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皇位归属的天花

来源 :财富生活·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sc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牛痘”接种普及之前,天花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且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传染性极强,没有患过天花或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均能被感染,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病毒血症,染病后死亡率高,痊愈者虽可获终生免疫,但脸上会留有麻子,因而此病得名“天花”。
  在中国早期古籍中把天花称为“虏疮”,有关它在中国的传播,最流行的说法是,东汉初年的马援“击虏”。从那时起,来自交趾的天花开始在中原传播开来。
  东晋时期著名医学家、道学者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就对天花做过详细介绍:“比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剧者多死。”这说明在东晋时期,天花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恶疾之一,其“随决随生,剧者多死”的恐怖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而且在书中,葛洪还对“天花”的起源进行了追溯,他认为天花起自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这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对天花病毒的最早记载。对于天花病毒为恶性传染疾病的特性,葛洪也有过相关论述:“永徽四年,此疮从西流东,遍及海中”。
  “永徽四年”即为唐高宗李治当政的第四年,这说明在唐朝时期,就曾经爆发过严重的流行性天花病毒,遍及“海中”。
  公元九世纪时欧洲天花流行甚为猖獗,在日耳曼军队入侵法国时,兵士感染天花,为阻断疫情,将领甚至下令杀死一切患者,但这一残忍的军令依然斩不断天花的流行;在印度则采取“天花女神”的迷信办法,自然也无济于事。但明代中叶,在中国境内,以“种痘法”进行预防和抵御天花病毒的案例已经产生。清代一部医学著作《种痘新书》记载:“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


《牛痘新书》

  于赓哲介绍说:“中国人对天花的认识比较早,到了明代,南方一位姓名现已不可考的民间医者创造性地发明了 ‘人痘’接种法,引发低烈度的天花感染,形成抗体以阻止其传染的免疫办法,这可以说是世界免疫学史上一次重大且成功的实践。”
  所谓“人痘”,就是用人所感染的天花病毒为材料,主动地让未感染的人接触这种毒素,以达到产生天花病毒抗原体的目的。而后,人痘接种法传入欧洲,又被改造成了安全系数更高的“牛痘”。
  到了19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从地球上消失,这无疑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一次伟大胜利,但在清代,天花这一恶性传染病甚至左右了皇位候选人的诞生。
  大清王朝建国267年,有一个幽灵始终盘旋在王朝上空,那就是令时人谈之色变的天花。不仅满清皇族屡屡“中招”,在顺治的十四个儿女中,四个皇子、五个皇女都死于天花,几乎只有一半的儿女存活下来,而顺治本人则直接死于天花。正因如此,在顺治临终前考虑皇位继承人时,他听取了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建议,将曾感染过天花并痊愈的皇子玄烨立为太子,这才有了后来的一代明君康熙大帝。


康熙像。图/ 故宫博物院网站

  或许正因对天花有切肤之痛,从康熙皇帝开始,清廷对天花的防治由单纯的躲避隔离变为多极防治结合。在康熙的倡导推动下,清朝天花防治更加系统化。他在太医院下专门设痘诊科,广征名医,还设立了種痘防天花的制度。种痘术不仅在皇宫和八旗中普遍实施,甚至推广到漠南、漠北蒙古。
  据记载,康熙时期,由于积极推行天花防治,北方及中原一带的痘事得到了根本的抑制。据西洋传教士统计,实施种痘以后,天花的死亡率下降到了百分之一。同时期,欧洲的天花却还在大爆发,据统计整个十八世纪,欧洲死于天花的人数高达 6000 万。
其他文献
中國科学技术馆(短期展厅) 中国·北京  2019年12月31日- 2020年5月5日  马可·波罗是12世纪知名的旅行家和商人,他的足迹成为东西方文明早期沟通的记录。展览共展出70种展品,邀请观者化身古代丝路旅行家和商人,跟随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重走丝绸之路。借助互动三维数字地图,展厅还原马可·波罗的万里行程,给人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展品中再现西域客商沿着丝绸之路携带到中国的宝石、水果、香料、药
期刊
萨默塞特府 英国·伦敦  2020年1月31日 - 4月26日  蘑菇作为一种可食用真菌,进入人类的食谱中已有千年的历史。根据史料记载,蘑菇还曾作为珍贵的贡品献给皇帝。蘑菇特殊的形状,使其在艺术创作中也广受欢迎。本次展览将展出超过40位艺术家、设计师和音乐制作人以蘑菇为主题完成的作品,展现蘑菇在艺术与生物领域的运用。  展览主要分为三部分,“蘑菇爱好者”展现了艺术家为了普及菌类认知而创作的作品;“
期刊
Abstract: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design of both H∞ Loop Shaping Control (HLSC) and Internal Model Control (IMC) strategies for linear time delay systems. For first order time delay system, a systemat
期刊
图 / 视觉中国  碧海、蓝天、白浪、细沙、岛屿、港口……这些词汇描绘出了一幅属于海洋文明的瑰丽画卷,也成就了变幻莫测、令人心驰神往的海上经典航线。乘风破浪之际,领略一场场视觉与美的盛宴;日月星辰之下,感受璀璨的人文之光。01 加勒比航线  说起加勒比海,你肯定不会陌生,好莱坞电影巨制《加勒比海盗》益发渲染了17世纪这条航线上的海盗文化,让不少游客对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域趋之若鹜。加勒比海航线分东
期刊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史中,人类站上食物链的顶端,成为了地球的霸主,但面对病毒,尤其是尚无特效药的新型病毒,人们总是谈虎色变。因为在这颗蓝色的星球上,导致人类死亡最多的原因既不是战争,也不是自然灾害,而恰恰是病毒——“黑死病”在欧洲夺去的生命超过一战,死于天花的人口总数超过二战……即便是在科技发达的当代,病毒所导致的疫病依然是最可怕的“杀手”之一,埃博拉、禽流感、HIV、SARS等等或熟悉或陌生的病毒无
期刊
描绘希腊一场古瘟疫的雕塑作品。图/ 东方IC  与中华文明一样,古希腊也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在公元前5世纪时古希腊最强盛的两个城邦雅典和斯巴达联手征战,古希腊的经济与文明达到了一个小巅峰。古希腊人崇尚美丽与强健的人体,为了取悦神话中天神宙斯,雅典在奥林匹克山上举行四年一度的运动竞技会,战士全裸参赛,展现自己结实的身体。就算在战争期间,到了举办竞技会的时节也会呼吁休战,也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为了
期刊
黑死病流行时期的马赛。图/ 视觉中国  “黑死病”是如何传入欧洲的,历史学家们众说纷纭。威廉·麦克尼尔认为是“拳打欧罗巴、脚踢中国”的蒙古军将鼠疫带到了欧洲;科学史学家村上阳一郎则认为鼠疫起源于中东,受感染的老鼠和其身上的跳蚤将教会口中所说的魔鬼——鼠疫杆菌带入了欧洲。  无论是哪个途径进入,结果就是14世纪时鼠疫开始在欧洲大陆肆虐起来。人一旦被感染,便会在2-7日内出现发烧症状,皮肤上浮现紫黑色
期刊
既然中国人的抗疫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甚至还为天花的防治贡献了不小的力量,那么相应来说,我们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是否也很早呢?  在于赓哲教授看来,“卫生”一词虽然早在《庄子》中就已出现,但严格来说,直到1910年以前,中国都不存在公共卫生体系下的卫生防疫概念。“用现代观念来看,古人所做的只是移风易俗,或者说是民间行为的被动避疫,这和当今由国家机器支撑的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主动为之、力图将其扼杀在摇篮中的
期刊
《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法国马尔梅松城堡藏  在流行病面前,即便是最伟大的军事天才拿破仑也同样束手无策。有人对拿破仑在俄国的军事行动进行了记录,其中具体且有价值的记载来自骑士迪特·德·基尔霍夫(dit de Kirckhoff),他是法国军队中的一名军医。在从德意志北部延展至意大利的法军军营之中,驻扎着超过五十万人的军队。在大军集合之时,传染病还没有暴发的迹象。马格德堡(Magdeb
期刊
中国对于传染病的记载,最早可见于殷墟甲骨,有“虫”“蛊”“疟疾”“疾年”等文字的记载,“疠”字则可见于《尚书》《山海经》和《左传》,《周礼》《礼记》中都有“以索室殴疫,大丧”“民必疾疫,又随以丧”等记载。与此同时,人们对“疫病”的发病规律也有了朴素的认识,《周礼·天官·疾医》载:“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脔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疾,冬时有漱上气疾。”  然而,古时卫生条件差,和现代相比,医疗水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