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沙宣打市场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5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卷土欲重来
  
  A品牌始创于澳洲,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中国香港市场,其护发产品一分钟焗油及沐浴露,连续多年在香港市场销售第一,霸主地位至今无人撼动。
  在广东市场,A也是靠这两个品类包打天下,不仅中小卖场有售,而且与沃尔玛、百佳、屈臣氏等国际连锁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十多年来创下了不俗的销售业绩。
  但A洗发水在中国内地上市以来表现欠佳。2003年,集团决策层决定走“质优价廉”的实用主义路线,率先降价。200ml洗发水零售价格9.9元,一时销量见长。
  然而好景不长,宝洁旗下的飘柔洗发水也开始大幅度降价。在一些大型连锁卖场,A洗发水与飘柔洗发水常常被陈列在一起,包装相似,卖点雷同,价格一样。而宝洁公司仗着多品牌相互支撑,飘柔洗发水经常大做促销。
  低价优势很快被弱化,A洗发水终于无力抗衡宝洁与联合利华的打压,被无情地挤出了市场。2005年,A洗发水退市了。
  显然,没有市场霸主地位,面对强势竞争对手,同质化的产品是很难立足的。
  A集团拥有雄厚的实力,多年的市场经验,一直为多个国家的知名品牌贴牌生产日化产品,在美发产品方面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因此公司要求:洗发水市场不能丢,必须计划再次进入。
  
  夹缝里找新定位
  
  但现实的情况是,在现代连锁K/A渠道,洗发水市场基本被宝洁、联合利华等少数跨国企业垄断,全是高手过招;而本土日化企业几乎90%以上都生产洗发水,它们在跨国企业暂时覆盖较弱的农村市场及一些缝隙渠道里恶性竞争,混乱不堪,新品想挤进市场站稳脚跟太难了。
  A的渠道以现代K/A连锁为主,新品必须借用现有的销售渠道,这是早就定下的基调。因此,新品定位必须在这些渠道里找机会。
  但是在K/A渠道,仅宝洁旗下的品牌就有飘柔、潘婷、海飞丝、沙宣、伊卡璐,这些品牌知名度高,品牌号召力强,不同品牌还从价格、功用、概念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细分。
  更可怕的是,这些细分品牌不仅细分了消费人群,而且在其品牌之内再细分。比如,飘柔细分出鲜果系列、植物系列,其中又有修护、去屑、清爽等功用细分;而以“去屑”功用定位的海飞丝品牌之下,又细分出丝质顺滑、海洋活力、芦荟敏感头皮等。宝洁通过这种细分再细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仿佛织了一张网,几乎网住了所有消费者。于是几年市场洗牌后,小企业纷纷被淘汰出局。
  而且,这个渠道的消费者文化层次相对较高,消费相对理性,对品牌的忠诚度比较高,通常不会随便选用新品,因此新品成功率非常低。仅宝洁的洗发水就足以让你天折。
  怎么定位,新品才能在众多竞品中突出重围呢?
  A决策层在方向上具有共识: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小众市场,针对中高端客户,以女性为主。
  由此确定了两个方向:一是定位天然纯草本概念,表现环保、绿色、天然;一是定位专业发廊概念,即把专业发廊里的产品拿回家用,天天享受发廊般的专业护理,表现为专业线的舶来品。
  这两个概念的吸引力如何?价值感又如何(即顾客觉得这个洗发水产品值多少钱)?
  一番市调后,这两套概念分出了高下。天然草本概念的产品市场上有两大类:
  一类是“飘柔”路线的,即普通不透明瓶包装,植物概念通过设计和文字说明。这类产品已经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
  另一类是“伊卡璐”路线的,透明的包装,漂亮的颜色,直观的植物概念,表现手法冲击力强。但是,从技术层面来说,清澈透明的洗发水是很难实现洗护合一的(即洗发、护发一步完成)。伊卡璐之所以使用这种表现手法,是因为它倡导“洗护分开”。而受限于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洗护分开的市场尚为成熟。
  美发廊专业线产品,则让女人们钟情不已。许多顾客常常在专业美发廊里购买包装新奇的专业线洗发水,因为在平常购物的超市里,很难找到这类产品。市调的结果,已经帮我们做出了选择:定位专业线,让消费者把专业护理带回家。
  
  找对竞争对手
  
  其实,当我们锁定专业线洗发水思路时,放眼整个卖场,已经找不出几个对手,沾边的也就是宝洁的“沙宣”。从外观、名称看,沙宣很难体现专业,但是广告诉求却常年如一。既然如此,我们就锁定沙宣,突破沙宣,一切工作由此展开。
  有一两个对手未必是坏事。我们把沙宣锁定为对手,工作方向反而更明确了。这样,将来在有影响力的大型零售终端渠道,专业线洗发水就只有A与沙宣两大品牌,定位于此,我们就已经从数以百计的大众洗发水品牌里突围了。市场部的同事戏言:“即使战胜不了沙宣,咱也是个亚军啊!”
  明确了“假想敌”,就有了清晰的目标,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以产品定位为基础,围绕目标对手,设计差异,突出优势。
  
  命名
  
  首当其冲的是名字。中国人的名字,两字三字司空见惯,四字一定引人注目,五字恐怕你不想注意都难。
  在与众不同的基础上,如果能同时反映人或事物的属性特征,那就更好了。比如司马娇娇是女子,司马振雄是男人。
  就A洗发水而言,整个行业对这类产品就只有一种叫法:洗发水(洗发露)。“洗发”二字是铁定的,不可改变。“水”、“露”表明了产品剂型,能否叫洗发散,洗发膏?这倒是有差异了,但对消费者有杀伤力吗?
  看看沙宣是怎么起名字的。沙宣产品的名字是:表达产品功能的关键字眼+洗发露。比如深层水养洗发露。这招很厉害,让顾客一下子就被产品功能所吸引。但招数一管用,便立即会成为行业通用,几乎所有的洗发露都有这么一款。
  这说明沙宣在产品的传达方式上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品牌定位,而是走入了大众之列。
  我们感觉独一无二的机会来了——直接给产品命名“专业护理洗发露”。在命名上一下子就与沙宣拉开了距离。
  同时,诸如去屑、修护之类直接表示产品功能特点的字眼,我们也没有丢弃,也如同沙宣一样写在产品正面标签的显眼地带,只是我们把这些词语当作了产品的“小名”。
  创新思维总是有争议的。对于A洗发水“专业护理洗发露”的命名,内部出现了较大的争议,多数人建议不要使用“专业护理”四个字,原因是市场上没这么叫的,风险大。但产品上市后的情况证明,这种选择是正确的。沙宣没这么命名,恰恰是给了我们机会。
  
  包装和设计
  
  光有与众不同的名字是不够的,一个好的“容貌”必不可少,具体包括两方面:瓶形与标签设计。
  产品“长相”的类别基本可以确定:专业、时尚、经典。所谓专业,就是要突出专业发廊的“专业线”感觉。时尚与经典,恰是矛盾的融合, 既要有时尚气息,还要蕴涵历史悠久的经典于其中。
  商超里的普通洗发水与专业发廊里的专业洗发水,在外观方面区别很明显:普通洗发水大同小异,而专业线洗发水的包装比较大胆,瓶子形态各异,个性十足,比较时尚,常常有舶来品的感觉。能从专业线产品里有所借鉴,便解决了专业与时尚的问题。
  经典的感觉还是要在A经典产品里去寻找。A一分钟焗油产品历史最悠久,产品的外观设计就是把品牌文字图案化;A滋润沐浴露的设计是把七色彩虹孕育的天然宝石意象化,十多年没变化设计,原因只有一个:消费者钟爱。
  感觉找到了,产品的样子也就出来了:直线条的瓶子,没有一点弧度,硬朗得让你一眼就觉得是专业线产品;标签结合A两款经典产品的设计风格,把意象化的宝石图案与寓意宝石并图案化了的文字融合在一起,配以金色,既强化了专业感,也凸显产品档次;瓶子上方,再点缀别致的小标签,如同给产品系上漂亮的丝巾,标签上赫然写着:把顶级美发廊的专业护理带回家。
  相比沙宣,这个设计不仅专业感更突出、更直观,而且,新品上使用了乳液泵头(沙宣只有大规格产品才有),使用时更方便。这个细节是我们市调时注意到的——相当比例的顾客盼望着这种使用便利。
  
  容量与价格
  
  产品基本成型了,但销售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也必须在产品策划阶段有所考虑。
  在市场上,一些大企业的知名品牌在大型KA促销期的零售价比经销商进货价还低,常常导致经销商去大卖场买货(俗称“扫货”)。
  这是因为大公司销售系统一般都设置K/A部,对现代大型连锁直接供货。大型K/A里各品牌竞争激烈,常常出台一些力度大的促销活动,拉低了实际零售价。
  知名品牌的零售价非常敏感,价差又非常小,大型K/A一促销,价格就逼近甚至低于厂家批发给普通经销商的正常价格了。宝洁、可乐为什么这么多年无法全面攻占中国的三、四线市场,原因多在于此。
  A也时有这样的问题。公司直接对各大型K/A供货,在二、三线市场,公司又拥有相当数量的经销商,稍有不慎,就会影响经销商的利益。
  通过调研,再结合老一代A洗发水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从产品容量、价格、条码、产品外观几个方面来调整。
  在大型K/A,我们以300ml和500ml的产品规格,应对沙宣的200ml和400ml,规格差异化,零售价接近,容量偏大,占有优势。
  经销商渠道的产品则变300ml为200ml,500ml为400ml,并在包装上减少了乳液泵头。这两个改动降低了成本,使产品有价格下浮空间来适应二、三线及以下市场:价格贴着飘柔精华系列走,但我们是来自专业线的专业护理产品;相比同样定位的沙宣,我们更实惠,更有优势。
  
  紫牛狂奔
  
  新一代A专业护理洗发露以其新颖独特的风格赢得了客户的喜爱,很快卖进了沃尔玛、万佳、家乐福等各类K/A卖场。经销商辖下的卖场也开始热销,还多次获得团购机会。
  在没有开始任何广告和宣传推广的情况下,A专业护理洗发露的成功上市再次表明:市场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机会的。只是市场需要的是与众不同的紫牛,而非平庸的同质化产品。(文章编号:3070707,收藏请编辑短信AA加文章编号发送至66556619)
  
  编辑:王晨[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POP海报走进了死胡同    POP绝对是令市场经理和销售代表们都无比头疼的一个东西。  市场经理走访一线时往往会发现:在终端,要么永远都很难看到自己的POP,要么就是在对手的POP下面,可怜兮兮地探出半个身影,而那一包包崭新的POP,正静静地躺在仓库的角落里呢!  销售代表也直呼冤枉:上周巡店补货时,刚刚补贴了一遍POP,可转眼又被后脚赶到的对手给抢了阵地,这能怪我么?  末了,销售代表还不忘嘟
期刊
大气候有变    作为渠道发展赖以生存的宏观环境,无论是从市场的规模还是市场发展的规范性上来说,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1.市场结构均衡化。  长期以来,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中国的二元市场结构。一、二级市场与三、四级市场长期对立,前者一枝独秀,后者徘徊不前,两极市场处于失衡状态。  然而,随着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具有很强消费力的中小城镇崛起,广大农村的市场冻土开始松动。中国市场结构正在
期刊
夏天越来越酷热难耐,这对化妆品零售业来说,喜忧参半。忧:天气越热,如非必要,顾客不愿出门;喜:顾客一旦进了店,若非急事或店内也热不可耐,顾客是很愿意在店内多待一会儿的,这就会大大提高商品的浏览率和成交率。  因此,恰到好处的店内温度管理必不可少。  研究显示:人体在购物时感觉最好的温度,大约在22℃至24℃之间,过热或过冷,都会使人情绪不安,从而缩短滞留时间。在化妆品店内安装空调以保持温度适宜,已
期刊
消费强劲的高端人群    中国一向被视为便宜货的生产大国,但这几年国际奢侈品展在中国的成功举办,却给早在坊间被极度关注的高端消费群体正式贴上了标签。高端产品的营销,一直是近几年业内人士关注的新领域,本文即以酒为例,探讨这其中的操作机巧。  中国是产酒大国、饮酒大国,更是送酒大国,金九银十,再加上土节洋节扎堆的年底,都是众酒商必争的档期。近几年各大厂家纷纷进军高档酒市场,使得这个以往被认定为狭窄的小
期刊
如何让运营和采购都喜欢你      卖场的运营系统和采购系统是两个不同的部门,工作内容、内部考核标准不尽相同,其部门职能设计有意无意地让他们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相互制衡。  但很多经销商不谙此道,在运作中取悦了运营,却得罪了采购;讨好了采购,却不得运营欢心。花了资源见不到效果,要客情没客情,要市场没市场,还落个“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的下场。  可有的经销商却总能在运营和采购之间左右逢源,两面
期刊
在成都,快销品经销商D虽然只代理一个二线口香糖L品牌,却是卖场运营和采购眼中的红人。    知己知彼,有所取舍    大多数经销商为了进入卖场,都会挤得头破血流。好不容易进去了,厂商之间便纠纷不断,最后大多数人仓惶逃窜,全身而退者凤毛麟角。不要说成为卖场红人,不成为仇人,就要天天烧香拜佛了。  D公司深知其理,绝不为赶时髦而无条件进入所有卖场。每次进入前,D公司均会做一些简单的市场调查工作,包括卖
期刊
是分还是并,没有定法。看企业发展阶段。有的阶段不一定需要严格的分网,一种变通方式是分产品系列授权。    内斗诱发分网    在本土汽车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个品牌之下的产品系列并不多,因此都放在一个网络内销售。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企业不断丰富产品系列,产品特点、目标消费群逐渐有了明显差异。更关键的是,网络内的经销商数量越来越多,密度加大,“内战”升级——互相压价、跨区窜货、“优势市场打
期刊
ERP挠不到的痒处    一年前,根据咨询专家的建议,王总管理的这家业内小有名气的OTC制药企业上马了E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半年多运转下来,解决了原来生产成本核算、原材料管理、客户货款账期及信用管理等诸多老大难问题,让王总颇为满意。  满意归满意,王总心里还是有些疙瘩:  口尽管目前ERP系统中显示主力产品销售形势不错,可王总心里有数,有相当一部分是积压在渠道里,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
期刊
销售战略如何分解为部门工作    林正大  LMI创办人,整合型战略家,林正-大管理研究中心总裁,北大、清华、人大、复旦客座教授,亚太地区企业家协会高级顾问。曾为三百多家企业提供咨询与系统培训服务,其中世界五百强约百家。[email protected]  在上一篇中,我们提到两位机械设备制造商的销售老总,选择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经营罗盘(商业模式):  A公司的销售老总选择世界五百强作为目标客户,满足
期刊
在供应商看来,卖场长着一对势利眼。它最喜欢的是能与之“门当户对”的供应商,这意味着实力、品牌、费用,以及好价格。  实力有大小,品牌有强弱,费用有肥瘦,价格有高低,对于没什么特别之处的厂商,尤其是小供应商而言,岂不是没活路?  其实不然。在大卖场的供应商结构中,小供应商占半数以上,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是供应商容易陷入“门当户对方为卖场红人”的误区,过分夸大实力、品牌、投入这些硬件的作用,忽略了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