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英语文本的信息量大,解读的难度也相应增大,解读课文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繁琐的解读会让学生感到一头雾水。因此,如何有效地对阅读文本进行解读已越来越受到高中英语教师的关注。笔者就如何寻找解读文本的突破口,结合教学实践发表自己的看法,从文章标题、线索、关键词句、生活体验、空白悬念入手展开论述。
  关键词:解读文本;突破口;高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004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我们也迫切需要这样一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效支点。这个支点,就是阅读教学的突破口,也是文本解读的最佳切入点。在阅读教学中,若能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入点,就会既有“删繁就简三秋树”的简洁之妙,又有“领异标新二月花”的新穎之美,从而大大提高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找到这一个有效的支点呢?
  一、标题为眼,开启文章之窗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承载着丰富的信息和作者的情感,是作者经过反复推敲后拟定的。它往往用来交代写作对象、揭示文章中心、提出论点、提示行文线索以及结构思路等。因此,我们可以带领学生通过标题“开启文章之窗”。 如教学新人教版Book 3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此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和学生一起通过“浏览标题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副标题Festivals of the Dead→Festivals to Honour People→Harvest Festivals→Spring Festivals”步骤后提问:How many parts can the text be divided? 虽然这是一个概括题,但由于学生通过标题已经掌握文章的条理及中心。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思考得出答案:Part 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festivals;Part 2 Different kinds of festivals;Part 3 The important reason to have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这样设计能让学生意识到标题、副标题的重要性,对以后阅读策略的使用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我们教师应尽可能从各个角度对标题进行审视,进而体现在教学设计当中。
  二、寻“线”而读,豁然开朗
  在我们平常的阅读教学中,有些文本,问题多并且各问题之间的关系松散、零碎,确定教学主线就增添了许多困难。我们教师自己如果一团乱麻,那学生又如何能真正走进文本呢?更谈不上教学的有效性。其实“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先生是说:“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不会乱走的。”所以,即使读时是一团乱麻,我们还是可以通过特定的“线”让文本豁然开朗。比如可以通过“问题导引”让学生一步步进入文本、理解文本并对文本进行有效解读。如教学Harvest Moon为例(我们县组织的教研活动的一堂教研课):先通过问题Who is the hero (主人公) in the story? 引出话题,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获得最基本的信息。对于文章每段的处理也是围绕文本的一系列问题展开:Passage 1: Q1:What was my grandpa’s job? Q2:What kind of person was he?Passage 2:Q3:What were the problems?Passage 3:Q4:What is grandpa’s attitude towards these problems? Passage 4: Q5:What did he do that night?Passage 5:Q6:What effects does my grandpa have on me? 最后通过 Q7:What did my grandpa harvest ? Answer:He wins respect from others;He sets a good example to people;He is a hero in my heart. 用问题理出文本的这条线之后,寻“线”而导,顺藤摸瓜,从而思路顺畅,有效地解读文本,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三、依“线”重组,柳暗花明
  有些课文很长,并且情节复杂。若按部就班地照着情节展开学习,学生往往会摸不着头脑,有也只是停留在对课文蜻蜓点水般的认识层面上。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为沟通作者与学生之间的思路牵线搭桥——聚集中心问题,重组学习板块。如教学新人教版Book 2 Unit 5 Music时,课文有点长而且对于高一的学生也有点难度。因此,在处理Warming-up:Listen to different kinds of music and number the pictures on page 33.(目的:唤醒学生对音乐的感觉神经以激发学生对此文本的兴趣。)之后,对文本以表格及线条的形式进行重组:How do people get to form a band?
  依线对阅读文本重组后,能够更好地与学生对话,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
  四、关键句,牵一发动全身
  所谓关键词句,除了通常比较显眼的起始句、过渡句、总结句,还包括文章中描写细节的词语和句子。找到文章的关键词句,就找到理解一篇文章的“钥匙”。文章的关键词句可以是文章的高潮部分,也可以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如新人教版Book 3 Unit 2 Come And Eat Here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抓住文本Curiosity drove Wang Peng inside.的关键句有的放矢地完成两个任务:1. Task1: What did Wang Peng find in Yong Hui’s restaurant? 2. Task2: Fill in the blank.
  “My restaurant is better ! ”
  这样,既对重点进行落实、深化,也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五、生活体验,激发课堂活力
  文学反映生活,对生活的体验又是创作的源泉。中外作品都表达并保存着作者的个人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正如王国维所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佳节思亲念友,中秋赏月怀人,除夕团聚思归,重阳登高祈福,清明扫墓祭祖等,以这些为题材的作品无不传达着作者对生活的情感体验,我们在鉴赏作品时,可以把生活体验作为解读文本的一种手段,或许能找到解读文本的突破口。
  六、空白悬念,体味韵外之致
  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包括很多“不确定”和“空白”,这就是文本语言的“空白点”。这些“空白点”并非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恰恰是作者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或布局谋篇的独具匠心。教师若能引导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发现文中的“空白点”,并进行巧妙的“补白”,必能让学生产生“柳暗花明”的豁然开朗之感。当然,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设计让学生对“空白点”进行补白的环节,让英语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
  解读文本,根本目的是为了让文本直接和学生有效对话,让学生感受语言,最终成为独立的读者。因为“精彩的课堂主要决定于精彩的教学内容,精彩的教学内容又主要来源于精彩的文本”。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忠实的读者。只有自己把文本理解透彻,才能冷静地分析,区分出主次,切入点才会准确。这样,在课堂教学时,才可能进行有效提问,训练学生的思维。因此,只有进一步明确文本解读在阅读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新课标所提出的阅读目标和要求。
  (作者单位:浙江省磐安中学 322300)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互动。“追问”,顾名思义就是追根究底地问。追问是课堂教学中普遍运用的一种方式,它对于培养学生思维性品质、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有着重要意义。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是学习力的三要素。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恰当的有效追问可以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以思维为核心的认知操作系统与以情感为杠杆的动力系统做到恰如其分的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兴趣盎然,充
摘要:因材施教即因学生之材而施教。因材施教有悠久的历史,是教育思想的精华。笔者所在学校近来在因材施教的理念指导下进行分层教学尝试,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127  一、因材施教理念下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  1. 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教育观
摘要:中国进入世贸组织以来,英语学科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所以,对于二十一世纪的主力军——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学好英语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掌握好这门基础学科呢?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兴趣是人认识需要的表现,是在愉快的体验、积极的基础上形成的。由此可见,只有采取积极的手段,激发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是从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同时了产生了教育资源偏向集中在城市,农村中学的教育质量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与城市的差距反而有加大趋势,鉴于当前农村中学的具体情况做好传帮带工作尤其显得重要。  一、当前农村中学的教育现状  1.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大部分农村中学地处较偏远的乡镇,交通不便,福利待遇差,很多老师不愿意到农村中学任教,大部分老师以年轻人居多
摘要: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是教学设计的有效。要达成教学设计的最佳实施效果,就要明确有效教学设计的特征,还要了解教学设计在动态课堂有效运用的几种情形并将其很好地实行。此外,通过教后反思修正完善教学设计也是促进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教学设计;有效教学;动态课堂;教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045  当前中学英语课
摘要:口语交际是以口语为主要载体,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它是为了特定的目的、在特定的环境里、运用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双向互动的一种言语行动。这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育教学的重心所在。由于农村学校的特殊性,学生口语交际缺乏良好的环境,因此只能依赖于学校教育。为此,教师更应该注意学生的口语交际环境。本文即以农村学校为研究阵地,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研究对象,对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口
对于一所规模较小的学校,如何开展有实效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我校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2013年4月,我校举办了一场有自己特色,并在教师们心中产生不同凡响的“课堂教学大赛”。参赛的选手来自我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并各具特色,恰能体现教师队伍中不同学识背景、不同教学经验和不同的教学风格。在大赛中获得优胜的教师切实成为我校教师,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师学习的楷模,通过大赛活动,
摘要:本文以《滕王阁序》为教学案例,探究了诵读自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大胆应用,希望能给广大教师的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诵读自学法;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114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四专题选取了包括《滕王阁序》在内的三篇古代抒情散文,其中《滕王阁序》是传统名篇。在以前的教学中,笔者主要是采用学生预习,课堂
摘要:本文以印度电影《心中的小星星》为切入点,浅要谈了实施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希望能有助于中小学生健康地、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82  有一部印度电影是《心中的小星星》,笔者看了很多遍,也推荐给了很多教师和家长,影片讲述了一个“问题儿童”的改变。每次看后,笔者都在
摘要: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现实教育如果没有对教育的内在功能的重视,那么在现实教育中,就不会有对人的内在精神的关照,就不会有对人的兴趣爱好、人的个性、人的价值、人的选择和人的尊严的尊重。所以,笔者认为,教育目的应该是引导学生对生活目的、价值、意义的反思和追求,避免学生片面甚至畸形的发展,从而让学生能够不断开拓创新,过一种幸福、自由的生活。  关键词:教育;教育目的;幸福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