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代的进步使文化多元发展,文化的多样性有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教材作为一种传递知识的媒介,也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本文就选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对教材中课文的文化类型进行归类、统计和分析。由此提出一些建议,为以后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少许借鉴。
【关键词】人教版 四年级 语文 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9-0125-02
一、研究意义和目的
全球化发展以及社会转型促进经济飞速发展,也伴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涌现,不同的文化蕴含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选择。如何使学校教育培养出能面对复杂多变的多元文化生活,还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人才,是教育改革专家不断思考的问题。在教育教学中,语文教材是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关于自然、社会活动、思想观念等一系列知识,同时它还是呈现教学内容的主要工具,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之一,因此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应该考虑到多样文化。本文通过对四年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中课文所涉及的文化类型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建议,为以后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少许借鉴。
二、课文的文化类型
多元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在众多分类中,本文主要参考美国教育学家班克斯的多元文化分类法,虽然这种分类不是最权威、最合理完善的,但考虑到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相对简单,这种分类法不复杂好理解,适合用来分析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的多元文化类型。本文将语文教材中课文的文化类型分为以下几种:
1.一般文化,指人类共享的普片文化,包括生态文化、科普文化、景物文化、思维方式文化和童话等一些不带民族色彩和意识形态的情感文化。这一类文化形式多样,在语文教材中所占比重较大。例如教材中《去年的树》、《蝙蝠和雷达》、《火烧云》。
2.民族文化,针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特点,我们将其分为外国文化(主要指主人公位外国人或外国作品),国内文化为华夏文化,但因为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单独分开分析。四年级教材下册中出现两篇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课文:《七月的天山》、《文成公主进藏》。
3.社会阶层文化,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属于某一社会阶层,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等,因此不同阶层有他们所特有的阶层文化。如:《万年老》、《将心比心》等。
4.地域文化,任何地区会因为其特有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和人文气息而孕育出独特的地域文化。因为四年级语文教材中多涉及到城市和农村的文化,本文就从这两类来分析。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乡下人家》、。
5.性别文化,不同性别的人在思想观念、思维逻辑、行为方式和性格方面都会有差异,那么就会形成不一样的文化特性。如《小英雄雨来》、《触摸春天》等。
6.年龄文化,每个年龄阶段因为生理成熟程度、经验积累的不同,都会有其特殊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行为方式。由于小学教材中涉及的年龄阶段有限以及受教育者的特点,本文将分为成人群体和同辈群体(同龄人群体),如《乌塔》、《小珊迪》等。
7.特殊群体文化,特殊群体与一般群不同,他们要么在某一方面有超常能力,聪明过人;要么身体某一方面有缺陷,却有刻苦努力、勤奋学习、乐观善良等良好品质。在教材中体现这一文化特征有利于学生们关心、爱护、平等对待这些人,学会理解和宽容对待社会中存在的各種差异文化。如《触《鱼游到了纸上》、《小英雄雨来》。
三、文化类型统计及分析
1.成人文化类型比同辈群体文化所占比例多
通过对教材中涉及年龄文化的课文进行统计,发现上册中关于成人文化有8篇,关于同辈群体文化有7篇,但是下册中关于成人文化有18篇,同辈群体文化只有6篇。小学生经常通过观察和模仿来获取一些知识和行为准则,成人的生活与儿童的生活存在一定差距,不利于儿童去感受和理解,特别是那些还有跨时代的写作背景,反而那些年龄相仿的同辈群体的行为方式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关注,因此同辈群体作为榜样更容易被学生们接受。其次,教材应该多以学生的视角来编写教材,增加同辈群体文化的课文,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需求对教材的编写有严格的要求,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过多的成人文化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的发展。因此课文应该以同辈群体文化为主,成人文化为辅。
2.教材中男女文化比例严重失衡
在教材中多以男性文化为主,存在性z偏见。上下册教材统计发现男性文化供有34篇,女性文化只有8篇,其中精英文化中除了文成公主,其他全是男性。从课文内容来看,课文所塑造的男性形象都是独立、主动、聪明勇敢、具有创造力;而女性形象多以善良、被动、顺从、富有母爱。课文中涉及男女个性方面的内容,所描述的男性在能力和性格方面都比女性强一些。语文教材作为儿童早期接触的读物,男女文化的失衡不利于儿童正性别观念的形成和性别角色的认知发展。
3.在民族文化中,少数民族文化涉及较少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的部分,因此,少数民族文化应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有一定比例。在教材中涉及少数民族文化的课文仅下册有两篇,这样不利于文化多样性在小学教材中的体现。增加少数民族文化课文,了解多民族文化和习俗,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和民族平等。
4.在地域文化中适当加入一两篇城市文化的文章
五彩池、洞庭湖、趵突泉等,这些景点地理位置位于城市观景区,所以把它们划分到城
市文化。但是缺少现代都市文化的描写,如建筑,交通情况等,这样的课文能感受到进步的时代气息和现代的文化生活状况。
5.社会阶层文化中,职业的选择上可以多一些
教材中出现科学家、医生、士兵、画家,笔者认为可以多一些社会底层职业,如:环卫工人,农民、建筑工人等职业,让学生们知道每一个职业都是需要付出劳动力的,都是为人服务的,应该得到尊重,不应该歧视或排斥任何一个职业。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的研究与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4.
[2]郑金洲多.元文化与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34.
作者简介:杨娅婷(1993-),女,汉族,云南 昆明 在读研究生,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关键词】人教版 四年级 语文 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9-0125-02
一、研究意义和目的
全球化发展以及社会转型促进经济飞速发展,也伴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涌现,不同的文化蕴含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选择。如何使学校教育培养出能面对复杂多变的多元文化生活,还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人才,是教育改革专家不断思考的问题。在教育教学中,语文教材是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关于自然、社会活动、思想观念等一系列知识,同时它还是呈现教学内容的主要工具,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之一,因此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应该考虑到多样文化。本文通过对四年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中课文所涉及的文化类型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建议,为以后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少许借鉴。
二、课文的文化类型
多元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在众多分类中,本文主要参考美国教育学家班克斯的多元文化分类法,虽然这种分类不是最权威、最合理完善的,但考虑到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相对简单,这种分类法不复杂好理解,适合用来分析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的多元文化类型。本文将语文教材中课文的文化类型分为以下几种:
1.一般文化,指人类共享的普片文化,包括生态文化、科普文化、景物文化、思维方式文化和童话等一些不带民族色彩和意识形态的情感文化。这一类文化形式多样,在语文教材中所占比重较大。例如教材中《去年的树》、《蝙蝠和雷达》、《火烧云》。
2.民族文化,针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特点,我们将其分为外国文化(主要指主人公位外国人或外国作品),国内文化为华夏文化,但因为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单独分开分析。四年级教材下册中出现两篇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课文:《七月的天山》、《文成公主进藏》。
3.社会阶层文化,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属于某一社会阶层,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等,因此不同阶层有他们所特有的阶层文化。如:《万年老》、《将心比心》等。
4.地域文化,任何地区会因为其特有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和人文气息而孕育出独特的地域文化。因为四年级语文教材中多涉及到城市和农村的文化,本文就从这两类来分析。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乡下人家》、。
5.性别文化,不同性别的人在思想观念、思维逻辑、行为方式和性格方面都会有差异,那么就会形成不一样的文化特性。如《小英雄雨来》、《触摸春天》等。
6.年龄文化,每个年龄阶段因为生理成熟程度、经验积累的不同,都会有其特殊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行为方式。由于小学教材中涉及的年龄阶段有限以及受教育者的特点,本文将分为成人群体和同辈群体(同龄人群体),如《乌塔》、《小珊迪》等。
7.特殊群体文化,特殊群体与一般群不同,他们要么在某一方面有超常能力,聪明过人;要么身体某一方面有缺陷,却有刻苦努力、勤奋学习、乐观善良等良好品质。在教材中体现这一文化特征有利于学生们关心、爱护、平等对待这些人,学会理解和宽容对待社会中存在的各種差异文化。如《触《鱼游到了纸上》、《小英雄雨来》。
三、文化类型统计及分析
1.成人文化类型比同辈群体文化所占比例多
通过对教材中涉及年龄文化的课文进行统计,发现上册中关于成人文化有8篇,关于同辈群体文化有7篇,但是下册中关于成人文化有18篇,同辈群体文化只有6篇。小学生经常通过观察和模仿来获取一些知识和行为准则,成人的生活与儿童的生活存在一定差距,不利于儿童去感受和理解,特别是那些还有跨时代的写作背景,反而那些年龄相仿的同辈群体的行为方式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关注,因此同辈群体作为榜样更容易被学生们接受。其次,教材应该多以学生的视角来编写教材,增加同辈群体文化的课文,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需求对教材的编写有严格的要求,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过多的成人文化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的发展。因此课文应该以同辈群体文化为主,成人文化为辅。
2.教材中男女文化比例严重失衡
在教材中多以男性文化为主,存在性z偏见。上下册教材统计发现男性文化供有34篇,女性文化只有8篇,其中精英文化中除了文成公主,其他全是男性。从课文内容来看,课文所塑造的男性形象都是独立、主动、聪明勇敢、具有创造力;而女性形象多以善良、被动、顺从、富有母爱。课文中涉及男女个性方面的内容,所描述的男性在能力和性格方面都比女性强一些。语文教材作为儿童早期接触的读物,男女文化的失衡不利于儿童正性别观念的形成和性别角色的认知发展。
3.在民族文化中,少数民族文化涉及较少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的部分,因此,少数民族文化应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有一定比例。在教材中涉及少数民族文化的课文仅下册有两篇,这样不利于文化多样性在小学教材中的体现。增加少数民族文化课文,了解多民族文化和习俗,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和民族平等。
4.在地域文化中适当加入一两篇城市文化的文章
五彩池、洞庭湖、趵突泉等,这些景点地理位置位于城市观景区,所以把它们划分到城
市文化。但是缺少现代都市文化的描写,如建筑,交通情况等,这样的课文能感受到进步的时代气息和现代的文化生活状况。
5.社会阶层文化中,职业的选择上可以多一些
教材中出现科学家、医生、士兵、画家,笔者认为可以多一些社会底层职业,如:环卫工人,农民、建筑工人等职业,让学生们知道每一个职业都是需要付出劳动力的,都是为人服务的,应该得到尊重,不应该歧视或排斥任何一个职业。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的研究与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4.
[2]郑金洲多.元文化与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34.
作者简介:杨娅婷(1993-),女,汉族,云南 昆明 在读研究生,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