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法在小学科学课上的作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示法就是通过画图表达自己的思维,指学生用绘图的方式记录自己观察、理解的过程和结果,是区别于语言、文字、图表、实物等记录表达法的一种表达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图示法经常被使用,一个简单的线段图、几何图就能方便的帮助学生解题。近年来,图示法也出现在了科学课堂上,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指导学生用简单的示意图展现自己的思维,可以帮助教师深入、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思维,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科学概念的有效构建,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其他文献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他们的方式研究社会。”新课程以让孩子走进生活作为指导思想,这就能有效地克服和避免以往《品德与社会》课堂中那种简单说教,强制接受的呆板教学,这也正体现了朱熹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观点。如何引入“源头活水”
小学是学生奠基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主旨除了让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形成一种对学科的认识,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即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意识。对于教师而言,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意识是其教学工作的重点,教师需着重围绕学习意识、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三个层面进行引导,让数学意识激励着学生前行,让小学生的数学意识如花儿般绽放。  1、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意识  心理学认为,意识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综
一、创设趣味实验,让幼儿的眼睛动起来  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首先要引起他们对知识强烈的渴求感。教师在每次教学前,尽量设计一些幼儿觉得新鲜有趣的问题或安排一些新奇有趣的实验,使幼儿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帮助他们高度集中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情境中来,提高教学新知识的效果。  1、巧设科学悬念,让幼儿的眼睛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定的悬念,既能使幼儿的注意力较
本文根据生态系统理论,提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资金生态化配置系统要素的概念,分析创新资金生态化配置内涵和生态特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资金生态化配置各环节之间存在物质、信
二十年的教学生涯,笔者认为现在的数学课堂最大的缺点就是全班同学做同样的事情,有兴趣的要做,没兴趣的也要做,教学过程就像是往箩筐里放萝卜,放进去就行了。忽视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抹杀了学生的求知欲。久而久之数学课变得极其枯燥无味,学生学起来兴味索然。  要想使学生喜欢数学,上好数学课,教师应从多方面来考虑,下面是几点做法,供大家思考。  一、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指出,数学源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