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几年来,留守儿童问题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可以说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随着我国社会飞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生计外出务工,但受户籍制度、入学政策等因素的限制不能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了“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作为弱势群体容易被忽视,伴随留守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急需解决,如何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是目前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关爱留守儿童,共享一片蓝天”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关爱 留守儿童 农村教育 心理问题
如今,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发展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如何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是我们实施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留守儿童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我们要以高度责任感积极开展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留守儿童享受关爱,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地成长。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看法。
一、留守儿童主要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监护和关爱,存在各种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性格内向,自我封闭,心理老化。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多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朋看护,小学生与这些长辈沟通困难,存在代沟,在这种隔代看护或单亲监护下,小学生的困惑和麻煩总是不能得到及时排解,久而久之变得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出现自我封闭的心理趋向。此外,受老人言行举止的影响容易出现“心理老化”现象,在本应活泼天真的年纪表现得过于成熟,缺乏活力。
2.缺乏自信,不求上进,不负责任。隔代看护最大的问题就是老师过于溺爱孩子,导致孩子缺乏责任感,时间久了就会变得缺乏自信,形成心理障碍。另外,小学生具有强烈的攀比心理,由于缺乏依靠,在与其他孩子的比较中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丧失自信,不求上进且萎靡不振。
3.孤僻自傲,怨恨父母,敏感胆怯。留守儿童大多比较敏感且羞涩胆怯,任何长辈亲朋的看护都不能代替父母的照顾,没有父母的照顾会使小学生产生孤独感,变得抑郁,有的还会对父母产生怨恨心理。
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措施
1.通过学校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农村受各种条件限制,正规学校并不多,往往集中在较大乡镇上,因此,小学生平时大多寄宿在学校。学校环境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对这些小学阶段留守儿童而言,良好学校教育和校园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各寄宿制学校要加强建设,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结合品德教育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使留守小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其次,学校要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档案,及时向外出务工的家长通报这些留守儿童的具体成长情况和在校表现,有机地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联系在一起。此外,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通话热钱,让在校留守儿童能够经常与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及时联系,加强沟通与交流,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孩子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还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室。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要尽量将留守儿童留在学校,时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帮助这些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呵护他们有效稚嫩的心灵,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的不足,这是学校应该承担的责任。
2.使学生体验来自教师的关怀与温暖。教学是师生双向的一种活动,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用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学生交流,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体谅留守儿童敏感的情绪,才能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温暖,给予学生安全感,使学生能够对老师主动倾诉,敞开心扉,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潜移默化中减轻留守小学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真正享受童年,像其他父母陪在身边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留守儿童缺乏来自父母的亲自照看,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情绪上难免有所波动,教师的高尚人格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提高自身品质,重视留守儿童的情绪,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帮助他们调试心理,教会他们控制情绪的方法,用鼓励的话语、期待的目光、长辈的关怀、亲切的抚摸融化留守儿童心中的“坚冰”,引导他们大胆地自我表达,使留守小学生走出自我封闭的状态,在同一片蓝天下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3.开展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活动。通过各种活动的召开给留守儿童以正面影响、带来积极的体验是促进留守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学校可以定期开展留守儿童交流会,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加强非留守儿童和留守儿童之间的交流,使留守小学生融入班级等大集体中,通过与同龄人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逐渐消除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这样有利于小学生完成初步的社会化。其次,可以开展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以生动有趣的竞赛形式为载体让留守小学生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增强自身归属感,树立自信。开展户外互动是促进留守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小学生天性活动好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带领他们感受自然风光,使他们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在大自然中释放天性。此外,学校还可以设置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并将这一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中,及时帮助留守小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让留守小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找回确实的情感,感受来自学校、教师、同学之间的关爱。
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发展成了突出的社会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还需要学校、教师、社会等多方努力,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使留守儿童能与其他儿童共享一片蓝天,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鲤婷.关爱留守学生,共享同一片蓝天——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途径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1(03).
[2]吴建会.关爱留守儿童,共享美好明天[J].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2010年.
[3]侯秀英,李志国,纪风彬.关爱留守儿童,共享一片蓝天[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25).
关键词: 关爱 留守儿童 农村教育 心理问题
如今,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发展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如何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是我们实施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留守儿童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我们要以高度责任感积极开展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留守儿童享受关爱,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地成长。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看法。
一、留守儿童主要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监护和关爱,存在各种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性格内向,自我封闭,心理老化。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多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朋看护,小学生与这些长辈沟通困难,存在代沟,在这种隔代看护或单亲监护下,小学生的困惑和麻煩总是不能得到及时排解,久而久之变得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出现自我封闭的心理趋向。此外,受老人言行举止的影响容易出现“心理老化”现象,在本应活泼天真的年纪表现得过于成熟,缺乏活力。
2.缺乏自信,不求上进,不负责任。隔代看护最大的问题就是老师过于溺爱孩子,导致孩子缺乏责任感,时间久了就会变得缺乏自信,形成心理障碍。另外,小学生具有强烈的攀比心理,由于缺乏依靠,在与其他孩子的比较中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丧失自信,不求上进且萎靡不振。
3.孤僻自傲,怨恨父母,敏感胆怯。留守儿童大多比较敏感且羞涩胆怯,任何长辈亲朋的看护都不能代替父母的照顾,没有父母的照顾会使小学生产生孤独感,变得抑郁,有的还会对父母产生怨恨心理。
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措施
1.通过学校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农村受各种条件限制,正规学校并不多,往往集中在较大乡镇上,因此,小学生平时大多寄宿在学校。学校环境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对这些小学阶段留守儿童而言,良好学校教育和校园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各寄宿制学校要加强建设,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结合品德教育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使留守小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其次,学校要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档案,及时向外出务工的家长通报这些留守儿童的具体成长情况和在校表现,有机地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联系在一起。此外,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通话热钱,让在校留守儿童能够经常与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及时联系,加强沟通与交流,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孩子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还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室。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要尽量将留守儿童留在学校,时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帮助这些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呵护他们有效稚嫩的心灵,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的不足,这是学校应该承担的责任。
2.使学生体验来自教师的关怀与温暖。教学是师生双向的一种活动,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用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学生交流,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体谅留守儿童敏感的情绪,才能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温暖,给予学生安全感,使学生能够对老师主动倾诉,敞开心扉,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潜移默化中减轻留守小学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真正享受童年,像其他父母陪在身边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留守儿童缺乏来自父母的亲自照看,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情绪上难免有所波动,教师的高尚人格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提高自身品质,重视留守儿童的情绪,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帮助他们调试心理,教会他们控制情绪的方法,用鼓励的话语、期待的目光、长辈的关怀、亲切的抚摸融化留守儿童心中的“坚冰”,引导他们大胆地自我表达,使留守小学生走出自我封闭的状态,在同一片蓝天下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3.开展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活动。通过各种活动的召开给留守儿童以正面影响、带来积极的体验是促进留守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学校可以定期开展留守儿童交流会,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加强非留守儿童和留守儿童之间的交流,使留守小学生融入班级等大集体中,通过与同龄人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逐渐消除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这样有利于小学生完成初步的社会化。其次,可以开展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以生动有趣的竞赛形式为载体让留守小学生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增强自身归属感,树立自信。开展户外互动是促进留守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小学生天性活动好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带领他们感受自然风光,使他们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在大自然中释放天性。此外,学校还可以设置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并将这一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中,及时帮助留守小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让留守小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找回确实的情感,感受来自学校、教师、同学之间的关爱。
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发展成了突出的社会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还需要学校、教师、社会等多方努力,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使留守儿童能与其他儿童共享一片蓝天,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鲤婷.关爱留守学生,共享同一片蓝天——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途径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1(03).
[2]吴建会.关爱留守儿童,共享美好明天[J].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2010年.
[3]侯秀英,李志国,纪风彬.关爱留守儿童,共享一片蓝天[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