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播因便捷成为受众首选,在新媒体时代广播正在实现“移动化”收听,广播在新媒体时代如何保有一席之地,是广播人一直努力的方向。文章首先阐述传统广播的特点,其次分析其实际发展状况,最后就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和创新提出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移动媒体 新媒体 网络多样化 经济效益
做为晚间广播节目的过来人,见证着广播的变迁,根据《中国移动媒体产业发展报告》[1]《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2],自2009年起作为新媒体典型代表的移动媒体与网络两者的行业市场规模之和已经占据整个中国传媒产业的40%以上,并且一直处于兴兴向荣地增长状态。在新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自身,接收、融合、提炼、实现自我升华,唯有如此,传统广播才能在新媒体时代换发出新光彩!
心向阳,声音是有表情的。
广播是看不见的东西,其唯一的传递方式就是声音,主持人是面无表情的在说话,还是微笑的在娓娓道来,听众的耳朵都是雪亮的。记得有听众曾经这样对我说过:有时候听节目并没有特别在意节目里播的内容是什么,仅单纯觉得这样的声音在晚上听着很舒服……从话语中不难体会,从推开话筒键的那一刻开始,主持人的状态就必须在,然后主持人再根据节目的不同时段,节目的类型调整好相对应的话筒前状态。我们要始终明白一点,晚间时光本来就是拿来放松的,受众需要的是一种情感上的依托,生硬冰冷的用词和语气肯定是不合适的,否则对受众来说这份守候的意义就不存在了,甚至还会产生距离感。所以说,声音是有表情的,态度是听得见的。
金玉其表,无法细水长流。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工作相较于电视来讲是个“技术活”,基本上都是采编播一体一手下,因此,想成为高水平的广播主持人,仅靠声音天赋是不够的,晚间节目亦是如此,必须有扎实的写作基本功,一定的主持技巧,以及对稿件作品拥有独到的见解,综合起来才能使自己的主持进入一种声情并茂、训练有素的境界,才能悦人耳,动人情,才能使整个节目“娓娓动听”。
广播节目主持人,要想提高自己的主持水平、除了专业理论素养,实践经验是绝对不能被忽略的。拥有好的平台和天籁的声线,没有深刻实在、吸引人的内容做保证,受众吸收不到“营养”,那么所有的拥戴只会是一个短期行为。晚间节目怎么做的让人想听下去,如何让受众在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中,依旧会选择广播作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这是一种能力,体现的是内功。平时,主持人,要做一个“杂家”,多学习优秀的同行节目,多参与线下和线上的业务培训,然后抓住一切机会多锻炼,丰满自己。现在的听众耳朵是很挑剔的,不仅要有外在的好声音,更要有内在的博学多才,因为广播很大程度上需要临场发挥,一档节目,主持人要言之有物且有強烈的对象感,方能赢得受众,提高忠诚度,没有内功的加持,金玉其表是无法细水长流的。
细节决定成败,尊重赢得信赖。
在节目的收听群体上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盲目抓受众,找到适合自己的受众是关键。在我看来晚间节目主要覆盖的收听人群,他们年龄层次一般为中青年居多,这两类人群对于音乐的选择,文字的感受都是有一定要求的,比如在节目的细节上,主持人要考虑这一段故事,用什么背景音乐去衬托,配以什么歌曲来画龙点睛,都要反复斟酌。细节决定成败,接地气的节目往往在日常生活中主持人需要做一个“有心人”,把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揉进节目提纲,把迸发出的灵感用于节目的编排上,听众心中的“共鸣”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
建立一份信任感同样是赢得听众的又一因素。在如今自媒体盛行的时代,看似不经意,其实很有意义。话筒内外的平等关系,耐心的倾听,细心将心比心的感同身受,对于受众的互动留言主持人都要“看得见”且耐心接收,当受众不管遇到什么难题,瓶颈,不解的时候,他们想到你,一切也都烟消云散了,那么你的节目就成功了。还是那句话,尊重才能赢得信赖。
与时俱进,广播的可视化融合。
自媒体时代,当广播不再神秘,媒体的融合正如火如荼,不进则退。广播网络化,很好的嫁接和运用,可以弥补传统广播收听的一些局限,比如:稍纵即逝,不可回听等,所以,广播人要看到广播和新媒体融合的优势并充分发挥之。通过在线收听,听众可以同步接收广播节目,并且不受地域限制,也克服了收听调频时的信号干扰,接收效果相当稳定。有的因为时间关系未能及时收听直播节目,有了网络,可以实现节目的回听回放。除了网络在线收听,广播也融入了在线可视化直播,我现在每天的直播节目,受众不仅可以在线听,还可以实时收看并与节目实时互动,我的节目曾经请进高校大学生,一时间,学生家长、学校同学,迅速涌向节目互动平台积极参与互动。我们还不定期邀请青年创业者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同样吸引了很多“同道中人”。
影响力,产生带动效应。
以节目带动活动,以活动促进节目发展,是打造品牌节目的良方。充分利用好每一次户外活动,抓住一切时机和听众做各种节目内外的互动提升影响力,这是广播一贯的传统模式。如今,充分用好新媒体,借由节目流量让商家的嫁接变得有基础,打破传统的只听其声的整半点标广,产品的知名度提升更直观了。
当然,我们还可以将优质节目的精彩部分制作成短小精悍的线性,在不同的自媒体或者公众平台多点释放,从而让广播的升值空间逐步变宽变广。影响力的扩大,“带动效应”也会看得见。
所谓成大事必先立志,在新媒体时代,与时俱进是一直需要的从业态度!心向阳,不断学习,拓展视野,去芜存菁,让广播插上翅膀,是广播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每一个广播人刻不容缓要做的。
但愿在若干年以后,广播人在回忆起曾经话筒前的日子,脸上会露出微笑,愿广播在新媒体时代依然有不可取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2]参考自 《2009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作者崔保国 ISBN 7509707595,9787509707593
[3]沈剑波.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的融合发展路径探究[J].传媒论坛,2021,4(11):52-53.
[4]王灏.探讨新媒体时代交通广播的创新与发展[J].记者摇篮,2021(4):134-135.
[5]潘丹华.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的发展策略研究[J].新闻前哨,2021(1):57-58.
作者简介:蒋慧,女,汉族,1979-11,江苏省镇江市人,镇江市广播电视台广播管理中心交通频率 ,二级播音员,本科学历,邮编:212002。
关键词:移动媒体 新媒体 网络多样化 经济效益
做为晚间广播节目的过来人,见证着广播的变迁,根据《中国移动媒体产业发展报告》[1]《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2],自2009年起作为新媒体典型代表的移动媒体与网络两者的行业市场规模之和已经占据整个中国传媒产业的40%以上,并且一直处于兴兴向荣地增长状态。在新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自身,接收、融合、提炼、实现自我升华,唯有如此,传统广播才能在新媒体时代换发出新光彩!
心向阳,声音是有表情的。
广播是看不见的东西,其唯一的传递方式就是声音,主持人是面无表情的在说话,还是微笑的在娓娓道来,听众的耳朵都是雪亮的。记得有听众曾经这样对我说过:有时候听节目并没有特别在意节目里播的内容是什么,仅单纯觉得这样的声音在晚上听着很舒服……从话语中不难体会,从推开话筒键的那一刻开始,主持人的状态就必须在,然后主持人再根据节目的不同时段,节目的类型调整好相对应的话筒前状态。我们要始终明白一点,晚间时光本来就是拿来放松的,受众需要的是一种情感上的依托,生硬冰冷的用词和语气肯定是不合适的,否则对受众来说这份守候的意义就不存在了,甚至还会产生距离感。所以说,声音是有表情的,态度是听得见的。
金玉其表,无法细水长流。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工作相较于电视来讲是个“技术活”,基本上都是采编播一体一手下,因此,想成为高水平的广播主持人,仅靠声音天赋是不够的,晚间节目亦是如此,必须有扎实的写作基本功,一定的主持技巧,以及对稿件作品拥有独到的见解,综合起来才能使自己的主持进入一种声情并茂、训练有素的境界,才能悦人耳,动人情,才能使整个节目“娓娓动听”。
广播节目主持人,要想提高自己的主持水平、除了专业理论素养,实践经验是绝对不能被忽略的。拥有好的平台和天籁的声线,没有深刻实在、吸引人的内容做保证,受众吸收不到“营养”,那么所有的拥戴只会是一个短期行为。晚间节目怎么做的让人想听下去,如何让受众在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中,依旧会选择广播作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这是一种能力,体现的是内功。平时,主持人,要做一个“杂家”,多学习优秀的同行节目,多参与线下和线上的业务培训,然后抓住一切机会多锻炼,丰满自己。现在的听众耳朵是很挑剔的,不仅要有外在的好声音,更要有内在的博学多才,因为广播很大程度上需要临场发挥,一档节目,主持人要言之有物且有強烈的对象感,方能赢得受众,提高忠诚度,没有内功的加持,金玉其表是无法细水长流的。
细节决定成败,尊重赢得信赖。
在节目的收听群体上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盲目抓受众,找到适合自己的受众是关键。在我看来晚间节目主要覆盖的收听人群,他们年龄层次一般为中青年居多,这两类人群对于音乐的选择,文字的感受都是有一定要求的,比如在节目的细节上,主持人要考虑这一段故事,用什么背景音乐去衬托,配以什么歌曲来画龙点睛,都要反复斟酌。细节决定成败,接地气的节目往往在日常生活中主持人需要做一个“有心人”,把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揉进节目提纲,把迸发出的灵感用于节目的编排上,听众心中的“共鸣”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
建立一份信任感同样是赢得听众的又一因素。在如今自媒体盛行的时代,看似不经意,其实很有意义。话筒内外的平等关系,耐心的倾听,细心将心比心的感同身受,对于受众的互动留言主持人都要“看得见”且耐心接收,当受众不管遇到什么难题,瓶颈,不解的时候,他们想到你,一切也都烟消云散了,那么你的节目就成功了。还是那句话,尊重才能赢得信赖。
与时俱进,广播的可视化融合。
自媒体时代,当广播不再神秘,媒体的融合正如火如荼,不进则退。广播网络化,很好的嫁接和运用,可以弥补传统广播收听的一些局限,比如:稍纵即逝,不可回听等,所以,广播人要看到广播和新媒体融合的优势并充分发挥之。通过在线收听,听众可以同步接收广播节目,并且不受地域限制,也克服了收听调频时的信号干扰,接收效果相当稳定。有的因为时间关系未能及时收听直播节目,有了网络,可以实现节目的回听回放。除了网络在线收听,广播也融入了在线可视化直播,我现在每天的直播节目,受众不仅可以在线听,还可以实时收看并与节目实时互动,我的节目曾经请进高校大学生,一时间,学生家长、学校同学,迅速涌向节目互动平台积极参与互动。我们还不定期邀请青年创业者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同样吸引了很多“同道中人”。
影响力,产生带动效应。
以节目带动活动,以活动促进节目发展,是打造品牌节目的良方。充分利用好每一次户外活动,抓住一切时机和听众做各种节目内外的互动提升影响力,这是广播一贯的传统模式。如今,充分用好新媒体,借由节目流量让商家的嫁接变得有基础,打破传统的只听其声的整半点标广,产品的知名度提升更直观了。
当然,我们还可以将优质节目的精彩部分制作成短小精悍的线性,在不同的自媒体或者公众平台多点释放,从而让广播的升值空间逐步变宽变广。影响力的扩大,“带动效应”也会看得见。
所谓成大事必先立志,在新媒体时代,与时俱进是一直需要的从业态度!心向阳,不断学习,拓展视野,去芜存菁,让广播插上翅膀,是广播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每一个广播人刻不容缓要做的。
但愿在若干年以后,广播人在回忆起曾经话筒前的日子,脸上会露出微笑,愿广播在新媒体时代依然有不可取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2]参考自 《2009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作者崔保国 ISBN 7509707595,9787509707593
[3]沈剑波.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的融合发展路径探究[J].传媒论坛,2021,4(11):52-53.
[4]王灏.探讨新媒体时代交通广播的创新与发展[J].记者摇篮,2021(4):134-135.
[5]潘丹华.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的发展策略研究[J].新闻前哨,2021(1):57-58.
作者简介:蒋慧,女,汉族,1979-11,江苏省镇江市人,镇江市广播电视台广播管理中心交通频率 ,二级播音员,本科学历,邮编:2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