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幸福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zi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边务农一边当民办教师的父亲,给我规划的未来职业是百货公司的售货员。
  上世纪90年代末,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父亲放弃了祖祖辈辈经营的土地与家园,举家从乡村迁到了小镇,在国营的百货公司谋得了一个售货员的职位,然后默默等待我长大,女承父业……
  初中毕业报志愿,班主任家访,他告诉我的父母,以我的成绩,考入一所不错的中专是有把握的。
  这天晚上,我挨着祖母躺在滚烫的火炕上。父亲站在炕头,沉默良久后说:“就报考中专吧!”。我的眼泪随即扑楞楞掉下来。“我想读高中!我要考大学!”我咬着被角胆怯但执拗地说。祖母看到我的眼泪,马上心软了:“就由她吧。”父亲叹了口气,出去了……
  放弃报考中专也意味着放弃了一次成为“公家人”的机会,这对于一个刚从农村迁移出来、父亲一个人要养活一家五口的困顿家庭来说,是一场巨大的冒险。
  生活对于许多人而言,是一场艰难的跋涉,稍有懈怠便会面露狰狞,更何况,我来自这个世界的最底层。
  那时候我其实并不清楚大学为何物,只觉得那是一个从别人嘴里听来的、可以改变命运的宏大而模糊的东西。
  那时我疯狂迷恋着文学。我能想象到最幸福的场景就是:在万籁俱寂的冬夜,我可以蜷缩在热气腾腾的被窝里,周围放满我喜欢的形形色色的书,然后肆无忌惮通宵达旦阅读……可是我必须收敛起这份最爱,不得不为一块儿沉甸甸的敲门砖而努力。
  高中三年,与其说是辛苦,不如说是寂寞。精神上是苍茫天地间的“余舟一芥”?灯火如豆,孤独而行。
  放榜那一天,并无臆想中的惊喜,因为没有考出自己希望的分数,也不低落,因为全旗上线二十人当中,有我!
  我必须感谢那些日子,之后我阴差阳错走到文学这条路上,大学,真的给了我很多滋养。
  因为读的是幼儿教育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一个乡村小学,一年后又被调回镇里的幼儿园。
  每天被孩子们簇拥着,有一种非常纯真甜美的感觉。当时幼儿教育科班出身的人很少,我作为幼儿园里分进去的第一个大学生,在专业能力方面不久便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工作一年后被评为了优秀教师,还被教育部门筛选出来,为全旗的幼儿老师主讲心理学、教育学。
  沿着这条线走下去,我想,我也会和若干年后我的许多同事一样,最终当上园长,每天在孩子们此起彼伏“园长老师好”的声音中端庄地微笑、生活……
  这样下去没什么不好,但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缺乏归属。时有苦闷,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会将这些苦闷一一诉诸笔端,然后一篇一篇投寄给报纸副刊。每一篇都发表了出来,我变成了达拉特党报副刊的常客。
  16岁时,我的文字第一次變为铅字,为了学业中断数年的创作,这个时候才算是再续前缘。只因为这一点坚持吧,为自己以后走到另一条路上打下了伏笔。
  2000年冬,《鄂尔多斯报(达拉特版)》招聘记者,正好报纸副总编去我工作的幼儿园征订报纸,在与园长聊天中,他无意间知道我是这个幼儿园的老师后,极力鼓动园长让我去竞聘记者岗位。园长向我转述了他的话,我思考再三后,去了当时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单位——达拉特报社应聘。
  这样,我由教师变为了一名记者。
  记者十年,我一边写新闻,一边写文学,为了平衡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写作状态,不得不付出比别人多好几倍的时间与精力。
  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
  我像是欠了自己生命一大笔高利贷,别无他物,只能终身用文字来偿还……当别人精巧的包里装满化妆品,穿上高跟鞋去约会,我斜背的布包里,却全部是笔记本与油笔,而且由于经常忘记盖盖儿,整个包的里子横七竖八都是油笔道子……
  二十八岁那年下乡采访,在梁外山区遇到一位老农,当他知道我就是我时,吃惊地张大了嘴巴:“不会哇?你在报纸上写的每个字我都读过,我一直感觉你应该有五十来岁的样子……”这是我在一篇散文里对自己当初那种状态真实的画像。
  即使在怀孕期间,我也一直没有停笔,儿子出生后,婴儿期总是不能安睡,而且超级烦躁,我就总觉得是自己在怀孕当中一直创作,煎熬的心情影响到了他。
  于我来说,文学这条路我从来没有设计过,我的脑海中,也从来没有出现过要当个作家的念头。可是爱好与命运,推动我一步一步走到了这条道路上,2017年,我接到了中国作家协会的入会通知,正式认证了我的作家身份,我也因此成为了本地历史上第一位汉族女中作协会员。
  近日,带儿子去黄河边看流凌。站在堤坝上,看着冰消雪融的黄河,我不由感慨万千:“妈妈过去就是这黄河边上一个小村姑,20多年来,从教师到记者再到作家,当时觉得很自然很平淡,但现在回头仔细看看,还真有一种和这黄河一样波澜壮阔的感觉啊!”
  “妈,这时你一定觉得很幸福吧?”儿子问。
  据说幸福划分为四个维度:满足、快乐、投入、意义。每个维度的幸福感都有,但是将浅层次的快乐转化为深远的满足感和持久的幸福感是一件益处更大的事情。
  我仔细打量了一下自己的内心感受,对儿子肯定地点了点头。
  ——选自《鄂尔多斯日报》
其他文献
两根粗糙而简单的拐杖支撑着他的身体,支撑着他艰难的人生,也支撑着他的信念他的追求。我不止一次目睹着他拄着那拐杖,在风中雨中艰难的移动着脚步。他只有一只脚落地,另一只空荡荡的裤管在风中瑟瑟摇动。没有人知道他从哪儿来,也没有人知道他要到哪儿去,更没有人知道他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甚至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仿佛他只是被谁无意间随手丢弃在小城的一块石头,或者是一张破椅子。或许这小城只
期刊
花生地  秋无约,风渐凉。伫立阳台,望向故乡的方向,我仿佛看到坡地里扯出的花生已饱满,丰实。  过去,老家前山光秃秃一片,几乎全是风化的紫色页岩。记忆中,父亲在坡岰到处垦荒,刨沙,育土,整成一块块红褐色的沙壤地,秋栽油菜,春种花生。  当油菜褪去金色的外帔,挂满青青长角果的时候,母亲就提前挑好壮实圆润的花生做种子,带着我穿梭在油菜丛里套种花生。打窝,播种,施肥,盖土,浇水。十天过后,母亲会去地里走
期刊
大外甥让外甥女传信,说樱桃熟了,再不去吃,就罢园了。  外甥的村子,在汉江北岸的山上。与传统意义上的村庄不同,外甥的村子已经现代化,清一色新楼,楼前栽花种草,植树兴竹,与富人的别墅无异,而且楼与楼间距更大。  这一天,我们早早开车上路,赶在太阳刚从东山升起来,到了外甥的村庄。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村里所有的事物,楼房、花木、竹林等,显得又端庄又明丽。鸟雀叽叽喳喳地叫着,它们嘹亮的叫声,让寂静的村庄充满
期刊
春节前,朋友送来了一盆名为“朱砂根”的小树。它约高40公分,树干笔直,叶子青绿油亮,看起来很是精神。最妙的是中层的树枝上,参差地缀着一串串鲜红的小果子,大概四、五十颗,也是油亮油亮的。单凭眼观,我甚至怀疑这不是一棵正真的植物。经过反复地抚摸感受,我才得以确认这确实是一棵活生生的植物。至此,这盆便正式成为阳台绿植的一员。由于精神焕发的外表,这盆“朱砂根”受到全家人的喜爱,所以被妥善地安置在阳台的显眼
期刊
这一年过得颇不宁静。  七月,我在南昌出差时,突然接到二弟的电话,称父亲身体不适,急于见我。此刻,我预感到了将会发生什么。父亲已八十有七,近年来身体越来越不好,每次出门我都十分惦记。我立即抛下庞杂的事务,直奔机场,马不停蹄地赶回家中。当我匆忙赶到父亲面前时,父亲伸出苍白的手,将我紧握。他虽然说不出一个字,但从他全无血色的脸上,可以看得出他的喜悦。我们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似乎无声地说了许多话。凌晨时分
期刊
一  鸣沙山的沙子是喜欢和孩子们玩的。所以,当我儿子在鸣沙山尖叫着冲向沙子的时候,沙子一下子就变幻了表情,扫荡了疲惫和懒散,盛开了笑容,装饰了身体的姿态,软绵绵地,把自己弄成宠物狗,等着他来逗弄。  跟在我儿子后面的,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他跟他妈妈一路都在吵架,说话恶声恶气,没有好表情。他一定是看见沙漠变幻了表情,才露出难得的笑靥,奔跑着,故意重重地把自己砸在沙子的身上。  沙子当然无耻地笑着,腆
期刊
一  假期给岳父家打枣,岳父家四个子女都回到山西这个名叫圐圙头的小村来帮忙,几个孩子便在地里玩耍,大点的慧慧捉住一只小虫,其他的三个孩子都说这只小虫是蝴蝶,尤其妻弟家的牛牛,一副理直气壮的小模样,为了证明他们所言非虚,四个孩子一起把小虫小心翼翼拿到我面前让我辨认,我一看哪是什么蝴蝶,而是一只土灰的小飞蛾,我便实事求是地说,大花翅膀的才是蝴蝶。牛牛恼了,硬要我说这是一只蝴蝶,一边用小拳在我背上打个不
期刊
心灵的珍藏  吴丹红  有一所低矮破旧的老屋,炊烟从老屋后袅袅升腾,宛如一条扯不断的舞动的白绫,窗前有一个小小的人痴痴地等待着盼望着那个人回家……  爷爷已经年近六十,身材有些矮壮,背也稍稍驼着,有着一双健壮有力的像蟹钳的大手,头发却已斑白,面色被阳光晒得黝黑,额头上像是被刻刀划了几道深纹,脸上布满了浅浅的皱纹。那都是一波三折的往事吧。  爷爷虽然四肢不方便,但他就是闲不下来,时不时就往山上钻。那
期刊
“又一庄”酒楼这个名字,使我联想到了“新乡土”。“又一庄”,有“家园”的感觉,来长沙,必得进又一庄。那天,去“又一庄”时,我迟到了,《新创作》杂志社主编“彭胡子”举起茶杯说:罚你三杯!我只好乖乖地认罚了两杯。那日朝晖作东,“新乡土”的“战友”久别重逢,喝着“麦子”酿的啤酒,“精神家园”的味道颇浓。  酒过数巡,“胡子”便放谈江堤。彭胡子是我所久仰的作家诗人,读过他写的编的不少书,尤其是“悠闲”系列
期刊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青海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青海师范大学)校园里的波斯菊开得可真欢啊!秋天的阳光下,白色、黄色、紫色、粉红色、深红色,各色花朵多姿多彩,轻盈艳丽,繁茂绚烂,一畦畦的颇有野生情趣。走在花中的青春少女,自有一种格外的美丽,成为后来大学生活最好的回忆,并进入我的笔下写作凌须斌的这篇文章。借用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尾句赞一个:“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屈指数来,“故园三十二年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