旁鹜地在他的“世界”里遨游。他两部二十多万字的新作《与上帝对话》《灵魂的祭坛》也即将面世。其中许多篇章,已被《福建日报》《成都晚报》《散文诗世界》《西南航空》《粤海散文》《乌江文学》《中国年度散文诗精选》等全国多家报刊和选本选用。迄今,他已在美国、东南亚、香港以及国内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近200万字。
2007年7月30日,《成都日报》核心访谈栏目对他进行了专访,不久,新华网四川频道又对他进行了专访。其他大小报刊也相继要求去采访他,他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都婉言谢绝。
毛国聪作为一个镇长,一入文坛,就引起轰动,不能不说这是他厚积薄发的结果。作为政府部门,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型管理人员,社会发展才会更加有序、科学、和谐。从毛国聪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有思想有智慧有作为的基层官员的楷模。
A面 镇长毛国聪:
勤勉踏实的“服务业者”
毛国聪是成都市双流县永安镇的镇长。双流县作为全国百强县,经济实力连续七年位居全省之首。几个星期前,“2007成都双流永安红提葡萄节”以“游红提新农村,览生态永安镇”为主题,在永安镇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帷幕,作为镇长,毛国聪在开幕式上发言,诚邀天下宾朋莅临永安,共览“红提之乡”盛景。在一眼望不到边的红提园里,毛国聪微笑着向游客介绍的身影在镜头里定格。
作为辖区内有村民3万余人的一镇之长,毛国聪是个大忙人。每天从早到晚奔波于办公室、会议室和田间地头,事无巨细,烦琐无度。毛镇长说,镇长就是一个真正的“服务业者”,党和人民给了我为更多人服务的权利和义务,我就得珍惜这个机会,为大家服好务。服务的对象是全镇的人民,服务的内容也可能随时超出想象,不可能只有光鲜的体面的活儿,什么事都有可能找上门,那就逼得镇长必须练就一身处变不惊调兵谴将身先士卒的本事。永安是农业镇,村民人均5000元的年收入大半是从地里长出来的,除了红提,韭黄和地瓜也是永安的支柱产业,占据了国内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天天跟种地的村民打交道,就得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工作,村民的眼睛雪亮着呢,谁心里装着他们,谁为他们谋取了福利,村民都清楚得很,一点假也掺不了。
说起为官之道,毛国聪自有他的见解:“不越位、不缺位、要到位”。毛镇长说,“不越位”不是说要把自己的职权分得很清楚,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有个明确的界定,像扫地擦桌子这种事本来该清洁工做的,自己到办公室顺手做了也很正常,自己的工作闲一点,帮别人分担一些也无可厚非。我说的“不越位”意思是不超越自己的职权行事,不给别的领导和别的相关单位制造工作程序上的麻烦。比如说学校发生学生受伤的事件找到我这儿来,我说咱们按程序走,我该领着你找医院鉴定的就找医院,该上法院打官司的就上法院,法院才能告诉你该赔多少怎么赔。我这儿拍板说要赔多少,那就是越位,就给依法行事的法院造成了麻烦。回过头来讲,我说要赔多少也作不得数,法院判决下来和我说的不一致,最后相当于自己打自己耳光;“不缺位”是说该自己处理的事一定不能推三阻四,要脚踏实地把事情办好,不能这事该找我却找不到人,镇长就该是一天24小时随叫随到的“万金油”;“要到位”处理起来就比较强了,都说“一千个人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理解程度不一样。我们中国人谨守中庸之道,也有一个内心的权衡在里面,不偏不移,不过不失,这些理论说时容易做时难,总之本着一颗良心去做人做事,先做好人,然后才能谈做好官。

作为镇长的毛国聪很忙,周一到周五都有公务缠身。打电话约他,他说要么等周末咱们出来聚,要么你就到我办公室来,当然这样就只见得到我“毛镇长”那一面。等了两个礼拜,终于约到周六的上午,在一处临水的农家乐里,见到了毛国聪的另一面——
B面 文人阿毛:
天马行空的“灵魂歌者”
要问毛国聪更喜欢“做官”还是更喜欢“为文”,恐怕他自己也很难作出选择。在他看来,“做官”是工作,既然多年的历练给了自己服务人民的能力,他就必须在这条路上继续下去,为人民尽更多的义务;“为文”是生活,是灵魂的寄托,是脱缰的思絮迸发的一个出口,他管不住不吐不快的思维,于是只得任它见诸于笔端,凝集成一个个字符。
私下里毛国聪喜欢朋友叫他阿毛,他觉得阿毛很好啊,“阿毛、阿毛,像叫邻居的孩子,这样的名字谁叫起来都没有距离感,这样人与人就真的平等了。”在几个小时的谈话中,阿毛屡屡提到“平等”这个词,交替出现在他镇长和作家的身分之间,作为镇长他追求一种与村民交流的平等,作为作家他又追求一种与读者交流的平等。在他身上,看不到作为官员的凛然之气,也看不到作为文人的清高之气,倒是那一股平和谦逊的大气,像脚下的涓涓细流,安然地流淌着。
翻开阿毛小说《生命之门》的扉页,一行温情的文字“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妻子和儿子!”印入眼帘。也让这本听闻信马游缰的小说瞬时生出了现世安稳的根茎,无论思絮飘荡多远,心总归还是在这两个与自己生命紧密相连的人身上扎根 。
前不久听说阿毛曾经在永安镇的田间地头向村民签售自己的小说《生命之门》,说起这件事阿毛很骄傲,他说,“很多人都认为我不可理喻,包括当初我自己也觉得这种行动有些冒险,但事实证明我们都低估了村民的文化水平”。签售行动结束后,阿毛再去到田间地头,居然有村民跟他“套近乎”,和他探讨书中的内容,从故事情节到谴词用句,村民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跟村民们相处,可以从他们朴实的生活中得益良多,这也为我下一部杂文集《灵魂的祭坛》积累了素材。”对于村民能读懂自己的书,阿毛说这并不奇怪,《生命之门》是怪诞的,因为书里面涉及到人类、宇宙、星球等诸多元素;但《生命之门》又是朴素的,文中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标榜时尚的夹生英语和乱七八糟的译名,更没有生涩难懂的比喻。怪诞的情节在朴素的文字中穿行,只要想像力尚存,一遍没看懂,再看第二遍时,豁然开朗,文中的人数一个个全在眼前活了起来 。阿毛说,“这本小说你现在看不懂没关系,因为你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阅读和思考,但我希望你把这本书留着,等你有时间的时候再一鼓作气看完,你会喜欢的。”
对于时下畅销书“媚俗”的做法,阿毛的看法有些另类。他认为作家写书首先是为自己写的,然后才能考虑读者,作家的思维只有走在读者前面,才能引起一次文化的“革新”。比方说前些时候流行《鬼吹灯》,于是一鼓脑出来一系列的“盗墓小说”,这就是媚俗。一些自诩小资的作家写些自恋得很的小说,营造“临花照水”的“媚己”氛围,去迎合时代女性自恋的胃口,这也是媚俗。作家为了作品的大卖而设计情节,这便是彻头彻尾地媚俗。始终把写作当成副业的阿毛,作品是自己灵魂的寄托,涤去了功利心的阴影,阿毛在进行真正的创作,不媚俗,不媚己,天马行空,无拘无束。
阿毛的作品自成一格,他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引领中国文学走向一个新的时代。他说他不是狂人,他只是想那样做,他启用新的表现形式也许正在开启一扇门,在这扇门打开之前,没有人知道门里是什么,也没有人能对他的创作作出一个合理的评价。只有等若干年之后,也许他已经化作尘土之时,人们在整理文学史进程的时候才能发现,原来是他引领文学创作跨出了文学史上重要的一步。就像当年郁郁不得志的天才画家凡高和《变形记》作者卡夫卡,生前受尽艰辛嘲弄,死后才得以扬名天下。阿毛说他不急,他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以此来按摩灵魂,锻炼思想,诞生智慧。
《生命之门》后记中,阿毛写了这样一段话:“工作是为了肉体的存在,思考是为了灵魂的安宁。我写作的惟一目的就是要使我的灵魂不因芜杂的生活而浮躁不安……”这是一段作家的话,寄予自己横飞于天际的灵魂,也是一段镇长说的话,是浮沉于世的官员渴求心灵的纯真。作家与镇长,A面与B面,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在毛国聪身上,再和谐不过。
链接:
毛国聪,中国第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作家镇长,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都电子科技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2003年元月至10月,任双流合江镇镇长。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在双流县教育局任副局长,2005年9月至今,在双流县永安镇任镇长。出版有诗集《流浪归来》,长篇小说《生命之门》大型人文地理画册《东方水乡古镇黄龙溪》。另有融哲学思想、诗歌艺术为一体的散文诗集《与上帝对话》(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及散文集《灵魂的祭坛》待出。
在中国,镇长是政府官员中一个很庞大的群体,喜欢舞文弄墨者也不乏其人,但能够像毛国聪(阿毛)那样,在镇长和作家之间相辅相成均能做得很出色的,能引起多方关注的,却极为罕见。
永安镇,地处成都市郊的双流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2005年9月,毛国聪调任为该镇镇长。他勤奋好学,任劳任怨,在各项工作中都做出了成绩,多次受到各级表彰。特别是为该镇白果村的新农村建设,付出了很大心血。白果村作为全国首批四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从2005年9月份开始建设,目前已初具规模,接待了来自日本、非洲27个国家以及中央、省市参观考察团400余批次,受到各级领导的赞许和专家的好评。
如今,永安镇已是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成都市城市基础菜地,也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镇和成都市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镇。
镇长毛国聪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秉承着他“当官为民做实事”的宗旨,而在业余时问.他则尽可能地远离应酬,潜心构筑他的“文学殿堂”。
2007年元月,他的长篇小说《生命之门》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随即引起了文学界、出版界和媒体的关注,被一致誉为“中国当代最具个性和创意的小说”,“掀起了一场小说的革命”。《生命之门》以一种玄幻、怪诞的方式和全新的视角,深层次地剖析当今社会的痼疾。行文幽默诙谐,故事曲折离奇。更为引人注意的是,该书融合了思想、哲学、诗歌、小说等多重艺术品性,可以说是向传统小说模式进行挑战和革命。其深邃的思想、独特的风格,似乎与一个每天与农民打交道的镇长有着极大的反差。许多媒体把定为“怪才作家”,中外散文诗学会主席海梦还赞誉他为“中国第一个作家镇长”。但他仍坚守自己的个性,既不张扬,更无浮躁。作为镇长时,他努力工作,认真处理事务;而作为作家时,他则心无旁鹜地在他的“世界”里遨游。他两部二十多万字的新作《与上帝对话》《灵魂的祭坛》也即将面世。其中许多篇章,已被《福建日报》《成都晚报》《散文诗世界》《西南航空》《粤海散文》《乌江文学》《中国年度散文诗精选》等全国多家报刊和选本选用。迄今,他已在美国、东南亚、香港以及国内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近200万字。
2007年7月30日,《成都日报》核心访谈栏目对他进行了专访,不久,新华网四川频道又对他进行了专访。其他大小报刊也相继要求去采访他,他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都婉言谢绝。
毛国聪作为一个镇长,一入文坛,就引起轰动,不能不说这是他厚积薄发的结果。作为政府部门,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型管理人员,社会发展才会更加有序、科学、和谐。从毛国聪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有思想有智慧有作为的基层官员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