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位病友来信问:我今30岁,去年秋天突然感觉乏力、难受,于是到医院检查,诊断是糖尿病。然而医生并没有对我做出1型还是2型糖尿病的判断,只是让我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我很想知道自己到底是哪一型?但当地医生好像持一种“看发展、看情况”的态度,不做判断。
这种情况是否应该做分型诊断?在分型不清的情况下,应该怎样治疗呢?我们就此问题咨询了解放军306医院内分泌科王玉珍主任。
糖尿病分型诊断
说起糖尿病的诊断,也难也容易。说容易,只要检查血糖值达到诊断标准就可以诊断糖尿病;说难,就是指分型。
典型的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人群,临床症状显著;2型糖尿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现在大部分2型糖尿病发病时症状不显著。
王主任说:最近一二十年,糖尿病诊断变得复杂了。青少年甚至儿童也发生了2型糖尿病,有的中年2型糖尿病发生了嬗变,即所谓的成人晚发性1型糖尿病(LADA)。所以有时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分型不是那样简单,不是那样泾渭分明,发病年龄段交错在一起。而在治疗上,1型糖尿病必须依靠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在初期应用口服降糖药,但在发展过程中部分患者也需要用胰岛素治疗。
相关检查
由免疫因素造成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遭到破坏,胰岛素分泌减少。在患者的血液里可以检查出与糖尿病有关的抗体,如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等。由于胰岛细胞的破坏,检测血液中的C肽可减少,尤其是在进食后或者注射胰升血糖素的刺激下,C肽不能相应升高。这些检查帮助确定1型糖尿病的分型诊断。
有些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在25岁以上,没有肥胖,起初口服药治疗效果比较满意,但到了40岁左右,口服药的效果就不好了,并且会发生酮症(在1型糖尿病多见);在血液里能够检查出胰岛素抗体(IAA)和胰岛细胞抗体(ICA)。这是成人晚发型1型糖尿病(LADA)的表现。这种LADA糖尿病是原来 “隐藏”的1型糖尿病,在治疗上要求应用胰岛素。
另外王主任指出,青少年2型糖尿病是目前突出的新问题。在美国、中国、日本等国家都比较突出,已经引起各界人士的重视。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都存在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许多2型小病童年纪小小就大腹便便,他们中很多人的父母也是糖尿病患者。一些年轻的糖尿病患者以酮症为起病表现,可能是1型糖尿病,也像2型糖尿病,不通过相关实验室检查很难做出正确的诊断。即使是1型糖尿病患者,也可能在某一时间段,并不需要胰岛素治疗。这就需要临床跟踪观察,这也就是读者所说的“看发展、看情况”了。好在,对于这类患者,治疗原则不会有大的出入。
分型与治疗
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治疗是不同的。明确分型,有利于指导科学合理的治疗。
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用胰岛素治疗。而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生了酮症,是胰岛细胞功能受损较严重的表现,及时应用胰岛素治疗能够迅速恢复胰岛功能,让它们重新发挥作用。经过合理的胰岛素治疗,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可以控制得很好,此后患者可以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甚至只需要控制饮食即可。
王主任指出,当分型不明确时,需要进行“无害”处理——胰岛素治疗。如果因为诊断不清而给1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有可能加速胰岛功能的丧失;如果要等到有了分型结论才治疗则可能坐失良机,让本来可以挽救的胰岛细胞发生衰竭,或者因高血糖造成感染、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后果。
飞出块
王主任说:经常有患者问医生“我得了那种糖尿病?”这并不是一个可以马上回答的简单问题,它需要时间。有的时候糖尿病分型是困难的,化验指标让人困惑不解。需要在3~6个月内多次复查。包括:检查血清C肽、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抗体。这些检查一般不能当天得到结果。在诊断条件不高的中小医院,没有进行基因和自身抗体检查的诊断条件。在不能立即得出分型诊断的时候,建议采取胰岛素治疗。在接受3~6个月的胰岛素治疗后,如果血C肽水平仍然比较低,或者患者需要大量胰岛素才能控制血糖(每天超过2单位/公斤体重),则可能是1型糖尿病。
这种情况是否应该做分型诊断?在分型不清的情况下,应该怎样治疗呢?我们就此问题咨询了解放军306医院内分泌科王玉珍主任。
糖尿病分型诊断
说起糖尿病的诊断,也难也容易。说容易,只要检查血糖值达到诊断标准就可以诊断糖尿病;说难,就是指分型。
典型的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人群,临床症状显著;2型糖尿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现在大部分2型糖尿病发病时症状不显著。
王主任说:最近一二十年,糖尿病诊断变得复杂了。青少年甚至儿童也发生了2型糖尿病,有的中年2型糖尿病发生了嬗变,即所谓的成人晚发性1型糖尿病(LADA)。所以有时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分型不是那样简单,不是那样泾渭分明,发病年龄段交错在一起。而在治疗上,1型糖尿病必须依靠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在初期应用口服降糖药,但在发展过程中部分患者也需要用胰岛素治疗。
相关检查
由免疫因素造成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遭到破坏,胰岛素分泌减少。在患者的血液里可以检查出与糖尿病有关的抗体,如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等。由于胰岛细胞的破坏,检测血液中的C肽可减少,尤其是在进食后或者注射胰升血糖素的刺激下,C肽不能相应升高。这些检查帮助确定1型糖尿病的分型诊断。
有些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在25岁以上,没有肥胖,起初口服药治疗效果比较满意,但到了40岁左右,口服药的效果就不好了,并且会发生酮症(在1型糖尿病多见);在血液里能够检查出胰岛素抗体(IAA)和胰岛细胞抗体(ICA)。这是成人晚发型1型糖尿病(LADA)的表现。这种LADA糖尿病是原来 “隐藏”的1型糖尿病,在治疗上要求应用胰岛素。
另外王主任指出,青少年2型糖尿病是目前突出的新问题。在美国、中国、日本等国家都比较突出,已经引起各界人士的重视。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都存在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许多2型小病童年纪小小就大腹便便,他们中很多人的父母也是糖尿病患者。一些年轻的糖尿病患者以酮症为起病表现,可能是1型糖尿病,也像2型糖尿病,不通过相关实验室检查很难做出正确的诊断。即使是1型糖尿病患者,也可能在某一时间段,并不需要胰岛素治疗。这就需要临床跟踪观察,这也就是读者所说的“看发展、看情况”了。好在,对于这类患者,治疗原则不会有大的出入。
分型与治疗
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治疗是不同的。明确分型,有利于指导科学合理的治疗。
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用胰岛素治疗。而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生了酮症,是胰岛细胞功能受损较严重的表现,及时应用胰岛素治疗能够迅速恢复胰岛功能,让它们重新发挥作用。经过合理的胰岛素治疗,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可以控制得很好,此后患者可以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甚至只需要控制饮食即可。
王主任指出,当分型不明确时,需要进行“无害”处理——胰岛素治疗。如果因为诊断不清而给1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有可能加速胰岛功能的丧失;如果要等到有了分型结论才治疗则可能坐失良机,让本来可以挽救的胰岛细胞发生衰竭,或者因高血糖造成感染、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后果。
飞出块
王主任说:经常有患者问医生“我得了那种糖尿病?”这并不是一个可以马上回答的简单问题,它需要时间。有的时候糖尿病分型是困难的,化验指标让人困惑不解。需要在3~6个月内多次复查。包括:检查血清C肽、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抗体。这些检查一般不能当天得到结果。在诊断条件不高的中小医院,没有进行基因和自身抗体检查的诊断条件。在不能立即得出分型诊断的时候,建议采取胰岛素治疗。在接受3~6个月的胰岛素治疗后,如果血C肽水平仍然比较低,或者患者需要大量胰岛素才能控制血糖(每天超过2单位/公斤体重),则可能是1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