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构建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监测预警机制是“教诊改”的内在要求,其目的是对影响教学质量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并提前发出警示信号,以便学校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及时改进。学校根据“教诊改”要求,在设置预警点和预警条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以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就业质量为重点的教学质量预警机制。
关键词:教诊改;预警点;预警机制;职业学校;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7C/08C-0092-04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以来,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教诊改”)便成为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热点课题。“教诊改”是指职业院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条件、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实践、学校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创新、质量监控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的工作过程。推进“教诊改”的目的,就是敦促学校自主查找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落实改进,并逐步形成常态化周期性的“教诊改”制度与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然而在当下,对职业院校来说,虽然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教学与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但由于其师资力量不够雄厚、招生门槛低、生源质量较差,导致一些学校为了生源而放低对学生学业水平考核的标准,一些教师因生源质量差而在教学中有所懈怠、对教学常规“五认真”的落实不够到位,“混教”“混学”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出现少数学生“成绩个位数却顺利毕业”的现象,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由此可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职业学校的迫切任务。
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要的是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而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了强化政校企合作、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常规管理、建立监控和评价体系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教诊改”提出的“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建立学校教学质量监测预警机制,发现问题及时预警,提醒学校有关部门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将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的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这样变事后补救为事前预防,变管理为治理,能更为有效地加强教学质量管控,提升教学质量。
二、教学质量监测预警机制的内涵
所谓预警,是指在危机发生之前,根据以往经验或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信号,以避免危害在不知情或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生,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危害所造成的损失的行为。预警机制则是指预先发布警示信号的制度,通过及时提供警示的机构、制度、网络、举措等构成的预警系统,实现信息的超前反馈,为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奠定基础。
目前,预警机制已广泛应用在经济、政治、社会、安全、自然、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预警机制同样适用于教育领域。教育部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附件中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也将“学校教学质量预警机制建设情况”列为质量监控的主要诊断点,要求建立“以师资队伍状况、学生就业质量为重点的教学质量预警机制”。而无论是PDCA循环、或是“8字螺旋循环”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中,预警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职业学校教学質量预警机制就是指学校根据本校以前和现在的相关数据以及监测到的结果,运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分析方法,对影响教学质量的风险因素作出评估,就那些即将威胁教学质量的行为提前发出警示信号,以便学校相关部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纠正偏差、排除威胁,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监测预警机制的构建
作为一所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的多层次、综合性职业学校,江苏省首批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学校,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视作学校的生命线,并于2007年开始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实施“ISO9000”质量标准。在正式启动学校“教诊改”工作后,我校按照“教诊改”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梳理和完善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标准、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网络,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教学质量监测预警机制的研究与构建,以期通过对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及时发出预警,使学校决策部门能及时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一)预警点及预警条件的设置
构建教学质量监测预警机制的前提是设置预警点和预警条件。我们通过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和梳理,按可操作的要求,设置了下列预警点及预警条件。
1.生源质量预警。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这说明生源质量对教学的重要性。生源质量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基础。生源质量预警设置纵向与横向两个预警点,由学生处负责监测实施。
2.师资队伍质量预警。教师是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教师队伍的质量严重影响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对师资队伍质量的预警,根据江苏省职业学校教诊改指标体系及学校的具体情况,设置师资队伍结构、师生比、骨干教师状况、教师发展等预警点,学校人事处为主控单位,教务处、科研处协同实施。
3.教学与管理质量预警。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对教学与管理监测的重点为学生学业水平和教师授课质量。
(1)学生学业水平。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一般可由理论课程学业水平和实践课程学业水平组成。因此,学生学业水平预警设置理论课程学业水平和实践课程学业水平两个预警点,由教务处、教育督导室、实训基地以及各院(部)共同组织实施。 (2)教师授课质量。对教师授课质量的监控同样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两个方面,由教务处、教育督导室以及各学院(部)负责实施。
理论课教学质量设置如下监测预警点及预警条件:教师教学常规“五认真”资料的完备程度、教学进度、教学方式方法等。如发现教师无教案上课,教学进度与教学计划严重不符(允许有1到2次课的偏差但需要说明理由),不按要求布置作业或作业次数不足授课次数的三分之二、作业批改量低于三分之二,课堂教学秩序混乱或30%以上学生未能正常听课,教学方式方法陈旧(照本宣科、满堂灌等),未根据授课内容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等,应及时预警。
实践课教学质量监测预警点及预警条件设置实习实训相关资料、实训组织与指导、教师出勤情况等。如发现实践教学计划不规范、不完整,教师不按要求布置、批改实习实训作业或实验报告低于50%,未按操作规范和安全生产要求组织开展实习实训,造成一般经济损失或意外事件发生,实习指导教师迟到、中途离岗3至15分钟,应及时预警。
4.就业质量的监测预警。根据江苏省职业学校教诊改指标体系及学校的具体情况,毕业生就业质量主要设置就业率、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用人单位满意度、毕业生就业等监测预警点,主要由就业指导处与教务处负责实施。
5.其他监测预警点。学生违纪情况。一是违纪学生人数,如当年度违纪学生人数较历年平均数有显著增加,则应预警。二是学生个体违纪情况,如某学生学期间违反校规校纪累计达3次,则应对该学生提出预警。教师违纪情况。一是教学事故次数,如当年度发生教学事故次数较历年平均数有显著增加,则应预警。二是教师个体违纪情况,如发现教师上课迟到、早退或中途擅自離开课堂3分钟及以内、酒后上课、课堂上抽烟、多次接听手机等情况,应及时预警。
(二)教学质量监测预警机制的构建
1.成立队伍。依托教学质量监控网络,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测预警小组,由分管副校长直接领导,成员来自教务处、教育督导室、学生处、就业处、实训基地、人事处、科研处、二级学院(部)教学督查小组等部门。预警小组成员根据预警点的设置各司其职,严密监控,发现问题及时预警。
2.制定标准。根据“教诊改”要求,梳理并完善了《理论课堂教学标准》《实践课堂教学标准》等各类教学质量标准,在此基础上设置教学质量监测预警点与预警条件。
3.建立制度。建立了一系列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制度,主要有:生源质量分析制度、行政教学调研周制度、督导听课制度、教学常规资料检查制度、学生评教与教师评学制度、学生督导信息员制度等。
4.技术支持。构建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测预警机制,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依托“智慧校园”及人才培养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开发建设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学管理平台,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系统,通过系统采集过程数据,经大数据分析,可有效实施对教学过程的动态实时监测,以实现及时预警。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弥补传统的人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而带来的信息采集不全、处理不及时的缺陷,更能完成一些传统手段无法完成的任务,如为了实时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可以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利用高清摄像头捕捉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8种表情及学生的低头率,这样一堂课下来,可以收集9个状态数据,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该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又如,通过在线评教系统,让学生在课后及时对本节课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如果某位教师的某一门课程在连续的5节课中有3节课学生的满意度低于80%,则系统会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请相关部门及时介入,了解、分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诊改。这与我校以前采用的校领导、督导和学科中心组专家通过随堂听课来实现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测与预警相比,监控面更为广泛,数据也更为全面、科学。类似的系统还有顶岗实习管理系统、评教系统(包括学生评教、同行评教、专家评教、校领导评教等)、学生学业预警系统等。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我们希望以“教诊改”为推手,通过构建教学质量监测预警机制,发现问题及时预警,让被预警对象能及时开展自主诊改工作,消除质量隐患,不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责任编辑:陈向阳
关键词:教诊改;预警点;预警机制;职业学校;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7C/08C-0092-04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以来,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教诊改”)便成为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热点课题。“教诊改”是指职业院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条件、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实践、学校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创新、质量监控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的工作过程。推进“教诊改”的目的,就是敦促学校自主查找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落实改进,并逐步形成常态化周期性的“教诊改”制度与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然而在当下,对职业院校来说,虽然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教学与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但由于其师资力量不够雄厚、招生门槛低、生源质量较差,导致一些学校为了生源而放低对学生学业水平考核的标准,一些教师因生源质量差而在教学中有所懈怠、对教学常规“五认真”的落实不够到位,“混教”“混学”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出现少数学生“成绩个位数却顺利毕业”的现象,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由此可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职业学校的迫切任务。
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要的是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而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了强化政校企合作、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常规管理、建立监控和评价体系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教诊改”提出的“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建立学校教学质量监测预警机制,发现问题及时预警,提醒学校有关部门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将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的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这样变事后补救为事前预防,变管理为治理,能更为有效地加强教学质量管控,提升教学质量。
二、教学质量监测预警机制的内涵
所谓预警,是指在危机发生之前,根据以往经验或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信号,以避免危害在不知情或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生,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危害所造成的损失的行为。预警机制则是指预先发布警示信号的制度,通过及时提供警示的机构、制度、网络、举措等构成的预警系统,实现信息的超前反馈,为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奠定基础。
目前,预警机制已广泛应用在经济、政治、社会、安全、自然、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预警机制同样适用于教育领域。教育部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附件中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也将“学校教学质量预警机制建设情况”列为质量监控的主要诊断点,要求建立“以师资队伍状况、学生就业质量为重点的教学质量预警机制”。而无论是PDCA循环、或是“8字螺旋循环”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中,预警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职业学校教学質量预警机制就是指学校根据本校以前和现在的相关数据以及监测到的结果,运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分析方法,对影响教学质量的风险因素作出评估,就那些即将威胁教学质量的行为提前发出警示信号,以便学校相关部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纠正偏差、排除威胁,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监测预警机制的构建
作为一所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的多层次、综合性职业学校,江苏省首批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学校,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视作学校的生命线,并于2007年开始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实施“ISO9000”质量标准。在正式启动学校“教诊改”工作后,我校按照“教诊改”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梳理和完善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标准、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网络,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教学质量监测预警机制的研究与构建,以期通过对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及时发出预警,使学校决策部门能及时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一)预警点及预警条件的设置
构建教学质量监测预警机制的前提是设置预警点和预警条件。我们通过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和梳理,按可操作的要求,设置了下列预警点及预警条件。
1.生源质量预警。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这说明生源质量对教学的重要性。生源质量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基础。生源质量预警设置纵向与横向两个预警点,由学生处负责监测实施。
2.师资队伍质量预警。教师是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教师队伍的质量严重影响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对师资队伍质量的预警,根据江苏省职业学校教诊改指标体系及学校的具体情况,设置师资队伍结构、师生比、骨干教师状况、教师发展等预警点,学校人事处为主控单位,教务处、科研处协同实施。
3.教学与管理质量预警。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对教学与管理监测的重点为学生学业水平和教师授课质量。
(1)学生学业水平。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一般可由理论课程学业水平和实践课程学业水平组成。因此,学生学业水平预警设置理论课程学业水平和实践课程学业水平两个预警点,由教务处、教育督导室、实训基地以及各院(部)共同组织实施。 (2)教师授课质量。对教师授课质量的监控同样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两个方面,由教务处、教育督导室以及各学院(部)负责实施。
理论课教学质量设置如下监测预警点及预警条件:教师教学常规“五认真”资料的完备程度、教学进度、教学方式方法等。如发现教师无教案上课,教学进度与教学计划严重不符(允许有1到2次课的偏差但需要说明理由),不按要求布置作业或作业次数不足授课次数的三分之二、作业批改量低于三分之二,课堂教学秩序混乱或30%以上学生未能正常听课,教学方式方法陈旧(照本宣科、满堂灌等),未根据授课内容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等,应及时预警。
实践课教学质量监测预警点及预警条件设置实习实训相关资料、实训组织与指导、教师出勤情况等。如发现实践教学计划不规范、不完整,教师不按要求布置、批改实习实训作业或实验报告低于50%,未按操作规范和安全生产要求组织开展实习实训,造成一般经济损失或意外事件发生,实习指导教师迟到、中途离岗3至15分钟,应及时预警。
4.就业质量的监测预警。根据江苏省职业学校教诊改指标体系及学校的具体情况,毕业生就业质量主要设置就业率、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用人单位满意度、毕业生就业等监测预警点,主要由就业指导处与教务处负责实施。
5.其他监测预警点。学生违纪情况。一是违纪学生人数,如当年度违纪学生人数较历年平均数有显著增加,则应预警。二是学生个体违纪情况,如某学生学期间违反校规校纪累计达3次,则应对该学生提出预警。教师违纪情况。一是教学事故次数,如当年度发生教学事故次数较历年平均数有显著增加,则应预警。二是教师个体违纪情况,如发现教师上课迟到、早退或中途擅自離开课堂3分钟及以内、酒后上课、课堂上抽烟、多次接听手机等情况,应及时预警。
(二)教学质量监测预警机制的构建
1.成立队伍。依托教学质量监控网络,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测预警小组,由分管副校长直接领导,成员来自教务处、教育督导室、学生处、就业处、实训基地、人事处、科研处、二级学院(部)教学督查小组等部门。预警小组成员根据预警点的设置各司其职,严密监控,发现问题及时预警。
2.制定标准。根据“教诊改”要求,梳理并完善了《理论课堂教学标准》《实践课堂教学标准》等各类教学质量标准,在此基础上设置教学质量监测预警点与预警条件。
3.建立制度。建立了一系列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制度,主要有:生源质量分析制度、行政教学调研周制度、督导听课制度、教学常规资料检查制度、学生评教与教师评学制度、学生督导信息员制度等。
4.技术支持。构建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测预警机制,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依托“智慧校园”及人才培养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开发建设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学管理平台,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系统,通过系统采集过程数据,经大数据分析,可有效实施对教学过程的动态实时监测,以实现及时预警。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弥补传统的人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而带来的信息采集不全、处理不及时的缺陷,更能完成一些传统手段无法完成的任务,如为了实时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可以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利用高清摄像头捕捉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8种表情及学生的低头率,这样一堂课下来,可以收集9个状态数据,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该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又如,通过在线评教系统,让学生在课后及时对本节课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如果某位教师的某一门课程在连续的5节课中有3节课学生的满意度低于80%,则系统会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请相关部门及时介入,了解、分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诊改。这与我校以前采用的校领导、督导和学科中心组专家通过随堂听课来实现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测与预警相比,监控面更为广泛,数据也更为全面、科学。类似的系统还有顶岗实习管理系统、评教系统(包括学生评教、同行评教、专家评教、校领导评教等)、学生学业预警系统等。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我们希望以“教诊改”为推手,通过构建教学质量监测预警机制,发现问题及时预警,让被预警对象能及时开展自主诊改工作,消除质量隐患,不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责任编辑:陈向阳