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叮叮当》为例,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归纳整理与社会实践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起源、歌词、曲式、旋律、咬字与为切入点,浅析温州民歌特色,让演唱者对温州民歌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撞歌;叮叮当;温州方言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7-0031-01
【本文著录格式】袁洋洋,李晓燕.温州民歌——《叮叮当》演唱特色浅析[J].北方音乐,2020,04(07):31,36.
一、温州撞歌特点
对于地方性传统音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的研究一直是近年来人们较为关注的论题,《叮叮当》作为温州撞歌的代表之一,不仅丰富了中国民族声乐更向世人展现了温州人文风貌。
素有“东瓯名镇”之称的温州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公元675年由永嘉郡改称温州,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东瓯传旧俗,风日江边好,何处东神声,夷歌出烟岛。”可见温州人好歌,温州撞歌作为温州山歌中一种独特艺术组成,早在明代姜淮的《岐海琐谈》中便有记载。“每逢元宵节,儿童结伙踏歌,一唱百应。遇别伙歌者,与之较胜,谓之撞歌。”即一人演唱,多人合唱或伴唱,遇到别伙歌者便与其进行“斗歌”,合唱多用“罗罗唻”“呵喳”等趁词,“一唱百应”的演唱形式与始于汉兴于唐的“踏歌”相似,故也有学者认为“撞歌”是其变体。温州撞歌作为温州山歌中民间文化与非物质遗产的重要艺术组成部分,记录着温州人民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传唱勤劳善良的劳动形象,最为人耳熟能详的的要数《叮叮当》。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相传最早的《叮叮当》原没有音乐性,只作为童谣在民间流传,在流传过程中添以曲调。温州民间音乐工作者鲁剑光于1953年通过在西山田野调查活动记录下了当地农民歌手陈煜森演唱的《叮叮当》,后觉歌词涉及风景名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乡之情,便将其搬上课堂,《叮叮当》便在当时满是革命歌曲的氛围中脱颖而出;1956年年底,颇具温州民间风格的《叮叮当》由曹茼茼在北京演唱,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引起了巨大反响,组委会为歌手录制了唱片发行后,《叮叮当》被正式收录到温州中小学音乐课本中,在全市广泛传唱;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亚洲文化中心收录于《亚太地区民歌集》中;90年代由音乐家黎英海编曲,温籍歌唱家姜嘉锵传唱并收录于《中国民歌经典集》,为中国民歌增添温州色彩,《叮叮当》自此走出了国门,迈向世界舞台;2000年温籍通俗歌手吴涤清又铺陈以现代通俗曲调,在原有民歌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施以RAP说唱元素,融合动感的现代曲风,为其勾勒现代音乐轮廓;2006年,《叮叮当》被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被电视剧《温州一家人》用为主题曲之一。由此可见优秀的民间音乐值得细细推敲品鉴,其影响深深镌刻在每个人心底,促使一代又一代人主动地追逐传承与发展。
从曲式结构上看,《叮叮当》为民歌中常见的2/4拍的B羽五声调式的单段体结构,4+3+4+3的下来的四个乐句体现结构之工整。浙南地区地势上的西高东低与典型的丘陵、得天独厚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与众多河流、连绵起伏的青峰共同带来了丰沛的降水与四季分明的宜居条件,濒临东海的优越地理位置条件及悠久的历史赋予这鱼米之乡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受地理人文条件影响,中速以及稳定的2/4拍子为全取带来曲风轻快明亮,婉转细腻的特点,音符重点围绕“si”“mi”“la”展开,音高起伏平缓,平铺直叙,音程为和谐的大二度、小三度、纯四度构成, “鱼咬尾”式的典型民歌写作手法给人以平稳舒畅、朗朗上口之感,结束音落在“fa”上,受跳脱主音“si”的限制,为全曲增添意外之感,描绘江南水乡烟火韵味。
歌词
叮叮当啰来,叮叮当啰来
山脚门外啰来
啰啰来,孤老堂
松台山上仙人井啰来
妙果寺里猪头钟呵咋
歌词中涉及多处温州著名景物,如孤老堂、松台山仙人井、妙果寺猪头钟等,直白朴素的描述,运用温州方言的演唱方式则使人倍感亲切。众所周知,温州方言在南戏中也有大量的运用,又考虑到南戏对元曲、明清小说等诸多民间音乐体裁的影响,可见有“活化石”之称的温州方言无论是在历史还是学术角度都占据重要地位。温州话有别于普通话,保留了古汉语声母清浊分明的特点,声调为四声八调系统,分别为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全曲皆用温州方言演唱,又根据《叮叮当》的发展渊源——从童谣发展而来,选用直音的演唱方法以及轻快明亮的音色依字行腔演唱能恰如其分地体现歌曲特点,展现浓郁地方特色。晦涩的温州方言往往给歌者带来演唱阻碍,厘清方言咬字发音就显得格外重要。歌词前两句“叮叮当”发音(deng deng duo),意在模仿劳动人民劳作时工具相互敲击发出的撞击声,实为一种象声词,渲染锣鼓喧天的前期斗歌气氛,演唱时注意声带闭合,喉头下放,唱“deng”时更多地运用鼻头腔共鸣,“duo”又把韵母往“o”上靠近,字正腔圆、吐字清晰,情绪热烈;“啰来”(luo lei)、“呵咋” (he zuo)反复出现则为撞歌中常见的衬词用作和声手法运用,意为在接受一方宣战后的应战讯号,一领众合,气势磅礴。演唱时注意保持均匀的呼吸,气息的稳定,精准把握趁词的绵长悠远精髓,使听者仿佛感受到山头劳动人民的相互对答,体会音的渐行渐远,温州人民热情歌唱的形象跃然眼前;紧接着出现的叠词“啰啰来”强调了节奏,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把之前“啰来”的热烈气氛推向下一句的另一个高潮;“山脚门”(sa jia man)、“孤老堂”(gu le duo)、“松台山(song dei sa)”、“ 仙人井”(xi nan zeng)、“妙果寺(mie gu zi)”、“猪头钟(zei dou jiong)”,娓娓道來的温州地名向世人介绍的不不仅是几个古城名称更是温州人文风貌、地域特征具体展现。寥寥几笔歌词配上温州方言吴语的演唱形式,弥补温州方言传承的空缺,道尽浓浓民风乡情,字里行间口口相传的温州方言的反复传唱增加了温州方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而厘清温州民歌的方言咬字有助于民歌风格韵味的准确把握,也是对温州方言俚语特色发展的正面推进。
二、结语
本文以歌曲溯源、曲式结构、温州方言把握为切入点,通过对温州传统民歌——《叮叮当》演唱特色的探究,旨在帮助歌者更精准地掌握温州民歌的演唱风格特点,更多元地展现温州文化面貌, “自你选择了远方,从此家乡成了故乡”,《叮叮当》作为温州民歌中极具代表性民歌的之一,一直以朗朗上口的旋律曲调和特色方言演唱方式,经历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与创新,饱含着每一个温州人的乡音乡情,为世人展现南戏故里独有的瓯越风格与人文精神,现如今也有也来越多的影音作品添加了“温州元素”,丰富观众视听的同时将“温州元素”传唱至更多角落,由此可见在保留温州本土民歌风味特色的基础上加以规范已经作为普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教育的主要形式,已经与渗透进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并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
参考文献
[1]林立策.温州民歌的曲体结构[J].青春岁月,2010(22).
[2]郑薏苡.温州童谣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3]郑张尚芳.温州方言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8.
作者简介:袁洋洋(1995—),女,汉族,浙江,硕士,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
【关键词】撞歌;叮叮当;温州方言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7-0031-01
【本文著录格式】袁洋洋,李晓燕.温州民歌——《叮叮当》演唱特色浅析[J].北方音乐,2020,04(07):31,36.
一、温州撞歌特点
对于地方性传统音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的研究一直是近年来人们较为关注的论题,《叮叮当》作为温州撞歌的代表之一,不仅丰富了中国民族声乐更向世人展现了温州人文风貌。
素有“东瓯名镇”之称的温州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公元675年由永嘉郡改称温州,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东瓯传旧俗,风日江边好,何处东神声,夷歌出烟岛。”可见温州人好歌,温州撞歌作为温州山歌中一种独特艺术组成,早在明代姜淮的《岐海琐谈》中便有记载。“每逢元宵节,儿童结伙踏歌,一唱百应。遇别伙歌者,与之较胜,谓之撞歌。”即一人演唱,多人合唱或伴唱,遇到别伙歌者便与其进行“斗歌”,合唱多用“罗罗唻”“呵喳”等趁词,“一唱百应”的演唱形式与始于汉兴于唐的“踏歌”相似,故也有学者认为“撞歌”是其变体。温州撞歌作为温州山歌中民间文化与非物质遗产的重要艺术组成部分,记录着温州人民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传唱勤劳善良的劳动形象,最为人耳熟能详的的要数《叮叮当》。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相传最早的《叮叮当》原没有音乐性,只作为童谣在民间流传,在流传过程中添以曲调。温州民间音乐工作者鲁剑光于1953年通过在西山田野调查活动记录下了当地农民歌手陈煜森演唱的《叮叮当》,后觉歌词涉及风景名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乡之情,便将其搬上课堂,《叮叮当》便在当时满是革命歌曲的氛围中脱颖而出;1956年年底,颇具温州民间风格的《叮叮当》由曹茼茼在北京演唱,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引起了巨大反响,组委会为歌手录制了唱片发行后,《叮叮当》被正式收录到温州中小学音乐课本中,在全市广泛传唱;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亚洲文化中心收录于《亚太地区民歌集》中;90年代由音乐家黎英海编曲,温籍歌唱家姜嘉锵传唱并收录于《中国民歌经典集》,为中国民歌增添温州色彩,《叮叮当》自此走出了国门,迈向世界舞台;2000年温籍通俗歌手吴涤清又铺陈以现代通俗曲调,在原有民歌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施以RAP说唱元素,融合动感的现代曲风,为其勾勒现代音乐轮廓;2006年,《叮叮当》被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被电视剧《温州一家人》用为主题曲之一。由此可见优秀的民间音乐值得细细推敲品鉴,其影响深深镌刻在每个人心底,促使一代又一代人主动地追逐传承与发展。
从曲式结构上看,《叮叮当》为民歌中常见的2/4拍的B羽五声调式的单段体结构,4+3+4+3的下来的四个乐句体现结构之工整。浙南地区地势上的西高东低与典型的丘陵、得天独厚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与众多河流、连绵起伏的青峰共同带来了丰沛的降水与四季分明的宜居条件,濒临东海的优越地理位置条件及悠久的历史赋予这鱼米之乡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受地理人文条件影响,中速以及稳定的2/4拍子为全取带来曲风轻快明亮,婉转细腻的特点,音符重点围绕“si”“mi”“la”展开,音高起伏平缓,平铺直叙,音程为和谐的大二度、小三度、纯四度构成, “鱼咬尾”式的典型民歌写作手法给人以平稳舒畅、朗朗上口之感,结束音落在“fa”上,受跳脱主音“si”的限制,为全曲增添意外之感,描绘江南水乡烟火韵味。
歌词
叮叮当啰来,叮叮当啰来
山脚门外啰来
啰啰来,孤老堂
松台山上仙人井啰来
妙果寺里猪头钟呵咋
歌词中涉及多处温州著名景物,如孤老堂、松台山仙人井、妙果寺猪头钟等,直白朴素的描述,运用温州方言的演唱方式则使人倍感亲切。众所周知,温州方言在南戏中也有大量的运用,又考虑到南戏对元曲、明清小说等诸多民间音乐体裁的影响,可见有“活化石”之称的温州方言无论是在历史还是学术角度都占据重要地位。温州话有别于普通话,保留了古汉语声母清浊分明的特点,声调为四声八调系统,分别为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全曲皆用温州方言演唱,又根据《叮叮当》的发展渊源——从童谣发展而来,选用直音的演唱方法以及轻快明亮的音色依字行腔演唱能恰如其分地体现歌曲特点,展现浓郁地方特色。晦涩的温州方言往往给歌者带来演唱阻碍,厘清方言咬字发音就显得格外重要。歌词前两句“叮叮当”发音(deng deng duo),意在模仿劳动人民劳作时工具相互敲击发出的撞击声,实为一种象声词,渲染锣鼓喧天的前期斗歌气氛,演唱时注意声带闭合,喉头下放,唱“deng”时更多地运用鼻头腔共鸣,“duo”又把韵母往“o”上靠近,字正腔圆、吐字清晰,情绪热烈;“啰来”(luo lei)、“呵咋” (he zuo)反复出现则为撞歌中常见的衬词用作和声手法运用,意为在接受一方宣战后的应战讯号,一领众合,气势磅礴。演唱时注意保持均匀的呼吸,气息的稳定,精准把握趁词的绵长悠远精髓,使听者仿佛感受到山头劳动人民的相互对答,体会音的渐行渐远,温州人民热情歌唱的形象跃然眼前;紧接着出现的叠词“啰啰来”强调了节奏,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把之前“啰来”的热烈气氛推向下一句的另一个高潮;“山脚门”(sa jia man)、“孤老堂”(gu le duo)、“松台山(song dei sa)”、“ 仙人井”(xi nan zeng)、“妙果寺(mie gu zi)”、“猪头钟(zei dou jiong)”,娓娓道來的温州地名向世人介绍的不不仅是几个古城名称更是温州人文风貌、地域特征具体展现。寥寥几笔歌词配上温州方言吴语的演唱形式,弥补温州方言传承的空缺,道尽浓浓民风乡情,字里行间口口相传的温州方言的反复传唱增加了温州方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而厘清温州民歌的方言咬字有助于民歌风格韵味的准确把握,也是对温州方言俚语特色发展的正面推进。
二、结语
本文以歌曲溯源、曲式结构、温州方言把握为切入点,通过对温州传统民歌——《叮叮当》演唱特色的探究,旨在帮助歌者更精准地掌握温州民歌的演唱风格特点,更多元地展现温州文化面貌, “自你选择了远方,从此家乡成了故乡”,《叮叮当》作为温州民歌中极具代表性民歌的之一,一直以朗朗上口的旋律曲调和特色方言演唱方式,经历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与创新,饱含着每一个温州人的乡音乡情,为世人展现南戏故里独有的瓯越风格与人文精神,现如今也有也来越多的影音作品添加了“温州元素”,丰富观众视听的同时将“温州元素”传唱至更多角落,由此可见在保留温州本土民歌风味特色的基础上加以规范已经作为普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教育的主要形式,已经与渗透进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并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
参考文献
[1]林立策.温州民歌的曲体结构[J].青春岁月,2010(22).
[2]郑薏苡.温州童谣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3]郑张尚芳.温州方言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8.
作者简介:袁洋洋(1995—),女,汉族,浙江,硕士,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