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学生被动地、勉强地学习,与主动地、兴致勃勃地学习,其效果迥然不同。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激励学生愉快地学习,能产生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美学研究指出,审美教育“是通过人对美的感受,引起感情的激荡,造成感情的共鸣,在愉悦中受到教育。”口’这种“激荡”、“共鸣”与“精神上的愉悦”可以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的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亦即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以美导真”的原则也表明,审美教育可以吸引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领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怎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渗透审美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创设美的氛围
美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在授课前或授课伊始,积极创设美的氛围,让学生较早地置身于美的情境中,能够感染、陶冶他们,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力,促使他们迅速地进入“角色”。
课前介绍跟课文有关的背景材料,是创设美的氛围的方法之一。例如教学《守财奴》一文,就可以在教这一课之前利用自习课或活动课时间,搞专题讲座,简要介绍巴尔扎克的创作意图,《人间喜剧》的总体特色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让学生在授课前就知道巴尔扎克是“超群的小说家”、“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马克思、恩格斯语)。并且让学生知道,《人间喜剧》结构之宏伟,内容之浩瀚,思想之深刻,在法国以及世界文学史上都是无与伦比的。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大有裨益,又渲染了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对作者产生敬意,激起学生强烈的“乐学”欲望。
设计新颖别致的导语也是创设美的氛围的一种方法。精心设计导语,可以“先声夺人”,一下子攫取学生的心,直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项链》一文,教者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精美的项链,可以使妙龄女郎青春焕发,显得更加美丽动人,可是它也有可能成为那些爱慕虚荣的人的绳索。那么,项链带给本文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命运到底会是什么呢?今天学习《项链》一文,同学们一定会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的导语不但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命运,揭示了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对人们心灵的毒害,而且创设了美的氛围,定会如石击水,在学生心里激起层层波浪。
二、挖掘美的形式
广义地说,形式美就是美的事物在外在形式上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征。因而形式美表现为具体的美的形式。语文教材中美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要充分挖掘,并以此引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积极的注意倾向。
语言是文章的表达形式,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课文中美的语言。中学语文教材中各种文体的文章,其语言各具特色:或含蓄、凝练,或形象、生动,或清新、隽永,或明快、准确。即便是同一文体,不同的作者的语言风格也各不相同。例如同是小说,赵树理的通俗、浅近,孙犁的清丽、洗练;同是议论文,毛泽东的畅达、生动,鲁迅的幽默、辛辣。这些不同风格的语言,都包含着极具魅力的美的因素,教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这些美的因素。
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是挖掘美的语言的重要方式。语言是文章的外壳。教学中我们也应借助语言这个媒介,带动学生进行审美体验,教师时而昂首高亢、慷慨激越、铿锵澎湃,时而凝眉低吟、哀婉凄切、如诉如泣,充分调动了学生听觉的审美功能,使作品精彩纷呈的语言特色在抑扬顿挫的有声语言中得到有力的表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感情的冲动,萌生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例如朗读《听潮》,对退潮部分的有关章节,要放慢速度,降低音量,轻柔而委婉地读出海“温谧的美”;对涨潮部分的有关章节,要加快节奏,提高音量,激昂而明快地朗读出大海“雄壮的美”。这样,让课文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在教师悦耳和谐的朗读声中表现出来,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亢奋,学习兴趣倍增。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来挖掘课文美的语言。还以《听潮》一课为例,教师应该向学生传授阅读的技巧,指导学生融“情”于读之中,让他们自己去细心揣摩、品味,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学生阅读时还可以播放《大海的乐章》这一乐曲,以电教媒体刺激学生的听觉器官。这样,有助于学生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结构是文章的另一种外部形式,教师也应抓住文章美的结构,渗透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究。
第一,要把握感情的脉络。抒情散文和某些记人记事的文章,或直抒胸臆,或托物抒情,或记事抒情,教师应紧紧围绕作者波动的感情,把握感情发展的脉络,以探究文章的结构。例如,杨朔的《荔枝蜜》是一篇抒情散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把握作者对蜜蜂感情变化的脉络:不喜欢——想去看看——赞美——决心学习,去探究课文是如何围绕“情”的变化层层铺垫、处处设置悬念的。同时,教师应顺着“情”的变化,层层讲析铺垫,处处解开悬念,这样,学生最终会感受到精巧的结构美,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被吸引住,学习兴趣才能越来越浓厚。
第二,要探寻思维的过程。议论性的文章较多地运用抽象性思维方式,往往有着极严密的逻辑性,任何一篇议论文都需要凭借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组织材料。我们要探清议论文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楚作者组织材料时的思维过程。例如《青年必须掌握科学》一文,作者开始通过两种截然不同态度的对比,为下文论证“青年必须掌握科学”的论点提出了现实依据。这是引论部分。为证明论点,作者援引理论和事实论据,详尽地分析问题,这是本论部分。最后,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自然地得出结论,明确指出,掌握科学,“向科学大进军是革命青年的任务”。教学时,教师要启发学生理清文章的这一思路,探寻作者的思维过程。这样,议论文“引论——本论——结论”的基本结构就被揭示出来了。学生在接受严谨美的熏陶之时,也就会激发出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
第三,要理清情节发展的线索。小说、戏剧等体裁的作品,往往故事性强,情节复杂、曲折。教师要善于在纷纭繁杂的头绪中,清理情节发展的线索。比如,鲁迅的小说《祝福》的教学,可以紧紧围绕女主人公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理清故事的线索。那么,“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这一完整而又清晰的结构就会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了。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当然,通过渗透审美教育来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责任编辑 吕 行)
那么,怎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渗透审美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创设美的氛围
美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在授课前或授课伊始,积极创设美的氛围,让学生较早地置身于美的情境中,能够感染、陶冶他们,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力,促使他们迅速地进入“角色”。
课前介绍跟课文有关的背景材料,是创设美的氛围的方法之一。例如教学《守财奴》一文,就可以在教这一课之前利用自习课或活动课时间,搞专题讲座,简要介绍巴尔扎克的创作意图,《人间喜剧》的总体特色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让学生在授课前就知道巴尔扎克是“超群的小说家”、“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马克思、恩格斯语)。并且让学生知道,《人间喜剧》结构之宏伟,内容之浩瀚,思想之深刻,在法国以及世界文学史上都是无与伦比的。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大有裨益,又渲染了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对作者产生敬意,激起学生强烈的“乐学”欲望。
设计新颖别致的导语也是创设美的氛围的一种方法。精心设计导语,可以“先声夺人”,一下子攫取学生的心,直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项链》一文,教者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精美的项链,可以使妙龄女郎青春焕发,显得更加美丽动人,可是它也有可能成为那些爱慕虚荣的人的绳索。那么,项链带给本文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命运到底会是什么呢?今天学习《项链》一文,同学们一定会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的导语不但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命运,揭示了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对人们心灵的毒害,而且创设了美的氛围,定会如石击水,在学生心里激起层层波浪。
二、挖掘美的形式
广义地说,形式美就是美的事物在外在形式上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征。因而形式美表现为具体的美的形式。语文教材中美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要充分挖掘,并以此引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积极的注意倾向。
语言是文章的表达形式,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课文中美的语言。中学语文教材中各种文体的文章,其语言各具特色:或含蓄、凝练,或形象、生动,或清新、隽永,或明快、准确。即便是同一文体,不同的作者的语言风格也各不相同。例如同是小说,赵树理的通俗、浅近,孙犁的清丽、洗练;同是议论文,毛泽东的畅达、生动,鲁迅的幽默、辛辣。这些不同风格的语言,都包含着极具魅力的美的因素,教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这些美的因素。
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是挖掘美的语言的重要方式。语言是文章的外壳。教学中我们也应借助语言这个媒介,带动学生进行审美体验,教师时而昂首高亢、慷慨激越、铿锵澎湃,时而凝眉低吟、哀婉凄切、如诉如泣,充分调动了学生听觉的审美功能,使作品精彩纷呈的语言特色在抑扬顿挫的有声语言中得到有力的表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感情的冲动,萌生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例如朗读《听潮》,对退潮部分的有关章节,要放慢速度,降低音量,轻柔而委婉地读出海“温谧的美”;对涨潮部分的有关章节,要加快节奏,提高音量,激昂而明快地朗读出大海“雄壮的美”。这样,让课文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在教师悦耳和谐的朗读声中表现出来,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亢奋,学习兴趣倍增。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来挖掘课文美的语言。还以《听潮》一课为例,教师应该向学生传授阅读的技巧,指导学生融“情”于读之中,让他们自己去细心揣摩、品味,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学生阅读时还可以播放《大海的乐章》这一乐曲,以电教媒体刺激学生的听觉器官。这样,有助于学生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结构是文章的另一种外部形式,教师也应抓住文章美的结构,渗透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究。
第一,要把握感情的脉络。抒情散文和某些记人记事的文章,或直抒胸臆,或托物抒情,或记事抒情,教师应紧紧围绕作者波动的感情,把握感情发展的脉络,以探究文章的结构。例如,杨朔的《荔枝蜜》是一篇抒情散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把握作者对蜜蜂感情变化的脉络:不喜欢——想去看看——赞美——决心学习,去探究课文是如何围绕“情”的变化层层铺垫、处处设置悬念的。同时,教师应顺着“情”的变化,层层讲析铺垫,处处解开悬念,这样,学生最终会感受到精巧的结构美,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被吸引住,学习兴趣才能越来越浓厚。
第二,要探寻思维的过程。议论性的文章较多地运用抽象性思维方式,往往有着极严密的逻辑性,任何一篇议论文都需要凭借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组织材料。我们要探清议论文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楚作者组织材料时的思维过程。例如《青年必须掌握科学》一文,作者开始通过两种截然不同态度的对比,为下文论证“青年必须掌握科学”的论点提出了现实依据。这是引论部分。为证明论点,作者援引理论和事实论据,详尽地分析问题,这是本论部分。最后,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自然地得出结论,明确指出,掌握科学,“向科学大进军是革命青年的任务”。教学时,教师要启发学生理清文章的这一思路,探寻作者的思维过程。这样,议论文“引论——本论——结论”的基本结构就被揭示出来了。学生在接受严谨美的熏陶之时,也就会激发出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
第三,要理清情节发展的线索。小说、戏剧等体裁的作品,往往故事性强,情节复杂、曲折。教师要善于在纷纭繁杂的头绪中,清理情节发展的线索。比如,鲁迅的小说《祝福》的教学,可以紧紧围绕女主人公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理清故事的线索。那么,“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这一完整而又清晰的结构就会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了。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当然,通过渗透审美教育来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责任编辑 吕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