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倾听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因为不管采取何种学习方式,能听、会听是最根本的。学生善于倾听还是组织课堂讨论的保障,那种只在乎自己的发言,而不关注别人见解的做法,只能使课堂局限于表面的热闹。由于受年龄特征及独生子女特点的限制,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
【关键词】倾听;语言学习;能力
倾听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因为不管采取何种学习方式,能听、会听是最根本的。学生善于倾听还是组织课堂讨论的保障,那种只在乎自己的发言,而不关注别人见解的做法,只能使课堂局限于表面的热闹。由于受年龄特征及独生子女特点的限制,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那么,如何教学生学会“倾听”?
一、营造倾听好氛围
在上课开始,我们应该明确指出:“小朋友们,我们要注意听人家讲话,这也是有礼貌的表现。”这样一句话,就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既告诉了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也告诉了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倾听的氛围,教会孩子们参与讨论,如:可以猜一猜发言的同学可能会讲些什么,和自己的看法一样吗?如果不一样,那他怎么会这样想的;也可以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判断、归纳或评价;还能想想同学说的有没有道理,自己是否同意,还是有什么可补充的……学生便能学会先听后说,养成倾听的习惯。学生在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质疑中能真正了解彼此的想法,每个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理解才能有进一步的探究。
二、培养“倾听”好习惯
学生能全神贯注地听,兴趣盎然地听,灵活自主地听。才能使课堂展现活力。
(一)激励启迪
在课堂上,对于认真倾听的学生,我总是及时对其加以奖励,并以“谁的耳朵最灵”、“谁的记性最好”、“谁最懂得尊重别人”等语言开导学生,告诉他们注意听别人的发言不仅是一种有礼貌的表现,更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从别人的发言中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会学习的孩子应该是善于思考和倾听的。
孩子情绪色彩很浓,常常由于兴奋不能耐心倾听他人的发言而大声说话。有的学生由于开小差也听不进他人的发言。这时我们应立即对能倾听别人发言并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给予表扬,对于敢于回答问题且回答不正确的孩子也进行鼓励。例如,老师请一位小朋友朗读课文,要求其他小朋友认真听,等他读完之后说说他读得好的地方,其他同学听得挺认真,却有一位小朋友也想迫不及待地要来读,嘴里发出了声音,等第一位同学读完,老师问这位迫不及待要读的小朋友:“他读得那么棒,你怎么能随便打断呢?”在表扬第一位小朋友的同时,更引起了第二位同學的反思,同时,老师指出:认真听别人的朗读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提高自己朗读水平的好办法。像这样没有倾听的孩子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就会立即停止其他动作认真听讲,给其他学生都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长期这样强化训练,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就会稳定形成。
(二)贴近生活
把有趣的教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拿一位特级教师来说吧,有一次他上展示课时,好有好多老师来教室听课,小朋友觉得很紧张。于是,老师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小朋友,今天我来给小朋友们上课,我也正想借此机会来看看我们班的小朋友是怎么学习的。小朋友们观察观察,我的长相?然后猜猜我的年龄。学生兴趣盎然,一一作答。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学习了新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使学生感觉到生活当中处处有语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孩子们当然也就大大提高了倾听的的效率。
三、激发倾听兴趣
把教学内容设计为富于童心童趣的故事或游戏,使学生学习兴趣迅速被激发,会产生强烈地求知欲,焕发敏锐的思维,激发起“倾听”的欲望。听到一位低年级的老师在教学拼音第一课“a o e”时,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然后让学生模仿小孩练声、公鸡打鸣、鹅的高叫,练习“a o e”的发音。教学中,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启发学生把“a o e”的练习放在一个环境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出一个故事。经过几分钟的思考,故事基本编成,再与同桌交流、补充,故事进一步完整,不少学生想在全班发言。有的学生说: “暑假,我到乡村奶奶家,奶奶家有一只大公鸡,每天都早早地打鸣,听,o o o它叫得多好听。邻家有个小姐姐听见公鸡的叫声,她赶忙起床,来到院子里练嗓子,a a a……练得多认真啊。在她的影响下,我也跟着a a a地练起来。河里的大白鹅听见了,也忍不住 e e e ……地唱了起来。大白鹅、大公鸡、小姐姐,我们成了好朋友。每天早上,我们好像在练习大合唱。多有趣啊!”尽管学生编的故事,有的不尽符合实际,但在编述过程中,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自主创设学语文用语文的环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说”更具有感染力,使“听”更具有吸引力。
四、树立倾听榜样
在学生发表意见时,教师要以听众的角色,用非言语信号和言语信号同谈话者做积极的信息交流。非言语信号包括:交换眼光、侧身倾听、举目凝视、含笑点头等。言语信号可以说出表示支持性的言语如“我理解你的话”或“我被你说服了”等。在课堂上,我们还可以用走近发言的学生、请其他同学重述某人的发言并让全班同学学着说一遍等方式来暗示自己在倾听。这一切都在向学生表明:老师对他们的发言是积极参与的并对他们的发言是关注和感兴趣的。当学生感到教师在倾听自己的发言,便会对自己充满信心。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但是,谁都不能否认,“听”并非是完全独立存在的。在语文教学中,“听”排在“说、读、写”之前,应该得到必要的重视!它必须贯穿于说、读、写、思种种教学活动中,因此就需要我们挖掘、创造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唤起学生“倾听”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当然,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小学生更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训练。让我们记住:学会倾听——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追求!
【关键词】倾听;语言学习;能力
倾听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因为不管采取何种学习方式,能听、会听是最根本的。学生善于倾听还是组织课堂讨论的保障,那种只在乎自己的发言,而不关注别人见解的做法,只能使课堂局限于表面的热闹。由于受年龄特征及独生子女特点的限制,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那么,如何教学生学会“倾听”?
一、营造倾听好氛围
在上课开始,我们应该明确指出:“小朋友们,我们要注意听人家讲话,这也是有礼貌的表现。”这样一句话,就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既告诉了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也告诉了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倾听的氛围,教会孩子们参与讨论,如:可以猜一猜发言的同学可能会讲些什么,和自己的看法一样吗?如果不一样,那他怎么会这样想的;也可以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判断、归纳或评价;还能想想同学说的有没有道理,自己是否同意,还是有什么可补充的……学生便能学会先听后说,养成倾听的习惯。学生在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质疑中能真正了解彼此的想法,每个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理解才能有进一步的探究。
二、培养“倾听”好习惯
学生能全神贯注地听,兴趣盎然地听,灵活自主地听。才能使课堂展现活力。
(一)激励启迪
在课堂上,对于认真倾听的学生,我总是及时对其加以奖励,并以“谁的耳朵最灵”、“谁的记性最好”、“谁最懂得尊重别人”等语言开导学生,告诉他们注意听别人的发言不仅是一种有礼貌的表现,更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从别人的发言中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会学习的孩子应该是善于思考和倾听的。
孩子情绪色彩很浓,常常由于兴奋不能耐心倾听他人的发言而大声说话。有的学生由于开小差也听不进他人的发言。这时我们应立即对能倾听别人发言并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给予表扬,对于敢于回答问题且回答不正确的孩子也进行鼓励。例如,老师请一位小朋友朗读课文,要求其他小朋友认真听,等他读完之后说说他读得好的地方,其他同学听得挺认真,却有一位小朋友也想迫不及待地要来读,嘴里发出了声音,等第一位同学读完,老师问这位迫不及待要读的小朋友:“他读得那么棒,你怎么能随便打断呢?”在表扬第一位小朋友的同时,更引起了第二位同學的反思,同时,老师指出:认真听别人的朗读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提高自己朗读水平的好办法。像这样没有倾听的孩子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就会立即停止其他动作认真听讲,给其他学生都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长期这样强化训练,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就会稳定形成。
(二)贴近生活
把有趣的教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拿一位特级教师来说吧,有一次他上展示课时,好有好多老师来教室听课,小朋友觉得很紧张。于是,老师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小朋友,今天我来给小朋友们上课,我也正想借此机会来看看我们班的小朋友是怎么学习的。小朋友们观察观察,我的长相?然后猜猜我的年龄。学生兴趣盎然,一一作答。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学习了新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使学生感觉到生活当中处处有语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孩子们当然也就大大提高了倾听的的效率。
三、激发倾听兴趣
把教学内容设计为富于童心童趣的故事或游戏,使学生学习兴趣迅速被激发,会产生强烈地求知欲,焕发敏锐的思维,激发起“倾听”的欲望。听到一位低年级的老师在教学拼音第一课“a o e”时,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然后让学生模仿小孩练声、公鸡打鸣、鹅的高叫,练习“a o e”的发音。教学中,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启发学生把“a o e”的练习放在一个环境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出一个故事。经过几分钟的思考,故事基本编成,再与同桌交流、补充,故事进一步完整,不少学生想在全班发言。有的学生说: “暑假,我到乡村奶奶家,奶奶家有一只大公鸡,每天都早早地打鸣,听,o o o它叫得多好听。邻家有个小姐姐听见公鸡的叫声,她赶忙起床,来到院子里练嗓子,a a a……练得多认真啊。在她的影响下,我也跟着a a a地练起来。河里的大白鹅听见了,也忍不住 e e e ……地唱了起来。大白鹅、大公鸡、小姐姐,我们成了好朋友。每天早上,我们好像在练习大合唱。多有趣啊!”尽管学生编的故事,有的不尽符合实际,但在编述过程中,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自主创设学语文用语文的环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说”更具有感染力,使“听”更具有吸引力。
四、树立倾听榜样
在学生发表意见时,教师要以听众的角色,用非言语信号和言语信号同谈话者做积极的信息交流。非言语信号包括:交换眼光、侧身倾听、举目凝视、含笑点头等。言语信号可以说出表示支持性的言语如“我理解你的话”或“我被你说服了”等。在课堂上,我们还可以用走近发言的学生、请其他同学重述某人的发言并让全班同学学着说一遍等方式来暗示自己在倾听。这一切都在向学生表明:老师对他们的发言是积极参与的并对他们的发言是关注和感兴趣的。当学生感到教师在倾听自己的发言,便会对自己充满信心。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但是,谁都不能否认,“听”并非是完全独立存在的。在语文教学中,“听”排在“说、读、写”之前,应该得到必要的重视!它必须贯穿于说、读、写、思种种教学活动中,因此就需要我们挖掘、创造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唤起学生“倾听”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当然,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小学生更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训练。让我们记住:学会倾听——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