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峡西岸名城,多元文化宝库”,福建泉州繁华的市中心耸立着一座金碧辉煌的欧式建筑——泉州酒店,这是泉州市首家五星级酒店。泉州酒店的前身是80年代末的一家政府招待所,软、硬件全省倒数第一,职工工资靠财政补贴,是远近闻名的老大难企业。林连芳同志从当地的纪委干部转入并不熟悉的酒店行业,不为困难所吓倒,锐意创新,坚持改革,博采众长,在经营中,树立了“高要求、高效率、高质量”的经营管理理念,“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时尽其效”的效率意识以及“事事求完美、样样争第一”的竞争意识,坚持“出品精、服务细、管理到位”的工作作风,学习借鉴国内外一流酒店科学管理经验,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加以融会贯通,走出一条国有宾馆体制改革的成功道路,探索出有“泉酒特色”的现代酒店经营管理模式。
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改的背景下,林连芳同志审时度势,敢为人先,认为只有引进资金、引进管理、引进技术、打破旧的体制和经营管理模式,于1989年与香港恒赏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兴建了泉州酒店,是泉州市第一个引进外资的中外合作酒店项目,首期工程于1990年10月建成并投入营业,并于1991年10月被评为泉州首家三星级酒店。为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企业的的发展后劲,林连芳同志把“上规模、上档次、高质量”作为酒店的发展目标,提出“滚动发展,壮大实力,保证质量,抢占市场”的经营策略,先后完成了二期、三期、四期工程项目,1997年被评为泉州首家四星级酒店,2004年再攀新高,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泉州首家五星级酒店。历经14年的风雨历程,林连芳同志将一家政府招待所打造成一家五星级酒店,是其实践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抓住科学发展观这一要务。
在林连芳同志的领导下,酒店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经营规模从合作初期的一万多平方米发展至目前的六万平方米,年营业额从开业初期的一千多万元提高至目前的一亿多元。在林连芳同志的带领下,泉州酒店在取得丰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品牌形象饮誉海内外。开业以来,酒店每年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人事部评为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是当年福建省旅游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酒店;酒店客房部还被评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在2004年4月份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被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评为“2001—2003年福建省优秀旅游饭店”等称号;林连芳同志本人被评为福建省第8届“创建文明行业先进个人”,并于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2007年9月,林连芳被中国饭店业名人俱乐部授予“中华英才”白金勋章,并入选“影响中国饭店现代史风云人物百人会”的《中华英才大典》。
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改的背景下,林连芳同志审时度势,敢为人先,认为只有引进资金、引进管理、引进技术、打破旧的体制和经营管理模式,于1989年与香港恒赏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兴建了泉州酒店,是泉州市第一个引进外资的中外合作酒店项目,首期工程于1990年10月建成并投入营业,并于1991年10月被评为泉州首家三星级酒店。为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企业的的发展后劲,林连芳同志把“上规模、上档次、高质量”作为酒店的发展目标,提出“滚动发展,壮大实力,保证质量,抢占市场”的经营策略,先后完成了二期、三期、四期工程项目,1997年被评为泉州首家四星级酒店,2004年再攀新高,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泉州首家五星级酒店。历经14年的风雨历程,林连芳同志将一家政府招待所打造成一家五星级酒店,是其实践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抓住科学发展观这一要务。
在林连芳同志的领导下,酒店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经营规模从合作初期的一万多平方米发展至目前的六万平方米,年营业额从开业初期的一千多万元提高至目前的一亿多元。在林连芳同志的带领下,泉州酒店在取得丰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品牌形象饮誉海内外。开业以来,酒店每年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人事部评为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是当年福建省旅游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酒店;酒店客房部还被评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在2004年4月份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被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评为“2001—2003年福建省优秀旅游饭店”等称号;林连芳同志本人被评为福建省第8届“创建文明行业先进个人”,并于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2007年9月,林连芳被中国饭店业名人俱乐部授予“中华英才”白金勋章,并入选“影响中国饭店现代史风云人物百人会”的《中华英才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