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就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课题教学为主渠道,选择新颖的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主动获取新知识,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
【关键词】 高中数学;创新思维;普遍特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01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世界已开始进入知识时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作能力”为目的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培养学生养成创新思维意识”已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目的之一。近年来,高考已不断地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考查。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开发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我们在教学中常遇到并必须解决的问题。
1 高中生数学思维的普遍特性
高中生因个人思维习惯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等,所以不同学生高中数学思维是不一样的,思维的表现体现在解题过程中也各不相同,具体的思维表现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1高中生数学思维的差异性
在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生数学基础也各不一样,他们有各自的思维,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时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他们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也会产生偏差。学生思维的差异会使他们在解题时转化不到题中条件的延伸意思,也会把握不住问题的考点,从而解不出题目。
1.2高中生数学思维的肤浅性
现在的学生迫于考试的压力,对数学的学习往往是记忆一些经典的例题及其解题思路,而没有去深刻理解一些数学概念和数学原理,对那些抽象的概念就更没有一个具体的理解了。这样不能把握问题本质的后果就是学生在解题时就会只顾着为了解题而去思考问题,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而不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3高中生数学思维定势的消极性
高中生学习数学已经很多年了,也做过很多的数学题,在做题的过程中也就形成了自己的解题思路,就解题而言,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这些容易使得学生在解题时对自己的思路想法很依赖,难以改变现有的思维,形成思维定势,不能根据问题的新条件做出相应的思考找到更合理简便的方法和思维,甚至造成歪曲的认识和思维。
2 高中生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的方法
学生数学创新性思维是个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指导下,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具有一定意义的新发现、新设想及与众不同的方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一定具有社会价值,但对学生个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2.1转变教育思想
教师是课程的参与者、实践者,更是创新者。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教学方式应尽快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进取精神。传统的教育观的基本特点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头脑中的知识,而与实践能力脱钩。而新的教育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
2.2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造思维能力
任何一个富有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集中、发散、再集中、再发散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在数学教学中忽视任何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错误的。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寻求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发散思维富于联想,思路宽阔,善于分解组合和引申推广,善于采用各种变通方法。
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对造就一代开拓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数学教学中可通过典型例题的解题教学及解题训练,尤其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及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达到使学生巩固与深化所学知识,提高解题技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目的。
2.3结合新教材数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与部的规律性。所谓思维能力,就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去形成概念并进行推理和判断,从而获得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思维在发生和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就是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是学校发展学生智能的突破口,这是奠定思维教学理论的支柱。中学数学课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思维过程必须是动态与静态、抽象与形象、发散与收敛、纵向与横向等互相对立,互相依存,互为补充的思维方法并存,而学生经验型的思维会形成不同的思维习惯、方法和定势,使思维的结果与客观实际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感到数学学习较难。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2.4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善教学方法
改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现状,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增大课堂教学容量,优化教学结构,实现资源共享,还能增强学生兴趣,激发探索精神。比如在学习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内容时,能做到静动结合,给学生以实感、美感。就将抽象概念转化了形象直观的三维动画。学生易于接受,印象深,效果好。如果能根据课程内容,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等,不仅能提高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3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一项宏伟的工程,任重而道远。现实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播洒汗水,求实创新,大胆改革。相信不远的将来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定如雨后春笋,高中数学教学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涛.高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04).
[2]杨淑洁.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35),193-193.
[3]王治伟.高中新课程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教育,2010,(02).
[4]李兴贵.高中数学教学中培養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3,(01).
【关键词】 高中数学;创新思维;普遍特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01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世界已开始进入知识时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作能力”为目的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培养学生养成创新思维意识”已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目的之一。近年来,高考已不断地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考查。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开发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我们在教学中常遇到并必须解决的问题。
1 高中生数学思维的普遍特性
高中生因个人思维习惯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等,所以不同学生高中数学思维是不一样的,思维的表现体现在解题过程中也各不相同,具体的思维表现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1高中生数学思维的差异性
在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生数学基础也各不一样,他们有各自的思维,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时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他们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也会产生偏差。学生思维的差异会使他们在解题时转化不到题中条件的延伸意思,也会把握不住问题的考点,从而解不出题目。
1.2高中生数学思维的肤浅性
现在的学生迫于考试的压力,对数学的学习往往是记忆一些经典的例题及其解题思路,而没有去深刻理解一些数学概念和数学原理,对那些抽象的概念就更没有一个具体的理解了。这样不能把握问题本质的后果就是学生在解题时就会只顾着为了解题而去思考问题,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而不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3高中生数学思维定势的消极性
高中生学习数学已经很多年了,也做过很多的数学题,在做题的过程中也就形成了自己的解题思路,就解题而言,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这些容易使得学生在解题时对自己的思路想法很依赖,难以改变现有的思维,形成思维定势,不能根据问题的新条件做出相应的思考找到更合理简便的方法和思维,甚至造成歪曲的认识和思维。
2 高中生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的方法
学生数学创新性思维是个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指导下,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具有一定意义的新发现、新设想及与众不同的方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一定具有社会价值,但对学生个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2.1转变教育思想
教师是课程的参与者、实践者,更是创新者。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教学方式应尽快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进取精神。传统的教育观的基本特点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头脑中的知识,而与实践能力脱钩。而新的教育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
2.2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造思维能力
任何一个富有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集中、发散、再集中、再发散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在数学教学中忽视任何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错误的。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寻求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发散思维富于联想,思路宽阔,善于分解组合和引申推广,善于采用各种变通方法。
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对造就一代开拓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数学教学中可通过典型例题的解题教学及解题训练,尤其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及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达到使学生巩固与深化所学知识,提高解题技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目的。
2.3结合新教材数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与部的规律性。所谓思维能力,就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去形成概念并进行推理和判断,从而获得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思维在发生和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就是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是学校发展学生智能的突破口,这是奠定思维教学理论的支柱。中学数学课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思维过程必须是动态与静态、抽象与形象、发散与收敛、纵向与横向等互相对立,互相依存,互为补充的思维方法并存,而学生经验型的思维会形成不同的思维习惯、方法和定势,使思维的结果与客观实际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感到数学学习较难。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2.4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善教学方法
改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现状,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增大课堂教学容量,优化教学结构,实现资源共享,还能增强学生兴趣,激发探索精神。比如在学习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内容时,能做到静动结合,给学生以实感、美感。就将抽象概念转化了形象直观的三维动画。学生易于接受,印象深,效果好。如果能根据课程内容,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等,不仅能提高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3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一项宏伟的工程,任重而道远。现实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播洒汗水,求实创新,大胆改革。相信不远的将来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定如雨后春笋,高中数学教学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涛.高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04).
[2]杨淑洁.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35),193-193.
[3]王治伟.高中新课程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教育,2010,(02).
[4]李兴贵.高中数学教学中培養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