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减负增效之我见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zxc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生学业负担过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就像一把难以解开的精神枷锁,禁锢着初中生身心的发展,减负因此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但人们在强调减负的同时,好像忘掉了另一个重要的原则:增效。负担减轻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是否成反比例增长了呢?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对初中语文教学而言,笔者认为有必要弄清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减负和增效的内涵是什么;二是如何才能做到减负增效。只有认清这两方面问题,语文教学才能迎来光明的明天。
  一、减负和增效内涵探析
  不知从何时起,为了语文成绩能够比别人高几分或十几分,初中生跳进了题海不能自拔,阅读和作文使学生身心疲惫。教师声声叹息着:“练习做了那么多,成绩仍然那么差”,无奈之语不绝于耳。事态发展至此,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教师自身素质的限制;学生厌学心理的负面影响;教材的更新,内容的加深,课外辅助教材的随意拔高;社会和家庭的压力等等。
  因此,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绝不能以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无休止地加大学生作业量为代价,减负势在必行。“减负”主要是减掉学生语文学习负担中不合理的部分,减掉学生不好的学习习惯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减负是要学生在合理的压力之下,在单位时间内,学习效率更高,知识结构更为科学,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更为合理。
  随意减负,一减了之,并不是语文教学所要看到的现象,减负的目的是为了“增”。增效和减负的理想关系应该是成反比例的,一“减”一“增”,语文教学目标才能达到,减负才能达到增效的目的。增什么呢?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语文的两个基本属性,增效就要增加学生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语文素养,增效就要讲究学习方法和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只有语文的人文性教学目标达成了,初中生才会热爱并勤奋学习语文,就不会把语文学习当做一种负担。语文的工具性,清晰地告诉我们,学习方法恰当,语文学习将会事半功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是初中生学习语文的持续动力。
  二、减负和增效可行办法探索
  语文教师自加压力,提高语文教学素养。语文教师在减负增效中的作用中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的减负增效对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自加压力,为自己“增负”,从教学观念、知识体系的建构、教学语言、教学方法、备课组协作这五个方面入手,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素养。
  语文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变教学过程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培养个性的过程,这样,学生才会学得轻松、学得主动。
  有人认为,语文知识缺乏体系,学生难以掌握,这是对语文认识的误区,魏书生就曾把语文知识整理成为“语文知识树”。因此,语文教师要自觉地掌握教学系列,研究初中阶段需要学习的知识,弄清知识的各种内在联系,按单元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概括,形成立体的知识网络。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既能学得活又会掌握得牢。
  语言表达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对语文教师而言,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该超出一般教师,这也是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有三个特征:准确、优美、扼要。准确的语言是要求教师能确切、规范地运用言语,优美的语言是要求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感情丰富、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错落有致,扼要的语言则是要求教师的语言言简意赅、一语中的。
  同时,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减负增效必不可少的手段。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增强学生接受知识的兴趣及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加大课堂密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做到“堂堂清”,达到既减负又增效的教学效果。
  减负增效靠教师个人,显然势单力薄,而备课组的力量是巨大的。同一备课组要加强集体备课,根据重点、难点制定出合理的课时教学目标,具体实施,即可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实施分层教学,有的放矢。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良莠不齐,如果只用一种标准去教学生,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没有好处,孔子也说过“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按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主动性、意志品质及语文基础和现有成绩等由高到低分成A、B、C三个层次。A为语文优等生,B为中等生,C为后进生。教师根据A、B、C三个层次进行分层教学,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可以独立完成,可以合作完成,也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并切实构建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考察各层次学生的达标情况,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多做激励性评价。对A层学生要提出新目标、新要求;对B层学生要宽严并济;对C层学生要多加爱护,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鼓励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奋进,并适时调整“层次”,使各层次学生都能相互促进,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
  提供少而精的作业,巩固学习效果。减轻学生作业量是“减负”的重要内容,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减轻学生作业量就是少留或不留作业,因为作业既是“减负”的一个方面,又是巩固及反馈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与重要途径。如何提供少而精的作业,巩固学习效果呢?笔者认为,就是要做到科学地设计作业,恰当地布置作业,用心批改反馈作业。
  作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纵向联系,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作业设计类型又可以分为许多种:从时间上可以分为课前作业、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从完成作业的学生上可设计分层作业。
  教师布置作业时要有明确和正确的目的。明确的目的,要求每一次作业都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某一方面,并能够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目的正确就是完成作业要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有助于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繁琐的重复性劳动。布置作业时,要讲清具体要求,难度适宜,注重方法的指导。作业批改一定要及时,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应集中讲解,存在问题多的学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作业优秀的典范和进步显著的学生予以表扬。
  总之,教师要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精确地进行学情分析,遵循教学规律,方能达到减负增效的理想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文昌实验中学(215151)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写作本来就应该具备创新性。学生作文在某种程度上需要有创意的表达,更需要“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即使是相近的题材,也要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
夏天,烈日炎炎,父亲正在地里干活,而我却在一旁休息。远远看去,父亲瘦削的身影似乎正在颤动,可以看见父亲用尽全身力气将锄头抡起然后重重落下,“吭吭”几声咳嗽传来,并且时不时地擦
叶圣陶先生在《说话训练》中称:“不经说话的训练,真是遗弃了一个最可宝贵的钥匙。”可见,语文课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每周利用阅读课让学生们储备语言  有人说语文开始于写字,终结于写字,我觉得语文开始于阅读,终结于阅读。阅读不仅是与文本对话,更是与作者神交,阅读不仅增长见识,更能使思想深邃,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怎样进行原始阅读呢?首先要全身心投入去思索,去咀嚼、去品
一次作文课上,我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一个熟悉的人,题目自拟。讲评时,我先让学生回顾了把人物写生动的常用方法,然后谈了我批阅作文后的总体印象,随即我把作文本发还给了学
历史的车轮进入了21世纪,这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而现代化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大大增强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的效
课改已经走过了十年,初中语文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讨论热点,仍然不时激起语文教学界的一些浪花。回顾前十年的讨论热点,以徐江教授《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为代表的语文教学观点曾经引起广泛关注。时至今天,初中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初中语文课到底应该怎样上?相对于理科教学往往有着标准答案而言,这仍然将是一个需要长期讨论的问题。  一、当今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十年课改过去了,原来存在的一些问题哪些已经
作文作为语文的半壁江山,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人们怨声载道,埋怨学习的重压让学生失去了亲近自然、走进社会的机会;埋怨现代传媒挤占了学生的写作时间等等。  事实上,作文是一种表达,是一种倾诉,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不会难如上青天。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爱与恨、乐与苦、喜与忧的情感经历,有崇拜与蔑视,向往与鄙弃等心路历程,把人生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自然地流淌于笔端,是非常快乐的事
叶圣陶说:“文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必须通过审美功能来实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由此看来,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在审
为了改善球形混凝土屋面结构造型的成型效果,保证施工质量及工期,节约成本,结合某工程酒店、饮食中心、商业中心等项目特点,对球型混凝土屋面钢筋桁架模板体系的关键施工技术
在关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讨论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如果把语文“工具性”的概念理解得过于狭隘、过于机械,有可能使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产生偏差,于是提出了语文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