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拓展训练的起源及其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发展趋势
拓展训练(Outward Bound)起源于二战时期,又称为“自我突破人格训练”,英国为其发源地,训练的人群主要是军人。美国于1962年将“Project Adventure”(简称PA)命名的教育方案报美国联邦教育局,第一次将Outward Bound的教学理念引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中。我国最引入拓展训练是在1995年,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人格品质起到了其它体育项目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深人研究小学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引人,对于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拓展训练引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而拓展训练作为一种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和教育思维的全新教育方式,恰恰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对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人格品质起到了其它体育项目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这一选题具有现实的理论依据与研究价值。
三、制约拓展训练在小学开展的因素
1.课程设置不健全
目前小学体育教材中如球类、体操、田径等都有完整的教学大纲,但各校开展体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校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体育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2.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国内引入拓展训练较晚,加之在观念、财力、安全等方面的原因,拓展训练在我国开展范围不广,主要还是依托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初浅的体验式教学,相当多的科目还处于探索阶段,师资力量的来源也显得狭窄。
3.教学设施匮乏
拓展训练的课程主要分为野外、场地和室内三类,大部分项目都需要借助一定的专用拓展训练器材,尤其是户外拓展训练项目,必须依赖器材,这类器材都必须有一定的尺寸要求,在材质上也有很高的要求,极大地制约了学校开展拓展训练的能力。
4.安全因素
拓展训练的安全保障是诸多学校和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一方面,学校因为担心教学事故的发生,拓展训练仅限于室内,室外开展也仅仅是以活动身体为主。另一方面,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活动存在一定的忧虑,对孩子参加拓展訓练缺乏支持和鼓励。
四、小学体育课程引入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分析
1.拓展训练是顺应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当前,小学体育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教学目标“达标之上”,将“达标”作为衡量体育教学的唯一目标;二是体育教学内容竞技化,偏离了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育,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三是学生的主体作用不突出,教学中往往出现“我教你学、重学轻教”的现象,教学效率和质量总在低层次徘徊。
2.小学具备开展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础
由针对社会培训的研究成果较多,随着国家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视,近年来对学校引入拓展训练的教学研究和书籍愈来愈多,为小学开展拓展训练提供了详尽的资料,奠定了小学系统开展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础。
3.小学具备开展拓展训练的基本条件
在场地器材方面,秒表、接力棒、栏架、跳绳、实心球等30种器材为《小学体育器材设备配备目录》中要求的一类必配器材,加上学校的体育场地或者活动场地,这些条件就已经具备了小学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基本要素,
4.拓展训练的安全风险是可控的
从国内外培训机构统计的结果表明,体验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安全系数高,事故发生率很低。究其原因,一是培训机构和培训师皆有强烈的安全意识,每时每刻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二是完善的安全体系,严密的监察制度,符合安全标准的装备器材是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三是建立严格考核制度,只有通过安全保护考核的教练才能参与训练。
五、小学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的策略
1.更新教学思想观念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加大培训力度,使授课教师具备拓展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其次,安排教师到相关培训机构进行学习和考察,进一步掌握拓展训练的教学方法;最后,教育主管部门适时举办拓展训练的研讨会,搭建教师之间互相交流的平台,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3.拓宽场地器材来源渠道
4.加大资金投入
本着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基础较差的小学应该先选择对场地和器械要求不高的地面项目开展训练。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资金资源的投入,设立专门的教学基地,有效解决小学资金紧缺的困难,为拓展训练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5.建立安全保障体系
六、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国内外拓展训练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小学教师丰富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拓展训练的场地、器械维护费用低廉,都为拓展训练的实施提供了保障,所以,拓展训练引进小学体育教学是切实可行的。
(2)拓展训练以其自我体验的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成勇敢、自信、自强、团结等优秀品格的形成,为传统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新的途径。
(3)体育教学和拓展训练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为今后体育课程的设计以及科研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4)加强拓展训练课教师队伍建设,要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心理学、教育学与体育科学等理论学科的学习培训,提高专业知识。
2.建议
(1)拓展训练的训练方法是以体育教育的原理作基础的,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科学性地将两者有机地加以融合。
(2)加强拓展训练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拓展训练技能的掌握,熟悉课程实施与教学方法,提高预判风险的能力,安全高效的引导学生开展拓展训练。
(3)学校要不断发掘拓展训练渠道,可以组织学生到场地、器材更加精良的拓展训练基地或俱乐部开展活动,加强学生的体验效果,实现两者互惠互利,促进拓展训练在全社会的开展。
(4)学校对学生的安全给予支持与保障,器材场地的维护必不可少,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可或缺,学生要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自身的安全教育,确保拓展训练万无一失。
拓展训练(Outward Bound)起源于二战时期,又称为“自我突破人格训练”,英国为其发源地,训练的人群主要是军人。美国于1962年将“Project Adventure”(简称PA)命名的教育方案报美国联邦教育局,第一次将Outward Bound的教学理念引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中。我国最引入拓展训练是在1995年,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人格品质起到了其它体育项目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深人研究小学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引人,对于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拓展训练引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而拓展训练作为一种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和教育思维的全新教育方式,恰恰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对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人格品质起到了其它体育项目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这一选题具有现实的理论依据与研究价值。
三、制约拓展训练在小学开展的因素
1.课程设置不健全
目前小学体育教材中如球类、体操、田径等都有完整的教学大纲,但各校开展体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校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体育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2.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国内引入拓展训练较晚,加之在观念、财力、安全等方面的原因,拓展训练在我国开展范围不广,主要还是依托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初浅的体验式教学,相当多的科目还处于探索阶段,师资力量的来源也显得狭窄。
3.教学设施匮乏
拓展训练的课程主要分为野外、场地和室内三类,大部分项目都需要借助一定的专用拓展训练器材,尤其是户外拓展训练项目,必须依赖器材,这类器材都必须有一定的尺寸要求,在材质上也有很高的要求,极大地制约了学校开展拓展训练的能力。
4.安全因素
拓展训练的安全保障是诸多学校和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一方面,学校因为担心教学事故的发生,拓展训练仅限于室内,室外开展也仅仅是以活动身体为主。另一方面,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活动存在一定的忧虑,对孩子参加拓展訓练缺乏支持和鼓励。
四、小学体育课程引入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分析
1.拓展训练是顺应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当前,小学体育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教学目标“达标之上”,将“达标”作为衡量体育教学的唯一目标;二是体育教学内容竞技化,偏离了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育,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三是学生的主体作用不突出,教学中往往出现“我教你学、重学轻教”的现象,教学效率和质量总在低层次徘徊。
2.小学具备开展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础
由针对社会培训的研究成果较多,随着国家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视,近年来对学校引入拓展训练的教学研究和书籍愈来愈多,为小学开展拓展训练提供了详尽的资料,奠定了小学系统开展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础。
3.小学具备开展拓展训练的基本条件
在场地器材方面,秒表、接力棒、栏架、跳绳、实心球等30种器材为《小学体育器材设备配备目录》中要求的一类必配器材,加上学校的体育场地或者活动场地,这些条件就已经具备了小学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基本要素,
4.拓展训练的安全风险是可控的
从国内外培训机构统计的结果表明,体验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安全系数高,事故发生率很低。究其原因,一是培训机构和培训师皆有强烈的安全意识,每时每刻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二是完善的安全体系,严密的监察制度,符合安全标准的装备器材是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三是建立严格考核制度,只有通过安全保护考核的教练才能参与训练。
五、小学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的策略
1.更新教学思想观念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加大培训力度,使授课教师具备拓展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其次,安排教师到相关培训机构进行学习和考察,进一步掌握拓展训练的教学方法;最后,教育主管部门适时举办拓展训练的研讨会,搭建教师之间互相交流的平台,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3.拓宽场地器材来源渠道
4.加大资金投入
本着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基础较差的小学应该先选择对场地和器械要求不高的地面项目开展训练。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资金资源的投入,设立专门的教学基地,有效解决小学资金紧缺的困难,为拓展训练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5.建立安全保障体系
六、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国内外拓展训练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小学教师丰富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拓展训练的场地、器械维护费用低廉,都为拓展训练的实施提供了保障,所以,拓展训练引进小学体育教学是切实可行的。
(2)拓展训练以其自我体验的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成勇敢、自信、自强、团结等优秀品格的形成,为传统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新的途径。
(3)体育教学和拓展训练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为今后体育课程的设计以及科研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4)加强拓展训练课教师队伍建设,要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心理学、教育学与体育科学等理论学科的学习培训,提高专业知识。
2.建议
(1)拓展训练的训练方法是以体育教育的原理作基础的,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科学性地将两者有机地加以融合。
(2)加强拓展训练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拓展训练技能的掌握,熟悉课程实施与教学方法,提高预判风险的能力,安全高效的引导学生开展拓展训练。
(3)学校要不断发掘拓展训练渠道,可以组织学生到场地、器材更加精良的拓展训练基地或俱乐部开展活动,加强学生的体验效果,实现两者互惠互利,促进拓展训练在全社会的开展。
(4)学校对学生的安全给予支持与保障,器材场地的维护必不可少,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可或缺,学生要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自身的安全教育,确保拓展训练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