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强村富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来源 :民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vfg4gf3fg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集体经济弱、无钱办事,村两委 “有心无力”,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事关农村基层组织稳固,事关巩固脱贫富民成果,事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近年来,全国各地在脱贫攻坚战中,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引导村 “两委”班子灵活运用“资源、资产、资金”三要素发展村集体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西部地区也涌现出了宁夏固原原州区杨郎村、云南昭通昭阳区乐德古村、广西三江县老巴村、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拉格日村等典型。笔者认为,只有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才能把农民组织起来、资源整合起来、产业发展起来,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使农村党支部更有凝聚力,村庄更有精气神,村民更有归属感,脱贫攻坚成果才能更加巩固。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当前贫困村在集体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户个体经济发展极不协调,集体经济发展逐渐边缘化,直接影响基层治理的效能。二是村集体产业层次较低,难以形成品牌,市场竞争力弱,市场风险大,有的村集体经济微量收入或零收入,有的甚至是血本无归。三是村干部队伍难以适应产业发展要求,从村干部到乡镇干部,都是社会管理的行家里手,但在懂经济、经营、市场方面则是门外汉。四是村级资产和财务管理不规范,跑冒滴漏时有发生,资产流失现象普遍。五是扶持政策不够系统、不够平衡,“东边日出西边雨”“忽冷忽热”、表面应付现象普遍存在。目前的政策还大多是以点带面,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
  笔者认为,当前要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需要冲破藩篱、打破常规、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来实现强村富民。建议如下:
  一、在方向上“ 引”
  注重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整体推动,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供组织引领和政策支撑。健全制度措施,强化责任落实,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关于培育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意见》等,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制度保障。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建立部门挂钩联系薄弱村和党员结对帮扶机制。通过扶贫工作、创业创新、人才培训、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帮扶,发挥党建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的引领作用。建立工作通报问责考核制度,将工作情况纳入年度县级目标管理考核,并作为衡量班子整体合力、评价干部政绩、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二、在人员上“选”“派”结合
  选优配强农村基层班子,坚持党建引领,建强基层组织,夯实“堡垒”根基。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加快脱贫富民的一项重要任务,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把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作为首要任务,注重从党员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学生村官等素质过硬、群众公认且懂经营的人才中选拔到村任职。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导向,组建驻村工作队,从县级部门选派驻村第一书记,从乡镇选派驻村工作队员,从县级部门选派年轻干部到镇(街道)进行培养锻炼,招录公务员及时补充到乡镇(街道)党群部门,不断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在专业技术人才上“派” ,加强基层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培养锻炼,着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为民服务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能力强的村级干部队伍。
  三、在模式上“探”
  多措并举,盘活资源,根据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多元化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要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依托当地可开发利用资源,盘活资产资源,增强“造血”功能,拓宽发展集体经济渠道。通过更新改造和规范使用行为,引导村民小组积极探索资源开发型、股份合作型、服务增收型、项目带动型等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积极鼓励农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土地流转、转变土地经营模式、入股龙头企业、股份合作、有偿服务等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模式。
  四、在资金上“ 助”
  进一步整合财政、发改、扶贫等各部门项目,加大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资金投入。整合省级扶持集体经济试点资金、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资金、专项扶贫资金以及自筹资金。发展特色农业以及仓储物流、房屋租赁、电子商务等各类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引导支农、扶贫、产业等各类项目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适度傾斜。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通过有效整合村集体、村民入股等,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设。通过多种渠道撬动更多金融资金、民间投资、社会资本投向村级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动力。通过落实完善财税减免优惠、土地优先安排等利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形成资金、信息、技术等各类资源的叠加效应,增强“输血”功能,持续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保障。
  五、在待遇和荣誉上“激”
  建议农业农村部在全国832个贫困县的12.8万个贫困村中评选全国村集体收入“百强村”“千强村”“万强村”,颁发奖牌。同时,出台政策,鼓励通过村级集体经济收益提高村干部补贴待遇,明确可采取“分段提取、累积计算”的方式,提取一定比例的收益作为村组干部补贴待遇,从而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
  六、在村集体收益分配上“惠”
  建立集体收益合理分配机制,使群众真正分享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真金白银,让集体经济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村民。同时,要安排一部分收入用于农村公益事业,积极改善水、电、路、校等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要安排好扶危助残济困、资助贫困学生、救助大病患者、照顾孤寡老人,有效解决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等现实问题。
  (本文为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大会发言材料)
其他文献
【摘要】资本主义的合法性建立在合理性基础上。然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资本主义的合理性是有限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向相反方向转化,出现合理性危机。晚期资本主义的国家干预是这种转化的枢纽,导致资本主义合理性危机转变为合法性危机。而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深,合理性危机和合法性危机交织并存,必然加速资本主义的衰亡。  【关键词】 合理性危机 合法性危机 国家干预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
近年来,随着我国连续实施多轮次的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长期发展滞后的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全国各地掀起建设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的热潮,“入园难”、残疾儿童受教育比例低等情况得到明显缓解。  然而,伴随大量公办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建成投入使用,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新建公办幼儿园由于缺乏教师无法开园、不少公办幼儿园2/3以上教师
骊山是一座已死亡的火山。骊山以蕴含的历史故事而著名。  骊山烽火台,因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而闻名于世。公元前8世纪,周幽王在骊山脚下修建了“骊宫”,终日沉浸于声色犬马之中,为满足一己私欲,想方设法博其宠妃褒姒一笑。西周前朝曾与各诸侯有个约定:在骊山的峰顶上设置烽火台,若发生敌寇入侵之事,就点燃烽火“示警”,各路诸侯见到烽火则前来救援。  周幽王千方百计为博取褒姒一笑,竟去点燃烽火台上“示警”的烽火。各
2020年是湖北民进创始人杨东莼同志诞辰120周年。重温这位民进先辈在新旧时代交替走过的历史足迹和取得的光辉业绩,令人无比钦佩,心生敬意。纪念杨东莼同志,就是要重温民进在继承中不断发展的光荣历史,牢记民进先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斗历程,从民进先辈的光辉业绩和高尚风范中汲取精神营养和前进力量。  杨东莼,生于1900年,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中国近现代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著名的历史学家、翻译
一提起中国人的“工匠精神”,就令人想到战国时期的“庖丁解牛”以及秦国李冰父子的都江堰工程,而民进人的“工匠精神”也可以在民进老一辈身上找到影子,比如民进的出版界前辈,正是秉持着工匠精神创造了我国出版界的奇迹。  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前后,许多民进老一辈都与出版界有关,比如徐伯昕和叶圣陶两位先生,不仅是出版界的泰斗级人物,同时更是匠心独具的民进人。  1925年,徐伯昕到《生活》周刊工作,担任出版、发
支部简介  民进天津市红光中学支部成立于2013年,同时与中共红光中学总支建立共建关系。现有会员12人。多年来,会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常有信息被市、区统战部采用。2014年荣获民进天津市委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先进集体。  天津市红光中学承办西藏班30年,支部会员积极参与藏族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学生病了帮着寻医问药、送去热腾腾的饭菜;学生课程跟不上,支部会员利用周六、日辅导讲解。
写下这个标题,我特意查看了“年轻”和“年青”的区别,从感情色彩上,“年轻”意味着经验不足,而“年青”则意味着精力充沛、朝气蓬勃。  在民进成立大会签到簿出席的26位代表中,19世纪的“80后”“90后”有10位,最年长的徐相任64岁(未参会,其子徐彻代签),会议主席马叙伦60岁。20世纪“00后”有11人,“10后”5位,在这中间,有两位最年轻的“年青”人,他们是同为1919年出生的26岁的胡国城
参政党基层组织是参政党履行职能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组织活力,提升履职能力,发挥好基层组织在参政党履职中的基础性作用,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展现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重要途径。  一、基层组织是参政党一切工作的基础  参政党在其制定的章程里,都明确规定基层组织的作用和任务。例如,《中国民主促进会章程》明确“基层组织是实现本会政治纲领的基础”,并规定
人物名片  翁国星,民进福建省委会副主委、监委会主任,福建省立医院心脏外科主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被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福建省首批优秀人才。2019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从医35年来,翁国星一直坚持临床一线工作,他大部分美好时光都在和“心”打交道,最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就是看到病人康复。翁国星认为,人生因为正确的选择而变得充实,
这是一幅画卷,上面刻印着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画卷犹如这片土地上的杜鹃花、韭菜花和鸽子花,姹紫嫣红,芬芳四野。  这是一座丰碑,上面刻记下许许多多闪光的名字:钱伟长、厉以宁、常近时……丰碑恰似挺拔的阿西里西山,立于乌蒙大山深处,便是一道永恒的风景,让人仰望,令人喟叹。  把一幅画卷雕刻成一座丰碑,便是一本厚重的书——《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本书,积淀了李霓女士和她的同事们无数的心血,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