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3年,24岁的希特勒混迹于慕尼黑,住在施莱斯海麦大街34号。同住在这条大街上的还有大名鼎鼎的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此时33岁的他正忙于写作《西方的没落》。当时住在这条大街106号的还有一位我们更熟知的人物——列宁。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们三人此时彼此认识,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们不曾在某一天的某一刻擦肩而过。他们是街坊,也是思想上的敌人。希特勒是列宁主义意识形态的死敌,这人所皆知。斯宾格勒介于两者之间,既反对共产主义,也认为希特勒注定会失败。
斯宾格勒的复杂性在于,他热切盼望在德国实现政治独裁,却不看好希特勒及其纳粹党。1933年7月希特勒上台半年,斯宾格勒在自己最后一部著作《决定时刻:德国与世界历史的演变》里表达了这种复杂态度:没有人比他更加期盼纳粹革命,可纳粹党是在自己搭建的空中楼阁里与世界对抗。
斯宾格勒是民族主义者,其民族观和希特勒不同,建立在文化基础上而非人种基础上。他崇尚的是“血液战胜心灵”的古老的日耳曼人。作为“历史形态学”的创始人,他的认知背景自然要比普通民众宏阔、深远,其所断言的“西方的没落”,至今仍为许多人坚信。
西方(主要指西欧)从18世纪末到整个19世纪确实走上“末路”——斯宾格勒所指的“没落”,实际是指欧洲封建形态的全面崩溃和瓦解。罗马帝国以来的欧洲史是围绕欧洲封建制度建构起来的,当“封建主义”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形态行将结束,意味着围绕这一历史形态建构的体系也将分崩离析。因此,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19世纪欧洲,四处弥漫着末世心态,仿佛末日即将来临:资本家忙于抢钱,政治家忙于吞并,军事家忙于战争,基督徒忙于祷告,工人阶级忙于革命——思想家也没闲着,他们在忙于建构,比如马克思出自对资本的疑虑和对国家权力的不信任,建构出“科学社会主义”。
斯宾格勒是20世纪初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以敏锐眼光看到,西方没落所带来的唯一的结果是一个新格局:俾斯麦以一己之力将德国缔造为强国,而更重要的是,德国成为现存体系的中心。
但“一战”后,在德国秩序重建问题上,斯宾格勒的理论远远偏离了现代政治轨道,他将民主制度下的秩序当作“日常的无政府状态”,将民主政治、代议制政体、国民自治政府当作虚幻景象,表示这样的秩序不能成为他心目中“真正的国家”。他区分了政府与国家之间的不同属性,却又离奇地认为民主政治产生的政府不能代表国家。那么,到底在什么状态下才能代表“国家秩序”呢?答案是:诉诸强权。斯宾格勒思想呈现出反民主、反自由的特征。
基于此,他对“一战”反思的结果就是世界列强对德国莫名其妙的围攻;他批评战后的政治家不理解自己的任务和自己国家的历史地位;赤裸裸地宣称“高级文化阶段的人类历史是政治力量的历史,这种历史的形成就是战争”,而和平不过是“用一种不同的方式延续着战争”。
斯宾格勒深刻意识到,欧洲正在走向“决定时刻”:“争夺世界主宰之位的赌博刚刚开始,谁在游戏中胜出,谁就会成为世界的主人。”他以迫切的口气反问德意志人,会不会与其他民族一道成为“世界主人”中的一员?
既然德意志面临着对未来决断的关键时刻,关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对于斯宾格勒来说,尽管他不是种族主义者,也不喜欢希特勒,但德意志却必须出现一个希特勒——他的思想与希特勒扩张野心达成了相当程度的一致。
鉴于斯宾格勒的巨大影响,纳粹党掌权不久后,希望他成为自己队伍中的一员,并试图把他与尼采一道打造成纳粹的精神先驱,但遭到拒绝。在斯氏的观念中,“国家”是比种族更加高级的东西,国家不是与种族、语言或宗教结为一体的单位,而是凌驾于这些要素之上。他根本没把希特勒放在眼里。三个月后,《决定时刻》遭遇查禁。
斯宾格勒连宽泛意义上的纳粹分子都不是,他的理论却表达了全体德国人的精神寄托。正是德国人自己,在需要决定的时刻,用行动决定了希特勒的存在。而希特勒的出现,不仅是他个人的邪恶与偏执,整个德意志都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们三人此时彼此认识,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们不曾在某一天的某一刻擦肩而过。他们是街坊,也是思想上的敌人。希特勒是列宁主义意识形态的死敌,这人所皆知。斯宾格勒介于两者之间,既反对共产主义,也认为希特勒注定会失败。
斯宾格勒的复杂性在于,他热切盼望在德国实现政治独裁,却不看好希特勒及其纳粹党。1933年7月希特勒上台半年,斯宾格勒在自己最后一部著作《决定时刻:德国与世界历史的演变》里表达了这种复杂态度:没有人比他更加期盼纳粹革命,可纳粹党是在自己搭建的空中楼阁里与世界对抗。
斯宾格勒是民族主义者,其民族观和希特勒不同,建立在文化基础上而非人种基础上。他崇尚的是“血液战胜心灵”的古老的日耳曼人。作为“历史形态学”的创始人,他的认知背景自然要比普通民众宏阔、深远,其所断言的“西方的没落”,至今仍为许多人坚信。
西方(主要指西欧)从18世纪末到整个19世纪确实走上“末路”——斯宾格勒所指的“没落”,实际是指欧洲封建形态的全面崩溃和瓦解。罗马帝国以来的欧洲史是围绕欧洲封建制度建构起来的,当“封建主义”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形态行将结束,意味着围绕这一历史形态建构的体系也将分崩离析。因此,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19世纪欧洲,四处弥漫着末世心态,仿佛末日即将来临:资本家忙于抢钱,政治家忙于吞并,军事家忙于战争,基督徒忙于祷告,工人阶级忙于革命——思想家也没闲着,他们在忙于建构,比如马克思出自对资本的疑虑和对国家权力的不信任,建构出“科学社会主义”。
斯宾格勒是20世纪初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以敏锐眼光看到,西方没落所带来的唯一的结果是一个新格局:俾斯麦以一己之力将德国缔造为强国,而更重要的是,德国成为现存体系的中心。
但“一战”后,在德国秩序重建问题上,斯宾格勒的理论远远偏离了现代政治轨道,他将民主制度下的秩序当作“日常的无政府状态”,将民主政治、代议制政体、国民自治政府当作虚幻景象,表示这样的秩序不能成为他心目中“真正的国家”。他区分了政府与国家之间的不同属性,却又离奇地认为民主政治产生的政府不能代表国家。那么,到底在什么状态下才能代表“国家秩序”呢?答案是:诉诸强权。斯宾格勒思想呈现出反民主、反自由的特征。
基于此,他对“一战”反思的结果就是世界列强对德国莫名其妙的围攻;他批评战后的政治家不理解自己的任务和自己国家的历史地位;赤裸裸地宣称“高级文化阶段的人类历史是政治力量的历史,这种历史的形成就是战争”,而和平不过是“用一种不同的方式延续着战争”。
斯宾格勒深刻意识到,欧洲正在走向“决定时刻”:“争夺世界主宰之位的赌博刚刚开始,谁在游戏中胜出,谁就会成为世界的主人。”他以迫切的口气反问德意志人,会不会与其他民族一道成为“世界主人”中的一员?
既然德意志面临着对未来决断的关键时刻,关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对于斯宾格勒来说,尽管他不是种族主义者,也不喜欢希特勒,但德意志却必须出现一个希特勒——他的思想与希特勒扩张野心达成了相当程度的一致。
鉴于斯宾格勒的巨大影响,纳粹党掌权不久后,希望他成为自己队伍中的一员,并试图把他与尼采一道打造成纳粹的精神先驱,但遭到拒绝。在斯氏的观念中,“国家”是比种族更加高级的东西,国家不是与种族、语言或宗教结为一体的单位,而是凌驾于这些要素之上。他根本没把希特勒放在眼里。三个月后,《决定时刻》遭遇查禁。
斯宾格勒连宽泛意义上的纳粹分子都不是,他的理论却表达了全体德国人的精神寄托。正是德国人自己,在需要决定的时刻,用行动决定了希特勒的存在。而希特勒的出现,不仅是他个人的邪恶与偏执,整个德意志都提供了肥沃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