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呼唤教师的生命激情

来源 :新校园·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z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向课堂要质量,这是新课程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而课堂效率提高的途径之一,则源于充满激情的教师。新课改理沦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不仅要有效灵活的传授知识,同时还要激活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之间要进行必要的情感交流,也就是今天所倡导的互动探究。目前,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就教材而言,内容和形式无论怎样变化,其知识都是呈静态分布的,教师必须投入满腔的热情,加上富有激情的教学,方能将其“激活”,从而完成学生头脑中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剥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期待着上课,对所教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外,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上课时的激情。教师的激情能感染每一位学生,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推动整个课堂教学的进程。优秀的教师总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与乐观向上的情绪从事课堂教学,而不把课外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做到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用富有感情的体态感染学生,用教材中的情感内容陶冶学生,创设热情奔放的课堂氛围熏陶学生。
  
  激情是教师必备的素质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要把学生培育成人,须着力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而要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教师自己必须是一个火把,必须心中布满了炽热的阳光。”由此可见,教学激情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
  富有激情的教师,必然充满了对学生真诚的爱。他可以忘记生活的贫寒,忘记个人地位的卑微和命运的多舛:可以忘记名、忘记利。但是,当他一想起学生,一拿起课本,一走进教室,他就全身心投入,走进学生心灵,达到忘我的境界,从而爆发出无穷的力餐和巨大的创造性,给学生以美不胜收的艺术享受,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塑,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敏果。富有激情的教师,必然有渊博的学问。知识是教学激情的基础,一个知识贫乏的教师是不会有什么激情的。只有知识渊博的老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与敬佩。富有激情的教师,必然有优美的教学语言。他的课堂语言总是能够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千变万化,又自然贴切,生动流畅,产生巨大的磁力,紧紧把学生吸引住,让学生在崽维的广阔空间自由翱翔,享受到“心有灵犀‘点通”的快乐。
  富有激情的教师,必然敢于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他敢于打破常规,大胆创新,努力探索最佳的教学手段和教学途径,通过对教材的不同凡响的艺术处理,激发起学生心中智慧的火花与强烈的求知欲。寓有激情的教师,必然能够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他会搏采众长、虚心求教,使自己的教学路了越走越宽,越走越顺畅,从而不断领略到课堂教学的无空乐趣,不断产生教学应有的激情。
  激情是教师必备的素质,我们要努力具备这种素质。
  
  激情是好课不可或缺的因素
  
  生命,因为激情而更美丽;教学,因为激情而更动人。知识必须通过情感交流,道理更需要感情打动。只有充满激情、声情并茂、波澜起伏的课堂情节才能博得一阵阵掌声、笑声、甚至欢呼声。而这种激动人心的情景关键靠教师的激情去促成。
  纵观名师们讲课。哪一个不是激情满怀、有声有色、娓娓道来?像于漪、魏书生等,都能把课讲得高潮迭起,富有魅力。教师富有情趣地引导学生学习,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事实说明,激情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教师激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中一旦触及学习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由此可见,兴趣是学习者成功的内驱力,教师充满激情的言语、表情、神态等,都能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老师的激情言语中产生,愿闻其详的欲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
  2、教师激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上探讨研究问题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途径。众所周知,学源于思,学生要学得知识,就得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一堂好课需要学生主动积极探究问题,各抒己见。如果教师面无表情,精神萎蘼不振,说话有气无力,学生就会受此影响,懒于思考,更谈不上各抒己见。充满激情的老师总是想方设法用自己春风般的微笑、和蔼可亲的语调、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喜欢春风伴朝气的老师。
  3、教师激情能激起学生的激情,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离不开老师的激情,老师的激情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激情。
  4、教师激情能唤醒学生的想像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维是对外界事物的概括的间接反映。富有激情的老师总是想方设法、循循善诱,让爱思考的学生多思、深思,让不会思考的学生爱思、会思。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要求,不断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使它转动起来,从对教材内容的思考,引深到课外广大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让思维插上理想的翅膀,在广阔天地里邀游,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
  5、教师激情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把金钥匙。老师们听课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教师精神饱满、知识丰富、富有情趣地组织课堂教学,这节课定会高潮迭起,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老师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就能调动学生专心听讲,积极参与研讨,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能力,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恰当的表扬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和谐音符,有激情的老师在课堂上总能不失时机地加上一句表扬学生的话语,如“你的发言老师听了很满意”,“你的观点真新啊!”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一部好影片的成功,首先是有一个好导演,再加上演员的出色表演。好老师就要导演好课堂主阵地,让学生融入其中,乐学、主动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风帆。
  学生是祖国的春天,富有激情的老师是学生的春天。充满活力、朝气的老师永远是学生最喜欢的。总之,以饱满的精神风貌,亲切和蔼的态度,丰富的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探求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辨别、分析、归纳,亲自获得知识,是富有激情的教师成功的法宅。
  
  教师要始终保持富有激情的心态
  
  有人说,现在教师中流行一种“职业疲倦症”。其典型的表现为上班闷闷不乐,上课疲惫不堪,对读书学习没有欲望,对教学工作提不起兴趣,课堂上只求把该讲的知识讲完,完全不管学生的反应,说话少气无力,毫无感情,令学生昏然欲睡。对许多事情被动应付,疲于应付。长此以往,工作越干越糟糕,精神越来越压抑,身心越来越疲惫。对于学生来讲,这种现象可以叫做“课堂疲倦症”,在课下活蹦乱跳的一个人,到了课堂上马上变得无精打采,昏昏噩噩,甚至酣然进入梦乡。既耽于幻想,希望自己在每一次考试中大显身手, 梦寐以求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又怯于行动,缺乏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扎扎实实的努力。上课提不起精神,经常陷入临考之前焦虑不安,考场之中茫然失措,考试以后后悔自责的怪圈。上课,成了师生共同的苦差事,课堂变得枯燥而乏味。归根到底一句话,课堂上缺乏应有的生命激情和活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激情上动脑筋。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注入激情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要让激情在课堂上飞扬,即用教师的教学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这就需要教师怀着激情全身心地投入,真正进入课本的意境,最终能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要想达到如此之境界,就要求我们教师对教材驾驭能力要强,对教材掌握要透,能够融会贯通,能从一定高度看问题,并加上自己风趣的语言,得体的教态,恰当的演示表现出来。它还需要教师保持富有激情的精神状态,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及号召力,它是一个教师对讲台的执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挚爱,对学生的热爱,也是自己才华的展露,总之,教学激情应该是一个教师综合素质在课堂上的具体体现。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入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这种心灵的接触主要是通过情感交流实现的”,“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激情的活动”。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呢?只有把激情融入课堂、让激情充满课堂,才会使教与学在一种无比融洽的氛围中进行:它可以是授课时的一个微笑,可以是学生一个求知的眼神,可以是答问间的一种默契,可以是欢笑间的一种会意,可以是……打个形象的比喻,它是教与学过程中的催化剂,有了它,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有了它,教与学才能擦出智慧的火花。
  富有激情的课堂教学必须遵循主体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1、创设教学情境,打造情感课堂,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要使教学让人感到愉快,教师首先要构建动情的情感课堂去感染学生,达到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当前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就是学生反应冷淡,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情感教育的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决定着他们接受外界教育影响的程度,积极的情感和接受的态度,是德育影响内化为学生品德的关键。因此,作为教师的一个迫切任务就是要把单一“知识课堂”转变成“情感课堂”,把情感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功能。创设富有激情的情感课堂教学情境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基点。生动的教学情境的设置,能够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师生的情感互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2、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要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允许和鼓励学生火胆发言,允许学生上讲台,允许学生七嘴八舌的参加课堂讨论,允许学生标新立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激情飞扬课堂,让学生争当主角。前苏联的一名教育家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应蹲下身子去看学生。杜威的“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中心主体地位。魏书生教育的成功,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尊重个体,尊重每一名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哪怕是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手势、一个动作,都应给予充分关注,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个体本身就是无价的。唯有如此,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价值,产生出一种向上的力量,课堂教学就会达到一种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创设开放、探索、合作的教学环境。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启发、诱导、探究、发现、体验、感悟知识的产生过程上,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突出一个“学”字,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创新实践的机会。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都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进取心,他们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因此,在情感课堂上,教师要热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学生的行为和课堂反映要作出合理正确的情感评论,并且从鼓励的角度去激发学生增长情感意识。教师始终要从教学的目的出发,积极评价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要让学生产生满意、愉快而积极的情感反应,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道德和情感榜样。
  4、根据学生实际,把握激情尺度。这种激情最好是一种内在的、充满张力的,即教师在教学中应保持一种含蓄的有节制的奔放,绝不能滥情,不能夸张,不能张狂,更不能嚣张。不能将课堂教学变成教师个人的作秀,教师情感的最好状态应是不瘟不火,有如太极图,阴阳协调,刚柔并济。教师教学要热心肠,冷头脑。要让听者沉浸在…种审美愉悦之中,如沐秋阳,如坐春风。老师和学生在进行的是面对面的平等的情感交流,即始终根据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调节自己。把一切的情感调动都围绕着学生的实际和需要,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富有激情的课堂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我们不能想像缺少了灵感的创造会是什么样子的创造?缺少了激情的教育会是什么样子的教育?缺乏激情的课堂只会是枯燥乏味的课堂;缺乏活力的课堂只会是死水一潭的课堂。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一旦被唤起那种潜在的意识——让激情融入课堂、课堂充满激情,学生便会在课堂中少一些压力,多一份自信;去一分枯燥,增一份激情;老师也会驾轻就熟,与学生一齐进行心灵追逐,情感共振、教学相长。课堂的教与学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激情课堂”来源于教师的激情,归结于学生的激情。教师的激情来源于对教育事业和教育对象的真爱。只有热爱,才可能在备课时将那本教案当作艺术品来细心雕琢、仔细玩味;只有热爱,才可以像对待自己孩子那样发掘学生优点,树立学生成功的信心。因此,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营造激情课堂。要创设开放、探索、合作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创新实践的机会,实现对学生的激励、唤醒和鼓舞,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和谐互动的统一体。
其他文献
“这个世界什么都古老,唯有爱情永远年轻。”(艾青)自古以来是爱情是文学作品吟咏不已的话题,其实在一些成语中也包含着一个个婉转动人的爱情故事。  天作之合:《诗经·大雅·大明》记载了周文王亲娶太姒的故事。太姒,陕西省合阳县洽川人,天生姝丽,聪明淑贤,能为文王分忧国事,尊上恤下,深得文王厚爱和臣下敬重。《诗经·大雅·大明》中的“大明”是有着特殊含义的,“明”即日月,日指周文王,月指太姒。文王和太姒的结
期刊
少时曾懵懵懂懂地听人说,品茗之情在于阅历人生,要经历性情爱欲的去伪存真后,方能定慧双修,于缭绕回转中归于简单。因此,常品茶以寓人生,却始终未能取茶情之真谛,悟人世之冷暖。烦请于前辈,前辈笑答,茶与人世,经历的是过程,品味的是过程,感悟的也是过程。  茶也有过程吗?如果有,它的过程是什么呢?  一个春天的午后,我第一次走近茶。站在公路旁,映入眼帘的是蓊蓊郁郁的茶树。一丛丛被种植在梯形的山坡上,随着山
期刊
葫芦,古称瓠、匏或壶,又写作壶卢、蒲芦、胡卢等。“古人以壶、瓠、匏三名皆可通称,初无分别。而后世以长如越瓜首尾如一者为瓠,瓠之一头有腹长柄者为悬瓠,无柄而圆大形扁者为匏,匏之有短柄大腹者为壶,壶之细腰者为蒲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葫芦的品种做了具体的区分。  葫芦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7000多年。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壶字,呈葫芦形。《诗经》中的“幡幡瓠叶,采之亨之”(《瓠叶》
期刊
淡之美  李国文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从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就会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如果浓妆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表面上的光丽之外,就不大会产生更多的有韵味的遐想了。  其实,浓妆加上艳抹,这四个字本身,已经多少带有一丝贬义。  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物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苏东坡写
期刊
[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对发展等级“深刻”有三方面要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就是透过表象,透过局部,透过暂时,深入探究它们掩藏的内在的、普遍的、稳定的根本属性。“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就是要求行文中能运用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考察事物之间普遍的、必然的联系,从而由此及彼,追根溯源,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
期刊
贺年片,古代称作拜年帖,源于西汉的名片。《史记》认为,名片是汉高祖时代开始使用,“以札书姓名”,供下属进谒上司时使用,故叫“谒”。清代赵翼所著的《陔余丛考》一书记载,汉初无纸,削木写字,又叫“刺”、“名剌”。后曾用红绒在锦上绣字为名帖。东汉时以纸代木,叫“名纸”,六朝时简称“名”。唐朝时叫“门状”。明清时期叫“名帖”、“寸楮”、“红单”。康熙年间改称为红单,仅书某人拜贺字样,以便通用。  宋代盛行
期刊
教师点拨:  这个材料宜写散文和记叙文,写景散文要注意从多种感觉角度写景,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的运用。先将眼前的景物作客观描述,再运用联想思维方式,由眼前景物想到相似的另一种形象,或者把景物当成有思想和情感的人来写。抒情散文和记叙类文章要做到情景交融,以景衬人。可以将人物描写、景物描写融合在一起重现一种人间的温情。观察雪景中的人物活动并思考,找到写作素材:人物、背景、故事。通过优美
期刊
第二单元:美的真谛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朦胧之美  (1)在一定条件下,朦胧比清晰更富美感。古人云:“马上看壮士。月下看美人。”据天文学家称,即使是满月——十五的月亮,其亮度也只相当于阳光的五十万分之一。  (2)长江三峡的神女峰,终年云雾缭绕,其险峻奇诡尽在半遮半掩之中,故有“半入仙境半人间”的飘渺意境。这种“飘渺”亦即朦胧。常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叫做“浮想
期刊
新课程教学,让学生真正回到了学习主人的位置上,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学习状态的好坏,参与学习的程度等等均成为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指标;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学习、引领学生学习成为教师课堂教学中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这种背景下,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抓住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改变传统做法,就会让课堂变得精彩、生动起来。在听课中。笔者发现改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站位,鼓励老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会让
期刊
教育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新课程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再像以往那样,而是一种教师生命主体与学生生命主体共同建构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真正理解其内涵,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教育是师生生命共在的过程    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会经历许多共同的事件,参与许多共同的活动,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在这一共在的时间里相互沟通、相互交融、相互摄养。生命理论认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