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角色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是建构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一大理论依据。以角色理论为视角,分别从角色期望及角色差距、角色互补及角色冲突、角色行为及角色心理三方面分析如何建构高校和谐师生关系。
关键词:角色理论;高校师生关系;和谐
作者简介:全芬莲(1987-),女,江西抚州人,江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张玉刚(1980-),男,山东临沂人,江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江西 南昌 330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09YB24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5-0159-02
一、角色理论的基本内涵
角色理论是阐释社会关系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强调人的行为的社会影响方面,而不是心理方面。认为人既是社会的产物,又能对社会作出贡献。
角色理论的中心概念是角色,角色(role)一词原指舞台上演员所扮演的人物。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米德引入到社会学理论中。他认为:“角色”是指处于一定地位并按其相应的行为规范行为的人,而非指行为规范或行为模式,更不是指行为本身。
目前,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角色是与人们的特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和义务规范,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动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1]角色理论内容主要包括:角色期望及角色差距、角色互补及角色冲突、角色行为及角色心理。
二、建构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理论依据:角色理论
随着大学功能从传统的教学转变到现在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者结合,高校教师的角色也不再仅仅是传统的教学者,而是具有教书育人、引领学术、服务社会的专业性人员。
大学生的身份和社会角色相对于中学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住集体宿舍,过集体生活;社会和个人都把大学生看做是成人,他们以独立的社会人身份立足于社会;他们寻求自由,但他们却不能很好地定位自己。大学生不再是单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要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和运用者。
高校和谐师生关系体现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关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培植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展示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等问题成为教师在目前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由于教师和学生角色的特殊性,角色理论为建构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三、角色理论视角下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1.角色期望、角色差距与高校师生关系
角色期望是指他人认为某人在特定场合、群体中应有的行为或表现。在学生的眼里,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并且学生总是希望教师能够热爱他们,带给他们无限的知识。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种期望往往不能如愿。因此,角色期望不等于也不可能等同于角色的实际行为,这时就产生了角色差距。角色差距并不是不能克服的,是可以缩小甚至消除的。
教师的主要目标就是要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差距。对于教师来说,客观原因是很难改变的,但主观方面却是可以改变的。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最大的角色差距就是教师所教的内容及其授课方法和学生的接受思维不同,甚至有些内容学生知道了,而教师却还滔滔不绝地在上面讲,而学生想知道的教师却没讲等等。要缩小师生之间的这种角色差距,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
(1)充分了解学生。《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每个人都是有情感的,当你对他好时,他也会给你相应的回报。试想:如果教师在初见一个学生时就能叫出他的名字,这个学生在这堂课上会有什么反应?这个学生会被教师的举动震惊,同时心里也会生起丝丝的甜意,这课自然上得开心。只有当教师对每个学生的知识程度、学习习惯、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使每一个学生自愿、自觉地参与学习;教师才能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规律来梳理、整合教材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设计和优化教学过程。
(2)提高自身素质,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者,主要职责是传授知识,如果一个教师只是满足于自己的现有知识以及课本知识,那他落后了。因为随着网络和各种传媒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他们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教师更多地做到“不惟书,不惟上”,能够通过上课给学生以启迪,发散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能够把本专业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他们,让学生感觉到即使是在教室里,也能感受到外面的变化。
(3)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我们都知道:朋友是我们一生中快乐或忧伤时的希望与寄托。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是以教师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大多数学生都会有拘束感,但当教师走入学生的生活,与他们交朋友,这将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更有利于师生间的沟通。
要成为一名好教师,应该敬业乐业、热爱学生、与学生交朋友。正像保罗·韦地博士概括出的好教师应该具有12种素质:友善的态度、尊重课堂内每一个人、耐心、兴趣广泛、良好的仪表、公正、幽默感、良好的品性、对个人的关注、伸缩性、宽容、有方法。
2.角色互补、角色冲突与高校师生关系
在社会体系中,任何社会角色都不能与其他社会角色相脱离。在师生关系中,如果没有“学生”,就没有“教师”这个角色。角色间这种互相依存的关系称为角色互补。在角色互补关系中,规定了角色的两大行为:权利(个人在群体内所应享受的)和义务(群体对个人角色的期望),权利和义务是角色身份的互补,是相对而存在的。[2]
师生之间的角色互补关系表现在:教导和培养学生是教师的义务,学生的权利则是要求得到教师的教导和培养。履行职责并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是教师的权利,反之则是学生的义务。总之,教师的权利是学生的义务,而学生的权利则是教师的义务。
由于角色是按照不同的行为规范行动的,那么它在实施的过程中自然容易发生冲突。解决教师与学生角色冲突的关键是: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教师是传道授业者,义务是教导和培养学生,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通过课堂来传递的,只要学生觉得自己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有所启发,那么教师的义务就做到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改变经验型“教书匠”形象,让课堂成为艺术。传统的课堂是一间教室,一群学生,一本教案,教师的任务就是用45分钟的时间将课本上的知识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学生则希望自己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将教师所讲内容复制在自己的头脑中。[3]教师与学生的共同目标就是考试成绩,除此之外,教师与学生再无瓜葛。这种授课方式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苦。
其实教育本是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为何教师和学生不能“享受”教育,享受生活呢?教师为何不换种思维走近课堂?教师上课时,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学生,教师的义务不光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更多的是要启发学生,让学生能够自己进行思考。而传统的“满堂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教师要营造一个愉悦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教室里犹如是在观光旅游地,能够对每一个知识点心有领会。
(2)适当“下放”权力,让学生成为主导。教师有教学的权利,但应当正确对待这个权利。教师在讲某个问题时是以他的思维或者他所看到的知识为媒介,但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时就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扩大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此时,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则成为一个主持人,帮助学生把整个讨论进行下去。教师抛出一个话题,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驾驭能力至关重要。教师要能够用准确恰当的语言,及时评价学生的观点,让学生在讨论中能找到问题的归结点,这样学生才会始终兴致盎然。
(3)当好一个“听众”。当学生在讨论时,教师不要对他们置之不理或放任自流,而是要观察各小组学生在交流中的表现,从而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要深入到若干小组中倾听学生的观点,以便在全班小组交流时心中有数;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绪与反应,并对学生的问题和发现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不断地从学生发言中了解学生的想法,从学生的话语中寻觅新的课程资源。此时,学生成为主讲人,教师成为听众,教师要对主讲人的发言进行评价并给予意见。
(4)正确处理学生之间的分歧,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在学生热火朝天的合作讨论探究中,难免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认识,也可能发生争执。这时,教师就要发挥润滑剂的作用,引导学生分析主要矛盾点,找到化解的方法,让学生的交流能够继续顺利运转。在这样的争鸣中,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表达自己的意见,但又不会偏离主旨太远,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角色行为、角色心理与高校师生关系
角色行为属于动机方式(整体行动)的范畴,它的目标是实现角色权利和义务的部分或全部,一切角色行为的目标都是取得角色伴侣(任何一种社会角色一般都是对应于另一种角色而存在的,没有相对应的角色作为前提,这种社会角色也就不复存在。社会学把这些相互对应而存在的社会角色称为“角色伴侣”)的相应反应。在角色行为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一系列相应的心理活动,而且不同的角色行为有着相同或相异的角色心理。角色行为和角色心理密不可分、交织作用。[2]
(1)“知行合一”是教师的行为准则。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大学教师教学的对象是身心不是很成熟的学生,他们很容易受人影响,有一项调查显示:学生在上学期间80%的时间中都与教师相处。教师的行为表达着情感,学生从教师行为中接受着情感的熏染和启迪。这是因为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相互接触,教师所表现出的道德面貌,既是学生认识社会、认识问题、认识人与人关系的一面镜子,也是学生道德品质成长的最直观、最生动的榜样。在“传道”中,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在学生知道你关心他们时,他们才会关注到你的学问”,一般上第一节课时学生会观察教师,并判断教师是否把他们当人看待,教师必须采取某种方法向学生证明你关心他们,把他们当人看待。[4]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注意自身形象,言行一致,这样才能做到为人师表。
(2)教学中要注重“导”学。导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着重于“导”,而不是将现成的结论硬塞给学生。教师要像“味精”一样,起到调味的作用,让学生“吃得有滋有味”。要做到适可而止,适时点拨,不包办代替,要将学生的讨论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餐。
(3)注重“社会角色”的淡化。“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还要虚心向学生学习,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谈出内心想法时,教师要用心去挖掘、去思考,站在更高的角度引领学生,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的层次,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正所谓:“吾爱我师,吾更爱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也是一条真理。敢为真理说“对不起”的教师,永远受学生敬重。这样不但可以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而且能使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郑杭生.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67.
[2]胡尔钢.角色理论与师生关系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7,(6):36-37.
[3]缪水娟.高中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细节[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7.
[4][美]Lynda Fielstein,Patricia Phelps.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念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35.
(责任编辑:刘辉)
关键词:角色理论;高校师生关系;和谐
作者简介:全芬莲(1987-),女,江西抚州人,江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张玉刚(1980-),男,山东临沂人,江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江西 南昌 330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09YB24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5-0159-02
一、角色理论的基本内涵
角色理论是阐释社会关系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强调人的行为的社会影响方面,而不是心理方面。认为人既是社会的产物,又能对社会作出贡献。
角色理论的中心概念是角色,角色(role)一词原指舞台上演员所扮演的人物。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米德引入到社会学理论中。他认为:“角色”是指处于一定地位并按其相应的行为规范行为的人,而非指行为规范或行为模式,更不是指行为本身。
目前,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角色是与人们的特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和义务规范,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动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1]角色理论内容主要包括:角色期望及角色差距、角色互补及角色冲突、角色行为及角色心理。
二、建构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理论依据:角色理论
随着大学功能从传统的教学转变到现在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者结合,高校教师的角色也不再仅仅是传统的教学者,而是具有教书育人、引领学术、服务社会的专业性人员。
大学生的身份和社会角色相对于中学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住集体宿舍,过集体生活;社会和个人都把大学生看做是成人,他们以独立的社会人身份立足于社会;他们寻求自由,但他们却不能很好地定位自己。大学生不再是单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要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和运用者。
高校和谐师生关系体现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关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培植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展示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等问题成为教师在目前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由于教师和学生角色的特殊性,角色理论为建构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三、角色理论视角下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1.角色期望、角色差距与高校师生关系
角色期望是指他人认为某人在特定场合、群体中应有的行为或表现。在学生的眼里,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并且学生总是希望教师能够热爱他们,带给他们无限的知识。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种期望往往不能如愿。因此,角色期望不等于也不可能等同于角色的实际行为,这时就产生了角色差距。角色差距并不是不能克服的,是可以缩小甚至消除的。
教师的主要目标就是要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差距。对于教师来说,客观原因是很难改变的,但主观方面却是可以改变的。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最大的角色差距就是教师所教的内容及其授课方法和学生的接受思维不同,甚至有些内容学生知道了,而教师却还滔滔不绝地在上面讲,而学生想知道的教师却没讲等等。要缩小师生之间的这种角色差距,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
(1)充分了解学生。《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每个人都是有情感的,当你对他好时,他也会给你相应的回报。试想:如果教师在初见一个学生时就能叫出他的名字,这个学生在这堂课上会有什么反应?这个学生会被教师的举动震惊,同时心里也会生起丝丝的甜意,这课自然上得开心。只有当教师对每个学生的知识程度、学习习惯、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使每一个学生自愿、自觉地参与学习;教师才能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规律来梳理、整合教材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设计和优化教学过程。
(2)提高自身素质,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者,主要职责是传授知识,如果一个教师只是满足于自己的现有知识以及课本知识,那他落后了。因为随着网络和各种传媒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他们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教师更多地做到“不惟书,不惟上”,能够通过上课给学生以启迪,发散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能够把本专业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他们,让学生感觉到即使是在教室里,也能感受到外面的变化。
(3)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我们都知道:朋友是我们一生中快乐或忧伤时的希望与寄托。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是以教师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大多数学生都会有拘束感,但当教师走入学生的生活,与他们交朋友,这将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更有利于师生间的沟通。
要成为一名好教师,应该敬业乐业、热爱学生、与学生交朋友。正像保罗·韦地博士概括出的好教师应该具有12种素质:友善的态度、尊重课堂内每一个人、耐心、兴趣广泛、良好的仪表、公正、幽默感、良好的品性、对个人的关注、伸缩性、宽容、有方法。
2.角色互补、角色冲突与高校师生关系
在社会体系中,任何社会角色都不能与其他社会角色相脱离。在师生关系中,如果没有“学生”,就没有“教师”这个角色。角色间这种互相依存的关系称为角色互补。在角色互补关系中,规定了角色的两大行为:权利(个人在群体内所应享受的)和义务(群体对个人角色的期望),权利和义务是角色身份的互补,是相对而存在的。[2]
师生之间的角色互补关系表现在:教导和培养学生是教师的义务,学生的权利则是要求得到教师的教导和培养。履行职责并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是教师的权利,反之则是学生的义务。总之,教师的权利是学生的义务,而学生的权利则是教师的义务。
由于角色是按照不同的行为规范行动的,那么它在实施的过程中自然容易发生冲突。解决教师与学生角色冲突的关键是: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教师是传道授业者,义务是教导和培养学生,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通过课堂来传递的,只要学生觉得自己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有所启发,那么教师的义务就做到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改变经验型“教书匠”形象,让课堂成为艺术。传统的课堂是一间教室,一群学生,一本教案,教师的任务就是用45分钟的时间将课本上的知识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学生则希望自己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将教师所讲内容复制在自己的头脑中。[3]教师与学生的共同目标就是考试成绩,除此之外,教师与学生再无瓜葛。这种授课方式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苦。
其实教育本是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为何教师和学生不能“享受”教育,享受生活呢?教师为何不换种思维走近课堂?教师上课时,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学生,教师的义务不光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更多的是要启发学生,让学生能够自己进行思考。而传统的“满堂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教师要营造一个愉悦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教室里犹如是在观光旅游地,能够对每一个知识点心有领会。
(2)适当“下放”权力,让学生成为主导。教师有教学的权利,但应当正确对待这个权利。教师在讲某个问题时是以他的思维或者他所看到的知识为媒介,但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时就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扩大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此时,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则成为一个主持人,帮助学生把整个讨论进行下去。教师抛出一个话题,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驾驭能力至关重要。教师要能够用准确恰当的语言,及时评价学生的观点,让学生在讨论中能找到问题的归结点,这样学生才会始终兴致盎然。
(3)当好一个“听众”。当学生在讨论时,教师不要对他们置之不理或放任自流,而是要观察各小组学生在交流中的表现,从而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要深入到若干小组中倾听学生的观点,以便在全班小组交流时心中有数;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绪与反应,并对学生的问题和发现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不断地从学生发言中了解学生的想法,从学生的话语中寻觅新的课程资源。此时,学生成为主讲人,教师成为听众,教师要对主讲人的发言进行评价并给予意见。
(4)正确处理学生之间的分歧,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在学生热火朝天的合作讨论探究中,难免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认识,也可能发生争执。这时,教师就要发挥润滑剂的作用,引导学生分析主要矛盾点,找到化解的方法,让学生的交流能够继续顺利运转。在这样的争鸣中,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表达自己的意见,但又不会偏离主旨太远,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角色行为、角色心理与高校师生关系
角色行为属于动机方式(整体行动)的范畴,它的目标是实现角色权利和义务的部分或全部,一切角色行为的目标都是取得角色伴侣(任何一种社会角色一般都是对应于另一种角色而存在的,没有相对应的角色作为前提,这种社会角色也就不复存在。社会学把这些相互对应而存在的社会角色称为“角色伴侣”)的相应反应。在角色行为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一系列相应的心理活动,而且不同的角色行为有着相同或相异的角色心理。角色行为和角色心理密不可分、交织作用。[2]
(1)“知行合一”是教师的行为准则。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大学教师教学的对象是身心不是很成熟的学生,他们很容易受人影响,有一项调查显示:学生在上学期间80%的时间中都与教师相处。教师的行为表达着情感,学生从教师行为中接受着情感的熏染和启迪。这是因为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相互接触,教师所表现出的道德面貌,既是学生认识社会、认识问题、认识人与人关系的一面镜子,也是学生道德品质成长的最直观、最生动的榜样。在“传道”中,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在学生知道你关心他们时,他们才会关注到你的学问”,一般上第一节课时学生会观察教师,并判断教师是否把他们当人看待,教师必须采取某种方法向学生证明你关心他们,把他们当人看待。[4]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注意自身形象,言行一致,这样才能做到为人师表。
(2)教学中要注重“导”学。导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着重于“导”,而不是将现成的结论硬塞给学生。教师要像“味精”一样,起到调味的作用,让学生“吃得有滋有味”。要做到适可而止,适时点拨,不包办代替,要将学生的讨论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餐。
(3)注重“社会角色”的淡化。“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还要虚心向学生学习,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谈出内心想法时,教师要用心去挖掘、去思考,站在更高的角度引领学生,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的层次,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正所谓:“吾爱我师,吾更爱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也是一条真理。敢为真理说“对不起”的教师,永远受学生敬重。这样不但可以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而且能使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郑杭生.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67.
[2]胡尔钢.角色理论与师生关系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7,(6):36-37.
[3]缪水娟.高中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细节[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7.
[4][美]Lynda Fielstein,Patricia Phelps.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念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35.
(责任编辑: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