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准乘法意义,透析分配律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乘法分配律教学中,要基于问题表象,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根源深究不放,建立模型,训练学生的应用意识,促使学生的学生自发地运用数学规律分析问题,从而达到灵活解题的目的。
  [关键词]乘法意义;分配律;建立模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7-0064-02
  学完乘法分配律之后,学生总会出现一些令人始料未及的错误。原因无非是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只是局限于套用公式和模仿操作,没有做到心领神会、融会贯通,只看到表面现象,而没有领悟其精髓。
  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关于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是这样编排的:首先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指引学生采用两种截然不同的路径解决问题,指示学生根据两道算式代表的含义以及得数,沟通两种算法之间的内在关联,然后将它们用等号连接起来;接着出示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指示学生如法炮制,写出类似的等式,并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探查这些等价算式的共性,鼓励学生自主探寻规律;最后用字母代数来抽象提炼,总结出纯粹的数学规律。但是,如此亦步亦趋、循规蹈矩的教学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只看到字符的形式变换,无法洞察形式变化背后隐藏的数理。
  一、教材例题分析及改进
其他文献
依据“一个项目玩一节课”的理论,将“三角尺”作为“项目学习的素材”,让学生在探索操作、整理数据、发现规律等过程中再认识三角尺,使得学生的数学智慧得到发展,数学思维得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视学生思维与个性的差异,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的同时,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
体积和体积单位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在此之前,学生只学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面对这个由平面到空间跨度较大的知识点,可依据“
[摘 要]分数四则运算与整数四则运算的性质和定律一脉相承,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分数更难。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不断降低对学生学习分数计算的要求下,应把握好“尺度”,有效实施分数计算教学。  [关键词]分数;计算教学;尺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7-0036-02  一、一道多解的分数计算题引发的尺度讨论  笔者偶然读到《把
[摘 要]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礎知识的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试卷应注重学科的整合,努力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思想,做到不出偏题、怪题、过难的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既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又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关键词]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试卷讲评;
[摘 要]深度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运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必备的基本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运算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帮助他们整体把握运算的算理和算法,创造合理的运算方法,在理解算理的过程中获得基本的数学能力,最終实现数学课程标准对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要求。  [关键词]深度学习;运算教学;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应当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优化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内容,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自觉理解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优秀传統文化;全面发展
数学建模能够使学生深入数学问题的探索中,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由原来的机械式识记转化为主动探索知识,由原来的解决单一问题转化为解决同类问题.以“植树问题”教学为
[摘 要]学生自主活动并非自作主张、我行我素,它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活动并非只有看得见的肢体动作和语言神态交流,思维活动也是数学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饱满的活动经验,应是感知活动与智力活动的完美融合,不论哪种形式的活动,数学本质永不过时。  [关键词]数学活动;数学本质;引领;操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7-00
[摘 要]统编教材的散文类文本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类文本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诵读,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深化、审美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要从情境、技法、活动、实践等角度展开引导,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感知的机会,让学生在诵读体验中形成审美认知,感受散文的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  [关键词]散文类文本;语境化;诵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