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饮食可适当改变
有句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对于蛇类而言,也是如此。当然,大家都知道,所有的蛇都是肉食者,什么蜥蜴、蚯蚓、蜈蚣、蝙蝠、螃蟹、蝾螈、青蛙、老鼠,都是它的口中餐,而值得自豪的是,为了能吃下更多种类的食物,蛇类早已进化出了最富有弹性的颚骨:两颚能张开到把比自己还要大的猎物吞进口中。看看它们,某些蛇类应该警惕——你们之所以成员数量急剧下降,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你们简直太挑剔了。譬如那些分布在非洲大陆,聚居在森林地面的食卵蛇,专以吃鸟蛋为乐。虽然你们个个是攀爬高手,多高的树都能上,但是,别忘了!鸟类也不是干等着被吃的,它们越来越会藏身,越来越有警惕心,且数量也在不断减少,这意味着你们的口粮将逐渐难觅;还有那些只吃蜗牛和蛞蝓的台湾钝头蛇,知不知道蜗牛和蛞蝓也越来越难见到了?而且你们行动的速度还堪比蜗牛,真真急死人!
老实说,这些蛇真应该像另外一些同类学一学,
比如王蛇就一向大小通吃、来者不拒,小至青蛙、蟾蜍,大至鸟类、哺乳类,甚至其他蛇类都是取食的对象。而澳洲水蟒更是灵活机变,干季的时候捕食老鼠,生湿季的时候则捕食水鸟和鸟蛋。
蛇行大法勤修炼
蛇的行走方式是蛇族所拥有的技艺中最值得称道的。别看它们貌不惊人,身体如同一根光秃秃的棍子,没有胸骨,没有四肢,没有翅膀,但它们却个个练就了一身“软骨功”,从茂密草丛到高高树枝,从松软的沙漠到湿滑的水底,从平坦地面到悬崖峭壁,蛇族成员大多来去自如,如果乐意,它们还可以让身体轻轻松松地盘绕起来,或者打几个结。
根据情况需要,蛇族还会选择不同的行走方式和行走速度,包括蜿蜒爬行,收缩前进,直线爬行、侧绕前进。其中,最常见的行走方式就是蜿蜒爬行,走“s”形路线,先从脖子开始,有规律地收放全身的肌肉,缓缓地把身体左右摇摆,以波浪状前进。至于效果,相当不错,生活于非洲的绿曼巴蛇时速可超过每小时11千米,以这样的速度穿梭在草丛之中,一般人是追不上的,相对应的是,大多数的猎物却难逃被捕捉的命运。
体型较大的蟒蛇呢,为了不触碰周遭环境而吓走猎物,常采用直线爬行式:它同样要把身体挤压成曲线,但这波浪形态却是“上下”的。和毛毛虫的爬行方式很像哦,虽然缓慢,但胜在蟒蛇杀伤力巨大,因此也广为采用。
可以说,蛇族之所以盛行到现在,和它们的蛇形大法有着很大的关系哦,因此,蛇族成员们,千万记得勤加修炼,天气寒冷季节除外(蛇是变温动物,天气凉爽,它们就会冻僵——那时候最好藏起来哦)!
小心天敌
除了勤练蛇形大法,蛇族们还应该警惕的是天敌们!没错,蛇是令人震慑的猎食者。然而,在自然界中捕食与被捕食环环相扣的关系中,蛇往往也是其他动物甚至是同类眼中的美食佳肴。当蛇尾随猎物准备突袭捕捉之际,随时也有可能被其他捕食者盯上。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也。所以,作为一名蛇族成员,请务必谨记:以鹰、犀鸟为代表的猛禽,以及鼬、浣熊、刺猬和狐狸等小型陆地哺乳动物,都普遍以蛇为食。但以上动物远没有蛇雕更让蛇族闻之丧胆。蛇雕,又名大冠鹫,因为酷爱吃毒蛇,还有“鸩”之称。传说将它的羽毛浸泡在酒中,就能制成无救的剧毒(当然,这是谣言)!
蛇雕的一生是吃蛇的一生,当它还是幼鸟的时候,父母便喂以毒蛇,等它长大了,就成了令无数毒蛇心惊胆颤的杀手。蛇雕拥有专门对付蛇的利器:视力绝佳,只要被盯上,猎物就很难逃掉;身披厚厚的羽毛,尖细的蛇牙难以咬透;脚上覆盖着坚硬的鳞片,能有效抵挡蛇的毒牙进攻;颚肌发达,将蛇囫囵吞下时,能将蛇头挤成“肉饼”;脚爪又弯又尖,如同钳子一样能紧紧抓住滑溜溜的蛇。更重要的是,蛇雕久经沙场,有一身杀蛇的好技术,因为体型较大,飞行技巧不如小型猛禽灵巧,它往往采取居高临下的“定点突袭”法,先选定一棵视野良好的大树,站定之后便“守株待蛇”,等待倒霉的猎物现身,再发动突袭。
请人类手下留情!
和所有动物一样,蛇族最可怕的敌人是人类,蛇无论拥有多巧妙的防御策略,有多宏伟的生存计划,一旦遭遇聪明的人类,或者栖息地被人类改造成农业、林业、商业或住宅区等一系列最后不适合蛇的居住的地方,蛇族成员大多会下场悲催。可是,蛇族成员想问问大家,这真是好事一件吗?
起码,对农夫和害怕各类耗子的人来说,这是一条坏消息:因为啮齿动物的天敌更少了。要知道,在多数生态链中,蛇族都是顶级猎食者。如果蛇族日益减员,就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啮齿动物增加,事实上,就在现在,以谷物和小麦为食的鼠类已成为了亚洲和非洲农作物的主要危害。因此,在这儿,蛇族向人类呼吁:为了我们,也为了你们,请手下留情!
有句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对于蛇类而言,也是如此。当然,大家都知道,所有的蛇都是肉食者,什么蜥蜴、蚯蚓、蜈蚣、蝙蝠、螃蟹、蝾螈、青蛙、老鼠,都是它的口中餐,而值得自豪的是,为了能吃下更多种类的食物,蛇类早已进化出了最富有弹性的颚骨:两颚能张开到把比自己还要大的猎物吞进口中。看看它们,某些蛇类应该警惕——你们之所以成员数量急剧下降,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你们简直太挑剔了。譬如那些分布在非洲大陆,聚居在森林地面的食卵蛇,专以吃鸟蛋为乐。虽然你们个个是攀爬高手,多高的树都能上,但是,别忘了!鸟类也不是干等着被吃的,它们越来越会藏身,越来越有警惕心,且数量也在不断减少,这意味着你们的口粮将逐渐难觅;还有那些只吃蜗牛和蛞蝓的台湾钝头蛇,知不知道蜗牛和蛞蝓也越来越难见到了?而且你们行动的速度还堪比蜗牛,真真急死人!
老实说,这些蛇真应该像另外一些同类学一学,
比如王蛇就一向大小通吃、来者不拒,小至青蛙、蟾蜍,大至鸟类、哺乳类,甚至其他蛇类都是取食的对象。而澳洲水蟒更是灵活机变,干季的时候捕食老鼠,生湿季的时候则捕食水鸟和鸟蛋。
蛇行大法勤修炼
蛇的行走方式是蛇族所拥有的技艺中最值得称道的。别看它们貌不惊人,身体如同一根光秃秃的棍子,没有胸骨,没有四肢,没有翅膀,但它们却个个练就了一身“软骨功”,从茂密草丛到高高树枝,从松软的沙漠到湿滑的水底,从平坦地面到悬崖峭壁,蛇族成员大多来去自如,如果乐意,它们还可以让身体轻轻松松地盘绕起来,或者打几个结。
根据情况需要,蛇族还会选择不同的行走方式和行走速度,包括蜿蜒爬行,收缩前进,直线爬行、侧绕前进。其中,最常见的行走方式就是蜿蜒爬行,走“s”形路线,先从脖子开始,有规律地收放全身的肌肉,缓缓地把身体左右摇摆,以波浪状前进。至于效果,相当不错,生活于非洲的绿曼巴蛇时速可超过每小时11千米,以这样的速度穿梭在草丛之中,一般人是追不上的,相对应的是,大多数的猎物却难逃被捕捉的命运。
体型较大的蟒蛇呢,为了不触碰周遭环境而吓走猎物,常采用直线爬行式:它同样要把身体挤压成曲线,但这波浪形态却是“上下”的。和毛毛虫的爬行方式很像哦,虽然缓慢,但胜在蟒蛇杀伤力巨大,因此也广为采用。
可以说,蛇族之所以盛行到现在,和它们的蛇形大法有着很大的关系哦,因此,蛇族成员们,千万记得勤加修炼,天气寒冷季节除外(蛇是变温动物,天气凉爽,它们就会冻僵——那时候最好藏起来哦)!
小心天敌
除了勤练蛇形大法,蛇族们还应该警惕的是天敌们!没错,蛇是令人震慑的猎食者。然而,在自然界中捕食与被捕食环环相扣的关系中,蛇往往也是其他动物甚至是同类眼中的美食佳肴。当蛇尾随猎物准备突袭捕捉之际,随时也有可能被其他捕食者盯上。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也。所以,作为一名蛇族成员,请务必谨记:以鹰、犀鸟为代表的猛禽,以及鼬、浣熊、刺猬和狐狸等小型陆地哺乳动物,都普遍以蛇为食。但以上动物远没有蛇雕更让蛇族闻之丧胆。蛇雕,又名大冠鹫,因为酷爱吃毒蛇,还有“鸩”之称。传说将它的羽毛浸泡在酒中,就能制成无救的剧毒(当然,这是谣言)!
蛇雕的一生是吃蛇的一生,当它还是幼鸟的时候,父母便喂以毒蛇,等它长大了,就成了令无数毒蛇心惊胆颤的杀手。蛇雕拥有专门对付蛇的利器:视力绝佳,只要被盯上,猎物就很难逃掉;身披厚厚的羽毛,尖细的蛇牙难以咬透;脚上覆盖着坚硬的鳞片,能有效抵挡蛇的毒牙进攻;颚肌发达,将蛇囫囵吞下时,能将蛇头挤成“肉饼”;脚爪又弯又尖,如同钳子一样能紧紧抓住滑溜溜的蛇。更重要的是,蛇雕久经沙场,有一身杀蛇的好技术,因为体型较大,飞行技巧不如小型猛禽灵巧,它往往采取居高临下的“定点突袭”法,先选定一棵视野良好的大树,站定之后便“守株待蛇”,等待倒霉的猎物现身,再发动突袭。
请人类手下留情!
和所有动物一样,蛇族最可怕的敌人是人类,蛇无论拥有多巧妙的防御策略,有多宏伟的生存计划,一旦遭遇聪明的人类,或者栖息地被人类改造成农业、林业、商业或住宅区等一系列最后不适合蛇的居住的地方,蛇族成员大多会下场悲催。可是,蛇族成员想问问大家,这真是好事一件吗?
起码,对农夫和害怕各类耗子的人来说,这是一条坏消息:因为啮齿动物的天敌更少了。要知道,在多数生态链中,蛇族都是顶级猎食者。如果蛇族日益减员,就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啮齿动物增加,事实上,就在现在,以谷物和小麦为食的鼠类已成为了亚洲和非洲农作物的主要危害。因此,在这儿,蛇族向人类呼吁:为了我们,也为了你们,请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